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成功莫過於用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理想過完一生。很多人的一生並不是為自己而活,他們的人生追求說到底,不過是他們父母的願望。這麼一個例子,孩子的理想是當個廚師,父母聽後反問道,"廚師?"孩子沉默了,父母告訴孩子,你應該做一個科學家,那是更偉大的夢想,自此孩子的夢想變成了科學家。
想必不少人覺得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因為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類似的場景。教育理念往往都能代代相傳,也許此刻身為父母的你,也曾被自己的父母如此要求過。父母都對孩子有著極高的期望,他們盼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成就,"廚師"在他們眼裡太過平庸,他們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父母認為平庸就是孩子沒出息,就是大千世界中最碌碌無為的那類人。光耀門楣是代代相傳的理念,也是父母對孩子的高期盼,孩子取得成功,也就代表父母臉上有光,出門都能倍感驕傲。因此,孩子只能有出息,變得很厲害;不能做個平庸之人。
父母是平庸的。
他們不接受孩子也是平庸之人。說到底,那些無法接受自己孩子是個平庸之輩的父母,他們自身就是"平庸"的人。他們對孩子的高期盼、嚴要求,何嘗不是一種對自己的期待,不過是嫁接到了孩子身上。那些他們無法達成的成就,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到,生命延續的意義大抵在此,他們不希望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過著平庸普通的人生。
父母對"平庸"和"成功"主觀的下定論,產生認知錯誤。
父母認為平庸的生活代表著失敗,孩子在經歷激烈競爭後卻成為一個平庸的人,過著普通的生活,這不就是他的人生失敗的表現嗎?這種主觀的斷論是對"平庸"最大的誤解,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人,過著普通的生活,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生活一無是處嗎?
並不然,縱然過著平庸普通的生活,我們依然有自己的熱愛,依然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要做好一個普通人,也是需要對生活有著極大的熱情和動力,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雖然平庸的我們確實比不上那些成功階層的人士,但只要我們的心靈偏安一隅,用自己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就是快樂的生活。
最為成功的人生,是以自己的方式過完一生。
做真實的自己,每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世界上沒有絕對最好的生活方式,也沒有最不好的生活方式。這個世界本就並非是非黑即白的,不必為了討好他人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也不要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選擇自己不愛的人生方式。認清自己想要的,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不為誰放低姿態。你喜愛的生活方式,是為了取悅自己,並不是為了他人過得更好。學會善待自己讓自己更加快樂,才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強迫自己為了愉悅他人而放低姿態,最後不過是一場空。人生在世可不是為了將就別人,只有自己活得開心才是最值得的事。生活可以平庸無奇,但不能放低姿態遷就他人,人生而為己悅。
要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沒有人生目標的人一生有如在海上漂浮的孤舟,看不到光明,看不見希望。要知道自己想以怎樣的方式過完一生,想清楚,去做便好。縱觀那些成功人士,他們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即使他們的過去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成功的共同點就是:堅定自己的夢想,達成自己的目標,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過這一生。每個人都該如此。
總結:芸芸眾生,我們作為眾生的一員,實在太過渺小,父母於孩子也不過是有一份血脈的相連,但是別忘了,除了是父母、孩子外,你們都還是"個人",獨立的人生、獨立的生活、追求與夢想都只與個人相關。我們每個人都該追求自己想要的,選擇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這樣的日子才有意義。作為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理解孩子的生活就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