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氣象局:24小時有無降雨預報準確率達90.9%

2020-12-16 人民日報

北京發布5月12日電(人民日報記者 賀勇 馮子晏)4月21日凌晨,一場春雨造訪北京。為做好降雨應對,北京市氣象部門提前研判,加密會商,準確預報了此次降水過程。作為今年防汛的第一次演練,此次預報及時、準確,為今年汛期防汛減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石廣利是房山區霞雲嶺鄉莊戶臺村村民,也是一名災害信息員和群測群防員。做這個工作8年多,他經歷過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以及2017年的「7·20」強降雨,深刻感受了北京防災減災能力的巨大進步。2012年「7·21」特大暴雨,曾帶給北京巨大傷痛,2017年「7·20」特大暴雨,房山站(軍留莊)、長陽站(葫蘆垡)和官廳水庫站都出現100毫米以上的小時雨強,超過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最大雨強,卻無一人傷亡。預警及時、應對得力,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安全。

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是氣象部門永恆的追求。北京市氣象局瞄準國際氣象科技前沿,聚焦首都氣象12小時短時臨近預報預警準確率提升,穩步提升天氣預報預警水平,實現重大災害性天氣無漏報。全市暴雨、雷電等突發氣象災害預警平均提前量超過30分鐘,為分區、分級應急響應提供有力支持。如今,北京地區24小時有無降雨預報準確率達90.9%。中長期預報預測業務更精細,重大天氣過程預報時效延長至30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外交往日益擴大,規模大、規格高的重大活動趨於常態。天氣情況對各類活動順利開展至關重要,首都北京的氣象服務和保障責任重大。如今,北京已經形成了全國獨有的集全方位監測、精準化預報預警、多手段遠程服務和貼近式現場服務等為一體的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模式,成為全國大型活動氣象服務的「標杆」。

去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從5月5日至高峰論壇結束,北京市氣象臺與國家氣象中心等部門以及天津市、河北省氣象局,建立專家會商聯席機制,圍繞大風、沙塵、降水等高影響天氣進行分析研判。氣象部門提前一周準確預報,活動當天的「絲路祥雲」如期出現。

北京地區降水具有年際變化大、季節分配不均、地區差異顯著、夏季降雨強度大等特點。為此,北京以提升汛期氣象保障能力為抓手,實施分區預警機制。相比於全市預警信號,分區預警的優勢體現在預警速度更快,時效性更強,精細化預警程度更高,可為有效預防氣象災害爭取寶貴的時間,同時節約政府和社會的響應成本。

「2017年,全市因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共1.5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災害損失大幅降低,分區預警正成為全市防汛科學調度的有力支撐。」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原載於《人民日報》2018年5月12日09版)

