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曾和王洛賓共同創作一首戰歌,卻一直不承認詞作者是他本人

2020-12-11 西部人文地理

扁都口位於祁連山中段,高大險峻的祁連山這裡被東西劈開,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峽,即是歷史上稱作大鬥拔谷。由此向南可通河湟、向北可達甘涼,是著名的險關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數萬之眾進軍河西走廊,在這裡逢山開路,橫空出峽,直搗單于王老巢,使西漢王朝打通了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隋朝時,隋煬帝在大破吐谷渾之後,決定在張掖召見27國使者,召開萬國博覽會。這是絲綢之路的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時間最早的盛會。雖說隋煬帝行至扁都峽突遇六月飛雪,士卒凍死者大半,伴隨他西行的愛妃也因突遇奇寒,身染疾患,未及出峽,即長眠於此,但聲勢空前的萬國博覽會亦顯我中華聲威。

今天,扁都口著名的風光旅遊區,每年進入夏季這裡都會是一派碧雲天、黃花地的田園風光,是很多人的嚮往也是很多人的迷戀。但那一幕幕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仍然掛在人們的心間。當年,隨煬帝出行的愛妃的墳墓緊鄰227國道,是一座小山的模樣,其上長滿了萎萎芳草,在向世人訴說著那段哀婉的故事。而在藍天碧草間或佇立或奔騰或遊蕩的軍馬,更是喚回了人們對於漢唐盛世的歷史記憶,也會想起李白、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就經由此峽西出陽關,寫下的那些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邊塞詩名篇。

我們要說的是,在這條峽谷內,透過層巒疊嶂,人們還隱約可見一條小路蜿蜒盤旋在崎嶇的半山腰。在那條小路上,還濺灑著當年曾被馬匪押解到西寧處決的紅西路軍戰士的斑斑血跡。而今那些血跡早已化作了峽內爛漫的山花、青青的芳草、清澈的溪水,化作了肥壯的牛羊、悠揚的牧歌。

我們還要說的是,在這條峽谷內,還上演了現代戰爭史上奇蹟般的一幕。1949年9月18日,王震將軍率領數萬大軍「明月出天山」,勢如破竹,擊潰馬家匪幫,一舉解放了河西諸域,為挺進新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青山不老,幽谷為證,那些浴血奮戰而長眠於峽內的烈士們必將與扁都峽萬古長存。與他們始終相伴,並讓我們今人不斷追憶的還有一首歌,一首戰歌——《凱歌進新疆》。

白雪罩祁連,

烏雲蓋山巔,

草原秋風狂,

凱歌進新疆。

1949年9月9日,王震將軍率第一兵團到達剛剛獲得解放的西北重鎮——西寧。當日上午,將軍就接到了上級迅速向河西進軍的電令。臨出發前,將軍忽然想到了一個人——王洛賓。那時,王洛賓才新參軍不久。將軍叫來宣傳部部長馬寒冰,要他特別關照王洛賓,並配發一匹比較老實的馬讓王洛賓騎著,便於王洛賓和戰士們一起行軍,在戰鬥中體驗生活,為他在部隊搞創作提供條件。

9月14日,部隊進入終年積雪的祁連山。15日翻山時,又遇狂風、雨雪和冰雹的襲擊,行動異常困難,但廣大指戰員冒著嚴寒奮勇前進。王震將軍到達山上後,轉過頭看到漫山遍野的戰士,為了爭取寶貴的時間正向前艱難地行進,心中感慨萬分,他說:「我們的戰士非常偉大,我們的革命就是靠這些偉大的戰士,去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而取得勝利的。」接著他又說:「烏雲把祁連山都遮住了,遙遠的草原無邊無際,我們翻過這座風雪祁連山,就可以勝利地向新疆前進了!」站在身旁的馬寒冰認真聽著,默默地把將軍的話記在心裡。

