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教育方法有什麼可複製?如何培養出學霸女兒?

2021-01-08 奇點家長大學

小時候愛不釋手的童話故事書,隨著一次次輾轉周折移居安家,早已不見了蹤影,80、90一代都算不過來換了多少個居住地兒了,我們從沒承認自己老了,但早已不再做兒時的夢。

有這樣一個人:小時候,他總把我們當成大人,囑咐我們要保護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壞人;長大後他卻把我們當成孩子,告訴我們要充滿希望,因為世間有童話。書籍會丟失,但故事不塵封,那個童話大王鄭淵潔,現在依然在寫童話。

鄭爺爺近期在微博上又火了一把,剛剛過去的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之前,有讀者評論,希望能夠得到童話大王的祝福,鄭爺爺十分嚴謹的祝福頻頻出圈獲贊。

嚴謹、不敷衍,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都認真負責,讀者的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對待,多個社交平臺有問必答、妙語連珠,金句一個一個吐,真實不做作不官方,這樣和大家可愛互動的鄭爺爺當然能收穫大家的喜歡了!

大名鼎鼎的,還有他的「凡爾賽式道歉」。有讀者向他訴苦說自己正在很辛苦地背他的文章,好累啊。他回覆說,抱歉,你在背我的文章我卻在玩遊戲,真不應該,我馬上就退出遊戲。

今年已經65歲的鄭淵潔,除了36年以來每天堅持4點半就起床撰寫童話大王月刊外,白天有空一閒下來就會和孫女一起玩遊戲。他還在抖音上發過日常的遊戲時光:在遊戲中,爺爺不久就「陣亡」了,正在給孫女觀戰,還不忘邀請隊友組隊再出徵,說自己雖然陣亡但不放心,要在冥冥之中保佑孫女;人家留言說玩別的遊戲,鄭爺爺還在挖牆角求組隊;有時候被讀者拉著要玩遊戲,人數不夠還會把兒子也@了,祖孫三代一同吃雞,好不熱鬧。

還有讀者問他,怎樣才能控制孩子玩遊戲不上癮,他的辦法獨樹一幟,「我們要求孩子每天必須玩多少長時間的遊戲,結果孩子就不太愛玩遊戲了。」不僅如此,鄭爺爺與大家的互動十分時髦,永遠和孩子們擁有相同的話語體系,有些字句讓我們中青年人都有些自慚形穢。

孩子們不曾領略過的,他經歷過,孩子們懂得而他不懂的,他就超認真去學習。想孩子所想,為孩子著想,在玩玩鬧鬧中引導孩子的人生方向,用孩子最樂意讀的文字來教會他們思考,這樣的「引導式教育」簡直全方位碾壓了耳提面命和苦口婆心。

不僅如此,鄭爺爺的三觀正到讓所有人鼓掌叫好。有女孩子讓鄭爺爺祝福早日脫單,還繞了一圈誇耀鄭爺爺的作品,結果鄭爺爺的一番話語讓大家感動涕零,女孩子表示本以為鄭爺爺會敷衍了事,就祝福早日脫單就好了,沒想到在這裡還上了人生一課。

看看,這才是人間清醒本人吧,要是世界上的父母都有這樣的邏輯觀念,那將少了多少不幸的婚姻啊?

有一個小學教師對鄭爺爺說很喜歡他的書,還會推薦給自己的學生,鄭淵潔急忙為孩子們說起了話,讓老師少留作業。

有讀者誇他,說有一點點可愛。他回覆:「只有一點點嗎?我繼續努力!」

讀者說,「鄭爺爺在玩遊戲,而我卻在寫作業。」他回復「世間就有這麼多的不平等。」

有人問他舒克和貝塔怎麼繁衍後代,他認真的解釋他們是戰友不是基友……

字裡行間都邏輯滿分,嚴謹又有梗,三觀正到不行,這軟萌可愛的老頑童怎能不圈粉?恐怕在00後的新世代眼中,鄭淵潔本人這個IP將會遠遠超越了他所創造的各個角色了吧!

