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團體到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0月21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1日,2017年「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獲獎者訪華團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向遇難者敬獻花圈。

  據悉,「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始於2014年,今年是第四屆。該賽事由人民中國雜誌社、中國駐日使館、日本科學協會三方合作舉辦,旨在讓日本青年更全面、客觀、理性地了解中國。本屆大賽的獲獎者組成訪華團,14名獲獎代表於10月17日至23日走訪北京、上海等地,其中南京是重要一站。

  21日上午10時,訪華團一行在紀念館悼念廣場肅立,默哀。默哀畢,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敬獻花圈,花圈上寫著「不忘歷史,面向未來」,表達對和平的珍視。在此後的參觀過程中,訪華團成員聆聽講解員的講述,不時在本子上記錄,並對相關展品、展板、史料等進行拍攝。在「持續六周的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在南京的性暴行」展區前,他們駐足良久,表情凝重。

  參觀過程中,來自東京學芸大學的佐佐木真理子不停流淚:「難以想像幾十年前的那段時間發生了這樣的慘劇,仿佛是另一個世界……日本人應該來這裡看看。」

  「萬人坑」遺址令高三學生大西栞奈震撼:「我們在歷史教育裡真的缺少了很多東西。」大西栞奈說,此前中國對她而言是一個未知的國家,這次親身感受中國事物,與很多人有了深入交流,促使她認真思索中日關係的未來。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讓日本青年進一步了解中日兩國的歷史,在他們心中埋下世代友好的種子,成為未來中日友好關係的橋梁,為開創積極、友好、理性的中日關係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兩精日南京紫金山留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怒了!
    還敢上南京紫金山!」的文章, 驚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發微博稱:#我們是官微#,絕不會暴躁「人肉丫的!」;#我們是官微#,絕不會罵街「幾個腦殘!」。21日晚19:33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微博發文嚴厲譴責兩青年著侵華日軍軍裝在南京紫金山抗戰遺址留影行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談臻律師追思會
    8月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談臻律師追思會暨物品捐贈儀式」。談律師曾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日本右翼勇敢戰鬥,並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別貢獻獎。2000年10月起,談臻、吳明秀等律師代理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首開在我國境內起訴日本右翼分子之先河。其後,談臻和南京律師援助團陪同夏淑琴老人赴日出庭應訴,與日本友好人士和律師團共同對日本右翼分子展開法庭上的鬥爭。
  • 2017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 12月14日上午,由南京藝術學院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聯合主辦的2017年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在紀念館新館首層展廳舉辦新聞發布會暨江蘇藝術基金結項儀式。展覽從今天起正式開展。
  • 萬千留言,留下萬千期盼——來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份留言簿大數據報告面世。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將與紀念館合作建立更全面的留言簿大資料庫。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留言區域,有一堵城磚砌成的高牆,牆上銘刻著部分參觀者的留言。在留言區,人們可以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感受。近3年內,這裡留下了約30萬條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參觀者的留言。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近30萬條觀眾留言...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   (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編輯/朱一普 錢薇)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恢復開放公告
    每周二至周日     8:30—17:30 (16:30停止入館)     周一例行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重要紀念日除外)     2、開放區域:南京大屠殺史展區、「三個必勝」專題展區、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3、疫情防控期間,我館將採取分時段、間隔性辦法,科學控制入館觀眾流量,限定南京大屠殺史展區名額上限5000人/日、「三個必勝」專題展區名額上限3000人/日、利濟巷分館名額上限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努力...
    對標世界一流紀念場館 進一步完善硬體軟體走進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中有一個醒目的「黑匣子」,下方陳列著2006年紀念館三期擴建時發現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遺骸,這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鐵證。「黑匣子」的圍擋上鐫刻了很多名字,他們都是被侵華日軍殘忍殺害的中國平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教育活動 向偉大教師致敬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今天(10日)發布這樣一則紀念視頻: 明妮·魏特琳曾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教師,在1937年硝煙瀰漫的南京,她不顧個人安危,留守南京,像母雞保護小雞一樣,竭盡全力保護了2萬多名婦女和兒童。 今天上午,「花語」儀式化教育活動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魏特琳雕塑前舉行。
