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平等的、民主的、權威的、理智的、富有情感的親子關係,是一種彼此信任、理解和欣賞的關係。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這種關係時,孩子會無意識地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一、改變自己。
父母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響親子關係。文化修養高的父母,更傾向於用心理的方式去對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的文化修養越高,家庭關係相對越好,因此父母應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
父母改變自身的教育態度。不良的親子關係往往是由於父母對子女錯誤的觀念造成的,錯誤的觀念導致了父母對子女的錯誤教育態度。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他們擁有和成年人一樣的人格尊嚴。他們雖然還不成熟,但一樣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應該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的觀點或意見即使有一些不切實際,卻同樣經過了自己的思考,他們應該得到父母的信任。只有尊重和信任孩子,孩子才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上,才談得上教育好孩子。
由於親子關係中父母是居主導地位的,所以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壓抑。因為這種壓抑是父母造成的,孩子情緒壓抑後又不敢對父母直接發洩,長此以往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會有影響。所以,我們家長應該想辦法讓孩子表達出不滿,把壓抑的情緒發洩出來,以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由於親子角色的固定性或界限分明的特徵,親子交往時往往站在自身的立場去看待問題,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意見分歧,甚至發生親子衝突。那麼怎麼來處理呢?我們來進行角色互換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父母也是從小孩成長起來的,現在我們要從我們做小孩的角度去分析、體驗孩子的心理狀態;同時讓孩子也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體驗家長的心情。當然,有的孩子可能做不到換位思考,那麼可以採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進行角色互換,通過互相體驗對方的思想和情緒,執行操作所扮演角色的任務,來達到相互理解和消除衝突的目的。
二、放飛孩子,給孩子自由。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教育:
1.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想。
2.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幹。
3.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4.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說。
5.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大小事都父母做了,把一切都給孩子安排的妥妥帖帖的。我們要改變看這些思想,讓孩子承擔起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飛,讓孩子學會忍受生活中碰到的傷痛。丟掉給孩子制定的各種各樣的「條條款款」,讓孩子活潑、主動、自由的發展,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交往範圍,這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但這裡家長朋友們也要注意,給孩子自由,並不是讓孩子變成脫韁的野馬,自由並不是無邊無界的,一定要給孩子立下警示牌,明確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可以做。
三、學會表揚和讚賞孩子。
表揚和賞識是對孩子積極行為的認可,得到父母的表揚,孩子的內心是非常高興的,,他以後就會自覺的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因此,只要是孩子做了正面積極的事,父母都應該有意識地給予表揚。
四、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
溝通是走進孩子心靈的唯一途徑,能與孩子溝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成功的。孩子在父母與他談心,溝通思想的同時不但增長了知識,還學會了與人溝通的本領和藝術。現今社會最寶貴的能力是什麼?就是與人溝通。一個善於與人溝通的人肯定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因此,在良好的親子溝通過程中,不但自己收穫了教子成功的快樂、和諧的家庭,而且為自己的孩子在將來的社會中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礎,可謂是一舉數得,何樂不為呢。
本文由順馨睿教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