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古代漢語?

2021-02-13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訂閱號


你應該知道的29個古代漢語常識:

1. 怎樣查字典辭書

2. 漢字的結構和發展

3. 古今詞義的異同

4.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5. 詞類的活用

6. 古代漢語的詞序

7.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8.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

9. 副詞

10. 代詞

11. 介詞、連詞

12. 語氣詞和詞頭、詞尾

13. 古代的姓氏和名號

14. 古代的職官

15. 古代的地理

16. 古代的曆法

17. 古漢語常用工具書

18. 古書的註解

19. 古書的標點問題

20. 古漢語今譯問題

21. 古代的文體

22. 駢體文的構成

23. 辭賦的構成

24. 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

25. 古今語音的異同

26. 上古音簡說(附:古韻三十部常見諧聲表)

27. 古書的讀音問題

28. 詩律

29. 詞律

古代漢語的語法、詞彙(包括詞義)和現代漢語有許多不同,古代漢語的語音和現代也有明顯的差別。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關於「古今詞義的異同」和「古書讀音」的文章。

關於古今詞義的異同,概括起來有三種情況:

1.古今意義基本未變;

2.古今意義完全不同;

3.還有相當數量的常用詞,古今意義之間,既有聯繫,又有發展;既有某些相同之點,又有各種不同之處。所以,在異同的問題上,難處不在同,而在異;不在完全相異,而在同中有異。

下面著重將這種同中有異的詞分為兩類,分別舉例說明。

一、詞義範圍的差異

(一)有些詞的詞義範圍古今是有差異的。

例如:


1.菜:古代的「菜」是專指蔬菜,不包括肉類、蛋類等在內。所謂「辛菜」,就是蔥蒜之類的。古書上常見的「菜羹」、「菜色」,這些「菜」都是指的蔬菜。

2.睡:在古代專指坐著打瞌睡。宋代歐陽修的《秋聲賦》中「童子莫對,垂頭而睡」,就是耷拉著腦袋打盹兒,也是「坐寐」。現在的「打瞌睡」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以上是詞義範圍擴大的例子。也有些詞,今義範圍縮小了。

3.宮:上古泛指房屋。秦漢以後,一般民房就不能稱之為「宮」了,只有帝王的殿堂、住房才能叫做「宮」,如「阿房宮」、「未央宮」,有的寺廟也可以叫做「宮」,如「雍和宮」。

4.瓦:古義比今義要廣。瓦的今義主要是蓋房頂用的建築材料。另外還有「瓦盆」、「瓦罐」等。但古代,紡錘也可以叫做「瓦」,還可以說「瓦鍋」。「瓦」的古義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陶器」。

以上是詞義範圍縮小的例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詞義的轉移。

5.暫:在表示時間範疇這一點上,古今義有聯繫,但具體的範圍卻發生了轉移。「暫」在漢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大概在許慎的時候,「暫」字的意義已經開始轉移,由一下子、突然轉為「不久也」,這是「暫」字在中古時代的常用意義。中古以後,「暫」的意義又發生了新的轉移,即現在「暫時的」意義。

6.湯:本義是「熱水也」。「湯」的今義則是菜湯、米湯等,作為「熱水」的意義在普通話中已經不存在了。只有在「赴湯蹈火」這個成語中還保存著。

二、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

有些詞,古今意義的不同,不僅僅表現為範圍的變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顯著的差別。或者是褒貶意義的不同,或者是詞義輕重的不同。

1.爪牙。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這裡的「爪牙」是勇猛的得力幫手的意思,屬於褒義。今義的「爪牙」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貶義。

2.鍛煉。在古代除了冶煉的意義外,還有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的意思。

3.謗。誹謗,古代是批評議論的意思,與今義「誹謗」、「毀謗」大不一樣。而且這種批評議論多屬下級臣民對上級,並且往往不是面對面,而是在背後進行的,所以說「退而謗予」。《戰國策》中「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正是用的「謗」字的原義。

4.誅,最初只有責備的意思,後來發展為「殺戮」的意思,意義加重了。

5.感激,古義是憤激的意思。感激而至於死,而至於泣下,這個詞的意義是很重的,而今義只是感謝的意思,意義要輕多了。

在討論古今異義的同時,我們應當注意:所謂「古」這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同樣屬於古代漢語,先秦的情況就和漢魏六朝不同,漢魏六朝又和唐宋不同。

還應注意,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有一個很大的差別,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如「消息」,在古代漢語中最初是「消長」的意思。又如「睡覺」,在古代是睡醒了的意思,並不是雙音詞。至於古書中常見的「地方千裡」,我們更不應把「地方」看作一個詞。它不但不是一個詞,也不是一個詞組。「方……裡」是古代計算土地面積的一種表示法,相當於現在的「……裡見方」。

