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父親丨女兒高考衝刺,如何陪跑?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

2020-09-05 淑的寶麻麻

鄭淵潔曾在書中說自己是「洞房寶寶」。

前幾天,這個寶寶65歲了,在社交平臺曬出了他和父母的合影,並配了文字:

以前,只聽說鄭淵潔有個好爸爸,但是看了他的家庭教育課後,發現鄭淵潔自己也是個好父親,尤其是面對一雙天資不同的兒女,他能夠因材施教,並最終培養成材。

有人曾開玩笑說鄭淵潔一家三代小學都未畢業,然而,他卻培養了一個學霸女兒。

2017年,鄭淵潔的女兒鄭亞飛高三畢業,被美國六所大學同時錄取。

這不是偶然。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女兒高考衝刺前鄭淵潔做過的那些「瘋狂小事」。

鄭家女兒養成攻略

鄭淵潔和別的父母不同,當年將兒子帶回家自己教時,曾親自編寫了很多家庭養育教材,因此女兒出生後,他說的最多的是「咱們不用上學,我在家教你」。

我想在全國恐怕也找不出幾個跟孩子說這種話的父親,但是,沒想到正是這句話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讓我上學,我越想上。」

既然上,就要上出名堂,不是考得一百分,而是成為第一名。

鄭淵潔認為孩子上學的過程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換句話說,他認為孩子學習的重點不是每個學期都取得好成績,而是能夠始終保持學習興趣,蓄勢待發並在高考衝刺時取得第一。

(有這樣遠見的父母應該不多)

因此,他為女兒制定的方針是:

小學保持跟跑狀態,練習追功,就是追趕的功夫。初二開始發力,高一開始超越,高二領跑,高三奪冠。

鄭淵潔要求女兒的考試成績在班上不得進入前十名。

對,你沒看錯,不是考試進入前十,而是不得進入前十!

正是有了有這種奇葩的教育思想,因此女兒將大量的時間用於閱讀課外書籍,還自己摸索並發展出了滑冰、遊泳、網球等體育愛好。

鄭淵潔問女兒累不累?女兒說:「我很悠閒啊,一點也不累,很輕鬆。」

鄭亞飛真正的學習生涯,準確的說應該是「備戰考試」是從初二開始的。

天吶,她竟然玩耍了八年還成為了學霸,著實讓人想不通。

如何刺激孩子保持學習的動力,鄭淵潔身體力行告訴女兒:

「要學霸,先學爸。」

女兒高考衝刺,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

女兒高考衝刺,鄭淵潔不是在高三這一年對「孩子」使勁,而是從很早之前就對「自己」下功夫。

都說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我想這個「老師」不是怎麼教孩子,而是怎麼做自己。

鄭淵潔說:

「要想讓女兒按照自己制定的學習方針行事,只有一個辦法——讓女兒發自內心的佩服我。」

具體就是當著孩子做出讓孩子心服口服的事情,讓孩子目睹你做事的全過程,當目擊證人。

女兒高考前,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對孩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第一件事:

堅持一個人寫《童話大王》30年

從1985年《童話大王》創刊開始,為了專心寫作,他每天清晨四點半到六點半堅持寫作兩個小時,從不間斷。

他從不跟孩子說你要努力,而是告訴自己要努力。

好習慣受益終生,堅持寫作受益的不止是喜愛《童話大王》的小讀者,還有鄭淵潔的孩子。

鄭淵潔說女兒每天放學都先把作業寫完,她說這樣才能輕鬆玩耍。

一個優秀的人首先是自律的人,一個自律的父母必然也能培養出自律的孩子。

所以,在寫作業這件事情,鄭淵潔從沒動過嘴,而是靠實際行動。

第二件事:

當場​籤售15個小時

全國各地喜歡《童話大王》的讀者很多,每次現場籤售都是書店通過停止售書結束籤售,2015年,在成都售書時,鄭淵潔告訴書店不許停止售書,要籤到最後一位讀者離開。

籤售時,鄭淵潔讓助理將現場視頻傳送給女兒,從上午十點一直到次日凌晨一點,籤名售書15個小時。

女兒看到作家父親回饋讀者,榜樣的力量在孩子心中產生的激勵作用可想而知。

女兒暗暗發憤:要證明自己——在高三畢業時全年級第一,這是自己能做好也想做好的事情。

所以,孩子的考試,鄭淵潔也沒有費過心,而是「言傳身教」。

第三件事:

七個月時間瘦身五十斤體重

鄭淵潔最胖時體重有二百多斤,女兒開玩笑說希望老爸能瘦點兒,為了給女兒奔跑,鄭淵潔在7個月時間減掉五十斤體重,女兒看到爸爸的變化,欣慰又震驚。

第四件事:

