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坤夜讀丨一捧慄香(有聲)

2020-12-22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深夜,陪伴下夜班的愛人歸家,即將拆遷的邵府街巷空蕩蕩的。無限循環的小喇叭提醒巷子口最近街頭美食的主題是野生板慄,12元一斤。

炒慄子的大姐繼承了過去那個烤紅薯的老母親的攤位,實際也繼承了這個巷子的鄉愁。她所經營的是一年四季的街頭美食,夏天的冰沙冷飲,冬天的一把瓜子,一袋子板慄,還有糖粑粑。 顧客很多都是熟人,要的就是熟悉的味道,要的就是噓寒問暖之後的心暖。

愛人喜歡把頭髮染成板慄色,所以小桌上我們彼此分享慄香的時候,眼眸子的顏色其實也是慄色的。剝開慄子,文靜咀嚼,唇齒生香,溫柔對看。乘機品評一下電視劇,說說孩子在寄宿學校的淘氣,或是今天遇到的一種茶點。此時此刻25年的夫妻居然有一種初戀的感覺,零食果然有超過主食佳餚的魅力。

在我的童年時代,老人的告誡是不要生吃板慄,免得引發咳嗽。其實是因為難剝開,牙咬、連殼嚼碎,皮上的小毛確實可以引起咳嗽,鬧過很多笑話。後來才學會拿刀切口子,放鍋子裡煮到果仁膨脹,那樣好剝殼剝皮,取得的果實卻依然不允許生吃,要做板慄燉雞。燉久了,板慄化在湯汁裡,失去堅果帶來的堅實感和咀嚼時的甜味。所以以前暢快地吃板慄還真是一個小小理想。

自從住進了這個巷子,有了這個炒慄子的小鋪,吃慄子就顯得輕而易舉了,家中便有了常久的慄香。就連兒子回家休假,居然試探著打電話給我,要我從事務所下夜班之後,帶回慄子。原來家的暖意這麼簡單,原來分享的慄香這麼迷人。

可如今,城市改造深入內街,連巷子口的慄香都要搬家,四鄰已經提前搬走。邵府街,如果2020年,真的需要告別你,我是要長久地沉浸在這慄香中,如陷在鄉愁裡一般,還是保留這份記憶,去尋覓下一個住所? 以前是我們出去旅行,短暫告別這個巷子,現在這個巷子要去時光裡旅行,記憶能保存多久?居住了20年的房子,也要和巷子一起去時光裡流浪,你要我如何捨得?

記得1992年舊城改造的時候,臨河的邵水西路也曾深深地載著人們的鄉愁,因了這想愁,人們一直對於改造滿懷關望與焦慮。直到改造完成,這裡竟成了古城最美的風景,成了人們新的念想與驕傲。我想,這個小巷子,未來也會一樣可期吧!

曾有的慄香充盈的閒暇時光,借著板慄,仿佛就可以穿越城市,嗅到板慄山野的清新。沒有了小巷、沒有了炒慄子小鋪,我們是不是會缺少什麼呢?

「終於買到炒慄子了。」愛人捧著快遞送過來的零食,開心地對我說。寒冷冬夜的一捧慄子,溫暖從掌心到心頭,誰去深究這板慄是小巷買的還是網上買的呢?

在我們家,慄子比玫瑰實在多了。 時代會變更,城市會改變,但是這樣的一捧慄子,在我們的生活裡,是不可少的。糖炒慄子是一種愜意的慵懶,一種舒服的鋪張,小資的味道,小確幸的小生活。

繼續為慄香奮鬥吧,這樣的奮鬥,很香!