任何語言都是有聲語言。語言裡的詞語都是音義的結合物。用什麼語音表示什麼意義,雖然各民族語言都有它自己的習慣和特點,但是在語言發展過程中,詞義的變化和語音的異同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繫。

1.破讀。是用改變字(詞)的讀音以區別不同的意義或詞性的一種方法。例如「王」,用作名詞,讀平聲;用作動詞,讀去聲。例如「近」,形容詞,遠近的近,本讀上聲(今讀去聲)jǐn。用作動詞,接近,親近,破讀去聲jìn。

破讀的音主要是聲調,而且大多數是把原來的平聲(或上聲、入聲)字變讀為去聲。去聲是我們認識古書中破讀音的重要線索。破讀大約起於漢代,魏晉以後大量出現。宋元以後的讀書人往往遵從古書中所注的破讀音去讀,並在需要破讀的字的右上角用硃筆畫一個小圓圈。叫做讀破法或稱「圓發之法」。

2.同音通假。古書裡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本來是個意義完全不同的字(詞),有時由於讀音與另一個字(詞)相同或很相近而借用來表示另一個詞。如《論語》:「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句中「歸」字不是回歸或歸還的意思,而是借用作另一個音近的「饋」字,是贈送的意思。所以「歸」字在這裡也不讀guī,而要讀kuì。

古書中的假借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六書」上的假借,就是許慎所謂的「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另一種假借情況是:本有其字,寫書的人寫了另一個同音或音近的字,如「逝」借為「誓」,「歸」借為「饋」。

3.特殊詞語的讀音。這些具有特殊讀音的詞語,在古書裡並不少見,而且多是一些古代國名、族名、地名和人名姓氏等。例如:

