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交不起學費輟學,憑自學進清華,27歲成教授,他後來如何了?

2020-12-11 來川學習方法

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因為貧困而交不起學費,無法上學的事情,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而在上世紀那個為了吃飽而全家人勒緊褲腰帶的年代,能夠堅持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選擇早早的輟學打工,為家庭多賺一份薪資,養活一家人。

華羅庚出生在江蘇,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不算太好,但是對小華羅庚來說,只要有一絲的學習機會,都不會放棄。在別人看來,1+1=2這類的數學知識非常簡單,但是小華羅庚卻非常好奇,為什麼就定下1+1就等於2呢?由於常常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喜歡琢磨動腦子,而在日常交際會顯得有些呆愣,所以有同學開他玩笑,稱他是「羅呆子」。

一直到初中的時候,華羅庚的成績都非常不錯,尤其是在數學上,甚至被老師但是在初中讀完後,由於家裡的經濟問題,在初中畢業後,明明已經考上中專的華羅庚,因為交不起學費,只能回家幫助父親開店。在華羅庚的一生,他都只擁有初中學歷文憑,但是在輟學回家後,華羅庚沒有放棄學習,尤其沒有放棄數學,在家中自學完直到大學的所有課程。

生活的艱辛並沒有磨滅他對數學的興趣,反而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華羅庚在數學領域的研究也逐漸映入大眾的視野。他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被很多業內的專家教授認可,而被清華教授熊慶來發現後,特意向學校提交了申請,認為華羅庚雖然學歷不足,但是在數學領域內的成績並不輸任何學著,破例將他納進學校,成為一名圖書管理員。

在清華做管理員期間,華羅庚得到了極大讀書的方便以及資源,在這裡不斷地吸收新知識,進而讓自己在數學領域不斷的進步。在1年後,華羅庚成為一名數學講師的助理,他對數學的理解以及研究,讓他在一眾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中脫穎而出,在5年後,華羅庚獲得出國訪問的機會,而在那次訪問中,華羅庚接受到更為先進的數學研究知識。

兩年後,華羅庚成為清華的數學教授。雖然沒有多高的學歷證明,但是華羅庚在數學上的成就,卻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華人在數學國際領域的進步,而他的成績也被全世界承認,並且認為他就是華人屆的「愛因斯坦」。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華羅庚為祖國建設、培養人才貢獻了自己的一生,而在數學的歷史上也永遠地留下了「華羅庚」三個字。

