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言教育專插本讓關注的學生先考上本科
如果你也因為學校、專業迷茫、無助、懷疑自我,請一定要認真看完這篇文章。我每天都會看大家在微博裡給我的留言,時常看到深夜,私信的,每一條都看。問的最多的一種問題,是這麼開頭的:我的學校不好……或者,我是一個來自專科學校的學生……我該怎麼辦?能考二本(三本)的學校麼?會不會有歧視?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我不覺得來自一個專科學校就應該過著平庸的生活。
這杯水,就是你的學校,你的專業,和你所擁有的,並不完美的一切。
大學專科的學歷只能證明高考的分數,表明高中三年的成績,那都是過去,而大學,又是一個重新的起點,你依舊可以捲土重來,回身再戰。我想你肯定又要抱怨,學校提供的資源太少,學校老師講的太差,學校連比賽、考試都經常不組織,講座請不到什麼名人,圖書館都是老書,學校什麼都沒有,你讓我怎麼背水一戰?其實,不管你是專科院校還是本科院校,如果你不去努力學習,結果還是會一樣的不盡人意;相信很多剛上大學的同學會認為我只要上了大學,就可以不用學習了,等畢業了一可以找到好工作,然後一帆風順的過一生。
社會永遠都是殘酷的,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當你真正出了社會,你才發現這個「小社會」是多麼的安逸,而現實中社會的殘酷你是無法想像的,就像一條食物鏈,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你稍微不努力便會被淘汰,這時候那些在大學沒有虛度光陰的同學,他們早已取得了各種證書,這對剛出社會的他們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而此刻的你回想起來,腦海裡只有一片空白,還有那些曾經讓讓你引以為傲的無用社交。
專科學校怎麼了?不要讓「我讀的是專科」而成為你停滯不前的理由,只要你肯努力,我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去插本,可以去專心搗鼓一門技術,更可以去考取各種證書,讓自己不斷成長,為考上本科做足準備,而不是在「混吃等死」。
小編畢業後當老師的幾年,見到了許多專科學校的學生,四六級考試比一本二本的學校的學生還要高。
後來一問,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丟掉了手中的杯子,去找了一個桶,然後,把水越裝越滿。我們團隊的小柯自學能力超強,交代給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她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做,時常,她看我做了一次就能迅速學會。有一段時間我讓她管理微信排版,她也做的非常好,後來我問她,是不是有老師教你啊?其實她畢業於一所專科院校,可是,大學三年,她沒少折騰:參加各種地方的實習,蹭各個地方的講座,甚至找外校同學要別的老師課表,冒充本校學生學習,自己還創立了社團。最後她不負眾望的考上了本科,有一句話說的好,汗水它永遠不會背叛你。
所以,你可以抱怨學校不好,但如果你的青春,全部放在抱怨和開始自暴自棄上,那可就真的只配擁有平庸的生活了。這些人的經歷讓我明白一些很有啟示的道理,如果學校沒有辦法給你提供想要的,為什麼不用雙手去創造一個呢?
我曾經讀過《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你在浪費青春》,文裡談過,英雄,永遠是孤獨的,只有小嘍嘍才扎堆;二八定理適用於每一個角落,尤其是當你在一個專科學校時。別人打遊戲,別人談戀愛,別人追韓劇,跟你有什麼關係?寢室是墮落的開端,總是在寢室裡,尤其是離床近的地方,再給你一根網線和一個外賣電話,基本上一學期就能全部廢掉。大學裡面這種人真不少,甚至到處都是。茫然導致頹廢,頹廢導致更茫然。要知道,多數室友很難發展成朋友,朋友是陪你共同進步的,這樣的人,要去找。大學生活最可怕就是沒有目標,沒有短期目標,人走著走著,就迷茫了。馬拉松運動員從來不認為自己跑了40公裡,他們都認為自己跑了40個一公裡,每一公裡,都是一個短期目標。很多學校,除了期末考試和四六級,幾乎不給學生設立目標,後來我也明白了,都大學了,為什麼還讓學校給你設立目標呢?人有目標是幸福的,因為當目標被實現時,或階段性被實現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追尋目標的緊張感,能讓人逐步提升,變成更好的自己。無論你在哪讀書,多麼不滿意自己的學校,多麼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肯放下那杯水去努力。會有一天,別人不再問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因為你已經強大到有更權威的標籤貼在了自己的身上。這個標籤,足夠掩蓋自己不被人看好的學歷,和高中三年,並不得意的結果。我們都知道要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可是,如果生活奪走了自己想要的,為什麼不用自己的雙手搭建一個呢?
參加呂言培訓班
和與你一樣努力的插本人一同進步
掃下方二維碼報名
↓↓↓
補錄的同學可以加群互相討論交流
↓↓↓
(群滿了可以加雷老師微信OK6661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