陪著孫子孫女「吃雞」的50後爺爺,除了鄭淵潔,這世上還有幾個呢?怪不得現在網絡上的小孩都搶著要給鄭淵潔當孫子。不說教,不倚老賣老,不控制後輩,而是真的和小孩融入到一起,玩鬧到一起,這樣的可愛爺爺有誰不喜歡?簡直是活出了一個新境界。因為,在鄭淵潔的心中,心理年齡是永遠不會變老的。

幾十年來,鄭淵潔真的沒變過,幽默、頑皮、叛逆、出圈、不守規矩,想說什麼就說,向來如此。我們聽到過很多關於他的傳聞,有挑戰權威的,有我行我素的,有批判教育制度的,更有專家批判他的。他呢,依舊一以貫之,想怎樣就怎樣,不服軟,不妥協,活在自己的思想和邏輯當中,活在自己路上,活成了童話故事裡的主角。

一個特立獨行的傳奇

50幾年前,鄭淵潔還在讀小學五年級,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文題目《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鄭淵潔想,如果早起的鳥兒覓食吃蟲的話,那早起出門的蟲子就會被鳥都吃掉了,所以他就寫了一篇《早起的蟲兒被鳥吃》。這是他第一次嘗試挑戰權威。結果呢,老師很不高興,還批評他,說他沒出息,並對他做了懲罰。受到懲罰的鄭淵潔不服氣,從課桌裡拿出拉炮在教室裡拉響,然後便大搖大擺走了出去,這也就是致使他休學的導火索了。

以往鄭淵潔犯了過錯,父母都不會批評他,而是讓他寫檢討來反思己過。這一次鄭淵潔受挫後,父親依舊是讓他寫檢討,字裡行間,鄭淵潔寫得十分生動,父親讀後竟然笑了,然後拍著他的肩膀說,「以後我在家教你。」從小學五年就開始,鄭淵潔便沒有再踏進學校的大門。

也許你會說那已經是50幾年之前的事情了,大家普遍都沒有很重視學歷,所以不去上學也沒有關係,放到現在這個時代不去上學就肯定沒出息了。但是鄭淵潔偏偏不信邪。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生於1983年,由於自身也排斥上學,父親鄭淵潔經過慎重的考量,決定讓孩子在小學畢業後休學,進入自家私塾學習中學的課程。鄭淵潔認為,分數、學歷就是家長對孩子的願望,孩子在打壓下成長,個個都是一個模樣,如果沒有自己的思維,不能學到應有的知識,培養正確的三觀,那麼去學校也就沒有那麼必要了。更何況,如果孩子在不喜歡的環境中飽受摧殘,還不如讓他高高興興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起初,鄭淵潔還會找家教老師來給兒子上課,後來,乾脆自己編了一套教材,內容涉及哲學、寫作、數理化等科目,親自給兒子上課。

鄭亞旗說,雖然每天從下午才開始上課,但是鄭式私塾讀起來還真是累!一對一地上課,父親說的每一句話他都必須認真消化、思考,和學校被動去聽課不同,在家裡,每時每刻大腦都要飛速運轉起來。

18歲之後,鄭亞旗便開始了自食其力。起初,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小學學歷他也受了挫,遭到了很多公司的拒絕。後來,他用行動證實了自己的能力,也漸漸做起了自己的事業。其實鄭淵潔能一直活躍在大眾視野,跟兒子鄭亞旗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正是在他的運營和操作之下,鄭淵潔的童話作品銷量才會大增,這也讓他自2008年開始就穩居作家富豪榜,版稅的年收入達到了2000w以上。鄭淵潔還一直會跟外界開玩笑說,是兒子讓自己變成了富一代。

其實鄭淵潔也不是完全反對學校的教育,他的女兒鄭亞飛就非常喜歡去上學,喜歡和同學們在一起的讀書氛圍,鄭淵潔便讓她一路上學讀書,直到被美國六所大學同時發了offer。