相關焦點

  • 亞坤夜讀丨那些挑水的日子(有聲)
    譬如,鹿歧峰上有聲名遠揚的八角井,縣城裡有著名的四眼井……難道是因為,鄉野物事出身卑微,便被人忽略,一生的寂寂無名是它們的宿命?就像芸芸眾生,幾乎沒有機會被寫入正史?那時我們家有三擔水桶,父親和大哥他們用的是一對桶沿高、挺厚重,木提手與桶身連為一體的木桶,幾乎與我的個子一樣高。
  • 亞坤夜讀丨一床被子的煩惱(有聲)
    睡到半夜,我覺得有一股涼風順著被子的縫隙鑽進自己的身體。我被凍醒了,就下意識的去拉被子,想用多於的長度把縫隙堵上,但老公在另一側把被子壓得很緊,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搞定。可是我翻了個身,剛睡著,老公不僅把被子又拉回去了,而且還打起了呼嚕。我在這邊挨凍,難以入睡,老公卻在那邊沒事人似的睡得正香,我不禁火冒三丈,使勁把大半的被子拉向自己。
  • 【有聲夜讀】你簡單,世界對你就簡單
    這是找你的32元,數一數吧。」  「我以為……」話剛出口,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她爽快地接過話道:「哪能呢,不能壞了這裡的聲譽。」  我被一種感動包圍著,心裡漾起淡淡的歡喜,不僅為32元錢的回歸,更為那一份善良與誠信。  她的言行如一滴水,折射出這個古鎮的品質。相信多年後的某個黃昏,我還會想起這裡詩意的風景——小橋,流水,人家。
  • 亞坤夜讀丨嶽麓書院的荷花(有聲)
    嶽麓書院作為東方園林建築,樓閣水榭間多種植荷花,「風荷晚香」就是嶽麓書院八景之一,以嶽麓書院牆外黌門池中遍種荷花,花開時節常常清風送來縷縷清香得名,這座荷花池中的小亭因此而命名為吹香亭。關於吹香亭,清代書院學生羅輝潭有詩云:蓬萊聞說屬飛仙,縹緲池亭講院前。檻擁黃雲千畝稻,祠圍綠樹一林煙。當簷夜色波心月,破曉晴光鏡裡天。杖履追陪憑領略,先生道妙示魚鳶。
  • 【有聲夜讀】忍住,這樣面對孩子
    投稿郵箱:             jxpeopleyedu@163.com聯繫電話:        0791-83959597        文章一經選用,將在人民網江西頻道官方微信《有聲夜讀》欄目刊發。
  • 【有聲夜讀】跟優秀的人相處是一種什麼感覺
    他很慷慨,只要同學在超市碰到他,他都會請人喝點飲料吃點東西,弄得我們都挺不好意思的,一看到他都按住他的手說:「班長,我請你喝可樂,給次機會。」  他不喜歡玩遊戲,喜歡去圖書館看書,一待就是一上午,談吐很風趣,和他交流如沐春風,我們班主任有事沒事就愛叫他去辦公室聊天。  讀到現在你是不是覺得他是窮家小戶殺出來的?
  • 亞坤夜讀丨迷人的潮宗古街(有聲)
    在潮宗街東入口,見一巨型麻石矗立,上書「潮宗古街」。繞過這塊巨石,我們一腳踏上麻石路。這是長沙保存最完整的麻石路,全長488米。古樸光滑的麻石,令人想起無憂的童年,我赤著腳,腳底貼著清涼。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長沙市開福區西南。明萬曆年間,長沙知縣衙門搬到潮宗街,這裡成為長沙城北的政治經濟中心。
  • 【有聲夜讀】你不是運氣差,而是太貪心
    父母勸她留在國企,五險一金,安穩又清閒。但她心有不甘,見室友工資高她兩倍,又想去北上廣分一杯羹。「唉要不是我爸媽,我就能選擇想要的生活了。」「明明一起畢業的,憑什麼人家比我順利太多?」那些話,隱現著你我的影子。有父母幹涉的小心思,有冷眼他人的嫌嫉心,也有努力不得志的甘願自棄。但更多時候,所謂的運氣太差,所謂的選擇無能。
  • 亞坤夜讀丨深遠憶(有聲)
    藉口向外婆討點吃的,那是一種難得的受寵的感覺,而舔一口紅糖片吃一口白飯是小時候的甜蜜回憶。等我長大了,親戚們都說我和外婆長得很像,這讓我覺得好親切。不識字的外婆,對許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說教卻懂理。文革時被批鬥的人關押在我們住的學校,外婆會偷偷給他們送吃的。
  • 亞坤夜讀丨又是一年石榴紅(有聲)
