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2021-02-19 考文學

語言是發展變化的,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語言諸要素中,詞彙變化最顯著最快,尤其是詞義,幾乎處於經常變動中。物質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的繁榮,習俗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隨著社會的發展所引起的人們認識的深化,新的概念的產生,詞組對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義不斷產生,舊義不斷消亡。漢語的這種新陳代謝,使古今詞彙和古今詞義產生了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詞的形式和內容上。從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漢語詞彙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另一方面,舊詞不斷消亡,新詞不斷產生。從內容看,詞義也不斷發展變化,其中有古今詞義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異的。古今詞的異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詞義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馬牛,日月風雨雪霜,東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輕重短長,坐退說講,一二三百千等。這些詞使用頻率高,構詞能力強,歷史悠久,經過各個語言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千百年來意義基本相同,沒有發生變化,古今一脈相承。

(二)古今詞義完全不同

有些詞,雖然詞形沒有變化,但古今詞義完全不同,例:

①走,今義為慢慢散步,古義為跑。 

②去,今為往,古義為離開。

③慢,今為動作遲緩,古義為懈怠無禮。 

④行李,今義為出行時攜帶的行裝物品,古義為外交使節。 

⑤犧牲,今義指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古義為祭神的豬、牛、羊。 

⑥烈士,今義指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生命的人,古義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⑦丈夫,今義為女子配偶,古義為男人。 

⑧厭,今義為厭惡,古義為滿足。 

⑨斃,今義為死,古義為倒下。 

⑩卑鄙,今義為品質惡劣行為下流,古義為出身卑賤,見識短淺。

(三)古今詞義有同有異

此類詞數量很多,詞義古今有相同之處,又有某些差異其中有些是一種微殊的異。例如:

 給:今義給予,古義供應,使之滿足 。

勤:今義指勤快,與惰相對;古義指辛苦,與逸相對。

訪:今義採訪訪問,古義指諮詢。

古今詞義異同是詞義演變發展的結果,新義和原義比較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詞義擴大

