生女兒的家庭,要由父親來做四件事孩子才能更優秀,媽媽代替不了

2020-11-02 糯豆包媽媽

在家庭中,母親一般都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既要照顧全家,又要工作養家,由此滋生了很多「喪偶式育兒」般的寶爸。

但是對於養女兒的家庭,寶爸對女兒的影響要遠遠大過於寶媽,甚至一些事情寶媽無法代替父親的角色,甚至還會讓女兒遭受到別人的冷眼相對。

歐巴馬曾說過:作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覺得父親是作為一個男人最重要的身份。

跟隨母親生活缺乏父親的陪伴,成長中的重要角色是媽媽代替不了的

閨蜜小暖就是一個從小缺乏父愛的姑娘,她10歲的時候父母就因婚姻不幸離異,十多年的時間,都是跟著母親一起生活。

據小暖回憶自己的童年,她常常因為沒有父親而受到其他同學的歧視和欺負。而媽媽對她說:要在學校謙讓同學,不要和同學發生矛盾,因為沒有人會向著你說話。

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辦親子運動會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和自己的爸爸參加了鐵人三項的比賽,只有小暖一個人的爸爸缺席了,老師只能為她安排了一位男老師同她一起參加。當時小暖很失落,她忽然覺得,自己的人生總是缺少了些什麼

後來知道自己的爸爸有了自己的家庭,又給她生了一個弟弟之後,她就對爸爸見到爸爸這件事死心了。

記得她說過這樣一句話:既然你不要我了,我幹嘛還死乞白賴地想見你呢?這樣想想就舒服多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小暖一樣的姑娘,也許她們並不是離異家庭,但是有一個疼愛自己爸爸的孩子和沒有爸爸陪伴長大的孩子,差距不是一點點。

媽媽就算對女兒再好,也不能代替父親在女兒生命中的角色。

在女兒尚未長大之前,一定要帶女兒做這四件事,孩子可能會變優秀

一:帶女兒一起遊泳爬山

女孩子的性格往往比較膽小,怯懦,通常相對比較危險,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運動不是很擅長。這時就需要爸爸帶著女兒一起去探險,比如:遊泳,爬山,打羽毛球等等。這些運動看似平常,但是在爸爸的保護下,更能拉近女兒和父親的關係。

《爸爸的力量》中有這樣一句話:「實際上,不管你是否追隨父親的職業腳步,父親的因素都在以多種方式發揮著作用。」

讓寶爸在女兒心中樹立一種榜樣的形象,成為孩子為之奮鬥的目標,和值得學習的人,在共同度過難關的時候,給予孩子信心和勇氣。

二:帶女兒做遊戲

在生活中,母親一般都扮演著比較嚴厲的角色,通常會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但是作為父親常常會像女兒奴一樣在孩子的生命中充當快樂源泉的角色。

在生活中父親可以把女兒扛在肩膀上,或者陪女兒做遊戲。在女兒小的時候,通常會非常粘父親,大概是異性吸引法則讓父親和女兒的相處總是很融洽。

父親可以在比賽中故意輸給女兒,讓女兒嘗到勝利的感覺,有助於提升女兒的自信心。

三:在女兒長大成人之前帶她去喝一次酒

作為有女兒的父親,一定要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帶女兒去喝一次酒,最好喝到酩酊大醉。這並不是為了和女兒談心,而是要看看女兒的酒量到底是多少。

看看女兒喝醉之後的反映,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之後在女兒清醒後告知女兒,獨自一人在外喝酒,不要超過自己不能控制的量。

四:教會女兒如何選擇配偶

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父親是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人。在女兒的人生中,爸爸對待女兒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女兒今後的婚姻是否幸福。

有研究調查表明:婚姻生活幸福的父母,女兒對自己丈夫的選擇也不會差。父親對待女兒的態度會影響女兒對異性的判斷力。

所以在女兒長大之前,父親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看清一個人,如何選擇一個人,不要看著女兒所嫁非人。

