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

2020-12-25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一、編制背景

江西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通過鐵心硬手狠抓汙染防治、持之以恆加強生態建設、堅定不移促進綠色發展、馳而不息探索制度創新,全力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探索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2008年,江西省正式啟動省級生態縣(市、區)創建工作。省級生態縣(市、區)以縣級行政區為創建主體,以《江西省省級生態縣(市、區)考核驗收規定(試行)》為依據,在符合5大基本條件和23項建設指標要求的基礎上,持續開展創建工作。建設指標體系分別在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等三方面進行設置,共23項指標,分為約束性和參考性兩大類,其中約束性指標16項,參考性指標7項。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規範我省生態市縣創建工作,並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進行有效銜接,打造更多的國家級創建精品,保持生態示範創建全國「第一方陣」地位,根據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建設指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管理規程〉和〈「綠水青山就是銀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規程(試行)〉的通知》(環生態〔2019〕76號)文件,我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林業局修訂形成了《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規劃編制指南》。

二、編制過程

(一)認真學習借鑑。認真研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管理規程和建設指標,充分借鑑兄弟省市關於省級生態市縣創建相關文件和做法,在此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認真比較分析、學習借鑑。

(二)專題調研座談。在起草過程中,深入部分市縣就建設指標體系設置進行調研,充分掌握基層實情。召開座談會並邀請專家圍繞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的科學設置,重點就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等方面共同研討,為研究起草文件奠定基礎。

(三)多方徵求意見。徵求了省直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的意見,經反覆研究後,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住建廳和省林業局就各方意見進行充分反饋、積極溝通;再經廳長辦公會集體討論、專題研究通過,最後,報請省政府同意後印發。

三、主要內容

(一)《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

《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共6章、30條。

第一章總則:包括5條,對省級生態市縣創建的目的、適用範圍、原則、職責等做出規定。

第二章規劃實施:包括5條,對規劃的編制、評審、實施等做出規定。

第三章申報:包括3條,對申報條件、方式、材料等做出規定。

第四章核查與命名:包括8條,對核查方式、內容、程序等做出規定;對創建地區命名前進行公示公告的內容、方式、期限、相關處理程序以及命名程序等做出規定。

第五章監督管理:包括7條,對獲得稱號地區的建設實施內容、工作機制、監督管理等做出規定;對已獲得稱號的地區開展覆核的時間、方法、內容以及動態管理機製做出規定;同時規定了工作紀律與責任。

第六章附則:包括2條,規定了解釋主體及生效日期。

(二)《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

《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設置了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鞏固提升環境質量、維護自然生態系統、防範生態環境風險、管控生態環境空間、節約利用生態資源、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弘揚綠色生態文化等八大任務,共37項指標,分為約束性和參考性兩大類,其中與國家建設指標一致的有31項。考核「市」的指標35項(約束性指標18項,參考性指標17項),考核「縣」的指標29項(約束性指標16項,參考性指標13項)。

(三)《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規劃編制指南》

《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規劃編制指南》是指導性文件,各創建地區根據生態文明建設實際情況,按照「突出重點、彰顯特色、注重實效」的原則編制規劃。《指南》共分為三個部分: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和規劃成果。總體要求:目標導向、系統設計,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科學規劃、易於實施。主要內容包括前言、現狀評估與趨勢分析、規劃總則、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等六個方面。規劃成果包括研究報告、規劃文本和規劃圖件等。

四、說明

省級生態市縣創建是我省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守護「三最」綠色生態,落實「四綠」重要要求,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的重要舉措。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建設指標和規劃編制指南的編制有利於我省加快建立健全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一)關於適用範圍。原省環保局印發的《關於開展創建省級生態縣(市、區)活動的通知》,創建主體為縣(市、區)。考慮到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建設工作的有效銜接,將設區市創建省級生態市納入創建範圍,為今後申報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奠定基礎。

(二)關於建設指標。《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設置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指標》和《江西省省級生態縣(市、區)建設指標(試行)》等為依據,設置了八大領域共37個指標,分為約束性和參考性兩大類。國家40項指標中的「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等9項指標未設置。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增加了「承擔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改革試點任務」「省級及以上生態鄉鎮比例」「溼地保護率」「礦山生態修復淨增治理面積」「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面積比例」「中央和地方生態環保資金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等6項特色指標。建設指標中有8項專門考核設區市的指標,2項專門考核縣的指標。

