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外遷出的高等教育資源,與5所211大學有關

2020-09-05 時光九篇

說到河南省,可能給人的印象就是高考大省、競爭激烈,2019年高考報考人數更是突破了100萬。根據數據顯示,河南高考某年一本錄取率9.63%,全國倒數第一,同年211錄取率也只有3.8%。

然而,河南省的教育資源也是曾經有過輝煌時期的。從殷商到唐宋期間,有很多有名的太學、書院曾經設立在這裡且聞名全國;清朝時期又創辦了各種專門學校;1912年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的前身)創辦,作為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它與當時的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和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等),呈三足鼎立的局面,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今天盤點河南曾遷出的高等教育資源。

1.中原大學

  • 中原大學,曾經的河南大學一部分,學校於1948年創辦,由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由第二書記陳毅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建。
  • 1948年國立河南大學左右翼分裂,左派師生(佔河大總人數三分之一)在范文瀾教授帶領下投奔解放區寶豐縣大白莊村(現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肖旗鄉大白莊村),成立新的河南大學,陳毅將其命名為中原大學。
  • 11月,將中原大學遷往開封河南大學校址辦學。
  • 1949年,中原大學遷往武漢辦學。
  • 1951年8月1日,中原大學文藝學院改名為中南文藝學院,後發展為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
  • 1951年8月15日,中原大學教育學院併入公立華中大學,後發展為「華中師範大學」
  • 1951年1月,中南軍政委員會遵照國家政務院頒發的《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試行方案》的規定,委託中原大學籌辦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該院從中原大學獨立出來改名為中南民族學院,後發展為中南民族大學。
  • 1953年4月,中原大學撤銷,政法學院組建中南政法學院,財經學院組建中南財經學院,後兩校合併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河南大學

  • 創立於1912年,始名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始建於中國科舉考試終結地——河南貢院舊址,1903、1904年最後兩場全國會試在這裡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裡劃上句號。1912年,以林伯襄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中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後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為國立河南大學,成為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
  • 1948年,在鄧小平、陳毅同志支持下設立中原大學。
  • 1949年,中原大學遷往武漢辦學。
  • 1952年,經過院系調整,水利系組建武漢水利學院。
  • 財經系組建中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植物病蟲害併入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
  • 畜牧獸醫併入江西農學院——今江西農業大學。
  • 土木系和數理係數學專業併入湖南大學——今湖南大學。

3.焦作工學院

  • 焦作工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與河南理工大學前身), 系1909年由英國福公司興辦的焦作路礦學堂,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歷經福中礦務學校、福中礦務專門學校、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西北工學院、國立焦作工學院等重要歷史時期。
  •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將焦作工學院撥歸燃料工業部領導,1950年3月,又將新開辦的華北煤礦專科學校併入焦作工學院,並以焦作工學院主體為基礎,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中國礦業學院,後面幾經演變成為中國礦業大學。

4.河南科技學院(前身平原農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的前身是平原農學院,其淵源是創建於1941年1月的延安自然科學院生物系。
  • 1951年,平原省立農業學校、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合併升格為平原農學院。
  • 1951年7月,平原農學院參與多個院校的合併:部分併入河北農學院,發展為現河北農業大學;部分參與合併升格為河南農學院,發展為現河南農業大學;部分合併升格為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後發展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現參與合併組建中國農業大學;獸醫組參與合併升格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相繼發展為現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森林系參與合併升格為北京林學院,現發展為北京林學院。