以上內容摘自《古代漢語》

轉自商務印書館

相關焦點

  • 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這裡所說的「學習古代漢語」主要是指培養閱讀古書的能力,而不是指研究古代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彙。怎樣學習古代漢語?在這一點上,學習古代漢語和學習外語是一樣的。而且,和學習外語相比,學習古代漢語更需要強調掌握古代漢語詞彙。古書讀不懂,主要不在於不懂古代漢語語法,因為古代漢語語法和現代漢語語法差別不特別大,主要是不懂古代漢語詞彙。如果能掌握一批古代漢語的常用詞語,大致上就能看懂那些一般難度的古書。
  • 古代漢語學習大綱
    一、古代漢語的性質1.  古代漢語是古代漢族人民所使用的語言,是現代漢語的前身,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續和發展。2.  古代漢語有兩種書面語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話。3.  古代漢語的學習對象是文言文。二、古代漢語的教學目的與要求1.  培養學生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以繼承我國古代優秀的文化遺產。2.  提高運用與分析現代漢語的能力。三、古代漢語課的學習方法學習古代漢語必須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感性與理性相統一的原則。
  • 王力: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但是,有些並不是大不相同,而是大同小異,古代的和現代的看起來好像是一樣的,可是真正仔細考察起來,卻並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發展來的,兩者不可能有很大不同。古人幾千年來學習漢語的經驗是講求背誦,這種讀書的方法似乎是太笨,其實並不笨。現在有些青年說,古代漢語難懂,好像比外語還難懂。這話過分了一些,無論如何古代漢語不會比外語難懂,可是其中也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說,我們要以學習外文的方法去學習古代漢語。
  • 古漢語小講堂 | 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現代漢語中「妻子」指的是男子的配偶,那你知道在先秦兩漢時期,「妻子」的正確含義嗎?這道題充分說明了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詞義方面的差異。不僅是詞彙,在語音、語法等其他方面,這兩者之間也有著很大的距離。古代漢語一直是漢語學習的難點,也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我國古代的典籍浩如煙海,它們大部分都是由文言文寫成的。
  • 方法篇|漢語言學習方法之古代漢語
    同學們好,我是對啊網的古代漢語馮老師,鑑於大家最近在論壇上關於古代漢語這門課的如何學習的問題比較多,在此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總結的一些方法,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古漢的學習方法。(小編叨叨:其實大部分內容都很適用於漢語言的學習的,我們這位分享的老師曾備戰考研,知識非常紮實,學習經驗和方法值得大家一看的)     說到古漢, 就不得不說繁體字。
  • 如何學習古代漢語?(暢銷近40年的經典教材,163篇經典)
    如何學習古代漢語?一部暢銷近40年銷量數百萬冊的經典——《古代漢語》值得推薦。我們要繼承豐富的文化遺產,就要讀古書;念古書就要具有閱讀古書的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古代漢語。寫文章的人讀得懂古漢語,那他寫的文章就會有書卷氣,古漢語的簡潔之美,永遠是今天白話文的養料,這也是我個人寫作的體會。
  • 東師高教丨當我們在學習古代漢語時,我們在學習什麼?
    學習古代漢語就像學習第二種語言,雖然大部分字都認識,但是它們的意思不一定是現代理解的那樣,有的有聯繫,有的已相去甚遠。一、什麼是古代漢語?古代漢語是一個含義十分廣泛的概念。中國悠久的文明史是從有了記錄語言的文字開始的。自從有了文字,我們得以認識古代漢語的歷史面貌。
  • 古代漢語知識辭典 | 一本古代漢語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這是一本古代漢語知識辭典,內容廣泛,講解詳實。雖然題為古代漢語,但其內容廣泛涉及普通語言學、詞典學、歷史語言學等眾多學科,又加入了語文學家和重要語文學著作的介紹,可以說是一本古代漢語百科辭典。在古代漢語、漢語史、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等課程的學習甚至考研當中,這本書都將是很好的參考。
  • 《古代漢語》教案
    古代漢語的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加工形成的書面語言,即通常所說的文言文。一是六朝以後以北方口語為基礎進行加工形成的書面語,即通常所說的古白話。古白話是研究漢語史的重要資料,古代漢語如何演變為現代漢語,古白話是很重要的材料。
  • 王力:怎樣教古代漢語(一)
    在現行的教學計劃中,古代漢語和漢語史是不同性質的兩門課程。漢語史目的在於研究漢語的歷史發展,這是一門新的課程。關於漢語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有許多問題尚待研究。而古代漢語則和西洋學校中的拉丁課相似,它的目的在於教學生讀懂古文,正如拉丁課的目的在於教學生讀懂拉丁文一樣,其中並不須要講發展,更不必談發展的規律。漢語史是語言學課程,而古代漢語則只是語言課。
  • 如何學習漢語語法?來早安漢語學習就知道了
    對於漢語語法的學習而言,很多漢語中級和高級學員而言認為這是自己必須要克服的,否則很容易影響自己的漢語整體學習效果了,因此他們很關注的一定就是如何學習漢語語法?對此在我看來來早安漢語體驗學習一番業也就清楚了。
  • 學習繁體字是否對學習中國古代漢語和古詩更有利?
    ShuoWen JieZi,which is based on Jaguwen andsome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good for handwriting training, but are hard tounderstand(I'm Chinese Graduate,having read it a little, is really hardto  understand
  • 如何教韓國人學習漢語?
    對很多韓國人學習漢語來說,他們首先在乎就是如何教自己漢語學習,以變得輕鬆、高效率,尤其是對在華的韓國企業來說,他們顯得更為重視,對此在我看來就是早安漢語式教學了,就是他們進行的以「學員」為中心的引導式針對性教學了。
  • 古代漢語 | 第1期:古代漢語科目考研複習的重點在哪裡?
    先幫大家梳理一下《古代漢語》教材的體例,通過擺放目錄的形式,一起來看看這門課都需要學什麼。此外,今天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查了幾十所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網,試著找到發布古代漢語考研大綱的院校,分析大綱對古漢考研的要求。
  • 上海老外如何學習漢語口語?
    對於漢語初學者而言,他們首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可以實現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在上海這一一個全漢語環境下,由此在早安漢語的老師看來他們首先應該習得漢語的口語技能,以實現基本的身邊人正常交流的目的。那麼說來在上海老外如何學習漢語口語呢?在學習漢語口語方面,對於上海老外而言,他們認為早安漢語的教學對自己很有幫助,就是對自己的引導教學,讓自己可以更好融入其中。具體而言在早安漢語教上海老外學習漢語口語上?
  • 安慶師範大學古代漢語和語言學概論考研真題詳解——才聰學習網
    複習筆記一、「古代漢語」學科研究的對象(一)「古代漢語」的內涵古代漢語:古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即「五四」運動以前的漢族語言。(二)主要研究對象文言是古代漢語學科的主要研究對象。二、學習「古代漢語」的方法
  • 《古代漢語》基礎知識
    第二課     漢字的結構與詞義的探索 在古代漢語課中,我們學習有關漢字的性質和結構的結識,除了掌握漢字科學的結構規律之外,主要目的是在探求詞義的過程中,學會通過字形結構的分析來瞭解詞義,掌握詞義。
  • 04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的數詞、量詞
    古代漢語中的數詞數詞是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
  • 現代漢語中的古代元素
    現代漢語中的古代元素——文言與白話的有機融合?筵史維國張博現代白話,即現代漢語,是以古白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與古白話之間是一種繼承和發展的關係。文言與白話的界定徐時儀在《漢語白話史》中講:「『文』謂『文飾』,『文言』本為『華美之言』義。呂叔湘先生根據文言和白話兩種不同文體,以晚唐五代為界,將漢語分為古代漢語(文言)和近代漢語(白話)兩個階段。
  • 老外如何更好學習漢語口語課程?
    每一個老外對自己漢語學習的基本要求就是可以更好掌握漢語的聽說讀寫技能,而在這四大漢語技能上,對漢語初級學員而言,他們認為得先掌握漢語口語技能,從而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那麼說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到底如何更好學習漢語口語課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