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混亂、產品「三無」,無印良品遭質疑

2020-12-19 新京報網


圖/視覺中國

  質量存疑服務欠缺,單憑「情懷營銷」還能走多遠?

  歲末年初,一直宣揚極簡生活方式,以「情懷營銷」聞名業內的日系品牌無印良品動作頻頻,引爆了消費者與市場的雙重關注。

  2018年1月18日,無印良品正式啟動了在中國的第八次全面降價,最高降幅可達25%。也是這一天,無印良品全球首個集旗艦店、餐廳、酒店於一體的「三合一」項目在深圳正式開業,開始了多元化的嘗試。

  然而,在中國市場業務版圖擴張的大背景下,無印良品卻在產品質量、服務上暴露出了不少問題。近日,有數位消費者反映,他們在無印良品購買到的產品存在標籤混亂、質量不佳、不能維修等問題,該品牌的門店管理及服務意識都有待加強。

  進口商品無中文標籤 再包裝痕跡明顯

  為了便利出行,消費者祝女士日前在北京市朝陽大悅城的無印良品門店購入了簡易縫紉包、可攜式梳子、零食等旅行必備品,可回到家準備拆開使用,想要查看說明時才發現,自己買的數個產品上,竟然都沒有中文標籤。

  「因為之前也買過很多無印良品家的東西,都是有中文標籤的,這次買就沒仔細看。」祝女士解釋稱,「我這次買的大多數是旅行中可能會用到的實用工具,沒有中文標籤及說明,就完全搞不清楚裡面的小工具到底怎麼用,令我感覺非常不方便,使用體驗差到了極點。」

  另外,祝女士還向記者出示了一個沒有破開封口,但內外標籤明顯對不上的產品。她透露,在發現了標籤問題後,她仔細檢查了這次從無印良品購買的所有物品,結果發現除了中文標籤缺失外,還存在一例疑似被用過、然後再包裝的產品。

  「我算是無印良品的粉絲了,這麼多年一直都比較偏愛這個品牌,這次買的東西竟然這麼多都有問題,實在令我震驚。」祝女士不無遺憾地表示,無印良品一向宣言「高品質」,同類、款式相近的產品價格比起「名創優品」,還有一些國內產商都略高一籌。而有了這次的購買體驗後,祝女士開始懷疑起無印良品的產品性價比,她表示未來可能會「貨比三家」,不再盲目相信營銷與情懷的洗腦了。

  記者而後諮詢了12315維權熱線獲知,進口產品出售應該有中文標識,祝女士在無印良品買到的產品標有日文與日元定價,屬於是進口商品的可能性很大,而如果是進口產品,就應該有中文標識。如果該產品不屬於進口商品,用日文標籤及介紹則可能涉及虛假營銷,則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12315的工作人員還指出,祝女士購買到了沒有中文標識的產品,造成使用困難,如果在後續退換貨過程中出現問題或產生消費爭議,建議持小票和商品與消費維權熱線12315聯繫進行投訴,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被4歲孩童咬碎 「三無」系列玻璃杯質量堪憂

  2017年上半年,王琳(化名)在重慶市解放碑步行街上的無印良品門店,購入了一隻玻璃杯。可這隻玻璃杯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卻著實把她嚇一跳。

  原來,王琳4歲的兒子,在一次拿這個玻璃杯喝牛奶的時候,無意識地咬了杯子的杯壁,竟然將杯子給咬碎了,幸好她發現及時,孩子才沒有受傷。

  王琳介紹,事件發生後,她將這種情況發到微博上予以曝光,因為「這種質量是我這種做母親的人無法接受的。」無印良品上海方面的工作人員也曾向王琳致電錶示歉意。

  為了驗證王琳所說的情況,記者特地走訪了無印良品在北京東城、朝陽區的數家門店,發現王琳所說的無印良品50元至60元價位的系列玻璃杯仍在多個門店中均有銷售,屬於無印良品直營售賣的正品。

  但記者探訪時卻發現,這一系列的杯子,有許多標籤不規範的地方,比如說多個門店售賣的同系列玻璃杯,都存在標籤不全的狀況。單從外觀、杯底標籤及店內介紹來看,消費者無法獲知這類玻璃杯到底是什麼材質、又有哪些使用須知、注意事項。

  以記者在無印良品北京某門店購買所得到的杯子為例,杯底僅僅印有MUJI商標及條形碼,收據上也只是顯示該產品為「耐熱玻璃茶杯 透明」,基本上可屬於「三無」的狀況。

  查閱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誌必須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一)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二)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的,應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四)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誌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相關法規還指出,如果消費者已經購買了這樣的產品,則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賠償。

  香薰機「無處可修」 使用一年後壞掉只能報廢

  龐小姐2016年購入了一款無印良品的「網紅」產品「MUJI超聲波香薰機」,而在2017年冬天使用過程中,她發現該產品可能略有電源接觸不良的狀況,時常無法連電。因此,她致電無印良品的客服中心,想要詢問維修的方式方法,因為印象中該產品已經過了「保修期」,所以她主動表示可以「自己掏維修費,進行專業的修理」。