歷時十五個月給讀者寫了八十八萬字贈言

鄭淵潔從寫作開始希望夢想有一家書店,但是一直沒有實現,為了激勵女兒成為學霸並在高三時能夠取得第一,她當著女兒的面用十五個月時間為讀者寫贈言,數量達到數十萬字

堅持寫作三十多年、籤售15個小時、花7個月時間減肥、用15個月為讀者寫贈言,這就是鄭淵潔為女兒高考衝刺做的事情。

孩子最終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不是爸爸媽媽整天喋喋不休,背後一定是靠時間蓄積起來的能量對孩子心靈產生的震動。

如何成為一個好父親,我想鄭淵潔的養育經歷告訴我們:

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逐漸完美的過程,比期望或逼迫孩子「完美」更管用。

鄭淵潔帶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啟示

鄭淵潔陪伴女兒高考衝刺,讓我對父親這個角色又多了一份解讀,他通過身體力行成為女兒心中的「偶像」,重新詮釋了陪伴的意義。

1、如何理解陪伴

曾經在網上刷到一個視頻: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卻用書本擋著玩手機。

我想這位母親一定是誤解了「陪伴」的意義,孩子不是傻子,媽媽抵擋不住手機的誘惑,當著孩子的面「說一套做一套」,就不要怪孩子學習不用心了。

同樣是陪伴,前段時間,【媽媽陪女兒考研雙雙被錄取】的新聞衝上熱搜,

女兒兩次考研接連失敗,親媽無奈只能實力陪考,「逼」著前進,最終,母女被西南醫科大學雙雙錄取。

50歲的媽媽被公共管理專業擬錄取,25歲的女兒、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女兒被兒科學專業擬錄取。

媽媽最初只是陪考,沒想到卻完成了自己考研的夢想。

這對「神仙母女」的經歷告訴我們:

陪伴就是各自各好各自的事,彼此互相成就。

就像鄭淵潔激勵女兒一樣,爸爸成為好作家,孩子成為好學生,各自做好分內事,並最終以彼此為榮耀。

2、如何理解父親

網上有個段子,孩子向父親發出靈魂拷問:

爸爸,要是我能考全班第一名,你能成為班裡最有錢的爸爸嗎?

爸爸不是好爸爸,是爸爸的錯嗎?

美國性別研究專家沃倫·法雷爾說: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擁有和政府一樣強大的力量,而當家做主的都是女人。雖然男人嘴上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像一個來到妻子城堡的遊客。」

爸爸不稱職,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方面出於自身認識不足(爸爸將自己當成遊客),

一方面源於母親過度保護(長期的母子連接產生的排他性,總認為爸爸做的不好)。

良好的親子關係中,媽媽不能完全否認父親在家庭的地位,要鼓勵父親和孩子互動,每天留足夠的親子時間,而爸爸更要身體力行做個好父親,不要認為養育孩子只有母親一個人就夠了。

《養育女孩》中提到:

爸爸強壯而且給人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就像巨人,高高站立在天地之間。

鄭淵潔風雨無阻堅持接送女兒十二年,因為他堅信,一個有爸爸疼愛的孩子心中的底氣是任何事都不能取代的。

3、如何理解學霸

我們常常認為,學霸就是考試成績好,但是鄭淵潔卻認為真正的學霸除了考試成績好,還應該有良好的自學能力。

鄭淵潔說:這個世界上有三種學霸:

第一種是考試的學霸;

第二種是自學的學霸;

第三種既有自學能力,又能取得好成績。

鄭亞飛屬於第三種,雙料學霸。

我想,好的爸爸也應該有三種:

一種是自己很成功,孩子學習一塌糊塗;

一種是自己不成功,逼著孩子成功;