好的學習方法對孩子成績非常重要,如何聽課、如何不粗心都有方法

考上一本、211、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像的容易一些

相關焦點

  • 他只有初中學歷,卻27歲成清華教授,一晚破解日軍代碼驚豔世人!
    華羅庚在小的時候就對數字非常地敏感,而且還懂得動起自己的小腦筋去思考,那個時候他的家人並沒有太在意,覺得他是「人小鬼」大。一、一輩子只有初中學歷直到上了初中華羅庚的數學天賦才被挖掘出來,但是他的求學之路並不順利,初中畢業因為付不起高昂的學費最終輟學在家。
  • 他只有初中學歷,卻27歲成清華教授,一晚破解日軍代碼驚豔世人
    ,但是他的求學之路並不順利,初中畢業因為付不起高昂的學費最終輟學在家。可是這並沒有打斷他的求學夢,既然無法在學校學習,那麼就想辦法自己在家自學。五年時間,年輕的華羅庚就把高中和大學的部分數學課程全部學完,而且他還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在1930年一篇關於5次方程解法不成立的文章讓伯樂發現了他這匹千裡馬,這個伯樂就是清華大學的熊慶來教授。
  • 他,初中沒畢業,自學數學,27歲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
    我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數學家,他的最高學歷只有初中,但是他卻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自己學習了高中以及大學的數學課程。而在這位神話般的數學家,在27歲的時候就被清華大學聘為了正教授。這位傳奇的數學家就是華羅庚先生。
  • 他,只有初中學歷,靠自學27歲成清華大學教授,教育了千百萬的人
    看來,那個時候的他,一點也不「聰明」,離數學家著實有點遙遠。 但是,這也許是很多偉人的習慣出場方式吧,比如,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等等,小時候都被當作「呆子」。 就這樣,他在12歲時,小學畢業,開始了初中階段的學習,在初中時,正印證了「天才」與「呆子」可以是同一個人。
  • 放牛娃考上清華卻交不起學費
    然而,已被清華大學錄取的鄭興鵬,卻可能因交不起學費而無法邁進校門。鄭興鵬家住鄖縣譚山鎮西王村,4歲開始放牛,入學後,雖然不是「專職」放牛娃,但星期天、假期還是邊放牛邊讀書,邊放牛邊做農活。2001年,鄭興鵬讀六年級時母親因病去世,為治病花去2萬多元。那年他以全鎮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譚山中學。2004年,鄭興鵬又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十堰市一中。
  • 他,初中學歷,用5年自學高中大學數學,27歲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
    初中時,他在數學上的天賦已經逐漸顯露了出來,被他當時的數學老師也是班主任王維克老師(居裡夫人的學生)發現,並且盡力予以培養,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這一段經歷卻對他今後的數學研究影響非常大。3年以後,初中畢業的他,去了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會計,只不過,沒有維持多久,就因為無力承擔高昂的學費與生活費而退學。
  • 僅持初中文憑,華羅庚被清華破格聘為講師,生命最後時刻仍在演講
    讀初中的時候,華羅庚多次掛科,往往需要補考。但華羅庚對算術情有獨鍾。幫父親打理店鋪的時候時常會幫他算帳,有時候算著算著竟忘記了做生意。他初中數學老師王維克對他關心有加,還多次和其他老師說:「埋在沙子裡的金子和沙子看起來沒什麼兩樣,教學重要的就是要有沙裡淘金的慧眼。」在王維克的培養下,華羅庚的成績逐漸提升,初中畢業的時候是班級第二。但是家裡的經濟條件沒有辦法支持華羅庚到省城上高中,他只能到上海的中華職業學校學商,每學期的學雜費是50元。
  • 只有初中文憑的他卻是一代數學大師,你知道他是誰嗎?
    他就是著名的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華羅庚,你知道嗎?頭頂這麼多標籤的華羅庚其實只有初中文憑。華羅庚出生在一個條件並不優越的家庭,在初中畢業以後,華羅庚甚至因拿不出學費而退學了。可即便是這樣,華羅庚也一刻也沒忘記過學習,有很多時候因思考問題的時候太過於用心,還被別人起了一個「羅呆子」的外號,更令人佩服的是,輟學後的華羅庚每天自學時間達到了12個小時,經常學習起來就忘記了吃飯睡覺。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的付出得到了回報,1928年華羅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數學家蘇家駒論文中的一處錯誤的文章,一下子讓他轟動了整個數學界。
  • 華羅庚:他只有初中文憑,23歲成清華老師,最後成為現代數學之父
    別看家庭條件不好,華羅庚的父親十分重視對華羅庚的教育,把他送進了金壇縣第一所新式中學——金壇中學讀書。其實華羅庚並不是從小就這麼聰明,他小的時候說話都說不清楚,呆頭呆腦的,同學們都給他起外號"羅呆子"。誰也想不到,"羅呆子"會變成當今舉世聞名的數學家。進入初中後,華羅庚在數學上的天賦開始顯露出來,幸運的是,華羅庚遇到了自己的"伯樂"——他的班主任王維克。
  • 中國1位初中畢業生被譽為世界數學大師:初3下學,24歲成清華講師
