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鄭淵潔不止一次提到「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滋養」。
如何滋養孩子的自尊呢?
一是:好好跟孩子說話。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鄭淵潔認為:「在好聽的聲音陪伴下成長的孩子,身心愉悅,沒有怨氣,雍容寬容大度,對世界充滿愛。」
因此,鄭淵潔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孩子高聲說過話,沒有發過一次脾氣。
二是:不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
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一方面會給孩子一個不好的示範,孩子會覺得手機是很有意思的東西,他有可能因此沉迷於電子產品而不願意進行紙質的閱讀。
另一方面,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被敷衍和不被尊重。當成人面對成人時,常常會考慮到禮貌和對方的感受而不過多地看手機,卻不知孩子其實和成人一樣,需要被尊重。
因此,和孩子在一起時,鄭淵潔從來不玩手機,如果必須要接打電話,他會選擇去衛生間關起門來進行。
三是:虛心向孩子學習,多鼓勵孩子。
對於這一點,鄭淵潔也有很多相關的論述: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鼓勵能將白痴變成天才。
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家長向孩子學習,對於滋養孩子的尊嚴效果非常好。
鄭淵潔獨自一人寫《童話大王》,堅持了三十多年,他之所以能有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跟他認真聆聽孩子的話語,虛心向孩子學習不無關係。
四是:不間斷的陪伴和關注。
在女兒上中小學的十二年間,鄭淵潔一直風雨無阻地接送女兒上學放學。他相信,一位被父親接送上學放學十二年的女兒,在面對學校學習時,內心會十分強大和強勢。換句話說,會很爸氣。
除此以外,鄭淵潔從女兒上學第一天開始,就給她寫教育日記,一直記到她高三畢業典禮的當天,從來沒有一天間斷。
這就要求孩子每天回家向他講述學校發生的事情,而他,則需要認真地聆聽和記錄。
我相信,這個過程不僅極大地鍛鍊了女兒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這個被傾聽被關注的過程,也一定給了女兒極大的心理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