還有一種是爸爸很成功,孩子也很出色。

鄭淵潔就屬於第三種。

你的爸爸屬於哪一種?歡迎留言分享。

感謝閱讀,謹此此文獻給父親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娃拒絕幼小銜接,女兒高考卻徵服6所美國名校
    後來鄭淵潔也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改變了教育模式。遵循小女兒的想法。讓孩子去上學。由此可見正確培養孩子的重要性,就比如閱讀這件事為了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鄭淵潔就。更加堅持這件事,每日一大早就會起來讀書。,後來故事讀沒了,又不想給孩子讀重複的故事,鄭淵潔就現場重新編寫各種故事,然後讀給女兒聽。
  • 小學4年級畢業,女兒獲36萬獎學金,被美國6所頂級名校錄取
    要想在這場馬拉松中得第一,要先落後,鍛鍊超越的本事,最後再衝刺領跑。在最後的衝刺關頭,才能夠迎頭而上,奪取最終的勝利。鄭淵潔在女兒的教育上,有明確的規劃。他做好了自己教練員的角色,而女兒只要跟隨他的指導就行了。4. 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鄭淵潔從未對女兒說,「你要努力」,他總是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以身作則,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 父親陪跑5年,女兒獲得免費訓練資格:爸爸好好陪伴孩子更優秀
    而且,為了陪跑,他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從自行車換成了三輪車,從三輪車換到了摩託車。,選一個固定的位置,和女兒一起做水溫測試、空氣溼度測試。在他的陪伴下,李嫣是一個很有安全感的孩子,她想做什麼就會去做什麼。
  • 拒絕幼小銜接,讓孩子輸在小學,鄭淵潔女兒高考徵服6所美國名校
    「作為父親,在女兒上中小學的十二年間,我從來沒有對女兒說過你要努力,我只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鄭淵潔提起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教育經,很多人都知道他兒子鄭亞旗的故事——鄭淵潔小學階段被學校開除,爸爸鄭洪升給他私塾教育,到了鄭淵潔做爸爸,覺得學校教育不靠譜,就讓兒子鄭亞旗退學,自己模仿爸爸,親自編寫教材,也在家教兒子。
  • 鄭淵潔:「我為什麼讓兒子輟學,卻把女兒送名校?」
    這句話狠狠地扎痛了鄭淵潔:「我頭一次覺得跟這學校對上了,我意識到我會不斷地遇到這種事,我在我兒子心目中徹底地坍塌了這個形象。」為了挽回這個形象,整整6年,同學上課6天,他堅持每周給兒子請假一天,理由永遠是「肚子疼。」
  • 鄭淵潔不讓女兒上學,卻遭抵死不從,如今上名牌大學還要讀博士
    退學回家後,她的父親鄭洪升親自對他進行教育教學,加上自學和對寫作的愛好,憑著只有四年級學歷的他,寫出了深受小朋友喜歡的童話作品,實在是令人稱奇的人生經歷,還有傳奇的,其父鄭洪升也只讀過小學三年級,也是憑著自已的努力與自學,在當兵後,成為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的教員,可見這對父子都夠傳奇的。
  • 為何童話大王鄭淵潔只讓兒子讀到小學,卻把女兒培養成赴美學霸
    究其原因,可能源於鄭淵潔老師對孩子的寵愛以及對學校教育的不信任吧,畢竟在退學這事上,父子倆倒是師出同門。鄭老師小學四年級時因為寫下《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後被勒令退學,其父鄭洪升也安慰他會在家親自教授,不必擔心。
  • 生女兒的家庭,要由父親來做四件事孩子才能更優秀,媽媽代替不了
    後來知道自己的爸爸有了自己的家庭,又給她生了一個弟弟之後,她就對爸爸見到爸爸這件事死心了。在女兒尚未長大之前,一定要帶女兒做這四件事,孩子可能會變優秀一:帶女兒一起遊泳爬山女孩子的性格往往比較膽小,但是作為父親常常會像女兒奴一樣在孩子的生命中充當快樂源泉的角色。在生活中父親可以把女兒扛在肩膀上,或者陪女兒做遊戲。在女兒小的時候,通常會非常粘父親,大概是異性吸引法則讓父親和女兒的相處總是很融洽。
  • 鄭淵潔兒子小學就輟學,女兒讀書成癮想讀博士,他是怎麼培養的?
    這件事,即便是今天我們已經身為中年老阿姨,每每聚會,還是會提起。而女兒恰好相反,女兒喜歡讀書,喜歡群體生活,學校更適合她。鄭淵潔想到「因材施教」的道理,這才放棄了原來一直堅持的想法,讓女兒順其自然去上學了。
  • 鄭淵潔兒子小學退學,女兒卻成為常青藤學霸,童話大王也偏心?
    據統計,高中升學率達到了94.5%,高考報名人數也每年不停遞增,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更是達到了1071萬。後來有記者採訪鄭淵潔,才知道鄭家辦「私塾」的例子,還要從鄭淵潔的父親說起。鄭淵潔小的時候就非常有想像力,但這顯然與應試教育不符,鄭淵潔的父親沒有責怪他,反而在家創辦了「私塾」,讓鄭淵潔在自由的環境下成長。而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也有著同樣的困擾,鄭淵潔力排眾議,在兒子小學畢業那年,「鄭家私塾」又一次的開辦了。