  可無印良品方面客服人員的回應卻讓她「感覺有點蒙」。原來,無印良品方面表示,他們在中國國內,對於這一機器,可以修的概率比較小。即便是確認問題,也需要先寄回到上海總部檢驗、判斷,像是香薰機這種零部件比較複雜的電器產品,可能不一定能夠修好,如果消費在一年之內,他們判斷非人為損害的話,可以退換一件新的商品,如果超過一年了,就要等待總部(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的判定了。

  客服人員還介紹,門店內出售的電子產品,一般都是一年售後期。在此期間內,如發生非人為損壞,顧客可攜帶商品,原購物憑證至店鋪進行售後;而所謂的售後,包括兩種,能夠替換部件的,可以免費替換部件;如部件為不可替換的情況,則進行整機更換;而超過一年,也不屬於部件替換的問題,則無法處理。

  記者查閱無印良品的中國官網也發現,在客服中心的頁面中,僅有「退換貨方法」的服務指引,並沒有任何有關於維護維修方案的提示或是指引。

  「我覺得這種情況既不合理、也不環保。」龐小姐指出,「無印良品那麼大的企業,那麼多的門店卻不提供維修服務,實際上是『偽售後』,比起我們國內某些電器廠商的終身維修服務可是差多了。以後我再也不『迷信』國外品牌了。」

  江蘇鐘山明鏡(宿遷)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曉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在中國市場出售家用電器,都會要求商家明確維修、退換貨等服務,也就是所謂的「三包」。不同的生產企業可能會有或長或短的售後期,如果產品過了免費退換貨的期限,那麼商家可能會要求消費者出一部分維修費,但維修服務還是會提供。而無印良品這種外資企業,在這一法規上,也不享有被豁免的權限。