9月14日,部隊翻過了祁連山,馬寒冰把將軍的話整理了出來,整理成了前文中說到的4句詩,送給王洛賓,請他譜曲。王洛賓拿到歌詞,非常激動,反覆吟誦,眼前和胸中都是揮之不去的戰士們頂風冒雪,在祁連山中悲壯前進的場面。沒用多久,曲譜已呼之欲出。當夜,王洛賓又帶著激情將曲譜反覆修改,寫出歌曲的初稿,於第二天一大早,送給馬寒冰徵求意見。

馬寒冰看過後,非常高興,他說:「這個歌曲譜得好,唱起來很振奮人心!」隨後,帶著王洛賓一起向王震匯報。將軍聽後十分讚賞,但不認為詞作者是他本人。馬寒冰說:「這歌詞的確是您那天說出來的。」將軍說:「我也就隨口一說。」這讓馬寒冰感到很為難,因為這首歌是要印發到部隊,讓每一個戰士都會唱的。

最終,馬寒冰考慮到四句歌詞的原意確實出自王震將軍之口,在印發歌曲時,仍把歌詞的作者寫為王震。9月底,一兵團政治部發出通知,要求全體官兵學唱戰歌《凱歌進新疆》。此後,我十萬解放軍就唱著這首由王震作詞、王洛賓譜曲的戰歌,浩浩蕩蕩地向新疆大進軍了。

短短的4句詩,在歷史的細節裡抖落出的不僅僅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重述這段歷史,為的就是讓人們看到革命先輩身上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與個人品格,分明地,它亦是我軍 「凱歌進新疆」,並取得最終勝利的法寶之一。如今的扁都口山花爛漫、芳草青青、清澈的溪水與肥壯的牛羊一起伴隨著悠揚的牧歌,但先輩的足跡與經歷永遠值得人們追尋與銘記。

