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磨人的肩周炎到底是什麼】
肩周炎又稱為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凍結肩、五十肩、漏風肩、凝肩,是指肩關節周圍組織包括肌肉、肌腱、滑囊及關節囊的慢性損傷性炎症,以肩部酸重及活動受限、僵直為主要臨床症狀。
本病好發於40歲以上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也是上班族的常見病之一。
【臨床表現】
1.疼痛 表現為一側肩關節無明顯外傷而出現疼痛,疼痛的程度及性質有較大的差異,可為鈍痛、刀割痛、夜間加重,甚至痛醒,疼痛常放射至頸、背、前臂及手部。
2.活動障礙 因肩周圍軟組織廣泛性粘連而使關節活動受限,以外展、外旋、內旋障礙最明顯,如不能梳頭、洗臉、穿脫衣服。
3.壓痛 多數患者病變關節及其周圍,均可觸到明顯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肩部前、外側(肱骨大結節、結節間溝、啄突、肩峰下)。
4.肌肉萎縮與痙攣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萎縮。
5.部分患者經X線片檢查 可出現岡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徵。
【臨床分期】
1、急性期
急性期是肩周炎發生的初期,病期為一個月左右,有時延至三個月。主要臨床表現為肩周部疼痛,可為鈍痛、刺痛、冷痛、酸痛,夜間加重,甚至影響睡眠,肩關節功能活動正常或輕度受限。
2、粘連期
粘連期也稱凍結期。本期病程三個月左右。肩痛較前減輕,但仍疼痛酸重不適,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嚴重,各方向的活動範圍明顯縮小,以外展、外旋、前屈、後伸等運動障礙特別顯著,甚至可以影響日常生活,如穿衣、梳頭、吃飯、系腰帶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本期病理特點是無菌性炎症減輕,粘連較重,症狀以活動受限特別明顯。
3、緩解期
稱為肩周炎的恢復期。本期病程六至十八個月。肩痛明顯減輕,甚至只出現酸楚不適感,肩關節活動度逐漸增加,病人可出現自愈傾向。本期病理特點是無菌性炎症基本消失,肩周粘連逐漸松解,疼痛粘連逐漸減輕,病情自愈。
【如何吸引肩周炎上身的】
1.肩部原因
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退行性變,從而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
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勞損,長期過度勞動、姿勢不良等產生的慢性致傷力均可波及關節囊和周圍的軟組織,引起關節囊的慢性炎症和粘連。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部活動減少,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後因治療不當等。由於局部出現炎性滲出、疼痛及肌肉痙攣,將會導致肩關節囊和周圍軟組織粘連,而發生肩關節的凍結;
2.肩外因素
頸椎源性肩周炎:指由頸椎病引起的肩周炎、臨床資料表明,這種肩周炎的特點為先有頸椎病的體徵和症狀,而後再發生肩周炎;
冠心病: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引起的絞痛,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背,常可放射到肩、上肢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為多見。尚可引起肌肉痙攣,肩關節運動受限,可誘發肩周炎;
其他鄰近部位的疾病還包括肺部結核、膈下疾病、膽道疾病等也可發生肩部牽涉痛。另外,本病發生尚與精神心理因素、內分泌紊亂及自身免疫反應等有關;
不是特別嚴重到要做手術的程度,可以根據陳老師下面的方法,對症下藥,進行自我康復鍛鍊哦~
【正確甩掉肩周炎教程】
肩周炎的康復治療有很多種,服用止疼藥、中醫外敷、針灸、物理治療等,今天小編教大家最簡單有效地方法:請認真往下看。
首先運動療法可以改善萎縮肌肉肌力,松解局部粘連,擴大肩部活動範圍。運動療法通常採用主動運動,可帶器械做操,也可做徒手體操。既要有足夠的鍛鍊次數和鍛鍊時間,又要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明顯效果。
鍛鍊以引起輕微疼痛為度,但應避免引起劇烈疼痛。一般每日要鍛鍊2-3次,每次15-30分鐘。鍛鍊內容包括肩部ROM練習和增強肩胛帶肌肉的力量練習。
1.手指爬牆:患者面對牆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慢慢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患者靠牆站立,上肢外展,沿牆壁手指向上方爬行。
2.佛手牛肉粳米粥
牛肉50克,佛手20克,梗米50克。牛肉洗淨切成塊,佛手洗淨切成片,放入鍋中,加梗米,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5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有活血止痛的作用,患有肩周炎的人可以長時間的服用,效果非常的好。
3.背後助拉:患者可取站立或坐位,將雙手在身體背後相握,掌心向外,用健側的手牽拉患肢,一牽一松,並逐漸提高位置,以儘量摸到肩胛骨下角為度。
4.旋肩:患者站立,患臂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畫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次。
5.展翅: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伸直向兩側抬起和身體呈90°,手心向下呈飛翔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