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述評]上遊原材料漲價以及下遊市場飽和等問題的出現,讓冰箱市場在一段時期內不算樂觀。不過在釘科技看來,冰箱市場依舊有新的增長空間,當然,這還要看產品升級成果如何。冰箱企業此前推出了不少新概念產品,如具備類似智能、娛樂等功能的冰箱產品,但其實這更多的似乎也只是噱頭,並不足夠刺激用戶換新。
釘科技認為,技術創新以及產品升級,都應該牢牢抓住用戶核心痛點以及產品的核心功能,而對於冰箱來說,保鮮無疑是最核心訴求。為了解決食物保鮮問題,一些企業也推出了相應冰箱產品,頭部品牌海爾、美菱以及美的相對而言是做得比較不錯的。這次,釘科技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家冰箱企業所獨創的保鮮技術。
海爾:全空間保鮮(代表產品:BCD-556WDGTU1)
所謂的全空間保鮮就是相較於目前多數冰箱產品的半空間保鮮現狀而言,一直以來,冰箱企業紛紛將冷藏室作為保鮮技術創新迭代的主戰場,而忽略了冷凍室保鮮。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冷藏運用精控乾濕分儲技術,冷凍運用智能恆溫技術,開創冷藏冷凍全空間保鮮格局。
運用海爾獨創的保鮮技術,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能夠一舉解決用戶保溼、保幹、冷凍、串味四大保鮮難題。首先要說它的冷藏室,搭載了精控乾濕分儲技術:幹區,運用微風道無霜科技,保持制空氣溼度在45%左右,避免珍品乾貨食材返潮變質;溼區,創新搭載HCS生態膜技術,使空間溼度保持在90%左右,保證蔬菜保鮮不失水不腐壞。
同時,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突破傳統冰箱冷藏區單一送風模式易造成溫度波動的難題,創新應用精控微風道技術,智能按需送風,每個隔層實時監測單獨送風,實現8種自由送風組合,使食材實現精準製冷保鮮。
再來了解它的冷凍室,採用智能恆溫技術,通過智能控制風道與保鮮區之間的遮蔽裝置,將冰箱冷凍區間溫度波動和化霜升溫得以降低,有效維持冷凍室保鮮環境,避免營養流失和串味等問題的發生。
美菱:水分子激活(代表產品:美菱M鮮生BCD-660WUP9BA)
當前大部分傳統冰箱所採用的保鮮技術,有三點仍然一直無法做到滿足大眾高品質需求,即蔬菜保鮮時間較短、肉類解凍血水偏多、袋裝食品保鮮不好等。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傳統保技術無法做到對食物組織成分的有效穿透和均衡覆蓋。而食物保鮮效果也一直停滯不前,冰箱企業並未真正帶給市場和用戶超長保鮮的體驗。
美菱M鮮生系列冰箱找到了破解食物「長效保鮮」的基因密碼,其首創的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變被動保鮮為主動控鮮。原理是讓食物中水分子實現共振,激活細胞,延長食物保鮮期。共振狀態下水分子裂變,結晶更圓潤,降溫快,減少食物的細胞破壞。而且其還可以穿透保鮮袋,使食物中水分子共振。被激活的水分子產生共振力、裂變力、穿透力,能夠降低酶的活性、減少對細胞膜的破壞、減少汁液的流失,解決了傳統冰箱保鮮時間短、解凍血水多、袋裝保鮮差等消費痛點, 破解了食物長期處於鮮活狀態的關鍵「密碼」。
簡單來說,美菱M鮮生系列冰箱通過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的創新運用,可以快速對存放的食品降溫、減少食物細胞被破壞、抑制細菌的滋生,從而延長食品的保鮮期。同時在共振力的作用下,其能夠穿透塑膠袋等袋裝物品的外壁,對內裝食品達到均衡覆蓋、保鮮的效果。
美的:微晶一周鮮(代表產品:BCD-630WKGPZV)
肉類食材的不凍保鮮一直是業界難題,以往的肉類保鮮往往只能依靠冷凍,食材解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且肉類解凍極易流失營養。為了解決這項難題,冰箱行業一直致力於通過新科技的研發解決用戶這一消費痛點。
美的冰箱全球首發的「微晶一周鮮」科技,瞄準「保鮮時效短、解凍時間長、營養流失快」這三大痛點,成功克服肉類食材短期儲存的行業難題,升級了保鮮技術。
「微晶一周鮮」技術採用「逆凍結規律智能送冷」,科學控制冷量供應,在冰晶形成初期減少甚至停止輸送冷量,使冰晶無法增多、無法長大,保持肉類食材「冰鮮不結凍,鮮肉即食切」。「微晶保鮮艙」內的5個溫度傳感器對食材進行立體雷達監測,能夠感知肉溫並維持肉類食材最佳存儲溫度。「獨立製冷保溫系統」、「波浪型立體送風道」、「頂出風底迴風」的三重設計保障,可以控制抽屜內肉類溫差,達到肉類「一周長效保鮮,營養不流失」的理想效果。
另外,由於食材含水量不同,對環境溼度要求也會不同,美的冰箱BCD-630WKGPZV擁有智能控溼系統,可自動感應食材,智能調節溫溼度,擁有高溼、中溼、低溼三種模式。高溼鎖住水分,中溼持久鮮嫩,低溼自然乾燥。全自動調溼過程,讓食材輕鬆保溼更保鮮。
在很多冰箱企業大談智能、娛樂等功能點時,海爾、美菱以及美的冰箱卻有著篤定的認知,那就是科技保鮮才能解決用戶的核心痛點,而這些頭部品牌也將引導行業回歸「正道」,從產品本質出發,做有意義的創新。(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