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中國的抑鬱患病率達到了2.1%,高發人群覆蓋到了從青春期到老年期的人生階段。
作為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但抑鬱症患者那些無法言說的痛苦,卻經常被認為是「矯情」、「做作」以及「裝」。大眾對抑鬱症的誤解,堆成了一座座成見的大山。
沒有人會去對一個哮喘病人說:「你努力呼吸不就好了麼?」但卻有很多人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不就好了麼?」
成見和誤解的消除需要不倦地清滌,今天我想為大家解釋一些關於抑鬱症的誤解,以及為什麼「想開點」對抑鬱症是沒有用的。
悲傷的人知道自己為何悲傷,但抑鬱的人不知道。
01.
悲傷和抑鬱有什麼區別?
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們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遭受抑鬱的折磨,但是抑鬱仍然遭受著嚴重的誤解,也因此經常被糟糕地對待。
我們對抑鬱的理解存在著共同的難點,核心困惑就是:抑鬱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將其與一種我們非常熟知的狀態區別開來——比如悲傷。
悲傷和抑鬱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我們不知不覺中將一些對悲傷的理解,強硬地套用到抑鬱上。
這就會使抑鬱症患者遭受更多痛苦,遭受遠超出我們實際應該承受的痛苦。
從表面上看,悲傷的人跟抑鬱的人確實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Ta們都會哭泣,都會逃離外界,都會抱怨自己萎靡不振,覺得自己與正常生活格格不入。
但是,悲傷與抑鬱之間,存在一個絕對的區別——悲傷的人知道自己為何悲傷,而抑鬱的人並不知道。
悲傷狀態下的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講述,是什麼在困擾著Ta們:
「我很傷心,因為我的家人去世了」
「又被辭退了,我沒辦法振作起來了」
「我的另一半總是對我很刻薄」
......
但這是抑鬱的人無法做到的。
抑鬱人群也許會淚流滿面,或情緒非常低落,但Ta們卻不能明確地指出,到底是什麼使得生活失去了意義。
02.
抑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心理諮詢的基本假定是——
抑鬱的人並不是毫無理由地感到抑鬱,Ta們這樣一定是有原因的。
對於抑鬱的人來說,去意識到Ta們真正沮喪的是什麼,實在是件更令人絕望的事。
所以很多人都會無意識地選擇對一切都無動於衷,不再讓自己為此心煩意亂。
抑鬱症是一種忘卻了真正原因的悲傷。之所以忘卻,是因為回想起這些事,可能會產生難以抵抗的痛苦和困惑、迷茫。
那麼,導致我們抑鬱的真正原因可能會是什麼呢?
也許是和非常錯誤的人走入了婚姻
也許是性取向和我們曾經所認為的有所誤差
也許是因為童年缺乏父母的關愛而感到憤怒
......
我們選擇不斷的麻木作為防護,來抵抗可怕的領悟。這些本應發洩出來的負面情緒,最終反而都指向了自己。
那些「我對別人非常失望」的想法,變成了一種令自己難過,但某種程度上更能忍受的想法:「我是一個毫無價值、什麼都做不好的人。」
03.
該如何脫離抑鬱的泥沼?
抑鬱的人最需要的,是一個獲得洞察的機會。因此,Ta們非常需要有支持性,且耐心的傾聽者。
抑鬱症患者並不需要去通過各種理由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他們需要被允許去感受並記得具體的傷害——
並被賦予一種基本的感知能力,能相信自己的情緒是合理的。
人們需要被允許憤怒,允許情緒的表達,並且讓負面情緒停留在正確的、令自己不舒服的對象上。
抑鬱治療的目標,是將患者從無限的絕望中解脫出來,轉而去哀悼具體的某種喪失:
過去的灰暗的生活、一段失敗的婚姻、一個渴望得到家人關愛的願望、一份難以堅持的事業…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許多可怕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感到悲傷是完全正常的。我們的生活中,也總會有值得令我們保持美好和希望的事情。
當一個人被允許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憤怒,並充分地哀悼自己的喪失,Ta就能夠看到曾經被忽視掉的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