  記者隨後致電給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宣傳販促部的負責人稱:「無印良品的退換貨規則是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超聲波香薰機』實施的售後條例為自顧客購買日起一年內,在非人為導致的情況下出現故障時可更換新品」,而對於「部分電器一年內『只換不修』,是否在該企業國內也秉承著相同的規則?」以及如何回應消費者質疑「只賣不修」等細節問題,並未予以回應。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紅豔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無印良品生鮮市場設計仍舊是和品牌相同的簡約風,無印良品生鮮市場除了售賣生鮮農副產品外,也提供食材加工和用餐服務。特別的是消費者不僅僅能在生鮮市場購買食材,還可以參與製作食物。 無印良品是一家專門生產家用產品,以設計為導向的日本公司,自開創以來就主打簡約的生活理念,在全世界掀起一陣「無印」的潮流。
  • 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濟南店鋪相關產品改標籤
    山東市場上的「無印良品」店鋪又是如何反應?記者走進濟南「無印良品」店鋪一探究竟。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布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敗訴,責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2015年3月16日,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主要產品:無印良品毛巾製品、功能性床品、家具服飾、布藝、嬰幼兒產品)榮獲中國質量檢測協會頒發的「全國質量和服務誠信優秀企業」。2013年,棉田公司還與北京衣奇邦輔助輔料有限責任公司、雄縣昌升印務有限公司分別籤訂了無印良品被套、床單、床笠產品以及無印良品環保紙袋的《產品訂購合同》。原告認為上述合同能夠證明涉案商標的實際使用情況。
  • 無印良品餅乾為什麼致癌是哪些產品?無印良品與muji的區別是什麼
    據北京青年報1月16日消息,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稱,其於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乾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其中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籤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含量均為最高。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抽檢結果發現11款家具不合格產品,其中,五款「無印良品」家具標稱的主材和實際檢測的不符。但也有一些消費者表示,服裝掉色屬於正常現象,還會繼續購買無印良品的產品,但沒想到三年之後無印良品卻上了3.15名單。2017年的3·15晚會上,無印良品被曝出銷售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無印良品雞蛋圓鬆餅、無印良品無咖啡因香茅薏仁茶這兩款產品的包裝上標示「販殼者株式會社良品計畫RD01東京都豐島區東池袋4-26-3」。
  • 瘋狂的優衣庫,失落的無印良品
    從一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就一直與中產階 級和精緻生活息息相關。  儘管一直被人詬病在中國市場的定價遠高於日本市場,但憑藉「性冷淡」的設計風格和簡潔、淳樸的產品理念,這個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的無印良品,反倒在中國市場建立起了自己獨特的品牌認知。
  • 疫情下遭重創 無印良品「失守」美國
    儘管無印良品早在2007年就開始進駐美國,但與其他地區門店數量相比,無印良品在美國似乎不太吃得開,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在全美僅設有19家門店。  由於文化差異,無印良品主打的簡約品牌基調或與歐美消費者所推崇的多元化追求和鮮明個性表達格格不入,導致其在歐美地區門店擴展上相比亞洲更慢。
  • 江瀚視野:無法召回的無印良品
    根據新京報的報導,近些年來,2017年3月15日,無印良品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店內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疑似來自日本核汙染區,名列禁止進口名單。
  • 無印良品,破產了?
    不過,狂人在去年發現 無印良品部分商品已經重新定價 例如文具、香薰機、護膚品等產品 而這,也側面印證了無印良品 開始對產品價格策略進行了再思考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消費者買到「無印良品」,但卻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區別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市民於女士刷抖音時看到有售賣「無印良品」床上用品的直播,順手點擊進去看了看。「寫的是『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粉絲有十幾萬,頭像商標也和實體店類似。」接著,於女士打開了其中一件被套套裝的產品介紹詳細查看,介紹中宣稱「官方正品,假一賠三」。
  • 無印良品又曝「致癌門」,距離「無良印品」已不遠矣?
    在本次召回的礦泉水產品中,主要有三款品種,分別是500毫升裝(保質期到2020年1月25日),330毫升裝(保質期到2020年2月7日)的天然水以及430毫升裝(保質期到2019年7月26日)的碳酸水。這3種商品除在日本全國約400家無印良品門店和網絡銷售之外,還出口到了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
  • 「無印良品」貴不貴?
    包裝也儘量從簡,強調環保再生材料和包裝簡化,無汙染、無害的「無印」特色彰顯。一位女性消費者告訴記者,她就看重無印良品的選材考究、做工細緻,「剪刀、蠟燭這樣的小物件也做到很精緻,與市面上的同類產品相比,價格可能就貴在這兒。」
  • 無印良品變「無良印品」?MUJI大半年翻車四次
    無印良品的定位在日本本土一直都是大眾化品牌,但從無印良品的中國戰略來看,無印良品的中國市場定位與其在日本本土市場定位有著極大的差異。  無印良品在本土定位為快時尚的中端產品,但在中國則是定位高端品牌。在日本,無印良品隨處可見,便利店、地鐵小店甚至在部分自動販賣機中,都可以見到其商品,而在中國,無印良品的店鋪通常遠離超市賣場,店鋪選址都在一線城市高端商場之中。
  • 良品無良?!無印良品、宜家家居上黑榜
    喜歡去無印良品、宜家家居買家具的老友注意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在日前的抽檢中,發現11件不合格家具,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 2件來自「宜家家居」。在無印良品的6件產品中,胡桃木實木椅、客廳餐廳兩用沙發椅、邊桌臺3件產品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但實際材質為「黑核桃」或「膠合板」;櫸木衣架標稱主要材質為櫸木,實際材質為水青岡;組合式木架標稱主要材質為為白橡木,實際材質為纖維板。
  • 商標糾紛17年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也有一家本土無印良品店,實體店鋪已於一個月前問世。而中日間有關「無印良品」商標的糾紛已持續了17年。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然而實際上,北京也有一家本土無印良品店,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實體店鋪已於一個月前問世,但是總遭網友質疑有山寨之嫌。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中產階級追捧下的勝利良品計劃前會長松井忠三撰寫的《無印良品世界觀》一書中曾回憶道:「決定進入中國時,也有人提出『那個鐘愛華麗事物的國家會不會喜歡MUJI啊』」。但在中國市場,無印良品的發展卻與自身的品牌理念背道而馳,在日本,它是平價產品,在中國,它搖身一變,成為了中高端產品,就連公司元老渡邊紀徵都感慨:「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品牌現狀與品牌理念正好相反,成為了一個品牌的品牌。」
  • MUJI 無印良品敢在中國如此「有恃無恐」
    它就是無印良品。然而在「拜無印教」們對原研哉的設計頂禮膜拜時,國內也誕生了一批「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學習者」,差不多的設計和低了一大截的價格無疑將給無印良品帶來很大的危機感。無印良品會如何應對呢?我們將通過三篇文章,來談討這個話題。
  • 無印良品為何頻出次品?
    家具產品登「黑名單」近日,無印良品熱度頗高,這源於一則質量報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公布的對北京流通領域銷售家具類商品的質量抽檢結果顯示,此次抽檢結果發現有11款家具產品不合格,涉及無印良品、IKEA(宜家)等品牌,其中6件來自無印良品。
  •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的「中國式」退潮
    追溯到2000年之初,無印良品憑藉簡約時尚及實用性,猶如當下的日本優衣庫風潮一樣,得到了來自中國大地的年輕一輩的大力追捧。  在無印良品的產品哲學裡,推崇「這樣就好」,而不是「這樣最好」。因此,其與小米手機等追求極致的「發燒友」級定位顯然不同,去掉品牌烙印,去掉多餘的包裝,簡約實用的設計與好材質,正是返璞歸真的價值觀讓無印良品的產品風靡全球,店面遍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