獨特的教育理念

2018年10月,在新書《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中,鄭淵潔首次分享了自己對子女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將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經驗帶給大眾。這是他在皮皮魯講堂所做的四十堂「家庭教育課」的文字合集,不得不承認,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講什麼都特別生動有趣卻又蘊含著很多道理。在書中,他告訴我們——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值得父母學習和思考。

1、言傳不如身教,教育孩子切忌用嘴

小孩子都具有超乎常人的模仿能力,就連奧斯卡影帝影后都無法與之匹敵,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通過模仿學習和感受這個世界的。所以說,家長對孩子有任何的期待,比如讓孩子多吃蔬菜、不玩手機、按時完成作業等,都要自己先做到給孩子看,不要用嘴去說。

鄭淵潔在書中寫道: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

父母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問題。父母先改正,孩子自然能改正。就好比父母天天守著電視看,天天拿著手機玩,卻不讓孩子做同樣的事,那不是仗著自己有權力而欺負人嗎?

如果想教育優秀的孩子,首先把自己調整為合格的父母,身教大於言傳,是鄭淵潔對父母的忠告。

2、父母要看到比孩子成績更重要的事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很多父母更注重孩子的成績,殊不知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比如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思考能力和想像力的培養。然而,在巨大的升學壓力面前,這些無法量化的部分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1) 自尊和自信

鄭淵潔說,自尊和自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而孩子尤其渴望欣賞,倘若大人用語言去貶低就會摧毀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失掉自信。我們常常聽到有些父母會說「孩子笨,什麼都不會」;「總是犯同樣的錯誤,是不是腦子不好」等等,父母可能是一時情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這些文字卻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刀,凌遲著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方法是,發現孩子身上的長處,告訴他,你什麼地方行。最錯誤的方法是,發現孩子身上的短處,告訴他,你什麼地方不行。

(2)自主思考能力

鄭淵潔曾說:我們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做的最多的事情,應該是判斷。我接觸過一些成功人士,我觀察他們,他們都有出色的判斷力。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判斷力正確。

這裡所說的判斷力,也就是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主思考,首先在於父母能夠不事事越俎代庖,讓孩子自己去決定,去試錯。其次,尊重孩子的決定,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並且仔細聆聽孩子的想法。只有在獨立思考過程中不斷試錯、修正,才能夠從經驗中吸取教訓,讓孩子在未來更有自己的思想。

(3) 好奇心和想像力

作為一個創造性勞動者,鄭淵潔在書中反覆強調留住孩子想像力和好奇心的重要性。起初,每個孩子的好奇心都是十分旺盛的,那是因為孩子年幼,對很多事物不了解,他們對看到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可是隨著獲得知識的增多,孩子的好奇心便會漸漸消失。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那麼要如何創造條件使孩子永葆好奇呢?

鄭淵潔在書中寫到過這樣有趣的一段經歷:一次坐飛機時他喝光了一瓶礦泉水,就擰緊瓶蓋放在了身上,在飛機下降時,他看到礦泉水瓶竟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己變癟了,好神奇!

在弄清楚原因後,他又買了機票,專程帶女兒來做實驗,然後打開攝像機拍攝礦泉水瓶由飽滿到變癟的過程。他用這種方式讓女兒親眼看到自然界的神奇,留住了孩子的好奇心。

探究生命起源的科學家斯坦利·米勒曾被問到,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像您一樣對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他的回答簡短又精闢: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3、好孩子的標準不是聽話

上個世紀,我們對一個孩子的最高評價就是,他很聽話。那時候,我們卯足了勁兒搞建設,教育的目的是要用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訓練出技術最高的工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填鴨式教育,只要孩子聽話,記住老師說的話就能夠得高分,將來成為一個聽話的員工。而到了現如今,我們不要永遠做代工,我們需要的是產業升級,我們要做創新型企業,所以,教育的重點也要隨之改變。我們不再將培養聽話的員工作為教育的目標,而是要培養會思考的老闆。

