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身體出現「異常」表現,可能是肝不好,不妨自測一下
導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開始關注養生,大部分認為養生應該先從養護肝臟開始,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肝臟承擔著身體內很多的重要工作,確實需要好好對待。
讓人特別遺憾的是,肝臟是身體內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被稱為「啞巴器官」,即便是受到了傷害,一般也不會很疼,因此肝細胞受損前期很難被發現,如果留心觀察也會發現一些身體上的異常。
若是身體出現4個"異常",或是肝病已"登門"
1、早起乏力
從理論上來說,晚上經過充分休息之後,第2天醒來就會變得精神飽滿,非常有活力。如果第2天醒來感覺疲倦乏力,很有可能就是肝細胞受損引起的。肝臟在體內擔負著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糖原合成與儲存,如果出現病變或者損傷,就會造成體內糖原數量減少,不能給身體其他器官提供充足的能量。
所以就會出現乏力疲倦的現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忽視,應該及時檢查一下肝功能。
2、皮膚瘙癢
生活中若出現皮膚瘙癢的現象,不要簡單地認為是皮膚病,而忽視了身體內的一個重要器官——肝臟。
肝細胞出現損傷以後,會造成體內膽汁淤積,引起裡面的膽汁酸鹽析出,讓皮膚神經末梢受到刺激,進而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
這種感覺,特別在晚上睡覺時特別明顯,若是經常出現,多半可能是肝病"登門"了。
3、頻繁腹瀉
有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都是腸胃問題引起的,其實如果是肝組織發生病變,也會引起這種現象。肝臟雖然不是一個消化器官,但是在消化過程當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會分泌一種物質,膽汁,參與體內營養物質的分解,如果肝細胞受到損傷會引起分解能力減弱。一些營養物質無法及時得到分解,就會出現頻繁腹瀉的現象。
4、小便發黃
引起小便發黃的因素有很多,如食用了特殊食物或者是因夜晚睡覺沒有補充水分,若是排除以上原因後,小便還是和啤酒一樣黃,多半是肝細胞出現了損傷。
肝臟健康時,會讓體內膽紅素分解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下,肝組織發生病變以後,就會打破這種平衡,引起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造成部分膽紅素隨著小便排出,進而引起小便發黃。
除此以外,如皮膚發黃、腳底發黃、鞏膜發黃都是這一原因引起的,如果生活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肝臟病變發出的"信號"。
多喝水可以加快身體內新陳代謝,緩解肝臟負擔,喝水時,能放入一些對肝臟健康有益的小植物,對肝臟有好處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高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
金銀花: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
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牛蒡根:具有散風熱,消毒腫之功效
枸杞子:養肝,滋腎,潤肺
飲用非常方便,熱水衝泡一下就行,沒事喝點,肝細胞會變得越來越好。也可以選用以上食材製成的茶包,安全衛生,方便快捷。
除此以外,養護肝臟,還應多做一件事——少喝酒
在生活聚餐或工作應酬當中,喝酒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不僅能夠調節氣氛,還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應該要注意的是,喝酒一定要適量,不要長期酗酒,否則對身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其主要是在肝臟內進行分解和代謝,而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中間產物——乙醛,它是一種有毒物質,會損害肝細胞。如果身體內酒精過多,就會使體內乙醛含量增高,從而給肝組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除此以外,還會影響其內環境的酸鹼平衡,趕走一些清理身體毒素的細菌,造成肝內毒素過多堆積,時間久了,引起肝臟病變,可能會形成酒精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