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滕州樣本:綠水青山不曾改 丘陵薄地變良田

2020-12-11 經濟日報

時值四月,站在蓮青山上登高遠眺,沃野平疇上,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土地整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象。而帶來的這些變化,得益於山東滕州市大力實施的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如今,在滕州市東郭鎮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引領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正成為滕州農村的「標配」。

去年以來,滕州市搶抓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重大機遇,在東郭鎮北部山區實施了棗莊市第一個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土地治理項目。這是滕州市委市政府著力改善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有益探索,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豐收」的滕州樣本。

科學規劃 打造精品工程

4月20日,在滕州市東郭鎮小黨山村,機械轟鳴、車輛穿梭,數十臺挖掘機緊張作業,100餘名工人在壘築護坡,北部山區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小黨山村耕地多分布在丘陵與山坡上,這些山坡地因塊小、坡大、無路,是典型的「三跑田」。像小黨山村這樣的村莊在東郭鎮還有34個,亂石溝、零散荒坡制約了村民們的農業耕種,「土坡地,白費力,一年到頭沒收益」是耕種山坡地的真實寫照。

面對嚴峻的形勢,如何充分盤活現有的山坡地?調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實現地力提升、農民增收、助力脫貧的目的?對此,滕州給出了積極回應。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並舉,全力抓好農業結構調整、森林防火、文化旅遊等工作,努力讓東郭鎮的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滕州市委書記劉文強擲地有聲的話語,為東郭鎮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經過深入調研、討論,去年11月,總面積3.5萬畝,涉及東郭鎮34個村、3萬餘名群眾的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順利上線。整個項目完成後,山區將形成層層梯田化、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優質農田,一改過去山區只種一季花生或地瓜的歷史,真正讓「三跑田」變成了「豐收田」。

順應民意 滿意率百分之百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是一項惠民工程,為把土地整治項目這件好事辦實,滕州市始終堅持 「以切實維護農民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要求,始終把維護農民權益放在首位。

「在項目申報的初期,我們通過實地踏勘和深入走訪了解到,項目區所在地的農民才是實實在在的專家。」東郭鎮黨委書記顏丙磊說,「鄉村的每一塊田地、每一處通道、每一條溝渠,當地農民心中最有數。只有真正按農民的想法上項目、做設計,才能實現項目利益的最大化。」

在項目施工第12標段現場,東郭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鄧榮迎給記者算了比「土地增效」背後的經濟帳。他說,項目竣工後,可使大部分耕地質量至少提升0.6個等別,年可新增糧食產能400餘萬公斤,綜合增產效益達到872萬元。3.5萬畝的山區土地經過綜合整治後可新增耕地面積3100畝,全部歸村集體所有。

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是一個投入較大的項目工程,實施一個項目動輒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投入,既要慎重考慮「投入」與「產出」的比重,更要考慮更為科學的「投入」方式。東郭鎮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通過實行公開招標、國有公司監管、社會資本投資的方式,走出了一條有特色、有成效的「政府主導、社會投資、互惠共贏」的土地開發新路子,可為滕州貢獻佔補平衡指標3100畝,將有效緩解耕地保護壓力,對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也為今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環保項目等作出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富民強鎮 路子越走越寬

土地整治不僅整出了一塊塊肥田,也整出了鄉村新面貌。東郭鎮谷山村地理位置偏僻,村容村貌差,基礎設施落後,「空心村」現象極為嚴重。全村394戶1380人,其中貧困人口25戶49人,通過實施水源井配套、塘壩清淤等工程,該村700多畝丘陵山地變成了高標準農田,為種植馬鈴薯、毛芋頭等高產高效作物、提高群眾收入、穩定實現脫貧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生產生活條件變好了,村民張偉也是一臉笑意,「最近村裡的變化確實很大,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我們種地不用像以前一樣用牛耕,家家戶戶出門很方便。」

家住蔣莊村的80後杜莉莉快言快語,「過去種地掙不了幾個錢,我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裡的田好多撂荒。」她說:「現在不同了,村裡田值錢了,土地流轉金由每畝500元漲到了近千元,農民還有種地打工的收入,掙錢顧家兩不誤,很多外出的人紛紛回來了。」

有了平整肥沃的土地,村裡就有了發展的基礎。不少村不僅規劃建設了萬畝中藥材基地、萬畝優質花生地瓜基地、萬畝林果基地,還吸引外商來投資發展觀光旅遊業,給村民們帶來更多盼頭。「土地整治地多了、路寬了、水到了、鄉村變美了,農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以前是我們給農民做工作,現在是農民主動要求實行土地整治,鄉村振興就在我們眼前。」小黨山村村書記賀成寶如是說。

如今在滕州很多農村,水泥道路縱貫四方,車輛穿梭其間;農田平整規範,水利溝渠交錯;路兩旁,綠化成林……一幅幅現代化的鄉村美景撲面而來。滴水藏海,正因為中國大地上這每一筆細小的筆觸,鄉村振興的畫卷才越展越寬,綠水青山間的鄉愁才越走越近。