相關焦點

  • 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三毛一個人踏上了尋找王洛賓的旅途,兩個人年齡相差30多歲,但是第一次見面就相見恨晚,這段忘年戀並沒有發展多久,三毛曾經表白過王洛賓,但是卻遭到了拒絕,知道三毛去世後,王洛賓用一首歌說出了這裡面的原因。……」作為回禮,王洛賓也為三毛唱了一首《高高的白楊》,這首歌是王洛賓的經歷,一個青年在結婚前夜被捕入獄,他的未婚妻在丈夫入獄後擔憂成疾,不久就過世了,這個青年為了悼念未婚妻留起了鬍鬚,青年變成老頭時鬍鬚已經垂到胸前,而未婚妻的墳頭上長滿了丁香花。
  • 三毛愛上相差30歲的王洛賓,為他萬裡奔赴,卻在分別121天後自盡
    三毛的死,一如三毛一生的神秘經歷一般,總讓世人捉摸不透。在三毛以近乎詭異的方式結束生命後的第二天,一個78歲的老人,在日記裡寫下了一段給三毛的話。寫完後,他就扔掉筆失聲痛哭起來。這個老人,正是著名民族音樂家王洛賓。
  • 其實三毛並未盡懂王洛賓,只差那一步之遙的「徘徊」
    臺灣作家三毛生前深深愛著王洛賓,王洛賓也完全理解三毛,並也深愛著三毛,這點我不懷疑。不然的話,就不會有三毛在半年內(1990年3月與9月)兩度千裡迢迢來從臺灣來到烏魯木齊王洛賓的家中看望他(第一次住賓館,第二次直接要求住王洛賓家裡),也不會在臺灣3個月內一封接一封地連發15封信給王洛賓,傾情訴愛;不然的話,也就不會在聞知三毛突然不幸辭世的噩耗後,王洛賓極其悲痛,將一生中最後一首情歌獻給了三毛,為三毛而寫,三毛而唱,為三毛而泣!
  • 《三峽情》詞作者湛泉鍾去世 彭麗媛也曾唱過他的歌
    原標題:《三峽情》詞作者湛泉鍾去世 彭麗媛也曾唱過他的歌    新華網重慶頻道2月1日電 「三峽雨喲,三峽雲喲;故鄉的景喲,故鄉的情……」一曲豪情、優美的《三峽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由著名歌唱家關貴敏、吳國松、蔣大為、閻維文等陸續演唱後,傳遍了大江南北。
  • 瀋陽發現《志願軍戰歌》歌詞手稿
    這首歌是時任志願軍炮兵第一師第二十六團五連指導員麻扶搖在安東(今丹東)渡江前創作的一首出徵詩。詩中寫道: 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鮮,打敗美帝野心狼!
  • 開州區王本海《青年詞作者談歌詞創作》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一個沒學過《音樂》,不懂樂理和作曲的人很難領悟到作詞中的技巧。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夢想是為子孫後代留下一首歌!不是人人都會寫歌詞!也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詞作家!更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曹雪芹!不是人人都會寫出《枉凝眉》和《葬花吟》!
  • 王洛賓與雲南外甥女一家的情緣
    可姐姐不知道弟弟王洛賓去了哪裡?甚至她都無法確定弟弟是否還活在人世,她更不知道之後的幾十年間弟弟所經歷的苦難,還有弟弟在音樂創作上會取得如此輝煌成就。這是後話。   1941年,王慕芳在雲南生下第6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胡敏。胡敏說她知道王洛賓這個名字是十幾歲時。她經常聽母親講你有個舅舅叫王洛賓,是搞音樂的。
  • 野狼disco之後老舅再「出徵」,三天創作出抗疫「戰歌」點燃快手
    創作《出徵》只用了三天時間實際上,四位歌手演唱前一天都沒一起彩排過,只有一晚的時間各自在家熟悉準備歌詞。第二天到現場見面,和舞蹈演員彩排兩遍就進行了節目錄製。沒有時間彩排,甚至沒有充足的時間創作。這首慷慨激昂的戰歌,從接到電話創作到提交歌曲成品,前後僅用了三天時間。
  • 唱響先鋒戰歌獻給「戰疫」黨員 訪歌曲《我是黨員不怕難》詞作者裴...
    「這首歌曲是我在省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哈爾濱師範大學校黨委的發動下創作的。這是一首由黨員創作完成,鼓舞全體黨員為我們的黨旗爭光添色的先鋒戰歌。」詞作家裴佳興說。作為哈爾濱師範大學的一名黨員教師,雖然不在抗疫的最前線,裴佳興近日來筆耕不輟,一直在創作「抗疫」主題作品。
  • 《人間西湖》詞作者王水法創作《讓愛暖人間》歌唱戰疫一線的醫護...
    《人間西湖》等歌曲的詞作者王水法,攜手著名作曲家孟慶雲,共同創作了歌曲《讓愛暖人間》,以表達對特殊時期最可愛的人的崇敬之心。歌曲由著名青年歌手周澎演唱,杭州電視臺明珠頻道製作,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出品。不是你不怕死,是你有那必勝的信念。
  • 王洛賓,花兒,河州