「聽話」已經不是當代好孩子的標籤,能提出質疑,不盲從,有主見,不會屈服於權威,能夠勇敢維護自己的權力,才是一個孩子脫穎而出的關鍵。

在諾貝爾獎人才輩出的以色列,孩子放學回到家,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多少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跟老師探討了什麼問題?跟同學一起發現了什麼問題沒有?」通過持續訓練「發現什麼問題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來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敢於挑戰權威不盲從,就是成就諾貝爾獎大國的秘密武器。

在鄭淵潔的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又感動不已——「說到家庭教育,我將女兒培養成學霸的最大秘訣是,作為父親,在女兒上中小學的十二年間,我從來沒有對女兒說過你要努力,我只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

很多時候,那些能夠打動我們的話,不是因為它無懈可擊,只是因為字裡行間蘊含著引起共鳴的情感力量。其實任何的教育方式都不是金科玉律,更多的還需要身為父母的我們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自行思考和規劃,梁啓超先生說,「家長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邊界。學識影響眼界,眼界影響格局,格局影響一生。」我們是否能讓自己的格局更上一層樓,是成就孩子未來的第一步,家長們,我們要努力。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即刪)

#今日思考

你曾經和孩子讀過同一本書嗎?如果為孩子推薦一本書,你會選擇什麼?