(三)關於分級打分制。考核創建地區是否達到省級生態市縣建設要求,實行分級打分制。市級創建地區要求建設指標評分達到105分以上(總分120分),其中約束性指標18項,參考性指標17項。縣級創建地區要求建設指標評分達到90分以上(總分100分),其中約束性指標16項,參考性指標13項。

(四)關於命名程序。對於創建工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達到各項建設指標標準並通過核查的市縣,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林業局報請省人民政府同意後,授予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稱號。

(五)實施動態管理。對獲得省級生態市縣稱號的地區實行動態管理,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對已命名滿3年的地區進行覆核,經覆核合格者保留稱號。同時實行紅黃牌制度,對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積極、推動不力的地區進行警告,情節嚴重的撤銷稱號。動態管理實現了「有進有出」,能夠較好地保障創建的長效管理,促進創建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附件:附件: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建設指標、規劃編制指南.pdf

來源:省生態環境廳

相關焦點

  • 生態市縣發生重特大汙染撤銷稱號
    近日,江西省組織修訂了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建設指標、編制指南,形成了《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規劃編制指南》。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只有「進行曲」,沒有「休止符」。
  • 江西省完成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
    江西省完成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 為認真落實《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和我省實施意見,進一步提高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成效水平,近日,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林業局召開江西省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試點工作專家評審會
  • 贛州新增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
    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和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名單,贛州市有8個鄉(鎮)、18個村入選。  贛州市入選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的分別是南康區赤土畲族鄉,安遠縣雙芫鄉,會昌縣清溪鄉,尋烏縣桂竹帽鎮、吉潭鎮,石城縣屏山鎮、木蘭鄉、龍崗鄉;入選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名單的分別是章貢區沙石鎮火燃村、龍崗村,全南縣龍源壩鎮雅溪村、南逕鎮熱水村,石城縣小松鎮桐江村,會昌縣清溪鄉清溪村,尋烏縣桂竹帽鎮龍歸村、南橋鎮南龍村,定南縣巋美山鎮古坑村,南康區浮石鄉窩坑村,上猶縣黃埠鎮龍頭村
  • 江西省2019年度第二批省級工程建設工法名單公示
    經企業申報、省級工程建設工法評審專家組初審、省級工程建設工法評審委員會審定,「大跨度拱式渡槽拱肋混凝土澆築施工工法」等60項工法擬同意批准為省級工程建設工法(名單詳見附件)現予以公示。 根據《江西省工程建設工法管理辦法》(贛建字[2012]1號)規定,經企業申報、省級工程建設工法評審專家組初審、省級工程建設工法評審委員會審定,「大跨度拱式渡槽拱肋混凝土澆築施工工法」等60項工法擬同意批准為省級工程建設工法(名單詳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如對公示內容有異議,請提交書面舉報材料,單位舉報的應加蓋單位公章,個人舉報的應署名,並附聯繫方式。
  • 關於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名單的通知 工作動態...
    、贛州虔東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等60個市、縣、工業園區和企業為第一批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單位(詳見附件),現下發給你們,請你們認真組織實施。  三、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落實試點單位的循環經濟建設條件,有步驟地積極推進實施《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我委將在適當時候對試點單位的試點工作成效進行評估,對其中試點成績突出、特色優勢明顯、具有典型性和示範性的,列為省級循環經濟建設示範單位。具備條件的,推薦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單位。
  • 我市新增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
    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和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名單,上饒市有4個鄉鎮、18個村入選。我市入選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的分別是:萬年縣石鎮鎮、信州區秦峰鎮、萬年縣齊埠鄉、弋陽縣朱坑鎮;入選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名單的分別 是:橫峯縣姚家鄉七甲村、廣信區石人鄉雙龍村、萬年縣大源鎮山背村、婺源縣思口鎮河山坦村、婺源縣沱川鄉河東村、婺源縣賦春鎮甲路村、婺源縣浙源鄉虹關 村、婺源縣太白鎮曹門村、婺源縣清華鎮清華村、婺源縣珍珠山鄉虹衝村、婺源縣賦春鎮賦春村
  • 新增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
    12月8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公布了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名單。湖口縣張青鄉等40個鄉鎮被命名為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南昌縣南新鄉山上村等94個村被命名為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
  • 江西:新增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
    12月8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公布了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名單。湖口縣張青鄉等40個鄉鎮被命名為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南昌縣南新鄉山上村等94個村被命名為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
  • 創建江西省有機產品示範區 贛州有4個縣「趕考」