相關焦點

  • 基於自然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思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概念與緣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科學合理的規劃為前提,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整治區域可以是鄉鎮全部或部分村莊),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綜合性活動。
  • 抓進度、出亮點,桐鄉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這是該鎮新河村、永越村、永樂村等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所在的區域,項目區總面積21656畝,通過農戶集聚搬遷,形成集中連片的耕地,既為調整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提供保障,又為時尚小鎮發展「整」出了用地空間。
  • ——聚焦我區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
    溪口鎮新建村等8村:    「1+N」方式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    溪口鎮新建村等8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涉及8個行政村:新建村、徐溪村、班溪村、石門村、錦溪村、榆樟楊村、三石村和巖頭村,區域總面積為83.16平方公裡。
  • 關於加強巍山鳳山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的決定!
    ▼▼▼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巍山鳳山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的決定(第二十六號) 第一條 為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屆七次全會關於生態唐山建設的決策部署,防止生態破壞,加快生態修復,有效改善我市巍山鳳山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根據
  • 高標準規劃 快節奏推進 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樣板區
    自4月23日全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部署會召開之後,我區迅速行動,全面部署,根據區域情況劃定了整治方向和工作重點,選定院橋鎮和北洋鎮作為試點鄉鎮,目前已初步完成整治重點和三年工作計劃,以實實在在的舉措落實上級部署和要求,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樣板區。院橋鎮作為全域整治試點鄉鎮之一,按照台州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部署,目前已完成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在農村,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石,也是農民的根,黨的十九大提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無論是農業發展、環境綜合整治還是工業平臺提檔升級,都離不開充足的土地保障。實踐證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之一。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經驗借鑑
    為科學指導試點工作,在總結地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路徑的建議。一、 試點主要做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浙江省在總結「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實踐成果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國提出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 深入推進棚改建設 滕州近年來棚改項目規模盤點
    【滕州房產超市網訊】2020年是棚改的收官衝刺之年,滕州市近年來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建設,城市居住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近年來滕州的各棚改項目,具體詳情如下:1、龍泉街道馮東、馮西居區域棚改項目將由山東天行健置業有限公司具體實施,建設地點為荊泉路西側,永昌路北側。
  • 舊改快訊|光明光僑食品廠綜合整治類項目擬調出計劃
    光僑食品廠綜合整治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擬調出 龍崗1個村改+2個綜合整治類項目擬立項 花樣年拿下寶安三祝裡舊村合作開發項目 01 光僑食品廠綜合整治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擬調出
  • 貴港市整合多方力量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實做好貴港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 福建南平:創建「水美經濟」建設中國樣本,讓綠水青山「流金溢彩」
    此次論壇恰逢福建實施「生態省」戰略20周年,現場發布由中國工程院諮詢論證的《南平市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研究報告》,總結梳理綠色發展的南平實踐、南平經驗、南平模式,為生態資源富集後發地區回答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時代命題提供地方樣本。
  • 綜合整治重塑綠水青山 安吉上墅鄉打造"國際慢城"
    在這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被完美詮釋。  點擊進入專題 浙江城鎮實幹出新 見證榜樣力量  綜合整治還原美麗模樣用「綠色+文化」打造「國際慢城」  4月底,杭州城內有熱鬧的「城市動漫節」,在湖州安吉上墅鄉的蝸牛谷景區,也有一個特立獨行的
  • 南陽市火車站廣場區域綜合整治行動打響
    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有效治理火車站廣場區域「髒亂差」的市容狀況,10月16日,河南南陽市組織開展火車站廣場區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市城管、公安、交通等相關職能部門和臥龍區政府、車站街道辦事處等共同舉行誓師大會,決心利用五天時間擦亮火車站廣場區域窗口形象。
  • 睢縣董店鄉:開展土地綜合整治 增添鄉村振興新活力
    鄉村振興發展,土地整治先行。今年以來,睢縣董店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群眾滿意導向,加大土地綜合整治力度,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促進土地利用提質增效。
  • 推動「三生共融」,打造「溧陽樣本」!
    2020年,溧陽市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積極探索以「生態創新,城鄉融合」為特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我市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打造「溧陽樣本」的做法被生態環境部列入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大破大立重整田疇 良田沃土潤澤百姓
    >  人不虧地,地不虧人,土地肥了好種糧。為貫徹落實國家「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臨河區緊緊圍繞市委、政府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辦法,持續推進大破大立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不斷改善農村生產條件,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 臺灣農村土地整治的模式特點及其借鑑意義
    為解決農村社區居住空間不足、緩解產業發展空間受限, 以及營造農村社區優良環境, 臺灣於1985年開始針對鄉村地區的農地綜合整治項目修正「農業發展條例」, 並在新增第45條中, 正式推行「農村社區土地重劃」以辦理農村社區綜合整治、農村更新。而後, 自1987年起, 依據「臺灣省農村社區試辦土地重劃要點」, 以土地重劃方式辦理農漁村社區更新, 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成為一種獨立的農村土地重劃類型。
  • 滕州:朱晏辰來濱湖鎮調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皇門山生態康養智慧農業園項目位於滕州市濱湖鎮朱寨村,規劃佔地面積5000餘畝,其中,旅遊綜合服務中心20畝,農民課、科研館30畝,民宿80畝,果蔬採摘園270畝,元寶楓基地、槐樹林地4600餘畝,中藥材基地3000餘畝。現在已供土地1000畝。
  • 「轉型進行時」喚醒沉睡的土地 為轉型發展「開疆拓土」
    2018年,當地把黃河灘涂閒置土地的開發利用提上議程,挖淤泥、平土地、打機井、修水渠,建起了一套設施完備的灌排系統。荒了幾十年的鹽鹼地一朝變良田,九曲黃河邊從此風吹稻花兩岸香,夏陽村一躍成為鎮裡最富裕的村。夏陽村的可喜變化,展現出土地整治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