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在本次會議中, 圍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出了許多針對性的策略,例如面對當前企業反映較多的「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發債難」、「金融機構迴避對民企貸款」、「盲目抽貸斷貸」等問題,逐一提出解決之策。其中,在應對解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時,會議特別強調,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的突破口在於廣大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因此,實施好民企債券融資支持計劃,研究支持民企股權融資,才能有效地激活這些「微觀原子」的生長活力。
目前,在面臨國際貿易壓力的同時,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基礎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是政府為了應對未來國際競爭壓力的先期手段。具體到執行層面,即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鍊,如何確保其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不會發生大面積斷裂,這成為擺在整個金融行業面前的難題。「金融業和實體產業的關係必將隨著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更加緊密,一方面,實體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金融業的集體參與;另一方面,金融業的風險紅線的確定、自身業務的流變,也需要實體經濟給出可參照的實施路徑。」一位銀保監會的工作人員如此表示。
而作為與廣大中小微企業關係更為緊密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則在業務層與諸多實體產業直接形成聯動。「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通過連結資產端和資金端,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資產端直接瞄準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金融訴求,資金端解決廣大投資人資金增值的目的。而廣大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主要解決的就是各個節點的融資需求,或者金融服務需求。之前互金行業野蠻生長,速度過快,帶來了一些問題,現階段不管是從監管層還是企業方面都在著手自查和整改。今後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發展,必將加強在資產端構築極強的風控安全體系,確保資產來源清楚、穩定有保障。」一位從業人士如是說。
資產端的安全,直接影響資金端的穩定、有效;資金端的透明、持續,直接鞏固資產端的業務質量。因此,未來互金平臺的競爭重點已經從簡單的產品層面轉向到了資產端的穩健上。例如一直以圍繞票據資產進行業務拓展的德鴻普惠,過去的三年經營中,平臺主要把精力放在了資產端的質量及安全性上,圍繞票據資產(具有大型國企、央企、上市公司/集團等業務發生背書的商業承兌匯票)始終秉承金融服務實體、產融結合的企業使命,自我發展的同時不忘監管要求。「平臺的發展理念的核心就是穩健,用最為安全的資產端業務,承載出借人的信用,同時在出借人信任的基礎上,以堅實的資產端信用背書為錨點,進一步拓展業務廣度,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德鴻普惠的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現如今,德鴻普惠的累計交易額已經突破了33億元。「相較於其他平臺,德鴻普惠的成交量並非名列前茅,但平臺一直堅持在風控建設上,順應業務鏈條,根據票據流轉情況,設置多重防護屏障,從業務的發端到末端,貫穿貸前、貸中、貸後所有流程,尤其在貸中階段,設置借款人資格審核、抵押物價值再評估、定期回訪、風險即時查詢等環節,進一步明晰借款人貸款使用情況以及償債能力。」德鴻普惠風控負責人表示。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逐漸出清,某種程度上,整體金融業風險的提防、防範任務也展開了新的一頁。「未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將展開從資產端到資金端的全面爭奪,而資產端的穩定、安全、可靠,則直接形成暈輪效應,並衍射到整個行業之中,資源、人才、資金的匯聚也將隨著平臺自身的安全性,迸發出新的市場紅利。」德鴻普惠的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免責聲明:中國青年網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