歡迎在下方留言處,留下您的思考,我們共同探討

相關焦點

  • 為何童話大王鄭淵潔只讓兒子讀到小學,卻把女兒培養成赴美學霸
    鄭淵潔老師自1978年開始創作兒童文學起,至今已有四十年,可以說,皮皮魯、魯西西的文學形象陪伴了兩代人的童年。鄭老師也因此成為了大眾心中的「童話大王」,但近幾年他深入人心的形象卻不是兒童文學作家,可能更接近一個略受爭議的「網紅」。
  • 鄭淵潔兒子小學退學,女兒卻成為常青藤學霸,童話大王也偏心?
    很多80、90後在記憶裡都會有這樣一個童話大王——鄭淵潔。開飛機的舒克和貝塔,生動的大灰狼,還有忘不了的《皮皮魯總動員》。講究的就是教育的「因材施教」。鄭淵潔的教育方式並不適合每一個家庭,就拿他自己的孩子說,雖然他的兒子輟學在家,但他的女兒卻是一個妥妥的學霸,18歲那年被美國6所名牌大學錄取。
  • 學校教育好還是私塾教育好?童話大王鄭淵潔,用兒子和女兒來驗證
    都說鄭淵潔反對學校教育,自建「私塾」教育兒子鄭亞旗。到底是私塾教育好還是學校教育好呢?鄭淵潔用兒子和女兒,做了一個真實驗證。鄭淵潔有兩個孩子,「學渣」兒子鄭亞旗和「學霸」女兒鄭亞飛。一、「學渣」兒子鄭亞旗和「學霸」女兒鄭亞飛1、「學渣」兒子鄭亞旗鄭淵潔本人也是輟學的,他小學四年級時,因為把一篇作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題目改成了《早起的蟲子被鳥吃》而被開除,他的爸爸把他領回家,跟他說:沒關係,爸爸來教你。鄭淵潔靠著父親的教育,加上自學和對寫作的愛好,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的他,寫出了深受兒童喜愛的童話故事。
  •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小學輟學,女兒全額獎學金被6所名校錄取
    可實際上,鄭淵潔的一雙兒女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兒子鄭亞旗讀到小學就輟學,女兒考上美國名校。在鄭淵潔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魅力。好孩子的標準不是聽話我們經常能聽見家長教育孩子:你要聽話、你要做一個乖孩子,可鄭淵潔卻從沒有這樣對孩子說過。「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孩子高聲說過一句話,也從來沒有說過『你要聽話』。」「因為我覺得把孩子往聽話了培養那不是培養奴才嗎?」
  •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小學輟學,女兒全額獎學金被6所名校錄取
    曾經全天下小孩曾經都羨慕一個叫鄭亞旗的男孩,因為他有一個叫鄭淵潔的爸爸。「童話大王」鄭淵潔自1978年開始創作兒童文學起,至今已有40餘年,舒克貝塔、皮皮魯、魯西西的文學形象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很多人都認為,有這麼好的家庭條件,子女一定都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吧!可實際上,鄭淵潔的一雙兒女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兒子鄭亞旗讀到小學就輟學,女兒考上美國名校。在鄭淵潔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魅力。
  • 童話大王鄭淵潔:因材施教,兒子自學成才當CEO,女兒成學霸
    在現代社會下,準確來說,真正為教育憂愁的不是學生或者老師,而是學生的父母。對於教育,其實很多家長都在苦惱著,如何給到孩子更好的教育去培育他們成人成才,但是世界上的方法千千萬,哪一個適合自己的孩子家長總是難以琢磨。
  • 是童話大王,也是傳奇父親:因神回復頻上熱搜的鄭淵潔,教育方法很特別
    01這兩天,「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社交媒體上火了。鄭淵潔。圖@童話大王雜誌社他因為網上衝浪的一系列神回復,頻繁登上熱搜。這本期刊就是《童話大王》。1985年,只刊登鄭淵潔一個人作品的《童話大王》雜誌創刊。 1986年,《童話大王》每期發行量突破100萬冊。直到2020年的今天,《童話大王》仍在出刊(訂閱代號:22-89)。也仍然是鄭淵潔一人在創作。
  • 鄭淵潔不讓上學自己教,兒子現狀打臉眾人,網友:他爸是童話大王
    說起「童話大王」鄭淵潔大家都不陌生,他在文學界有很高的的造詣,在《童話大王》月刊中只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他還創造了《舒克貝塔》《皮皮魯總動員》等家喻戶曉的作品。而鄭淵潔不僅能創造專屬於自己,又能符合小朋友口味的童話王國,在教育方面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著超前的育兒經。
  • 讀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家庭教育課》:父母合格,孩子才能優秀
    提起鄭淵潔,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1985年創刊的《童話大王》,只刊登他一個人的作品,到現在他已經寫了35年,書刊總銷量超過3億冊,是名副其實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不僅童話寫得棒,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他的女兒鄭亞飛,整個高中階段成績優異,是全校唯一獲得全額獎學金的學生,金額累計達三十六萬元人民幣。2017年高中畢業時,被美國六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
  • "六·一"兒童節 聽"童話大王"鄭淵潔講三個故事
    兩年前,鄭淵潔體重96公斤,血壓180。60歲生日的時候,運營「鄭淵潔童話IP」的鄭亞旗對他說,公司融資到B輪了,快上市了,投資人有個要求,他們希望做長線。「我問兒子什麼叫長線,兒子說就是希望我長壽。《著作權法》有規定,作者離世後50年,著作權就進入公有領域了。」   為此,注重契約精神的父子倆籤了份合同。鄭淵潔摸索了兩個月,給自己制定了減肥餐,堅持「過午不食」。
  • 童話大王鄭淵潔幫兒子寫作文被給0分,自己教育兒子,結果如何?
