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實現兩個矽量子比特四毫米距離通信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實現兩個矽量子比特四毫米距離通信 劉海英/科技日報 2019-12-27 08:46
-
愛立信、TIM和高通基於毫米波頻段在遠距離實現1Gbps的通信速率
打開APP 愛立信、TIM和高通基於毫米波頻段在遠距離實現1Gbps的通信速率 高通 發表於 2020-12-10 13:44:05
-
TIM、愛立信和高通基於5G毫米波固定無線接入刷新遠距離通信速率...
日前,TIM、愛立信和高通技術公司將5G技術應用於5G固定無線接入(FWA),創造了超寬帶遠距離通信速率的全新世界紀錄。基於TIM現網下的26GHz毫米波頻段,在距離基站6.5千米的距離,實現了1Gbps的通信速率(UDP協議下為1Gbps,Ookla TCP Speedtest測速為700Mbps)。這一記錄證實了5G毫米波頻段不僅適用於城市、高速或高密度地區的部署,而且同樣適用於更廣泛的5G FWA覆蓋。
-
已實現聲子介導量子態轉移和遠程量子比特糾纏!
Bienfait)及其同事描述了通過聲學通信通道對旅行(流動)聲子的確定性發射和捕獲,從而實現基於聲子的量子態相干轉移。圖片:Science在本研究中,Bienfait等報導了確定發射和捕獲行表面聲波聲子,從而在實驗裝置中允許兩個超導量子位元的量子糾纏。他們在實驗中使用了一個2毫米長的聲學量子通信通道,這使得一條大約500納秒的延遲線能夠演示聲子的發射和重獲。
-
已實現聲子介導量子態轉移和遠程量子比特糾纏!
Bienfait)及其同事描述了通過聲學通信通道對旅行(流動)聲子的確定性發射和捕獲,從而實現基於聲子的量子態相干轉移。圖片:Science在本研究中,Bienfait等報導了確定發射和捕獲行表面聲波聲子,從而在實驗裝置中允許兩個超導量子位元的量子糾纏。他們在實驗中使用了一個2毫米長的聲學量子通信通道,這使得一條大約500納秒的延遲線能夠演示聲子的發射和重獲。
-
如何實現100萬個量子比特的糾纏和量子計算
這個閾值低到有多恐怖呢,拿超導量子比特來說,對它的操控是通過10納秒級微波脈衝實現的,這意味著要在一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實現百萬分之一精度的控制!大家知道,快的東西一般不準,準的東西很難快,而直接實現理想量子比特卻要求同時做到極致快和極致準,這遠遠超出了人類科技所能達到的高度。量子計算機只能另尋解決方案:量子糾錯。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上百萬個物理比特的原因。
-
基於量子糾纏現象實現遠距離瞬間通信的晶片
基於量子糾纏現象實現遠距離瞬間通信的晶片 霜葉 發表於 2019-12-28 09:48:05 布裡斯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一款晶片,能在電路中生成光粒子,利用量子糾纏現象實現遠距離瞬間通信
-
中科大提出多方量子通信新理論 密鑰分發距離提升兩個數量級
日前,中科大陳增兵教授研究組結合誘騙態和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提出一個可在百公裡量級分發後選擇多光子糾纏態,並進行多方量子通信的實用化方案。 基於量子糾纏特性而誕生的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但多方量子通信協議,均需要一個重要資源——完美關聯的多光子糾纏態。然而,缺乏高亮度多光子糾纏源、難以遠距離高保真地分發多光子糾纏態,極大制約了多方量子通信的實用化。目前,最遠的三光子糾纏態實驗分發距離僅為1公裡。
-
潘建偉團隊實現遠距離量子安全通信 | 環球科學要聞
1120千米遠距離量子通信圖片來源:潘建偉量子通信利用光子安全地分發進行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鑰」,從而進行安全通信。由於光子的損耗會隨距離增加而快速增長,此前在現實世界的密鑰交換,最遠距離只能達到100 km左右。在最近一項《自然》發表的研究中,潘建偉等人利用糾纏光子和衛星(「墨子號」衛星)在地球上的兩個地面站(坐落於中國的德令哈和南山,相距1120 km)之間建立起安全連接,實現了在1120 km距離上交換密鑰。 而即使相隔較遠,糾纏光子的連接方式能讓它們量子特性的測量結果完美關聯,並能確保安全。
-
科學家利用量子糾纏首次實現遠距離瞬間通信
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和丹麥技術大學的科學家稱,他們利用量子糾纏現象,首次在兩個計算機晶片之間實現了信息的「瞬間傳輸」,此舉能夠催生更加安全的「量子網絡」,目前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了《自然物理學》期刊上。
-
5G與千兆比特(Gigabit)LTE:差異解釋