  • 傳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由日本人出資修建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一條謠言,從日本傳到中國,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76周年之際更是甚囂塵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最初是日本社民黨委員長田邊誠,於1980年代訪問南京時再三要求建立的,當時中方以資金不足為由『消極對待』。
  • 美團門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標籤已改:銘記歷史
    1月2日,網友曝光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美團某平臺被標註為「娛樂」,引發熱議,@美團門票 於同日發布致歉聲明。今天,觀察者網在相關平臺檢索發現,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相關條目有關標籤已更改為:特色·銘記歷史,國家公祭儀式所在地。
  • 國家公祭日,寫下親子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記憶
    我是到了初中的時候,才知道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並且到了最近幾年,當網絡交互信息越來越快捷的時候,才從朋友們旅行的故事分享中了解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很多的朋友都評論說,走進紀念館就會莫明的覺得特別特別的壓抑,而之後的心情也會有一種無法負擔的沉重。我本——不想帶著孩子去這個地方,我怕很多的東西我無法向孩子去陳述和解說。
  • 捷克總統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何獲外交部「點讚」| 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顏穎顓)捷克總統澤曼16日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悼念活動,成為第二位前往該館進行悼念活動的在任外國元首。他為什麼會想到參觀紀念館,此前還有哪些外國政要參觀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 距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400米開這樣的店!
    據澎湃新聞12月17日報導,日前,在距離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不遠處,一家名為「大開沙界」的餐館正成為眾矢之的——這個餐廳的名字,諧音為「大開殺戒」。 開在紀念館附近的「大開沙界」事情回溯到幾天前,12月8日晚,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又稱江東門紀念館)200米開外,一家新開的沙拉店招牌竟寫著「大開沙界」,與成語「大開殺戒」諧音相同,而且招牌上方還正對著國家公祭日的標語——「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今年7月,她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遇難同胞紀念館」)時,她的身邊坐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老人。艾義英出生於1928年,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那年,她只有9歲。1988年8月,松岡環第一次登上了飛往南京的飛機,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奶奶91歲生日 祝奶奶身體健康永遠...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今天(5月6日)上午發布消息,5月6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奶奶91歲的生日,經歷過戰爭苦難的奶奶現在已經四世同堂,讓我們一起祝福奶奶身體健康,永遠幸福。截至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倖存者,僅剩74位。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雕塑廣場,現在設置了一處進行捐款獻花的服務臺,捐款金額不限,全部捐款將用於幫助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老人們。一枝菊花,一份心意,點點關心匯聚成溫暖的海洋。
  •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兩岸同胞在臺灣舉行公祭
    本次展覽由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主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協辦,持續展出至本月23日,旨在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抗戰精神,凝聚民族情感。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出席了儀式。
  • 南京修路遇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 工程停工
    現年83歲的藍洪銀最近有些煩躁不安,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青林社區正在擴建的公路,眼看就要進入他的家族墓地了。墳地裡,埋著他的6個親人。1937年12月14日,藍洪銀的父親、祖父母等6人慘遭日軍屠殺,藍洪銀僥倖逃脫。10月底,現代快報記者前往探訪後了解到,當地獲悉這裡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已經暫停施工。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
  • ...的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家庭口述史展」在南京曉莊學院...
    血與淚的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家庭口述史展 12月10日,「血與淚的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家庭口述史展展覽由南京曉莊學院商學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青年志願者團隊與江蘇省社科普及研究基地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主辦,以20餘幅版面,向觀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前後10餘個受害家庭(族)的生活狀況。
  • 銘記歷史、祈願和平——黨日活動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1月17日,江蘇省中醫院實習小組4名十二橋長學制支部黨員帶領長學制班發展對象、積極分子等8名實習同學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