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一條謠言,從日本傳到中國,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76周年之際更是甚囂塵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最初是日本社民黨委員長田邊誠,於1980年代訪問南京時再三要求建立的,當時中方以資金不足為由『消極對待』。田邊為此捐獻了3000萬日元,其中870萬日元用於建館,其他不足由中方補全。」
在12月19日央視「您相信日方出資修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網調中,竟有4%網友選擇「相信」,理由是:消息來自日本維基百科,且時間、地點、人物一應俱全。
孰是孰非?本報記者連日來通過多方求證,確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由日本人首倡並出資修建」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謊言。
「教科書事件」激起南京人建館熱情,鄧小平親題館名
讓我們把時鐘撥到1982年—日本「第一次教科書事件」這個歷史節點。
當年7月,日本文部省審定教科書時,把「全面侵略中國」等段落中的「侵略」改為「進出」,把南京大屠殺改為「佔領南京」。中國政府為此向日方正式提出交涉。隨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遺屬、南大和北大等高校師生及全國各地百餘群眾,先後上書中央或省和南京市領導,要求「把南京大屠殺血的歷史銘刻在南京土地上」。這是建館直接動因。
「建館同日本人毫無關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1982年,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曾指示:「日本岸信介要搞滿洲建國之碑……我們就要到處搞日本侵略之碑,以教育廣大人民,教育子孫後代。」
岸信介系日本前首相,曾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甲級戰犯嫌疑犯。應該說,鄧小平提出針鋒相對的鬥爭策略,催生了省及南京市順應人民呼聲、籌備建館的決策。
「1983年1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批覆南京市建館、立碑和編史同步進行方案,由時任南京市長張耀華掛帥親自抓。」當年參與籌建的市文化局退休幹部周新民回憶說。
「田邊誠訪華提議建館不符合史實。」原紀念館副館長段月萍反駁說,田邊誠雖多次訪華,但他首次訪華是1984年,那時紀念館早就籌建了,不可能由他首倡。而最早建館的集體上書始於1980年,有案可稽的就有30多封信。如當時南大中文系三年級學生、現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就先後給省人大常委會和南京市政府寫信,要求成立紀念館。怎麼可能是「田邊誠於1982年9月再三要求建館」呢?
1985年3月,鄧小平視察南京。在聽取紀念館籌建情況匯報後,欣然在長1.2米、寬0.6米的宣紙上,題寫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6個大字,表達了一代偉人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堅定態度。
建館資金主要來自財政撥款,整個工程建設均無日本人出資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8號門,設有捐贈牆,鐫刻著中外捐款者姓名和捐贈額,其中中方佔絕大多數。記者計算,日本共有6人、10個團體捐款,總金額1773萬日元和2.9萬人民幣。但反覆尋找,未見田邊誠其名。連捐23萬日元的日本友人後藤守名字都在列,若田邊誠果真捐了數百萬乃至上千萬日元,一定榜上有名。
記者又檢索當時報紙,也未見捐贈消息。即使田邊誠真捐了3000萬日元,按當時匯率換算,不過30多萬人民幣,於建館也是杯水車薪。
「建館資金主要由南京自籌,財政撥款至少200萬元。」今年82歲的張耀華對記者說,記得後來國家文物局補助了20萬元、省財政支持了40萬元。
周新民也回憶,當時建館資金確實緊張,除上級支持外,大都靠張耀華市長在市裡協調籌措。張耀華有句名言:「就是當褲子,也要把館建起來!」建館事關民族尊嚴,南京人怎會「消極對待」?
據朱成山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期、二期工程,是東南大學中國建築大師齊康院士設計的;三期新館,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研究院院長、建築大師何鏡堂院士設計的。他說:「不管哪一期工程建設,都沒有日本人出資。至於對紀念館的小額捐贈,也都以刻在館裡捐贈牆上的方式公開。主要是中國人的捐贈,也有外國人包括日本人的捐贈,但數目都不大。」
謠言源自日本政客19年前一本書,後被多方以訛傳訛
追根溯源,日本維基百科這條傳言採自哪裡?又如何傳播擴散到國內?
記者搜索到,國內傳播大都源自微博認證為「新浪財經日本站長」蔡成平年初的一條微博:「中國人只知道日本死不認罪,又有誰知道紀念館是日方再三提議、且主動出資、並負責設計修建的呢?」並連結了日本維基百科上述內容,自此在網絡瘋傳。上周,記者通過微博向蔡成平求證,但到截稿前未得到回覆。
那麼,日文維基百科「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條目又來自何方?記者多方考證,發現引自日本政客浜田幸一的《日本九人政治家》。浜田生前是自民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反華政治家。由於該書影響力有限,目前暫無中譯本,書名可譯為《讓日本不行了的九名政治家》。該書1994年出版,此後近20年從未被任何專業研究者提及,以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史研究上的「錙銖必較」,也從未拿其作為「證據」,足見此說毫無可信度。
維基百科是開放式編寫,任何人都可以撰寫甚至篡改內容,不可盲目輕信。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員胡卓然提醒說,謠言最怕求證,如田邊誠1982年還不是社民黨(當時叫社會黨)委員長,當選是1990年代的事。只要上網搜搜,就能找到疑點,不致以訛傳訛。
由此,「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由日本人首倡並出資修建」的謠言,該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