相關焦點

  • 借「智慧」洞悉風雲變幻,無錫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90%
    曾經流傳過這麼一個段子:氣象局局長問明天天氣怎麼樣,10個預報員中有8個舉手表示要下雨,局長說,好,明天80%的可能性要下雨。天氣預報真是這麼出爐的?當然不是!市氣象臺臺長牛文勝已經在氣象部門工作了20多年,1994年,他成為市氣象臺一名預報員,市民所獲取的天氣預報信息,有不少都是出自他手。其實,天氣預報的基礎是數值預報,也就是計算機「算」出來的。
  • 我國24小時內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付文)6日下午,在湖北省代表團小組會議上,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雅鳴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目前我國24小時之內的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颱風路徑誤差保持在70公裡之內,均居世界先進水平。
  • 劉雅鳴代表:我國24小時內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付文)6日下午,在湖北省代表團小組會議上,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雅鳴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目前我國24小時之內的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颱風路徑誤差保持在70公裡之內,均居世界先進水平。
  • 全省24小時晴雨(雪)預報準確率達91.2% 營口瀋陽大連三站獲認定...
    遼寧省氣象局向應急責任人發送氣象災害預警簡訊1.86億條,為「十二五」時期的3.8倍。有效應對2017年岫巖特大暴雨、2018年歷史罕見高溫、2019年「利奇馬」颱風、2020年颱風「三連擊」,圓滿完成本溪思山嶺鐵礦事故等氣象應急保障。12月3日,遼寧省氣象局曬出「十三五」成績單。
  • 氣象局長:2020年24小時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0%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近日接受了記者專訪。  一問:防災減災形勢如何?  「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禦能力。作為十八大代表,您學習、討論這個報告時有什麼體會?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每一次預報都是一個糾結的過程。」 「我們看到的天氣預報,從觀測,到數據處理,到預報結果出來,是一個系統工程。和1998年時相比,現在各種條件都有巨大的進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預報員都同樣承擔著很大的壓力。」馬學款說,「預報準確率、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對預報的需求也更高了,我們要全力以赴跟上需求的變化。」
  • 預報準確率提高40%,百度智能雲加持的重慶天氣預報來了!
    「老字號」氣象局智能化轉型  在引入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之前,傳統的氣象預報主要依靠數值預報模式。傳統的數值預報模式,受到數學、物理、熱力學的發展限制,預測準確度近年來很難再有大的突破。  而人工智慧的數據處理能力是傳統方式的成千上萬倍,歷史數據越多,深度學習的算法模型就越準確,再結合天氣預報員的經驗,能把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很多。
  • 預報準確率提高40%,百度智能雲加持的重慶天氣預報來了
    「老字號」氣象局智能化轉型  在引入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之前,傳統的氣象預報主要依靠數值預報模式。傳統的數值預報模式,受到數學、物理、熱力學的發展限制,預測準確度近年來很難再有大的突破。  而人工智慧的數據處理能力是傳統方式的成千上萬倍,歷史數據越多,深度學習的算法模型就越準確,再結合天氣預報員的經驗,能把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很多。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每一次預報都是一個糾結的過程。」「我們看到的天氣預報,從觀測,到數據處理,到預報結果出來,是一個系統工程。和1998年時相比,現在各種條件都有巨大的進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預報員都同樣承擔著很大的壓力。」馬學款說,「預報準確率、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對預報的需求也更高了,我們要全力以赴跟上需求的變化。」
  • 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時期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時表示,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氣象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減小到65公裡,穩居國際先進行列; PM2.5、臭氧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時效提高到15天;對拉尼娜、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的預測能力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天氣預報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 天氣預報:準確率追趕期望值
    例如,北京7月8日氣象預報顯示,7月9日至10日,北京城區和南部將有大暴雨天氣,局地降雨量可能會達到或超過歷史同期極值。結果北京的降雨強度遠沒有預計的嚴重。  天氣預報是怎樣製作出來的,為什麼會出現空報或漏報,應該怎樣用好天氣預報?記者最近採訪了多位專家。
  • 降雨「縮水」!沂水最新預報來了!
    當時的預報是除了德州和聊城有中雨其餘14市都是大雨起步濟南等12市部分地區甚至有大暴雨昨天開始,濟南、泰安等市陸續發布降雨訂正預報大到暴雨沒有了!濟南濟南市氣象局7月17日15時發布降雨訂正預報: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由於地面氣旋路徑明顯偏東偏南,昨日預報的17日傍晚到19日中午我市將出現的降雨過程,雨量將明顯減弱。預計17日夜間陰,18日~19日上午平陰、商河無降雨,市區及其它地區有小陣雨,北風3~4級陣風6級,最高氣溫27℃左右。
  • 我國氣象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 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丁亦鑫)記者從中國氣象局12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完整、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數值預報業務體系基本形成,集約高效的實況業務體系基本建立,無縫隙氣象預報業務體系趨於成熟,天氣預報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客觀預報不準還是主觀感受差異
    我國24小時暴雨預警準確率可達89%,但預報仍是世界級難題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
  • 上海天氣預報準確率達到95%
    上海天氣預報準確率達到95%   姚子展說,這個準確率與發達國家的預報水平「較為接近」。雖然上海目前的氣象裝備水平和數據收集系統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但與過去相比進步很快,而且上海的天氣預報技術和判斷能力較強。  據上海市氣象局介紹,支撐上海天氣預報準確度的裝備技術體系已趨於完整,氣象衛星、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雷達、強大的計算機系統以及分布面越來越廣的自動觀測點成為技術體系的主體。
  • 天氣預報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有時會有誤差?
    最新答案北京市氣象臺今早6時發布了最新預報:今天白天,北京多雲轉陰有中到大雨,伴有雷電,北風二級左右轉東風三四級,最高氣溫29℃;今天夜間,北京有大雨到暴雨(伴有雷電)轉多雲,東轉北風三四級,最低氣溫23℃。
  • 寧波日報:氣象預報如何提升準確率?-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自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與氣象預報預測和服務相關的工作,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和青島奧帆賽演練氣象保障服務。2014年入選中國氣象局首席預報員,2020年入選中國氣象局首席氣象專家。2020年12月25日8時,寒潮影響倒計時105小時。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提高準確率是世界性難題  每年春末夏初是美國龍捲風集中暴發期,前不久接連出現的龍捲風造成多人死亡,所到之處滿目瘡痍。目前,美國對龍捲風平均提前13分鐘發出預警,如果能夠提前20分鐘預報,便是很難得的。若想達到提前24小時發出龍捲風預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天氣預報怎樣出爐?聽聽他們怎麼說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4日訊 天氣預報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神秘的事。坊間曾流傳一個段子:氣象局局長問明天天氣怎麼樣,10個預報員中有8個舉手表示要下雨,局長說,好,明天80%的可能性要下雨。天氣預報是這樣出爐的?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