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線上教育蓬勃發展,一系列網上學習軟體紛紛成為學生剛需。
在這其中,老牌應用QQ也緊跟潮流,推出了所謂的「自習室」功能。該功能旨在模擬真實自習室,學生可以點擊進入自習,並可採取視頻、語音、文字的方式與其他人互動。相較於其他學習工具,「自習室」的亮點正是在於互動功能。通過實時交流,學生間可以相互監督、相互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然而,「自習室」的低門檻和缺乏監管卻使得這種亮點逐漸成為了負能量的傳聲筒。近日有用戶觀察到,有的自習室白天看上去非常正經,但一到深夜就換成了另一副面孔。通過自習室的群聊功能,
深夜用戶們毫無顧忌地散播著各種涉黃信息,有些用戶涉黃被舉報後甚至還能發言。一個好端端的學習工具瞬間變成了黃色論壇。教育軟體成「黃窩」,運營者難辭其咎
值得一提的是,線上教育工具在涉黃上已經不是初犯了。早在2018年,一款名為「互動作業」的App就被爆出在軟體內向青少年推送具有低俗內容的小說,隨後網信部門也對其作出了下架整改的處罰。在隨後爆雷的
「我要當學霸」App中,存在一個「美女學生版塊」,裡面鋪天蓋地的都是一些所謂「高中女生」、「初中女生」所發的露骨圖片,整個版塊充滿著性引誘意味。儘管這些涉黃信息都是由所謂的「用戶」發出的,但是對於黃色內容泛濫的情況,教育平臺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根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規定,網際網路平臺對涉黃信息,有義務「立即停止傳輸,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報告」。換言之,
作為提供網絡場所的一方,軟體運營者應該主動制止黃色內容散播,積極行使管理者的職責。然而,在涉黃教育軟體中,這樣的管理往往是缺乏的。大量打著「擦邊球」的黃色信息滿屏亂飛,含有性暗示意味的文章、露骨的圖片充斥著軟體各個角落。對這些用戶閉著眼都能看到的東西,運營者卻仿佛視若無睹。
甚至在一些軟體中,為了尋求點擊量,平臺方甚至主動對推送涉黃信息。監管不到位甚至默許黃色內容傳播,都使得運營者無法找藉口逃避法律責任。
涉黃軟體不能以自己沒有參與製作這些信息為由,就把責任完全推給發送者,既然運營者通過軟體賺了錢,那麼就完全有義務阻止黃色信息在自己的平臺上傳播。如果平臺仍放任黃色信息傳播,那麼將要被承擔罰款、整改甚至永久下架的行政處罰。「軟色情」目標明確,青少年往往難抵誘惑近些年,色情信息大多以「軟色情」形式出現在青少年的網絡世界中。
這些信息往往不直白表明色情內容,而是大打「擦邊球」,在標題、語氣上做文章,富含性暗示、挑逗成分。這種「軟色情」目標直指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群體,對這些正處於青春期的心靈毒害很深。他們正處於快速發育的重要階段,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觀,而無處不在的「軟色情」又恰好滿足了其對性知識的好奇,加上社會對性教育諱莫如深,青少年往往就容易掉進色情陷阱之中,從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2013年,福建一14歲少年將兩名11歲女網友約出強姦。事後發現,該少年犯此前經常瀏覽黃色網站,常常對女性產生非分之想。正是在黃色視頻的刺激之下,於是才大膽將被害人約出性侵。2015年,四川15歲少年一年內連續強姦三名女孩,而這名強姦犯也是經常瀏覽黃色網站,並且已經對觀看黃色視頻上癮。更有甚者,2014年英國的一名13歲男孩,竟然在觀看黃色視頻後強姦自己年僅8歲的妹妹!這些匪夷所思的性犯罪背後,往往都隱藏著色情內容的推動。青少年往往缺乏自控力,對色情的誘惑難以抵禦,而他們的是非觀念還沒有健全,對違法犯罪的代價缺乏認知,這個時候,
由色情信息勾起的性衝動,往往就會以性犯罪的形式釋放出去。現如今中學學業壓力大,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掉隊,紛紛選擇性價比高的線上教學為輔助,這就使得教育軟體的受眾更多為青少年。在QQ「自習室」中,常見的也都是一些以中考、高考衝刺為名的小房間,未成年人佔了很大比重。而相比於黃色網站,這些教育軟體面向的青少年群體更為廣泛,這也使得
一旦連教育軟體都泛濫成災了,那麼無數的青少年都將深受荼毒。線上教育蓬勃發展,但相關法律規定仍存在不足《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
「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的在線教育網絡產品和服務,不得插入網路遊戲連結,不得推送廣告等與教學無關的信息」、「包含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應當以顯著方式作出提示」。然而,這些規定更多時候只是起到了宣示作用,並沒有對傳播「軟色情」的現象產生實質性限制。彼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認為青少年沉迷遊戲更為嚴重,並沒有預料到教育軟體竟然也會泛濫色情信息。
去年一年線上教育業的瘋長,「軟色情」的傳播土壤爆炸式擴大,但法律並沒有跟得上該行業的增長速度,目前對民辦教育中廣告色情、群聊色情等「軟色情」的法律規制還稍顯不足。在「教育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召開涉
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及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視頻推進會」上,針對以網課平臺為首的教育軟體,教育部倒是提出了「嚴把關」的要求,希望通過學校在選取網課平臺時嚴加把關來遏制不良信息的傳播,
但對於另一些「瘋長」的教育軟體卻還是沒有涉及,這個簡單的要求後面怎麼具體執行也仍是未知。教育軟體不同於一般平臺,它面向的是整個青少年群體,因此僅僅適用一般的網絡平臺管理規定是存在不足的。
在疫情形勢還沒有明朗,線上教育軟體或仍將扮演重要角色,我們還是要期待,在這個領域能夠有更為專門、具體的規定。文章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小光
轉載聲明:請尊重原創作品,轉載不註明來源必將投訴,並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