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以南京大屠殺「申遺」支援韓國共鬥日本(七)

2020-12-25 網易新聞

海外網6月12日電  據BBC中文網報導,中國宣布以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二戰歷史資料申請了世界記憶遺產,在日本引起的新關注和議論延續。消息剛披露時,日本部分主流傳媒和網絡媒介表現譁然,與此相比,周三的反應則顯得更偏重分析。以下是文章摘編。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童倩的報導稱,《產經新聞》駐北京記者矢板明夫分析,「中國此時拿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申遺,存在援助韓國總統樸槿惠與日本決鬥的意思」。分析還說,「中韓傳媒都報導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快可能在6月訪韓,看來近來與日、美、東南亞多國圍繞東海、南海主權的對立深化中加強了外交孤立感的中國,有意把批評日本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作禮物,加強與韓國在歷史糾紛戰上的共鬥關係」。

《產經新聞》的分析還指出,今年以來,中國樹立了朝鮮半島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軍」碑、暗殺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安重根紀念館,背景都是圍繞歷史問題,顧及韓國的立場。

時事通信社也分析認為,中國這一申遺舉動「是在歷史問題上推進『對日共鬥』的中國援韓形式,用以牽制在歷史問題上對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權」。

不過時事社也指出,從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二說「歷史問題各國應以各自立場來推進」來看,韓國對與中國共鬥的回應姿態顯得慎重。

對立新糾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二在記者會上宣稱,中國以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歷史資料向聯合國教育科學機構申請了世界記憶遺產。

(責編:牛寧)

被澆上汽油點火燒焦的屍體

她說,中方積極地參與記憶申遺的申報工作,這次申報的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相關資料真實、珍貴,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符合申報標準。她說中國此舉目的是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捍衛人類尊嚴,以防違反人道、侵犯人權的反人類犯罪行為重演。

日本多個主流傳媒都相信,中國沒公開申遺的歷史資料詳細內容,可能是源自今年4月吉林省公文資料館對外國傳媒公開的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歷史的資料,其中包括了當年日本關東軍製作的資料。

消息傳到日本後,安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立刻在記者會上說,「正在確認中國是否正式申遺,如果斷定中國是出自政治意圖來申請的話,日本將以抗議來要求撤消」。

而伴隨日本各大傳媒網站當天紛紛報導華春瑩發言,多個網絡上出現了網民踴躍吐槽,呼籲日本也應以文化大革命等資料來申請世界記憶遺產,以對抗中國。

《產經新聞》駐北京記者分析說,中國此時拿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申遺,存在援助韓國總統樸槿惠與日本決鬥的意思。

(責編:牛寧)

南京大屠殺照片史料鐵證如山

(責編:牛寧)

長江邊上成千上萬的被日軍燒焦的屍體

(責編:牛寧)

刀鋒已過,頭已被砍斷

(責編:牛寧)

地上一排人頭

(責編:牛寧)

進行殺人比賽的野田巖(左)和向井敏明(右)

(責編:牛寧)

南京街頭到處可見兒童屍體

(責編:牛寧)

南京市郊一個泡滿死屍的水塘

(責編:牛寧)

南雨花臺的一處屠殺地

(責編:牛寧)

南京大屠殺照片史料鐵證如山

(責編:牛寧)