  •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小學輟學,女兒全額獎學金被6所名校錄取
    1小學畢業就輟學他活得像皮皮魯鄭淵潔是一位很具「反叛精神」的父親,由於兒子鄭亞旗的老師用了「吃屎都接不到熱乎」的粗言穢語罵人,鄭淵潔做了一件瘋狂的事,讓僅僅小學畢業的鄭亞旗輟學回家,在家實行繼續教育。他給兒子專門編撰了十本教材作為「私塾」教育之用。
  • 兒子當老闆、女兒上名校,鄭淵潔談育兒心得:孩子成材抓好這三點
    9年前,鄭亞旗和父親一起打理他們的「童話王國」,並出任公司董事長。有人曾開玩笑說鄭淵潔一家三代小學都未畢業,但是,這不影響他培養出學霸女兒,三年前,女兒鄭亞飛高三畢業,被美國六所大學同時錄取。兒子當老闆、女兒上名校,鄭淵潔的教子方法看似無跡可尋,卻又「有據可依」。
  •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小學輟學,女兒全額獎學金被6所名校錄取
    對於過去父親讓自己退學這一經歷,現在的鄭亞旗說:「社會是最好的學校,人都是想獲得不同經歷的動物,父親讓我獲得和95%的中國小孩不一樣的經歷。我覺得很好。」▼示範和引導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鄭亞飛在上學期間,每天放學回家習慣先寫完家庭作業再做其他事,父母從來沒有為她寫作業拖拉而發愁。這源於從鄭亞飛出生起,就看到鄭淵潔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寫作。
  •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教育方法有什麼可複製?如何培養出學霸女兒?
    受到懲罰的鄭淵潔不服氣,從課桌裡拿出拉炮在教室裡拉響,然後便大搖大擺走了出去,這也就是致使他休學的導火索了。以往鄭淵潔犯了過錯,父母都不會批評他,而是讓他寫檢討來反思己過。這一次鄭淵潔受挫後,父親依舊是讓他寫檢討,字裡行間,鄭淵潔寫得十分生動,父親讀後竟然笑了,然後拍著他的肩膀說,「以後我在家教你。」從小學五年就開始,鄭淵潔便沒有再踏進學校的大門。
  • 鄭淵潔小學都未畢業,讓兒子不上學女兒上名校,卻成就了兒子一生
    >記得開門大吉那一期,是鄭淵潔與自己的父親,以及自己的兒子一同出現在節目中,期間他們還講過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他們曾經遇到的一些事情。就像當年的父親一樣,鄭亞旗成了老師經常批評的孩子,就這樣,鄭淵潔給自己的兒子辦了退學,跟當年的父親一樣,自己教自己的兒子。
  • 鄭淵潔之子鄭亞旗:小學畢業就被鄭淵潔要求退學,如今在做什麼?
    鄭淵潔之子鄭亞旗:小學畢業就被鄭淵潔要求退學,如今在做什麼?後來他和兒子看到在當時只有香港才有的方便麵時大為吃驚,可當時按照稿費是不可能去得起香港,這件事也刺激到了他回去之後極力說服了時任共青團山西省委的趙巖,於是經上級領導拍板,《童話大王》正式於1985年的創刊至今,現在已經引領兩代,乃至三代人的童年。
  • 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父親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更是父親前世的情人。家中增添新的成員,不少父母化身為寵女狂魔,其中父親更甚。不少父親日常生活中張口閉口都是"我女兒...",不難看出父親對於孩子的降生是非常高興的,而且女兒往往更喜歡粘著她們的父親。爸爸們看到自己可愛的女兒總是忍不住要炫耀一番,但別忘記了,男女之間是存在差異的。
  • 閱讀視角|鄭淵潔:家長這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優秀
    如何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幫助他們養成好的家庭習慣?鄭淵潔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他的習慣和做法,來給我們思考和借鑑。比如,做人的好習慣:保持善良、勇敢、樂觀;做事的好習慣:勤奮,好學,多思考,有自己對事情的判斷和認知;生活的好習慣:早睡早起,不吃甜食,不喝飲料等。
  • 如何滋養孩子的自尊心呢?看看鄭淵潔怎麼做
    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鄭淵潔不止一次提到「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滋養」。如何滋養孩子的自尊呢?一是:好好跟孩子說話。鄭淵潔獨自一人寫《童話大王》,堅持了三十多年,他之所以能有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跟他認真聆聽孩子的話語,虛心向孩子學習不無關係。四是:不間斷的陪伴和關注。
  • 佛弟子為父親做這四件事,才是父親節最好的禮物!
    父親節並沒有固定的日期,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在這一天子女都會給父親送上禮物或者小聚一下,但是學佛之人或者學習傳統文化的人,在這一天可以給父親做這四件事情,下面一起看看吧!《不思議光經》云: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