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怎麼慢慢磨滅的?

2020-12-20 兒童注意力訓練

有一篇名為《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十年的良好親子關係為何突然毀於一旦?》曾刷屏網絡,原因是北京市一家機構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

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6.28%的孩子,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投給了最強烈的選項: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說100個中學生裡面,超半數的孩子對家長極度反感,而對父母有好感的人平均不到5個。

為什麼我們覺得給了孩子很多的愛,孩子卻感受不到,甚至還成了恨呢?

現在的孩子到底需要父母給什麼呢?其實,心理學家馬斯洛早就給出了答案。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就像一個金字塔一樣,最底層的是最基本的需求,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

父母這一代,很多都生活在物質相對簡樸的年代,我們那個時候,有點零花錢,有點小零食,有幾個玩伴,一天就可以很開心。

犯了錯,挨頓罵,甚至遭頓打,那也沒什麼,無論是我們父母,還是我們自己,大多數人都沒放在心上。

當我們為人父母后,還是按照自己成長的體驗和經驗去養孩子,但是現在的孩子物質上基本上都能得到滿足,甚至是過度滿足,所以他們內心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比如馬洛斯所說的「安全、歸屬、尊重、價值」等等。

當父母卻意識不到,更無法滿足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因為精神層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感到極其痛苦,年紀小的時候暫時反應不出來,等孩子大了就變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和行為。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塑造個性和培養自信的最佳時機,但也是最容易出差錯的時期。

父母都是為孩子好,但如果在這個階段教育孩子時用錯了方法,或在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時忽略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那麼將來必然會出現問題。

競思在輔導無數孩子提升的過程中,看到過太多家長陷入誤區卻不自知,直到孩子在競思接受訓練後,在一次次和競思老師的溝通中,才慢慢學習到育兒的技巧,和孩子一起獲得成長。

今天也總結家長在不經意間最易碰到的4種錯誤育兒誤區以及正確的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去幫助!

一、貶抑

貶低和責罵沒有任何好處,只會腐蝕孩子的自信心。即使你必須糾正孩子,切記你要糾正的是行為,絕不能羞辱孩子。

要求一個人負責任不等於批評、貶低或羞辱。

二、負面的比較

日常生活中,不論是運動、成績或行為,負面的比較只會傳遞錯誤的信息。

「你的成績為什麼不能像哥哥那麼好?」、「你為什麼不能像表弟一樣乖?」這類言語絕對無法讓孩子改進,只會在家人、親戚之間製造反感,讓孩子相信你認為他不夠好。

三、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

很多情況下,父母為孩子做太多事情了。

例如我們會因趕時間而幫孩子穿衣服、繫鞋帶,雖則孩子早就會了;或者我們會幫孩子做分內的工作,幫他擺碗筷以免打破。

這麼做可能是為了幫孩子,但更多時候只是因為比較容易、比較快,結果孩子不僅會以為自己沒有能力,甚至也沒有機會測試自己的能力與學習新技能。

四、過度保護

鼓勵孩子不只是靠言語,行為也很重要。即使你常稱讚孩子,過度保護仍會讓孩子少了實際學習的經驗,意味著你不認為孩子有能力。

這樣一來,要麼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巨嬰,不論是進入青春期還是成年後,都完全依賴父母,沒有自我主見,要麼就是等進入青春期後突然叛逆,什麼是都不要父母插手,父母一管就嫌煩。

孩子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看到世界,看清自己,才能夠更加理解父母,進入青春期後他們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情緒而產生極端的想法,而是能夠理性地看待和處理事情。

在競思多年來幫助無數家庭成長的經驗中,我們會發現,良好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不僅能讓孩子的性格更積極樂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孩子學習和生活能力的發展,