    當時,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鄭淵潔見兒子鄭亞旗因為作業太多而發愁,就幫他把作文寫了。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看來這作文可謂手到擒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卻給了0分,這令鄭淵潔很鬱悶。在小學六年級畢業,鄭亞旗實在無法適應現行的應試教育體系,鄭淵潔決定把兒子領回家,自己來教育。
  • 「童話大王」鄭淵潔,小學畢業就再沒上過學的兒子,現狀怎麼樣了
    為此,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更需要找到因材施教的法則,這樣孩子才更容易成龍成鳳。一、「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小學慘遭退學作為父母,當你聽到孩子說「不想讀書」的時候,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我想大部分父母要麼強逼孩子換學校,要麼怒罵或暴揍孩子,一心想把孩子不學習的心扭過來。但鄭淵潔遇到這一問題的時候,他的做法讓人太過驚喜!
  • 兒子小學剛畢業,鄭淵潔便自己教育兒子,如今的成就沒人能複製
    在世界上,不會有一模一樣的人。所以,即使孩子接受相同的教育也會有著不同性格。可如果針對孩子的不同,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會不會突出孩子的閃光點呢?我們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就是這麼做的,讓我們看看它教育的兒子怎麼樣了?
  • 童話大王鄭淵潔: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絕對不能對孩子做什麼?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是爸爸在家教育長大的,本來兒子是在學校接受教育。有一天,兒子鄭亞旗放學回家問爸爸,他說:「鄭淵潔,屎是熱的好吃嗎?」鄭淵潔愣了,反問兒子:「誰告訴你屎是熱的好吃?」後來,女兒出生了,鄭淵潔還想繼續實施他的私塾教育,沒想到女兒非常嚮往學校,於是鄭淵潔就想既然孩子喜歡上學,那麼就要當學霸。果然,女兒高三畢業,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的,又被美國六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
  • 小學肄業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為一篇作文,兒子也成小學學歷
    ,我止於童話大王和富豪兩個關鍵詞,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光頭而又慈祥的人寫了很多童話,而當年又以遠見卓識在北京買了十多套房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他寫了很多童話,他自己的人生也仿佛一場童話。從22歲開始從事寫作以來,鄭淵潔創造了很多寫作上的第一名,其在童話上的成就可謂中國無人能敵。從第一篇童話《小螞蟻在誠實島的遭遇》刊登在《兒童文學》開始,鄭淵潔在不同的童話雜誌上分別刊登童話作品,但鄭淵潔沒有止步於此,他在30歲時創刊了《童話大王》,並保持多年一人寫一刊的記錄,至今已經堅守30多年。
  • 讓兒子輟學,牴觸學校教育的鄭淵潔,為何卻把女兒送進美國名校?
    導讀:70、80後的人對鄭淵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毫不誇張的說,80後這一代人幾乎是伴隨著《童話大王》一起成長的,自從1985年,鄭淵潔創辦了第一期《童話大王》月刊,之後長達25年間,他獨自撐起了國內童話的這片天。
  • 兒子是CEO,女兒是名校學霸!鄭淵潔:因材施教才是教育最高境界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提起童話大王鄭淵潔,大家想到的除了他的多部經典童話教育,就是他的兒子鄭亞飛的教育問題。當年,鄭淵潔為了能讓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決定放棄學校教育,而是在家裡對孩子進行私塾教育。
  • 培養出CEO和學霸,鄭淵潔談家庭教育卻說: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名頭可謂家喻戶曉,他在童話寫作上成就非凡,《皮皮魯和魯西西》、《舒克和貝塔》等作品影響了一代少年。而比鄭亞旗小16歲的女兒鄭亞飛則是超級學霸,高中畢業時被美國6所大學同時錄取。 同時,鄭淵潔幾乎拿出寫作之外的所有時間陪著孩子玩。鄭淵潔的教育觀念是:18歲之前,拼了命教孩子需要的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如何待人處事和謀生需要的技能。18歲之後,孩子的人生就是他自己做決定。
  •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娃拒絕幼小銜接,女兒高考卻徵服6所美國名校
    大家應該都知道童話大王鄭淵潔,他的孩子們如今都有很不錯的成績。那他教育孩子的秘訣是什麼呢?,再好的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也發揮不出自己的閃光點;就算孩子資質平庸,但是有會教育自己的父母,終有一天也會很成功。
  • 「童話大王」鄭淵潔不讓兒子上學,堅持自己教育,如今孩子咋樣?
    文章純屬原創,歡迎轉載分享說到「童話大王」鄭淵潔,我們都十分熟悉,像我們熟知的皮皮魯、舒克和貝塔等形象都是來源於他的筆下。鄭淵潔曾因一篇作文被學校開除,後來鄭淵潔的爸爸就在家裡教他。如今,鄭亞旗也成功成立了文化公司,經營父親鄭淵潔的童話品牌,兒子攜手共同創辦他們的童話王國。當時鄭淵潔堅持自己教育兒子的觀念也受到了很多爭議,可如今兒子的現狀打臉眾人,他的教育是成功的。那麼,我們從「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教育理念中能獲得哪些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