(原標題:日媒:中國以南京大屠殺「申遺」支援韓國共鬥日本)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申遺遞交了哪些鐵證
    ,決定為《世界記憶名錄》新增47個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二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殺再次因申遺走入公眾視野,在人類記憶中留下歷史的血色底版。長期關注南京大屠殺申遺進程的新華社記者將對讀者講述申遺前前後後的故事,再現歷史慘痛的一頁,講述一個城市和一個民族對慘案的回憶和思考,對和平的珍視和祈願。
  • 日媒: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俄展現團結
    《日本經濟新聞》12月14日文章,原題為「中俄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展現團結」。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北京盧溝橋附近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一場相關活動。我之前聽說,抗戰館將與俄駐華大使館合作組織圖片展以配合紀念活動,其間會展出蘇聯女記者拍攝的照片。
  • 《南京大屠殺》在日本艱難出版 日媒體反思戰爭
    《南京大屠殺》在日本艱難出版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文雨來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日。就在中國民眾以各種方式紀念這段歷史的同時,一部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的歷史書即將在日本面世。
  • 《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首發 呼喚中韓兩國共同記憶
    南京大學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楊顏慈)2017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記者11日獲悉,《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正式首發。這部記錄南京慘案最完整的原創性研究巨著,將通過全球語言向世界發聲。在登陸韓國後,該叢書還將發行德語、西班牙語等多語種版本。
  • 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終於有了保護傘
    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幸運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在她八歲時,一家七口人被侵華日軍殘忍殺害,其中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姐姐被日軍蹂躪,其場面慘不忍睹。夏淑琴當時已被打昏過去,後來被四歲妹妹的哭聲驚醒。一家九口,只剩下姐妹兩人。侵華日軍的暴行是留在夏淑琴記憶深處揮之不去的傷痛。
  • 南京大屠殺時,六七歲小孩看見日本兵就跑,被1槍打死
    然而從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保華女士的經歷中可見,在那場華夏民族的災難「南京大屠殺」中,喪心病狂的日本鬼子,丟掉了基本的「人性底線」,連小孩子在他們眼中,都被視為了「威脅」,必須要消滅掉。石保華女士,當時家住在南京城南門西街小市口,不是什麼大戶人家,一個普普通通且生活還極其艱苦的南京小市民家庭。
  • 「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9月7日,由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這一天,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長谷川清下令所屬第2聯合航空隊(1937年9月10日剛剛從大連轉場到新落成的上海公大機場)對南京市區進行"無差別級"轟炸。這天正式成為了著名的"9·19空戰"日。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公布證言 曾兩次赴日應訴
    作為今年12月13日中國首個國家公祭日相關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大屠殺研究會口述史分會從17日起每天在國家公祭網和紀念館官方網站上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口述證言,連續100天,共公布100位倖存者證言。
  • 日本電視臺播出南京大屠殺紀錄片,駁斥歷史修正主義
    紀錄片片頭日本電視臺(NTV)於5月14日凌晨播出了時長約45分鐘,題為《南京事件2——檢驗歷史修正主義》(「南京事件2~歴史修正を検証せよ」)的紀錄片。該片以製作組花費近四年時間從中日兩國搜集到的一手歷史資料為基礎,駁斥了試圖否認或篡改大屠殺史實的歷史修正主義。
  • 日本一大型連鎖酒店竟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網友:不住了!
    其中,《真正的日本歷史——理論近現代史學》中否認了南京大屠殺和韓國慰安婦的存在,並稱「所謂日本犯下的罪行,是美國為投下原子彈而編造的謊言」。視頻中,Kat表示:「這位日本老闆可以在自己的酒店放自己的書,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東西,但是他賺了中國和韓國遊客的錢,卻不讓遊客知道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房費落入了什麼樣的一個人的口袋中,這讓我覺得,這種行為真的很不尊重人,
  • 抗戰國民政府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史記
    特別是對外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不僅保存了大量大屠殺第一手資料和證據;還讓世界首次看到了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並產生了較大影響,為中國抗戰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高度的同情和支援。 本文將依據權威史料,講解抗戰期間後勝利後;國民政府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歷史。 歡迎轉載!
  • 日本支援印尼在納土納群島建設漁港魚市 日媒:意在牽制中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6日報導,正在訪問印尼的日本首相輔佐官和泉洋人,6日同印尼海洋與漁業部長蘇茜進行了會談。關於兩國早前達成一致的印尼離島開發與水產業振興的支援活動,雙方此次確認將於2018年起在納土納群島建設漁港和魚市。日媒稱,納土納群島周邊的專屬經濟區與「中國所主張的九段線」部分重合。
  •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主題作文800字範文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一國之名,舉國同悼,祭奠這段民族之殤,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小編整理了《關於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的作文: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供同學們參考。》》》
  • 傳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由日本人出資修建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一條謠言,從日本傳到中國,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76周年之際更是甚囂塵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最初是日本社民黨委員長田邊誠,於1980年代訪問南京時再三要求建立的,當時中方以資金不足為由『消極對待』。
  •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中國軍民被殺害30餘萬人  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軍一手製造的駭人聽聞的血腥慘案。南京大屠殺充分暴露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蠻和兇殘,也反映出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欺凌和宰割的深重苦難。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在佔領上海、蘇州、杭州等地之後,又攻陷南京。在南京城裡,殺人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血腥大屠殺。他們首先對已經失去戰鬥力的中國守軍成批成批地進行槍殺,接著在全城進行瘋狂的大搜捕,槍殺了無數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
  • 瀋陽今天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央廣網瀋陽12月13日消息(記者張靜 通訊員王添翎 肖麗錚)今天上午,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同步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緬懷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同時緬懷與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而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
  •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一直以來韓國申遺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不管「江陵端午祭」還是「阿里郎」,甚至連冬天的泡菜文化韓國都要進行申遺。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在12月16日的時候,又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自此以後,韓國「燃燈節」也就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韓國媒體報導稱,「燃燈節」是韓國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生而進行的一場活動,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人人都會參與的一場春季慶典活動。
  • 韓國又一次申遺成功,這下日本人坐不住了
    作者:喻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似乎已成了韓國的常規操作。不過最近,韓國的又一申遺成功,惹怒了日本網友。不過隨著韓國的傳承和演變,這份習俗一直延續了下來。對於韓國申遺成功,中國網友也只是一笑而過的調侃:難道佛祖釋迦摩尼也是韓國人?可是這事傳到日本,日本網友們坐不住了。兩國網友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推特下面「撕」了起來。
  • 歷史觀丨日本新版教科書再倒退:南京大屠殺「殺害」表述改成「波及」
    在出版社出於日本政府壓力或自主審查後,部分教科書在歷史認識問題的描述上再現倒退,不僅增加了有關中國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的表述,關於南京大屠殺事件的表述方式也出現了把日軍「殺害了眾多俘虜和居民」修改為「波及俘虜和居民,出現了眾多死傷者」之類的修改,妄圖淡化日軍責任。 韓國政府6日發表外交部發言人聲明,強烈譴責日本政府審定通過進一步主張「獨島」主權的初中歷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