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開始意識到親子閱讀是和孩子相處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了親子閱讀之旅,我們都知道故事本身就對孩子有著無窮的吸引力,但故事僅僅是故事而已,家長願意講,孩子樂意聽,這樣很好;如果把故事的影響力擴展到最大化,就離不開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親子與閱讀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那麼該如何進行高質量的親子閱讀呢?
• 兒童閱讀的選擇可以按照年齡階段來劃分
孩子在不同的時期,會對不同的事情感興趣。繪本是最適合孩子啟蒙的閱讀物,但選對繪本很關鍵。而孩子本身年齡所限,繪本的選擇往往落到了家長身上。所以家長要非常清楚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心智發展特徵,從而把繪本的選擇正好適合孩子或者略高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就好。
• 繪本的選擇還可以按照故事類別來區分
隨著孩子的成長,男孩和女孩喜歡的故事類別是不一樣的;同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徵、喜好也是不一樣的;包括家長想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點提升孩子的某個品質也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要求就給了家長對於繪本選擇的更多空間。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讀書是分心情的。不是每時每刻都可以看得進去書,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夠進行有效閱讀。孩子也是一樣的。
親子閱讀不見得非要拿著書本正襟危坐,面對多變的孩子,去適應他,去改變親子閱讀的方法。
其次親子閱讀也是要與時間相結合的。有的大一些孩子的家長是習慣性的把親子閱讀作為孩子的睡前故事,講完故事就睡覺來養成習慣。這樣的固定時間很好。但還是要注意一點,如果僅僅是為了方便孩子睡覺,那麼睡前故事就是睡前故事,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親子閱讀,它僅僅是親子閱讀的一部分。
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對於大部分的媽媽來講都不是問題,但也要根據情況。
女孩子的媽媽來講適合女生的故事時,多一些溫暖與親和力,對於女孩子的性格發展身心發育是非常有幫助的。而男孩子的媽媽如果來講一些適合男生的故事,則要注意自己講故事的表情以及語氣的變化,儘可能多一些乾脆有力的聲音。
另外在某一個時期,孩子會對某一個故事或者某一類故事感興趣,百聽不厭。家長有時候可能會有些懈怠。這時候就想辦法讓孩子參與到故事中去,就是我們所謂的「代償」,讓孩子成為故事裡的某一個人,和你一起互動。
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帶給孩子一種美與愛的體驗,而一個優秀的親子閱讀過程,則可以帶給孩子一種質的改變。同樣,雖然是孩子的繪本,但家長只要用心體會,也可以在繪本裡面提升自己。
所以,親子閱讀絕不僅僅是家長得空時給孩子念的一本書,講的一個故事,而應該是家長與孩子的一個共同升華的過程。
想像一下,每晚親子閱讀結束後,媽媽輕輕地告訴孩子:「寶貝我愛你,晚安!」孩子也會滿足地摟著媽媽的脖子,由衷地說:「媽媽,我也愛你!晚安!」透過隱約的光,看著孩子進入夢鄉的模樣,媽媽一定可以感受到自己能夠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多是精神上的鼓勵吧!
來源:書香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