所以競思希望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把最好的自己,注入孩子與我們相處的每

如果家長有關於孩子任何方面的疑問,或是孩子生活學習中的困惑,都可以在後臺給小競留言,讓競思的資深老師和專家團隊為您分憂解惑吧~

相關焦點

  • 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十年的良好親子關係為何突然毀於一旦?
    北京市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中:56.28%,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投給了最強烈的選項: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說,辛辛苦苦養娃十多年,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只有5%的父母能真正成功闖關,和孩子始終保持良好的關係。(實際好不好孩子說了才算)但事實往往比數據更殘酷,曾經聽過一句話:如今的家庭教育,只要孩子不跳樓,就可以說是成功的。
  • 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一位心理學家父親的反思與建議
    文丨David Wash 美國媒體與家庭協會創辦人本文摘自《如何教養噴火龍》前幾天,一篇名為《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十年的良好親子關係為何突然毀於一旦?》刷屏,原因是北京市一家機構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中:56.28%,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投給了最強烈的選項: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
  • 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一位心理學家父親的反思與建議
    文/David Wash 美國媒體與家庭協會創辦人本文摘自《如何教養噴火龍》前幾天,一篇名為《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
  • 超50%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中國式家庭教育,到底「痛」在哪裡?
    紅色/黃色的區域代表尚未完全發育,而藍色/紫色區域則代表完全發育成熟。不難看出,從孩子出生一直到20多歲,大腦一直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而且各個部位發育的時間是有先有後的。正是這種發育上的不均衡,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常見的「情感」與「理智」間的矛盾。任性、叛逆、衝動外加自制力差,並非是他們自己想要的。
  • "超半數中學生討厭父母"| 為何父母費力不討好,還讓孩子嫌
    正是這份&34;造成親子之間關係如此緊張的。化解誤會和矛盾的方法,便是了解真相。那麼,我們從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家庭環境3個角度來看一下你需要了解的真相。這個階段是充滿了矛盾的時期,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孩子一方面想要自己自主,想要走向獨立,另一方面卻難以擺脫束縛,難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 超50%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中國式家庭教育,到底「痛」在哪裡
    北京市曾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中:56.28%,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投給了最強烈的選項: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家長如果不懂這一點,不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一味地想以父母的角色打壓孩子,只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 孩子極度討厭寫字,我也曾經極度厭學
    問:孩子極度討厭寫字,我也極度厭學。我父母要求苛刻,從小嚴厲批評打罵長大,我極度厭學,以至於感覺學習就是煎熬,學習一會堪比失戀,頭痛欲裂,心中好比插一把刀。前幾年我不成熟,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對孩子沒有過多關注,孩子上了一個很傳統的幼兒園,孩子在寫作業方面極度討厭。
  • 當父母與孩子共情,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這本書正是從回應孩子這個角度展開,指出了正確回應孩子在親子關係乃至塑造孩子人生觀念中的重要意義,並且對各種回應方式運用案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使父母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各種回應對孩子產生的直接影響,進而能夠對自己的回應方式進行反思,這對於改善親子溝通有非常好的作用。
  • 「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打開三扇門
    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士、美國臨床輔導學博士、著名親子專家林文採博士在《心理營養》一書中提到的: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而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友好,我們的「教育」也才越有效。可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北大高材生與親生父母決裂?論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做基礎,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就沒有影響力,教育也就在還沒開始時就失敗了。正如美國著名兒童精神科醫師 James Comer所說:沒有強有力的聯繫,學習就不會有顯著的進步。  案例   北大高材生與親生父母決裂,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 超50%中學生極度痛恨父母:為何中國父母總把孩子養成仇人?
    北京市曾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中:56.28%,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選擇了一個讓所有父母心痛的答案——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
  • 暑假中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平等的、民主的、權威的、理智的、富有情感的親子關係,是一種彼此信任、理解和欣賞的關係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這種關係時,孩子會無意識地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一、改變自己。父母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響親子關係。文化修養高的父母,更傾向於用心理的方式去對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的文化修養越高,家庭關係相對越好,因此父母應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父母改變自身的教育態度。
  •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
    因此,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進步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時常聽到家長的抱怨,孩子總不如人意不說,親子關係也一塌糊塗,非常的鬱悶。那麼,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是什麼?
  • 超半數中學生反感父母:一個青春期家長的自救指南
    我表情敷衍地看她的畫作,她會暖心地問:「媽媽,你怎麼不高興啦?你不愛我了嗎?」那時的她,對我的愛很主動。見我裙帶散了,以為我衣服破了著急要買新衣。我問錢不夠給誰買,孩子毫不猶豫地說:「給媽媽買!」四年級開始,我能明顯感到跟女兒關係似有楚河漢界,天天硝煙四起。孩子不服我管教,竟然還在書上寫「討厭媽媽」!
  • 良好親子關係是成功家庭教育的起點
    猶太畫家畢卡索曾說過,作為父母,必須拿出全部的愛以及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家庭人際關係中,親子關係的質量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最為重要,此外,父母婚姻關係的質量對兒童心理發展也具有深刻的影響。
  • 為什麼孩子會討厭父母?親子關係太差的家庭,大多是這點沒做好
    文 | 小微爸爸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親子之間關係太差,孩子甚至開始討厭父母,並不是孩子叛逆,而是父母沒有把握好彼此之間的尺度,有時候過於親密反而導致關係不好,把握彼此的邊界。
  •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原標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處理好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體諒父母,這樣才能夠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何重要意義呢?
  • 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相處的細節是怎樣的?
    這些小細節,溫暖不做作,這些照顧,潤物細無聲,一個17歲的男生能做到這般,再次證明教養和年齡無關,但一定是和家庭教育,和他父母與他的相處模式有關。▼/02一個人能很自然舒服和身邊的人建構一段健康的相處模式,和他小時候父母是否也給他一段融洽愉悅的親子關係有很大關係。所以那些有著良好親子關係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相處的細節都是怎樣的呢?
  • 怎樣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大家都知道,親子關係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什麼是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就是爸爸媽媽與親生子女之間存在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父母與孩子屬於直系血親,在血緣上,是最近最親的關係,是一個家庭關係中的核心部分。親子關係,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比如性格、毅力、人際交往等等,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親子關係重要嗎?親子關係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兩件「法寶」,建議父母們收藏!
    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一定是父母的問題。」----薩提亞(世界著名家庭治療師)親子關係是重要的家庭關係之一。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親子關係可能影響到他(她)們一生的性格形成和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所有父母在家庭教育道路上的頭等大事。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