相關焦點

  • 這三所「國字號」大學遷出北京,合肥成為受益者,河南欲哭無淚
    我國首都北京的高校就經歷過多次的歷史變遷,其中有一次是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學院這三所高校遷出首都北京。其中,中國地質學院遷往了湖北省武漢市,在後來升級為中國地質大學,成為武漢市接納的眾多高校之一,為武漢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 遷出的這所「國字號」大學,安徽成最大贏家,河南現在後悔不已!
    尤其是北京,不僅有著清華,北大兩所超級高校,還分布很多211,985高校。然而還有一些大學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左右,因為我國與蘇聯關係的惡化,遷出北京,有很多都是非常出名。還有一些大學在遷出北京之後,再度回到北京,例如北京機械化學院與北京林業大學,在遷出之後再度回到北京,組成了現在的北京農業大學。
  • 不可忽視的高等教育強省,5所211大學,8所雙一流
    說到高等教育強省,除了北京上海、湖北、陝西和江蘇外,還有一個省份不可忽視。該省有5所211大學,8所雙一流高校,這個省份就是四川省。四川省的高校大多位於省會成都,該省份的5所211分別是四川大學(985
  • 河南的高等教育資源比較薄弱,鄭州大學大概跟什麼大學一個水平?
    河南的高等教育資源比較薄弱,鄭州大學大概跟什麼大學一個水平?不可否認的是,河南的高等教育資源確實比較薄弱,雖然在雙一流工程中,鄭州大學進入42所一流大學建設名單,但是和雲南大學,新疆大學一起,屬於b類建設高效,政策性照顧比較明顯。
  • 河南最好的10所大學,只有一所211,其中6所都在鄭州!
    說到河南這個省份的教育資源,肯定很多人都會覺得該省的教育資源並不好,這是大家對於河南高校教育資源的主要印象。但是你們知道嗎?在民國時期的河南,高等教育資源是非常好的,眾所周知的河南大學,在那時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可以和清華、北大一起排進前十。
  • 河南最好的十所大學,6所在鄭州,僅一所211!
    河南位於我國中部省份,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河南也是我國人口最多的一個省份,總人口過億,大家都知道河南每年都是百萬大軍進軍高考,可以說考生競爭壓力相當大,那麼作為這樣一個教育大省,河南的高校資源又是怎樣,下面小編給大家例舉了河南最好的10所大學供大家參考
  • 鮮為人知的「小211」大學,河南河北最多,背後卻有苦衷
    211,這組數字在我國有著特殊意義,它是重點大學的代名詞,也是百萬學子奮鬥的目標。我國擁有近3000所高校,211大學只不過110餘所,佔比約為3.6%。資源有限,「211」這一稱號便顯得彌足珍貴,也變得家喻戶曉。
  • 河南省「最強高校」排名,河南師範大學第3,榜首是所211大學
    但是相比廣東省的人口,河南省的人口主要還是以省內的人口為主,且經濟的發展程度不及廣東,高校資源總量也無法和廣東省抗衡。 於是,河南省每年的高考對於考生而言都是非常殘酷的,河南省的考生想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學要比很多省份的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不過這也造就了河南省出學霸的事實。
  • 河南和兩所著名的985大學失之交臂
    河南鄭州河南省會鄭州河南雖然是人口大省, 但是高校資源卻不是很好, 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大學,沒有985大學。錯失山東大學遷到河南1954年,河南省省會正式從開封遷往鄭州。省會作為一省的決策中心,通常要承擔起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的作用。因此,在鄭州打造幾所高水平大學就成為鄭州文化建設的一個主要任務。時高教部(即今教育部)為改進我國的高等教育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決定將一批沿海省市的高校內遷中西部省市。
  • 北京遷出了3所國字號大學,安徽成最大贏家,河南最後悔
    比如說北京,有著北大和清華兩所巨無霸就不說了,211和985兩大類的高校更是遍地都是。當然,要說北京的高校實際上遠不止現在這些,因為北京的高校還遷出了很多。 說到遷出的大學,有很多都是非常知名的高校。還有一些則是在遷出之後,又再度回到北京的。比如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在遷出北京後又回到了北京,然後一起組成了現在的中國農業大學。不過要說遷出的大學名聲最大的,那還是當屬這3所國字號大學。那麼它們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 【關注】985、211即將成為歷史!雙一流大學,河南上榜了兩所!有你的母校嗎?
    沒有,211就鄭州大學一家那麼,咱河南就沒有好大學了嗎?!在鄭州大學讀大二的小陶(化名)告訴記者。從這份名單中可以看出,原「211工程」高校中只有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成為新晉黑馬,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其餘70多所全部落選。那麼,鄭州大學為何能夠入選?在該校師生看來,之所以能入選,既是國家對學校綜合實力的肯定,也源於河南1億多人口對優質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 國字號大學落戶鄭州!河南高等教育發展的春天來了嗎?
