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母親一般都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既要照顧全家,又要工作養家,由此滋生了很多「喪偶式育兒」般的寶爸。
但是對於養女兒的家庭,寶爸對女兒的影響要遠遠大過於寶媽,甚至一些事情寶媽無法代替父親的角色,甚至還會讓女兒遭受到別人的冷眼相對。
歐巴馬曾說過:作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覺得父親是作為一個男人最重要的身份。
閨蜜小暖就是一個從小缺乏父愛的姑娘,她10歲的時候父母就因婚姻不幸離異,十多年的時間,都是跟著母親一起生活。
據小暖回憶自己的童年,她常常因為沒有父親而受到其他同學的歧視和欺負。而媽媽對她說:要在學校謙讓同學,不要和同學發生矛盾,因為沒有人會向著你說話。
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辦親子運動會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和自己的爸爸參加了鐵人三項的比賽,只有小暖一個人的爸爸缺席了,老師只能為她安排了一位男老師同她一起參加。當時小暖很失落,她忽然覺得,自己的人生總是缺少了些什麼。
後來知道自己的爸爸有了自己的家庭,又給她生了一個弟弟之後,她就對爸爸見到爸爸這件事死心了。
記得她說過這樣一句話:既然你不要我了,我幹嘛還死乞白賴地想見你呢?這樣想想就舒服多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小暖一樣的姑娘,也許她們並不是離異家庭,但是有一個疼愛自己爸爸的孩子和沒有爸爸陪伴長大的孩子,差距不是一點點。
媽媽就算對女兒再好,也不能代替父親在女兒生命中的角色。
一:帶女兒一起遊泳爬山
女孩子的性格往往比較膽小,怯懦,通常相對比較危險,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運動不是很擅長。這時就需要爸爸帶著女兒一起去探險,比如:遊泳,爬山,打羽毛球等等。這些運動看似平常,但是在爸爸的保護下,更能拉近女兒和父親的關係。
《爸爸的力量》中有這樣一句話:「實際上,不管你是否追隨父親的職業腳步,父親的因素都在以多種方式發揮著作用。」
讓寶爸在女兒心中樹立一種榜樣的形象,成為孩子為之奮鬥的目標,和值得學習的人,在共同度過難關的時候,給予孩子信心和勇氣。
二:帶女兒做遊戲
在生活中,母親一般都扮演著比較嚴厲的角色,通常會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但是作為父親常常會像女兒奴一樣在孩子的生命中充當快樂源泉的角色。
在生活中父親可以把女兒扛在肩膀上,或者陪女兒做遊戲。在女兒小的時候,通常會非常粘父親,大概是異性吸引法則讓父親和女兒的相處總是很融洽。
父親可以在比賽中故意輸給女兒,讓女兒嘗到勝利的感覺,有助於提升女兒的自信心。
三:在女兒長大成人之前帶她去喝一次酒
作為有女兒的父親,一定要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帶女兒去喝一次酒,最好喝到酩酊大醉。這並不是為了和女兒談心,而是要看看女兒的酒量到底是多少。
看看女兒喝醉之後的反映,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之後在女兒清醒後告知女兒,獨自一人在外喝酒,不要超過自己不能控制的量。
四:教會女兒如何選擇配偶
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父親是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人。在女兒的人生中,爸爸對待女兒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女兒今後的婚姻是否幸福。
有研究調查表明:婚姻生活幸福的父母,女兒對自己丈夫的選擇也不會差。父親對待女兒的態度會影響女兒對異性的判斷力。
所以在女兒長大之前,父親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看清一個人,如何選擇一個人,不要看著女兒所嫁非人。
教育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職責,孩子是父母共同孕育的結晶,擁有父愛的孩子,註定會過幸福快樂的一生,而缺少父愛的孩子,很可能會留下一生的遺憾。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觸,轉發給你老公,一起討論養育女兒的問題。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