    雖是夏末秋初,但是果子都紅了,高高低低地掛在枝頭,像一樹樹紅燈籠。我們走進蘭幹庫勒村果園。細看,這裡的石榴樹不是常見的一個主幹再發枝杈的那種,而是一大叢灌木。十幾棵小樹擠在一起,沒有主幹,同時向一側傾斜,以至於有的要用木棍支起來,否則就趴在地上了。「這種樹型,是為了便於採摘嗎?」我問。
  • 亞坤夜讀丨星星的光芒(有聲)
    風輕日暖,我帶著報紙準備到小區亭子裡坐坐,正巧碰上她在搞衛生,四目相對,她臉唰地一紅,像小孩畏懼生人一樣,讓步時身體幾乎貼到亭子的柱上。我知到她是新來的,有些拘謹,便有意與她攀談。交談得知,她叫易小芹,茶陵鄉下的,高考那期母親突然病逝,便與大學失之交臂。
  • 亞坤夜讀丨八面山的路(有聲)
    燕子洞一排四個山洞,掛在絕壁中間,洞裡相通,洞中有陰河,可容納千軍萬馬,洞口如汽車前窗,可以觀察洞外的風雲變幻。相傳一個半世紀前,石達開帶領部隊到裡耶駐紮,山上便有了藏寶的傳說。最近一次歷史大事發生在1950年1月,健在的老人記憶猶新。解放軍利用繩索、軟梯和撓鉤爬上懸崖,和盤踞在燕子洞的四千多名土匪展開決戰。
  • 亞坤夜讀丨城市歌者(有聲)
    他中等個子,一頭瀟灑的長髮,挎著一把匹克吉他。左腿彎曲地擺和著節奏,右腿立定,左手熟稔地按著變化多端的和弦,右手捏著撥片歡快地敲打著鋼絲琴弦。節奏分明,嗓音磁美,勝似原唱。行人時而駐足停留,時而扭頭聆聽。聽到盡興處,偶爾有人掏出手機,掃一下前方地上吉他盒子上放置的二維碼進行打賞,算是對歌者的認可。
  • 亞坤夜讀丨故鄉的小河(有聲)
    千百年來,村民攔河作壩,提高水位灌溉農田,每幾公裡就築有一壩,河水流入瀏陽河。因小河太小,在人們的眼中,還沒有資格稱「河」,但又不能叫「水溝」。還因河中築有堤壩,於是,將這條流水統稱為「壩」。如在河邊放牛,都說:「到壩邊去看牛。」到河裡扯豬飼料,就說:「到壩裡扯絲草餵豬。」小河兩岸,青山沃土,盛產穀物,盛產竹木。
  • 【有聲夜讀】寒門有路,你別看不到!
    作者簡介貓小姐團隊:二次元貓小姐,一個只想寫好文章給你看的塌鼻子姑娘。個人公眾號:二次元貓小姐(tqq1214cat)。漫漫姐:正能量達人,小學教師,暖心姐姐。春暖花開(秦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在教育園地裡辛勤耕耘三十四載,愛好寫作,願將生活流淌成詩和遠方。
  • 亞坤夜讀丨蒼穹之下(有聲)
  • 夜讀丨世上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就像一棵仙人掌,忍著乾渴、迎著烈日,一樣能夠野蠻生長。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我們對於別人抱有同情,那是因為我們體會過類似的苦難。用一雙堅強的手,支撐自己的生活;用一顆善良的心,體諒別人的苦痛。
  • 夜讀丨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
    有這麼一個故事,老闆把員工罵了一頓,員工又委屈又生氣,回家便和妻子大吵一架。妻子很窩火,這時剛好兒子回家晚了,妻子「啪」地給了他一耳光。兒子捂住臉,無處發洩便狠狠踢了自己家的貓一腳。推薦閱讀 夜讀丨朋友(深度)
  • 夜讀丨人生八度,你有幾度?
    推薦閱讀 夜讀丨愛子女是天性,愛父母是人性!夜讀丨水低為海,人低為王夜讀丨這三件事,暴露了你的修養(經典)夜讀丨最高級的聰明,是靠譜夜讀丨有一種人,一輩子都不會老>夜讀丨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要看這件事夜讀丨"半"(深度好文)夜讀丨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夜讀丨你如何過一天,便如何過一生
  • 亞坤夜讀丨一燈如豆(有聲)
    那一年,父親的乾兒子江水哥讀高三借住在我家(我家隔鎮高中不遠),父親覺得昏黃的燈光對眼睛不好,白光的燈又買不起,他弄來白紙把燈泡一糊,那光線便柔和開來,如一盞小小的燈籠,又如現在的磨砂玻璃。沾了江水哥的光,我也在書桌前偶爾裝模拿樣地寫字看書。江水哥後來考上了好大學,有了大出息。他每次回老家,必來探望父親。父親的燈和他做燈的心是江水哥忘不了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