教育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職責,孩子是父母共同孕育的結晶,擁有父愛的孩子,註定會過幸福快樂的一生,而缺少父愛的孩子,很可能會留下一生的遺憾。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觸,轉發給你老公,一起討論養育女兒的問題。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家有女兒,這4件事最好交由爸爸來做,媽媽躲得越遠孩子越優秀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母親所是不能夠代替的,父親更能給予女兒敢於面對一切的勇氣和力量家有女兒,4件事最好交由爸爸來做,媽媽躲得越遠孩子越優秀一:陪伴女兒進行體育運動在更多人的印象中,女孩子是不愛運動的,男孩子才是更愛運動的一方。
  • 媽媽請走開,這幾件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媽媽還真的替代不了
    父母是孩子了解性別的第一窗口。男孩子從母親身上,觀察到什麼是媽媽,什麼是妻子,對女性初步印象潛藏在自己的意識中。女孩子從父親身上,會觀察到什麼是爸爸,什麼是丈夫。兩者缺一不可,但往往男性主外,女性主內,導致父親在孩子教育上往往有所缺失。對於爸爸的育兒上所承擔的部分,誰都無法代替。常說:媽媽對孩子影響更多是生活技能、語言表達、動手能力。
  • 媽媽請放手,這幾件事讓爸爸做,孩子更優秀
    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心理學研究表明,下面的七件事,最好由爸爸做。所以,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教練。從舉高高開始,爸爸就要陪孩子做運動。爸爸和媽媽不一樣,女性的本質決定了她很少帶孩子參加具有冒險性的活動,而爸爸能通過運動教給孩子勇敢、開朗的探索精神。
  • 致敬父親丨女兒高考衝刺,如何陪跑?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
    女兒高考衝刺,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女兒高考衝刺,鄭淵潔不是在高三這一年對「孩子」使勁,而是從很早之前就對「自己」下功夫。都說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我想這個「老師」不是怎麼教孩子,而是怎麼做自己。女兒高考前,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對孩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第一件事:
  • 優秀父親的標準是什麼?做到這六件事,孩子的幸運家庭的幸福
    ——瓊瑤 關於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Matt老師曾經在文章中講過很多次,只有多次強調,才會引發更多的關注。 父親的缺失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要讓你的家庭中出現「喪偶式教育」或者「詐屍式教育」。所以,這篇文章更要讓你的丈夫、孩子的父親看到。
  • 什麼樣的父親才優秀?爸爸做好這六件事,孩子的幸運家庭的幸福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六件必須由父親做的事。——瓊瑤關於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Matt老師曾經在文章中講過很多次,只有多次強調,才會引發更多的關注。父親的缺失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要讓你的家庭中出現「喪偶式教育」或者「詐屍式教育」。所以,這篇文章更要讓你的丈夫、孩子的父親看到。在家庭教育中,有六件事是必須要讓父親去做的,母親永遠無法替代。
  • 養女兒的家庭,這四件事上下功夫,長大後才會幸福一生
    家有女兒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有女孩的家庭也意識到養育女孩跟男孩是有差別的,相比男孩更讓父母操心,擔心的事也越多,其實養育女兒要在這四件事上下功夫,孩子長大才會避免遇到渣男,幸福一生。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最大的就是擇偶方面,曾經有一項研究表明,超過65%的女孩在擇偶的時候會以父親的性格、外貌來選擇另一半,即使這個父親做得很糟糕,比如脾氣差、酗酒等,而最終嫁給跟父親品行差不多的男人的概率也非常大。
  • 媽媽請走開,這幾件事必須由爸爸來做(深刻!)
    從父親的身上,孩子觀察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心理學研究表明,下面的七件事,必須爸爸做: 1.
  • 為什麼生女兒的家庭,夫妻離婚率更高?真相來了
    不久前一項有關國外離婚率的調查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這項調查針對一千多對家中有孩子的國外家庭,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記錄,而研究的結果顯示家中生男生女這件事與離婚率有著直接關係。研究表明,生女兒的家庭離婚的概率普遍高於生兒子的家庭。這個研究結果到底有何理論依據?那麼,國內的家庭是否也符合這個研究結果呢?
  • 「好媽媽永遠替代不了好爸爸」:家庭裡這3件事,必須讓爸爸來做
    但其實,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爸爸媽媽扮演是不同的角色。好媽媽永遠代替不了好爸爸,養育孩子的這 3 件事,必須爸爸來做。可是母性天生柔軟,在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時,媽媽的更容易表現出溺愛,原則性相對較弱。但是爸爸不一樣,在掌控一切的爸爸面前,孩子通常是又敬又怕,會不自覺收斂自己的壞脾氣。就像弗洛伊德曾說的:孩子眼中的父親是集法律、約束力、威嚴、權力於一身的超人。