    客家新聞網訊 李蔚琪 記者焦楊報導:近日,記者從贛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在剛剛結束的江西省有機產品示範區創建評審會上,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和會昌縣成為首批江西省有機產品示範區創建的評審對象,已通過省內專家和省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的評審,進入等待獲批結果階段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堅持「五統一」,實現小農水建設管理標準化
    堅持「五統一」,實現小農水建設管理標準化    自2009年中央啟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以來,我省按照「政府主導、規劃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進,協會優先、良性管理,績效考評、當年見效」的建設管理思路,秉承「
  •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江西高質量...
    3月4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提出20條措施,牢固樹立並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堅持立足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水平,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我省新增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名單。九江市湖口縣張青鄉等40個鄉鎮被命名為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南昌市南昌縣南新鄉山上村等94個村被命名為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各地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之路,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省級生態鄉鎮、省級生態村創建工作取得了紮實成效,並將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引向深入,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作出積極貢獻。
  • 我市新增5個省級生態鄉鎮和7個省級生態村
    原標題:我市新增5個省級生態鄉鎮和7個省級生態村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第十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名單。
  • 吉安市新增5個省級生態鄉鎮和7個省級生態村
    吉安新聞網訊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第十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名單。萬安縣澗田鄉、武術鄉,永新縣蓮洲鄉、龍門鎮,泰和縣苑前鎮5個鄉(鎮)被授予「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安福縣竹江鄉高村村、彭坊鄉陳山村,遂川縣碧洲鎮宏山村、草林鎮唐虞村、草林鎮大坪村、五鬥江鄉車坳村、衙前鎮雙鏡村7個村被授予「江西省省級生態村」榮譽稱號。
  • 江西省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江西省耕地...
    牽頭單位:生態環境廳參加單位:水利廳23、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健全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四項制度」,落實《江西省「十三五」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方案》。加強水資源用途管制。
  • 江西省人民政府 規劃計劃 關於印發《江西省林業產權制度配套改革...
    使森林資源管理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滿足生態建設需要,服務廣大林農,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增長。對已納入公益林補償範圍的國家、省、市、縣(市、區)公益林,要切實加強管理,以縣為單位制定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辦法和編制森林經營方案,落實管護人員和管護責任。對生態公益林允許進行撫育間伐、衛生伐和更新採伐。採伐生態公益林要嚴格按照國家《林木採伐更新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由縣級以上林業調查設計隊伍進行作業設計。
  • 江西新增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一批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名單。九江市湖口縣張青鄉等40個鄉鎮被命名為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南昌市南昌縣南新鄉山上村等94個村被命名為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
  • 九江獲生態公益林補償及省級林業補助金1.73億元
    近日,省財政廳、省林業局提前下達九江市2021年生態公益林補償和省級林業專項補助資金1.73億元,其中生態公益林中央、省級補償資金1.39億元,省級林業補助資金0.34億元。此次資金主要支持我市納入補助範圍的省級以上公益林,低產低效林改造、油茶、竹產業、森林藥材、森林景觀利用、林木良種、有害生物防治、森林城市創建、林業改革及科技創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向進行補助。
  • 江西省萬年縣生態綜合治理突出綠色
    4月24日,暴雨剛晴,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一位小朋友正在珠溪溼地公園看阿姨給他和媽媽拍攝的合影照。4月24日下午,一對中年夫婦在萬年縣珠溪溼地公園綠道散步。萬年有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和中國貢米之鄉之稱。去年初,中鐵十一局聯合江西水投集團和西北勘測設計院等企業以ppp形式參與萬年城市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在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他們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吃苦奉獻相結合,把「鐵道兵前無困難」的光榮傳統與繡花功夫相結合,把分工協作與領導帶著相結合,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基本完成了老城區12條街道的改造、珠溪河景觀提升和多管合一工程建設,為做精、做細、做實萬年生態修復工程,實現當地從「面子美」到「全域美」的「
  • 晉江生態環境逐漸變好更宜居 將建國家生態市
    核心提示  生態建設,關係百姓健康,關乎子孫後代。近年來,晉江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立市」的理念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建立環保和生態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明確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兩個創建目標。如今的晉江,生態環境在慢慢變好,整座城市變得更加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