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6月12日電 據BBC中文網報導,中國宣布以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二戰歷史資料申請了世界記憶遺產,在日本引起的新關注和議論延續。消息剛披露時,日本部分主流傳媒和網絡媒介表現譁然,與此相比,周三的反應則顯得更偏重分析。以下是文章摘編。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童倩的報導稱,《產經新聞》駐北京記者矢板明夫分析,「中國此時拿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申遺,存在援助韓國總統樸槿惠與日本決鬥的意思」。分析還說,「中韓傳媒都報導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快可能在6月訪韓,看來近來與日、美、東南亞多國圍繞東海、南海主權的對立深化中加強了外交孤立感的中國,有意把批評日本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作禮物,加強與韓國在歷史糾紛戰上的共鬥關係」。
《產經新聞》的分析還指出,今年以來,中國樹立了朝鮮半島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軍」碑、暗殺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安重根紀念館,背景都是圍繞歷史問題,顧及韓國的立場。
時事通信社也分析認為,中國這一申遺舉動「是在歷史問題上推進『對日共鬥』的中國援韓形式,用以牽制在歷史問題上對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權」。
不過時事社也指出,從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二說「歷史問題各國應以各自立場來推進」來看,韓國對與中國共鬥的回應姿態顯得慎重。
對立新糾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二在記者會上宣稱,中國以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歷史資料向聯合國教育科學機構申請了世界記憶遺產。
(責編:牛寧)
被澆上汽油點火燒焦的屍體
她說,中方積極地參與記憶申遺的申報工作,這次申報的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相關資料真實、珍貴,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符合申報標準。她說中國此舉目的是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捍衛人類尊嚴,以防違反人道、侵犯人權的反人類犯罪行為重演。
日本多個主流傳媒都相信,中國沒公開申遺的歷史資料詳細內容,可能是源自今年4月吉林省公文資料館對外國傳媒公開的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歷史的資料,其中包括了當年日本關東軍製作的資料。
消息傳到日本後,安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立刻在記者會上說,「正在確認中國是否正式申遺,如果斷定中國是出自政治意圖來申請的話,日本將以抗議來要求撤消」。
而伴隨日本各大傳媒網站當天紛紛報導華春瑩發言,多個網絡上出現了網民踴躍吐槽,呼籲日本也應以文化大革命等資料來申請世界記憶遺產,以對抗中國。
《產經新聞》駐北京記者分析說,中國此時拿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申遺,存在援助韓國總統樸槿惠與日本決鬥的意思。
(責編:牛寧)
南京大屠殺照片史料鐵證如山
(責編:牛寧)
長江邊上成千上萬的被日軍燒焦的屍體
(責編:牛寧)
刀鋒已過,頭已被砍斷
(責編:牛寧)
地上一排人頭
(責編:牛寧)
進行殺人比賽的野田巖(左)和向井敏明(右)
(責編:牛寧)
南京街頭到處可見兒童屍體
(責編:牛寧)
南京市郊一個泡滿死屍的水塘
(責編:牛寧)
南雨花臺的一處屠殺地
(責編:牛寧)
南京大屠殺照片史料鐵證如山
(責編:牛寧)
(原標題:日媒:中國以南京大屠殺「申遺」支援韓國共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