  • 【超越巔峰-親子教育】2017一位父親的年終總結——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你做了幾件?
    這種爸爸通常忙於工作,早出晚歸,每天和老婆、孩子說不到兩句話,即使在家裡時,也總是看手機、玩遊戲。孩子的家長會,總是媽媽參加的,爸爸不見人影。孩子雖然有爸爸,但是卻和沒有差別不大,這對孩子的成長危害很大。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說過:「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曾經說過:「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 媽媽們請走開,這7件事必須由爸爸來做
    家庭教育中的有些事,必須由做爸爸的來完成!父親是孩子的超級英雄,父親是孩子逐夢世界的勇氣,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親子關係教育中,下面的七件事,必須爸爸做。性別這件事情,由爸爸聊,對孩子更有說服力,爸爸的一句,頂媽媽的百句不止。如果是男孩,就告訴孩子,我們都是男人,和女孩不一樣,我們的使命是照顧家庭,保護弱小。如果是女孩,就告訴孩子,你的性別和我不一樣,你要像媽媽,做一個溫暖、優秀、會保護自己的女子。
  • 想讓孩子出色,這4件事最好由爸爸來做,寶媽:第一條就做不到
    教育好一個孩子,不光要媽媽一個人付出,爸爸更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在很多傳統觀念裡,男人的職責是賺錢養家,而女人才是負責教育子女、照顧子女。實際上,這樣「喪偶式」的育兒方式,並不利於寶寶成長。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更是引領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這個角色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代替。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些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孩子才會更出色。
  • 家有女兒,這4件事媽媽放手,交給爸爸做更好
    ,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其實,父親帶大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內心更自信,未來也更優秀。心理學家斯賓塞曾指出: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一個女孩想要有一個美好、幸福的未來,父親的力量不容小覷。
  • 媽媽請走開:育兒路上,這7件必須由爸爸來做的事,你做了幾件?
    所以,在育兒路上,有很多事必須由爸爸來做,這個角色是媽媽無法替代的。我們來看下有哪幾件?01 陪孩子做運動嬰兒從5個月起,就會感受到爸爸和媽媽的愛不一樣了。如果說媽媽的抱抱代表著柔軟,那么爸爸的抱抱就代表著力量。
  • 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父親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更是父親前世的情人。家中增添新的成員,不少父母化身為寵女狂魔,其中父親更甚。不少父親日常生活中張口閉口都是"我女兒...",不難看出父親對於孩子的降生是非常高興的,而且女兒往往更喜歡粘著她們的父親。爸爸們看到自己可愛的女兒總是忍不住要炫耀一番,但別忘記了,男女之間是存在差異的。
  • 爸爸陪孩子的時候,媽媽別做這件事!他會比聰明的孩子更優秀
    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 50倍。加拿大聖傑洛大學針對20到24歲女學生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父親對女兒的感情與社會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爸爸在陪伴孩子方面的重要性,是媽媽取代不了的。你選的老公會差到哪裡去?他就是一匹黑馬,就看你如何「調教」了。只要你軟硬兼施,潛力是無窮的。
  • 要想教育好孩子,這四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做
    最近總會聽到一些抱怨,身為媽媽,好像在家庭層面承擔的東西要比爸爸多很多,生活起居、贍養老人、教育子女、陪伴孩子……在中國式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似乎總被弱化了。我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成長過程中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或多或少性格上會略微敏感些。股神巴菲特說:「父親是我人生最好的禮物。」
  • 養女兒,這幾件事爸爸一定要親自做
    兒童時期是性別角色形成的關鍵時期,男孩會模仿父親的力量和氣魄,女孩會模仿母親的溫柔和體貼。但女孩的女性氣質是首先由父親的接納和讚許來定義的。一個好父親,會讓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一旦父親的形象缺失或者沒有樹立起來,可能會讓女孩的性別角色發生變化。
  • 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孩子面前模仿他做過的事?有位外國媽媽當著女兒的面模仿女兒曾經不小心製造出來的&34;,女兒的反應可愛又暖心,也讓人感受到這個家庭平時的教育如何。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第一件事,這位媽媽端著一碗麥片走過來,結果&34;摔倒了,麥片灑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