    初三畢業下學,24歲成清華講師,27歲擔任教授,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今成世界級數學大師。小時候的華羅庚跟其他孩子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同樣是一個活潑愛動的「熊孩子」,但是這類孩子到了課堂上,仿佛就變成了一個啞巴,因此許多同學把華羅庚稱孩子為「羅呆子」。
  • 初中學歷,身體殘疾,23歲自學成清華教授,他才是中國的愛因斯坦
    父親靠開一家小雜貨店謀生,他的家一貧如洗。據說華羅庚出生時就被放進籃子裡,上面蓋著一個框。老人說這樣可以避邪除災,所以他給孩子起名叫羅庚,象徵吉祥如意。華羅庚不是我們小時候想像的天才。相反,他說話含糊,行動笨拙,不喜歡說話。因此,他的同學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羅呆子」。
  • 他本是雜貨店一名幫工,因發表一篇文章,19歲被邀入清華一路逆襲
    華羅庚的第一個伯樂是他的數學老師王維,於是他一直被鼓勵著勇敢攀登數學高峰,這在他之後的學習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之後的華羅庚提到自己的數學老師,一直都懷著一顆非常感激的心。中學畢業後,因為無法承擔起學費,他就沒有繼續上學了,這也是他非常懊惱的一件事情,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研究生基本上都是自學,為什麼學費這麼貴?
    有人問:研究生基本都是自學,但學費為什麼很貴?中國的學生基本一路都是免費或者公費,所以還不太習慣在教育上的花錢。教育其實是個花錢的玩意兒,在古時候,只是貴族或者有錢人家才會送自己家孩子去讀書。大家想想,在民國時期,教授們的工資每月有200多大洋,能養活家人、老媽子等等一大家子,還有錢買書,買古董。學費解析現在老師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不過,教師工資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場地,實驗設備、圖書資料,還有各種設施、軟硬體。
  • 初中輟學的他,現在混得怎麼樣?
    圖圖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在農村生活,18歲以前進城的次數屈指可數,我周圍同學的家裡條件都跟我一般,家庭並不富裕,父母基本以務農為主。在這種環境下,成績一般的孩子,父母能堅持讓他們完成中學學業的情況不多見。
  • 初中輟學網癮少年,不會英語卻被微軟高薪挖走,跟上司撕逼卻進全球最牛設計公司,27歲活出3倍人生!
    (大名鼎鼎華為副總裁李一男,27歲帶3000人研發團隊的技術天才)這個人就是小牛電動車創始人胡依林。今年才30歲出頭的他曾說:「我這經歷恐怕抵得上別人三輩子了。」媽呀,創哥都替他捏把汗!「當時顫抖著掛掉電話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怎麼走回家去的...」胡依林說。入職辦手續時,HR問他要學歷證書,他拿出了初中畢業證,HR看著他說只要最高學歷的證書就可以了,然後他就說這就是我的最高學歷...▼
  • 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以初中文憑逆襲清華當教授,有什麼秘訣?
    下面,小編來分享一下華羅庚以初中文憑提到清華大學當教授的艱辛歷程,他的成功秘訣又是什麼呢?但幸運的是,華羅庚在中學時偶然間碰到了他的伯樂-王維克。他是一位數學、翻譯、物理學等各個領域高資質玩家,曾拒絕過中央大學的教授聘請。王維克在批改華羅庚作業的時候,發現華羅庚的修修改改,其實是為了運用多種解題方法。自此,王維克不斷鼓著勵華羅庚學習。
  • 高二輟學,做過搬運工,清華賣饅頭,考取北大本科,託福630分
    他出生在江西贛南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寒。高二開學剛剛一個月,因為沒有錢交學費,被迫輟學打工。他瞞著父母跑到廣州,先是建築工地上幹了一年多搬運工,後來又到一家中外合資的玩具廠,看著訂單、包裝上的英文,聽著翻譯流利地與外商交流,張立勇第一次感受到英語的重要性。在廣州生活過了幾年,恰好一位北京的親戚介紹他去清華大學食堂當廚工。
  • 初中輟學出去「混」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
    現在初中就輟學的同學真的不多,不過十年前、二十年前,還是有一些學生沒讀完初中,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地區,有的是對學習毫無興趣;有的是受家庭限制。當年那些初中輟學出去「混社會」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2000年,才不到十七歲就跟幾個小夥伴跑到上海去做保安,那時候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兩班倒,一個月六百塊工資。幹了兩年,單位出了點事,自己就跟著失業了。
  • 民工自學考上清華,放棄美國高薪毅然報效祖國,現已是中科院院士
    管曉宏教授其實只上過四年小學,1年多中學,在15時就輟學出來打工了。後來卻依靠自學成才,成功考上清華大學,本科、研究生時均在清華大學就讀。當地也沒有中學可以讓管曉宏進行學習,教資都是來自周圍生產隊的小學民辦老師,設備都不完善,也沒有對應的教材,是一個臨時組成的初中班,在這裡上了一年後,管曉宏在15歲時被迫輟學出來打工,跟隨公社的民工隊參加了冶金部的建設,成為了每天都要挖地下溝、搬氧氣瓶、綁腳手架等相對危險工作的民工。但是,因為啟蒙老師的一本《我的大學》讓管曉宏沒有放棄思考人生,沒有放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