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楊子暉教授、曾燕教授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近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教社科〔2020〕4號),公布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中山大學共25項成果獲得獎勵。其中,獲著作論文獎1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獲諮詢服務報告獎二等獎1項,青年成果獎5項。
-
喜訊| 我院獲多項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我院再創輝煌,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青年成果獎1項。其中,謝康教授獲著作論文類一等獎,李新春教授、毛蘊詩教授獲著作論文類二等獎,譚勁松教授獲著作論文類三等獎,秦昕教授獲青年成果獎。
-
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獲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近日,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榮獲特等獎。表明中北大學在國防科學技術和兵器研究領域有重大貢獻,得到國內同行認可,同時也表明中北大學在精密塑性成形新技術、新裝備及產業化方面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該獎項的獲得是中北大學堅持「兩個面向」,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彰顯國防軍工特色的重要體現。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獲多項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我院再創輝煌,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青年成果獎1項。其中,謝康教授獲著作論文類一等獎,李新春教授、毛蘊詩教授獲著作論文類二等獎,譚勁松教授獲著作論文類三等獎,秦昕教授獲青年成果獎。
-
華南理工11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12月10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華南理工大學共有11項研究成果獲獎,獲獎總數位列全國29名、E9高校首位;其中獲著作論文獎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青年成果獎4項。
-
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近日,中國僑聯第八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京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代表頒獎。我校民盟盟員、園藝林學學院教授葉志彪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王初明教授獲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
11月15日上午,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頒獎典禮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舉行。我校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學者、「雲山資深教授」王初明的論文《從「以寫促學」到「以續促學」》獲二等獎。
-
四位學者獲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
圖為頒獎典禮和論壇現場 中國網11月15日 (實習記者 孫菁)今日,「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頒獎典禮暨外語學科新格局高端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沈家煊的著作《名詞與動詞》獲該獎設立以來第一個一等獎,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的著作《文學翻譯批評研究(增訂本)》,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的論文《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資深教授王初明的論文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宋新宇榮獲第八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4日消息 (本網特別報導組)近日,中國林業學術大會「第八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所主持的「數位化森林資源監測技術」項目榮獲一等獎,信陽師院宋新宇教授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
-
吳懷春、武雄獲第八屆黃汲清青年地質教師獎
第八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終評結果日前公布,我校吳懷春教授、武雄教授榮獲青年地質教師獎。吳懷春,海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教以來,他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工作,負責申報「海岸帶生物地質過程校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並擔任基地主任;先後講授4門本科生課程和研究生課程,所有課程的學生評價均為優秀;共指導本科生和研究生40餘名,所指導學生多次獲得校級和市級獎勵,發表學科國際主流SCI期刊論文4篇,EI論文2篇;指導6組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立項和科研工作,其中2組獲得國家級重點項目。
-
合肥工業大學3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合肥工業大學共有3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楊善林院士的論文《大數據中的管理問題:基於大數據的資源觀》榮獲論文類一等獎;合肥工業大學匯浦金融工程研究院課題組的成果《應收帳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研究》榮獲諮詢服務報告類二等獎;黃志斌教授的論文《綠色發展理論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辨析》榮獲論文類三等獎。
-
上海交大博士生鄧宇君、姜振華獲第八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
11月9日,第八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頒獎典禮舉行。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生鄧宇君和姜振華的學位論文分別獲得銅獎和佳作獎。鄧宇君的學位論文題目為《聚合物微結構成形的介觀尺度效應及其本構建模》,由林忠欽院士、傅銘旺教授指導。姜振華的學位論文題目為《光學大鏡加工中弧面磨削幾何學原理及其實現方法》,由殷躍紅教授指導。
-
濟南中學60名初中學生獲全國第八屆"文心雕龍杯"作文比賽大獎
日前,第八屆「文心雕龍杯」國中小學校園文學寫作大賽獲獎名單揭曉。濟南中學初中語文教研組從初中學生中選報83篇學生習作參加比賽,8人獲一等獎,16獲二等獎,22人獲三等獎,14人獲優秀獎。同時,張靜老師的論文《經典引路,寫「我」精彩》獲寫作教學論文一等獎,馬超、朱靜、韓玉蓮、伊海蓮、郝紅、張靜6位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濟南中學獲「寫作指導示範單位獎」。
-
福州大學教授江莉龍榮獲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一等獎
近日,經福建省標準貢獻獎勵委員會評審,報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江莉龍教授制定的行業標準「一氧化碳耐硫變換催化劑抗水合性能試驗方法(HG/T 5197-2017)、一氧化碳耐硫變換催化劑耐熱性能試驗方法(HG/T 5202-2017)」榮獲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一等獎的殊榮。
-
第八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正式候選人事跡簡介
他於2019年5月前往美國鳳凰城參加了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他入選了2018年中科協、教育部共同組織的中學生科創後備人才培養計劃(英才計劃),並被評為年度優秀學員。他榮獲第33屆全國科創大賽一等獎,英特爾英才獎,STEM精英獎,美國氣象學會「傑出成就獎」和理光公司「理光可持續發展獎」等國際專項獎,上海市科創大賽一等獎,上海市科技創意大賽二等獎,上海市科創大賽三等獎。
-
西北大學6項成果獲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近日,《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公布,西北大學共6項成果獲獎,獲獎總數及等次創歷史新高。獲獎成果中,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先生作為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讀本》榮獲普及讀物獎;段清波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國歷代長城發現與研究》、梁星亮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屈健教授主持完成的《20 世紀「長安畫派」及其影響研究》、任保平教授獨著《經濟增長質量的邏輯》
-
我省4個項目獲梁希科普獎,18篇論文獲梁希青年論文獎
為表彰和獎勵在林草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林學會於2020年3月組織開展了第九屆梁希科普獎評選工作
-
西南大學19項成果獲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8年以前稱之為「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設立於1995年,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嚴謹治學、勇於創新、鑄造精品,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一項重大獎勵舉措。
-
獲第九屆創新與創業國際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
清華經管學院張幃教授、白思迪教授獲第九屆創新與創業國際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清華新聞網9月19日電 (通訊員 張瑾琳)9月,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張幃教授、白思迪(Steven White)教授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羅建曦教授合著的會議論文《為什麼某個創業企業而不是其它企業能成為產業集群的根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