類似地,千兆比特(Gigabit)LTE網絡已經使用新的高頻和/或低頻頻譜,未經許可的頻譜以及來自LTE和Wi-Fi信號的聚合來構建。它也被稱為LTE-Advanced,LTE Advanced Pro和「pre-5G」等,但其統一因素是千兆比特(Gigabit)LTE能夠提供超過1 Gbps的下載速度。 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更快的無線數據傳輸速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種混亂。
-
聲子媒介的量子態傳輸和遠程量子比特糾纏
近期,來自芝加哥大學分子工程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芝加哥大學物理系、Argonne國家實驗室分子工程與材料學研究所的A.Bienfait、K.J.Satzinger等人展示了使用巡迴聲表面波聲子實現兩個超導量子比特之間量子態的相干傳遞
-
解讀| 近場通信——開啟全新近距離通信模式
近場通信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又稱近場通信,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在13.56MHz頻率運行於20釐米距離內。NFC作為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能夠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交換數據。
-
中科大實現遠程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以量子通信為例子,量子通信主要以量子態作為信息單元以實現對信息的有效傳送,具有絕對保密、通信容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優點,可以完成經典通信所不能完成的特殊任務,如構建無法破譯的密鑰系統等。而量子計算機就更厲害了,作為一類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它與現在的電子管0、1兩個狀態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量子比特,其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兩個殺手鐧。
-
上海交大金賢敏:實現量子霸權是計算機史上裡程碑事件
來源:一財網「我們以為(實現量子霸權要)未來5到15年,但是今年穀歌已經實現了。所以有人說未來已來,其實未來來得比想像得還要快。」該雜誌列舉了量子計算的幾大流派,例如超導迴路(Superconducting loops)、離子阱(Trapped ions)、矽量子點(Silicon quantum dots)等。傳統計算機存儲並操作由0和1組成的數據,但量子計算機使用的則是量子比特(也稱量子位,qubit),利用量子現象來同時表示多個數據。
-
網絡工程師之數據通信基礎篇
(1)電路交換方式通常應用於公用電話網、公用電報網及電路交換的公用數據網(CSPDN)等通信網絡中。前兩種電路交換方式系傳統方式;後一種方式與公用電話網基本相似,但它是用四線或二線方式連接用戶,適用於較高速率的數據交換。正由於它是專用的公用數據網,其接通率、工作速率、用戶線距離、線路均衡條件等均優於公用電話網。其優點是實時性強、延遲很小、交換成本較低;其缺點是線路利用率低。
-
中國科大國際上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的量子存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高維量子信息存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史保森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攜帶軌道角動量、具有空間結構的單光子脈衝在冷原子系綜中的存儲與釋放,證明了建立高維量子存儲單元的可行性,邁出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關鍵一步。這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MWC 2019:亮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捷豹5G毫米波隨身WiFi引爆商用市場
近日,為期四天的西班牙MWC通信展已經火熱的開展了。眾所周知,西班牙MWC通信展是全球通信領域最具規模和影響的展會,眾多從事通信產業的全球知名企業踴躍出席,展出的產品更是代表著各種極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此次展會,毫無意外,5G產品如雨後春筍般集體爆發,現場隨處可見。
-
中國首次實現基於無人機的量子糾纏分發 有望實現更高質量通信
原標題:南京大學首次實現基於無人機的量子糾纏分發,有望實現更高質量的通信中國江蘇網1月20日訊 不藉助光纖網絡、不需要衛星,利用無人機,就可以實現量子糾纏的分發,不受地域、天氣限制,迅速建立網絡,實現更高質量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