    一嗓子小曲,把王洛賓們給震住了。一唱開,就像決堤的大壩,收也收不住。旋律美,歌詞美,美的平方。大家聽得正給勁,有人喊老闆娘辦事。「老奶奶,再給我們來最後一首!」「王洛賓,你還發什麼呆呀!」王洛賓這隻睡著的兔被驚醒了,趕緊拿出紙和筆,記下譜子。這首悽涼的調子,讓王洛賓沉浸其中難以自拔。他認真地改詞修飾,編寫了自己的第一首花兒作品:《眼淚的花兒把心淹了》。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跨越70年的「強國之音」
    隨後的團誓師大會上,他還代表5連登臺宣讀誓詞。會後,團裡《群力報》和師辦《骨幹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這首詩。連隊的文化教員還譜了曲,在全連教唱。「我當時並未意識到自己是在創作,只是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激情。」麻扶搖生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後來,麻扶搖發現,很多部隊都唱著這首歌走上戰場。歌詞,與他所寫的誓詞就差幾個字。
  • B站彈幕戰歌起是什麼意思和梗 各分區戰歌曲目介紹
    B站戰歌起是什麼梗?據了解,b站嗶哩嗶哩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發布了2018B站年度彈幕,其中有:"真實、前方高能、顏表立、彈幕護體、合影、開口貴、真香、多謝款待、戰歌起、空降成功"。其中入選排名第八的詞語——「戰歌起」是什麼梗呢?
  • 軍歌嘹亮:催人奮進的不老經典
    原標題:軍歌嘹亮:催人奮進的不老經典 軍歌與人民軍隊相伴而生,隨著軍隊的發展壯大一路走來,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感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軍人前赴後繼、英勇頑強地戰鬥和生活。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本文收集整理革命戰爭時期部分軍旅歌曲的誕生和創作過程,重溫那段充滿激情的戰鬥歲月。
  • 絲綢之路南線上的達坂山,曾讓哪些歷史名人慨嘆「行路難」?
    導讀:從《水經注》到《佛國記》再到《中國的西北角》,閃耀著一座大山的身影;從法顯和尚到隋煬帝再到範長江和王洛賓,有一座大山讓他們終身難忘。這座大山,就是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橫亙於絲綢之路南線上的達坂山。千百年來,達坂山以其巍峨險峻,「令徵人落魄,而不敢出此途」。
  • 跟偶像王洛賓的歌相比 王琪的《可可託海的牧羊人》差在哪裡?
    王琪出道時間不長,但是高產歌手原唱王琪也是這首歌的詞曲作者。他是東北人,在新疆生活了十年。他的偶像是同樣在新疆生活過的刀郎。刀郎的磁性嗓音讓很多人為之著迷,其中就包括王琪。王琪的另一個偶像是被譽為「西北民歌之父」的王洛賓。從創作風格上看,王琪更像王洛賓,但還不是王洛賓。王洛賓擅長於寫帶有西域風情的情歌,歌中往往有故事情節。「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我願做一隻小羊,坐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 王震將軍與塔裡木大學
    「我來當名譽校長作為農墾部部長,王震雖然身在北京,日理萬機,卻時刻關心著兵團事業的發展。在「文革」以前,他曾先後6次來到新疆,視察兵團的各項工作,其中僅塔裡木墾區他就去了4次,每一次他都要不辭辛苦地深入到塔裡木河農業大學視察調研,現場解決實際問題。
  • 詞作家張藜從小喜歡音樂 曾創作李谷一那英代表作
    回來後沒多久,他又是在領導面前「多言多語」,頭上又多了一頂「反革命」的帽子。1962年,張藜又被下放到農村改造,這一去就是十幾年。1978年12月,已經平反的張藜決定向命運進行一次挑戰,他要到北京闖一闖,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調到北京中央民族樂團之後,張藜日以繼夜地從事歌詞創作,幾百首歌詞放在案頭上,可沒有一首能唱得響。好心人曾勸他,寫歌詞不行,就寫點詩吧,在報上發表,也好得點稿費養家餬口。
  • 作曲家田歌去世 曾僅用40分鐘創作《草原之夜》
    來源:北京青年報曾為《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等歌曲作曲的我國著名作曲家田歌因病醫治無效,於2月1日10時5分在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6歲。田歌同志治喪委員辦公室發布訃告稱,擬定於2月3日上午8時在南京殯儀館舉行田歌遺體告別儀式。
  • 《曬太陽》詞作者被頂替?回應稱是出版公司弄錯
    可是,近日她無意中從網上發現,這首歌的詞作者竟然不是自己,而是陳某。為此,陳某回應也不了解情況經過,是出版公司弄錯,自己也是受害者。  自己創作的詞怎麼署了別人的名?  「陽光擁抱的海島,我愛上這個地方。衝破城市高樓的阻擋,空氣都變得輕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