秋,從禾從火,本義為穀子成熟,引申為秋季,再引申為年。

江河,古專指長江、黃河,今泛指江河。

睡,古指打瞌睡,今擴大為任何時候任何形式的睡。

菜,《說文》:「草可食者。」擴大為魚肉及其他食品。     

醒,本文為酒醒,擴大為睡醒。

皮,本指獸皮,擴大為動植物的皮。 

2.詞義縮小

子,本指兒女,不分男女,統稱為子,後專指兒子。

臭,從自從犬,本人指氣味,包括香氣穢氣,後專指穢氣。

湯,本指熱水,開水,後指菜湯內湯。

瓦,《說文》:「土器已燒之總名。」後專指屋頂的瓦片。

宮,本指住房,後指帝王室,現在指公共活動場所。 

3.詞義轉移

腳,原指小腿,後來指人體接觸地面的部分。

聞,本義是聽,現代指用鼻子嗅。

廟,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後專指供奉神的地方。

墳,本指土堆或河堤,後指墳墓。 

4.詞義褒貶色彩不同

謗,古指公開議論,今指誹謗毀謗。

賄,古指財物或贈送財物,後指行賄,受賄。

祥,古指徵兆,包吉兆兇兆,後代專指吉兆。 

5.詞義輕重程度不同

疾病:疾:小病,病:大病

怨恨:怨古重今輕,恨古輕今重。

畏懼都表害怕。畏多作及物動詞,帶賓語;懼,不及物動詞,不帶賓語,如果帶賓語往往表示被動。

相關焦點

  • 古漢語通論-古今詞義的異同
    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又必須承認語言的繼承性,看到古今漢語相同的方面;但是更應該重視語言的發展,看到古今漢語相異的方面。繼承和發展,是矛盾的統一,忽視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對的。語言的各方面,詞彙變化最快。舊詞不斷消亡,新詞不斷產生,詞義不斷演變。在學習古代漢語時,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古今詞義的異同。
  • 文言文實詞和古今詞義的異同
    所以最應該下功夫掌握的是實詞的詞義。對文言文詞語方面有了知識一定量的積累,才能比較順利的閱讀文言文。2.注意古今詞義的異同漢語從古至今,詞義不斷地演變,極少是沒什麼變化的,這些對我們學習文言文時不會造成什麼困難。另外一些詞語,雖然文言文中常用,隨著舊事物、舊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詞義發生了變化。
  • 淺談古今詞義的辨析
    一、古今詞義異同的基本情況古今詞義基本相同。如:日、月、大、小、一、二等。古今詞義完全不同。有些詞,從形式看,古今一致;從意義上看,迥然不同。如「去」,古代常用的意義是「離開(某地或某人)」,而在現代漢語裡意思正好相反,是「到、往(某地或某人處)」。古今詞義有同有異。有些詞,古今詞義既有某些相同之點,又有一些不同之處。相同之點說明古今詞義有繼承、有聯繫;不同之處反映古今詞義有發展、有區別,如「啼」,今義指發聲啼哭,而古義則是放聲大哭。
  • 古代漢語 | 第1期:古代漢語科目考研複習的重點在哪裡?
    先幫大家梳理一下《古代漢語》教材的體例,通過擺放目錄的形式,一起來看看這門課都需要學什麼。此外,今天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查了幾十所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網,試著找到發布古代漢語考研大綱的院校,分析大綱對古漢考研的要求。
  • 古代漢語學習大綱
    漢字通假的一般情況(1)什麼是通假(2)通假與假借的異同2.  漢字通假的條件(1)必須是音同或音近詞彙 教學要求: 一般了解古今詞彙繼承與發展的關係,熟悉古漢語詞的構成的特點;重點要求能分辨古今詞義的差別,尤其是同中有異;把握詞本義和引申義。
  • 如何學習古代漢語?
    古今詞義的異同4.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5. 詞類的活用6. 古代漢語的詞序7.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8.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9. 副詞10. 代詞11. 介詞、連詞12. 語氣詞和詞頭、詞尾13. 古代的姓氏和名號14.
  • 2020河北軍隊文職考試科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考什麼?
    廣東軍隊人才網提供以下軍隊文職考試快訊信息:2020河北軍隊文職考試科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考什麼?,更多關於軍隊文職考試科目,軍隊文職考什麼,軍轉幹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軍轉幹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20青海軍隊文職考試科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考什麼?
    廣東軍隊人才網提供以下軍隊文職考試快訊信息:2020青海軍隊文職考試科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考什麼?,更多關於軍隊文職考試科目,軍隊文職考什麼,軍轉幹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軍轉幹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20吉林軍隊文職考試科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考什麼?
    廣東軍隊人才網提供以下軍隊文職考試快訊信息:2020吉林軍隊文職考試科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考什麼?,更多關於軍隊文職考試科目,軍隊文職考什麼,軍轉幹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軍轉幹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古代漢語》教案
    三、怎樣學好古代漢語?總的原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1961年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這部教材採用文選、常用詞和通論相結合的編排方式,可以使學習者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比較快地提高古代漢語的知識水平。其中文選和常用詞主要是感性認識,通論則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和總結,因此屬於理性認識。
  • 古代漢語雙音節詞辨析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則以雙音節詞為主,這是古今漢語語彙的一個顯著區別。初學文言文的同學,常常把古代的兩個單音節詞誤認為是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引起對文本的誤讀。準確理解文言文中的雙音節詞也成為各類考試中常設的試題,因此,我們要真正認識文言文中的雙音節詞,並掌握一些辨析方法。
  • 古今詞義的差別
    著有《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四十餘部,主編有《古代漢語》《王力古漢語字典》等,譯有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等三十餘部。古代的詞義,有些是直到今天沒有變化的,例如「人」「手」「大」「小」「飛」等。有些則是起了變化的,雖然變化不大,畢竟古今不同,如果依照現代語來理解,那就陷於錯誤。
  • 王力《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二、古今詞義的異同語言是發展變化的。物質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的繁榮,習俗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隨著社會的發展所引起的人們認識的深化,新的概念的產生,語言諸要素中,詞彙對這一切反映最為迅速。漢語的這種新陳代謝,使古今詞彙和古今詞義產生了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詞的形式和內容上。
  • 2011考研複習重難點攻略:古代漢語及語言學綱要
    2011考研複習重難點知識全攻略之古代漢語及語言學綱要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各高校自主命題,參考書參差不齊,從各院校招生簡章的統計和研究中,我們發現該學科主要的考試科目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和語言學概論三門,這三門考試科目分別所使用的高頻參考書是:《現代漢語》
  • 2013考研複習重難點:古代漢語及語言學綱要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各高校自主命題,參考書參差不齊,從各院校招生簡章的統計和研究中,我們發現該學科主要的考試科目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和語言學概論三門,這三門考試科目分別所使用的高頻參考書是:《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漢語》(王力,中華書局)、《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北京大學出版社)。
  • 古代漢語最全筆記
    第三章教學要點1、文選講授,注意語法分析;2、古今詞義的異同;3、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4、古今詞義的感情色彩、程度輕重。第一節 文選(一)燕昭王求士(二)孫臏第二節 古漢語知識古今詞義的異同(一)古今詞義異同的總體情況1、古今詞義完全相同;2、古今詞義完全不同;3、古今詞義似同非同
  • 古代漢語複習資料(超全)
    古代漢語複習資料第一部分  古代漢語基礎知識一、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1字典辭書的編排:(1)按部首和筆畫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號碼排列。(7)《漢語大辭典》:由《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後一卷。全書十二卷,共收單字二1萬二千個左右,詞目約三十七萬條,五千餘萬字。
  •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時間:2020-12-04 12:31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 古代漢語考研筆記
    古漢語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一、古今詞義異同的基本情況:1、古今意義基本無變化的詞,如:天、地、山、水等,複音詞如:蟋蟀、倉庚、鳳凰等。2、古今意義毫無關聯的詞,如「該」,古代是「完備」的意思,現代是「應該」的意思。另有古代意義已經消亡的詞,如「章甫」。由於詞義所指的事物現在已經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 古代漢語知識大全
    (三)古今詞義的異同1.古今詞義異同的基本情況。(1)古今詞義基本相同而沒有變化,主要是「天、地、人、牛」等基本詞彙。(2)古今詞義迥然不同。如「該」現在是「應該」的意思,但在上古和中古是「完備」的意思。如:「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莊子·天下》)(3)古今詞義有同有異,這種現象最多。如「敵」今天主要是指「敵人」,而古代主要是指「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