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因為貧困而交不起學費,無法上學的事情,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而在上世紀那個為了吃飽而全家人勒緊褲腰帶的年代,能夠堅持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選擇早早的輟學打工,為家庭多賺一份薪資,養活一家人。
華羅庚出生在江蘇,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不算太好,但是對小華羅庚來說,只要有一絲的學習機會,都不會放棄。在別人看來,1+1=2這類的數學知識非常簡單,但是小華羅庚卻非常好奇,為什麼就定下1+1就等於2呢?由於常常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喜歡琢磨動腦子,而在日常交際會顯得有些呆愣,所以有同學開他玩笑,稱他是「羅呆子」。
一直到初中的時候,華羅庚的成績都非常不錯,尤其是在數學上,甚至被老師但是在初中讀完後,由於家裡的經濟問題,在初中畢業後,明明已經考上中專的華羅庚,因為交不起學費,只能回家幫助父親開店。在華羅庚的一生,他都只擁有初中學歷文憑,但是在輟學回家後,華羅庚沒有放棄學習,尤其沒有放棄數學,在家中自學完直到大學的所有課程。
生活的艱辛並沒有磨滅他對數學的興趣,反而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華羅庚在數學領域的研究也逐漸映入大眾的視野。他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被很多業內的專家教授認可,而被清華教授熊慶來發現後,特意向學校提交了申請,認為華羅庚雖然學歷不足,但是在數學領域內的成績並不輸任何學著,破例將他納進學校,成為一名圖書管理員。
在清華做管理員期間,華羅庚得到了極大讀書的方便以及資源,在這裡不斷地吸收新知識,進而讓自己在數學領域不斷的進步。在1年後,華羅庚成為一名數學講師的助理,他對數學的理解以及研究,讓他在一眾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中脫穎而出,在5年後,華羅庚獲得出國訪問的機會,而在那次訪問中,華羅庚接受到更為先進的數學研究知識。
兩年後,華羅庚成為清華的數學教授。雖然沒有多高的學歷證明,但是華羅庚在數學上的成就,卻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華人在數學國際領域的進步,而他的成績也被全世界承認,並且認為他就是華人屆的「愛因斯坦」。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華羅庚為祖國建設、培養人才貢獻了自己的一生,而在數學的歷史上也永遠地留下了「華羅庚」三個字。
好的學習方法對孩子成績非常重要,如何聽課、如何不粗心都有方法
考上一本、211、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像的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