    高等教育一直是制約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特別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缺乏目前,河南省僅有一所「211工程「、一流大學建設B類大學,那就是鄭州大學,僅有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那就是河南大學,而且兩所大學在全國的來講其綜合實力並不突出,對於擁有百萬考生的河南來講,兩所重點大學簡直是杯水車薪。
  • 北京遷出了3所國字號大學,安徽成最大贏家,河南最後悔
    比如說北京,有著北大和清華兩所巨無霸就不說了,211和985兩大類的高校更是遍地都是。當然,要說北京的高校實際上遠不止現在這些,因為北京的高校還遷出了很多。說到遷出的大學,有很多都是非常知名的高校。還有一些則是在遷出之後,又再度回到北京的。比如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在遷出北京後又回到了北京,然後一起組成了現在的中國農業大學。
  • 鄭州大學與河南大學合併,更顯河南高教資源的貧瘠與潦倒
    教育部說:你河南的學校實力太差,讓我如何重點扶持?見仁見智,爭來爭去,導致今日河南只有一所省屬211,沒有部屬院校、沒有985院校,鄭大、河大雖然新近入選了雙一流,卻又遭到鋪天蓋地的質疑與嘲諷。河南也試過這一招,然而由於本省高教資源原本就不豐富,到如今似乎能合併的都合併了,想合併人家外省的院校咱說了也不算,怎麼辦?有腦洞奇清的網友支招說,河南何不推動鄭州大學與河南大學的合併,並自以為是地認為兩校合併後可以達到某某某水平。
  • 155所各省「明星大學」公布, 北京5所全是985, 12省僅1所211大學
    在人民日報公布的各省最好大學中,各省的最強大學實力懸殊差距比較大。比如,北京市公布的最好的5所大學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文理工俱全。這5所大學,全部都是985大學,而且都是中國的頂尖名校。其中,北大、清華集中了全國最多的高考狀元,北師大屬於是師範大學中的北大、清華。北京名校眾多,拿得出手的名校絕不僅僅只有這5所。比如,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同樣是985大學。這些大學,隨便分到任何一個省份,都是當地的首屈一指的明星高校。
  • 鄭州大學,擔得起河南高等教育排面嗎?
    說起河南的高等教育,我想大多數河南人都會嘆一口氣,作為一個人口一億左右的省份,能拿得出手的大學卻不多。老河南大學在拆分中實力大減,在211工程建設期間更是連211工程都沒有進入,如今雖然搭上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列車,但卻已不復往日的輝煌。鄭州大學雖然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學,並且也入選了B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但似乎也是差點意思,這不得不從鄭州大學的歷史說起了。
  • 河南這所高校排名前一百,名氣不輸鄭州大學,為何不是211?
    但是比較遺憾的事河南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與自身的經濟水平並不匹配,目前省內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高校,而且還不是部屬的,另外其他有一些實力比較強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但是由於國家的支持力度不大,因此發展也不是人非常好。
  • 超過100萬考生,僅1所重點大學,河南人的大學在哪裡?
    河南有著全國最多的考生,高等教育資源卻極度匱乏。,但足以反映出河南考生選擇本省的重點院校的機會是多麼的小,也凸顯了地區之間高等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平衡。1969年13所大學遷出北京,目的地是山東、河北、河南、陝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 全國非211大學排名出爐,河南多所高校入選
    2020年全國非211大學排名發布,河南省內共有5所高校上榜。分別是:河南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這標誌著河南高校實力正在不斷提高,今年的錄取分數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廣大考生對本土院校的認可。榜單中河南大學位居第二,全國排名69名,作為一所雙一流的非211大學,河南大學一直是很強大的存在,標誌著河南大學從地方學校一躍而成為國家學校,實現了質的飛躍。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河南大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和地理學入選B+,成績還是很不錯的。
  • 河南「最牛」的6所大學,鄭大實至名歸,河南大學屈居第二!
    對於河南的學生來說,考取一所名校非常不容易,省內的名校更是不容易。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河南省內名校資源緊缺,沒有985高校,只有一所211,即鄭州大學,能夠數得上名字的學校十分少。因此河南省政府近年來十分重視省內高等教育的發展,特別是鄭州大學,教育經費每年都在提升。除此之外還有河南省還有幾所數得上名的大學,今天給大家分享河南最牛的6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