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許多減肥姑娘都很頭疼一件事情,為什麼減肥期間會時常感覺到肚子餓,然後心裡不斷地鬥爭,到底是吃還是不吃呢?明明剛剛才吃過午飯啊?才過了那麼個2、3個小時,又感覺到肚子餓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吃多了,心裡難受,這邊有忍不住飢餓感,這麼下去,這個夏天減肥還能成功嗎?
許多減肥姑娘都很頭疼一件事情,為什麼減肥期間會時常感覺到肚子餓,然後心裡不斷地鬥爭,到底是吃還是不吃呢?明明剛剛才吃過午飯啊?才過了那麼個2、3個小時,又感覺到肚子餓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吃多了,心裡難受,這邊有忍不住飢餓感,這麼下去,這個夏天減肥還能成功嗎?
其實經常感覺到肚子餓,是一種身體對事情的反應,並不是你需要吃更多的食物。
為什麼呢?
1、你在吃飯的時候,少吃了這2樣。
有可能是一碗乾麵,有時候會是一小碗米飯一些蔬菜?這樣馬上就餓了真的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即使是熱量相同,一頓飯裡蛋白質佔的比例高一些,會比澱粉或脂肪佔的比例更高,也比較容易有飽腹感。
曾經有一項研究顯示,讓實驗者分別吃低蛋白質或高蛋白質的早餐,堅持3個月(熱量是相同的),結果發現吃高蛋白質早餐的那一組,午餐吃得比較少,體重也減輕。
除了蛋白質,纖維質也是公認最有飽足感的營養素。纖維需要較多時間才能消化,能幫助穩定血糖、減少口腹之慾。如果容易肚子餓,先看看你的飲食是不是低蛋白質又缺少纖維質。
2、你吃得少卻熱量高
飽足感的另一個關鍵是胃的感覺,進食後伸張受器會偵測胃擴張的程度,並送出訊號給大腦,產生飽足感。
伸張受器送出訊號的依據並不是熱量,而是食物的份量,如果你在進食中或餐後無法產生飽足感,可能是因為餐點份量太少。
要讓伸張受器順利送出訊號,又不至於攝取過多熱量,最好的方式是吃份量較大、但低卡路裡的食物,尤其富含蛋白質和纖維質更好,像是蔬菜、雞胸肉。餐前或進食中多喝水也是增加飽足感的好方法。
3. 瘦素阻抗
瘦素是告訴大腦已經吃飽的荷爾蒙,飽餐一頓之後,瘦素分泌會自然增加。
瘦素阻抗則表示身體已無法正常對瘦素產生反應,所以即使吃了很多也不覺得飽,不少過重的人其實都有瘦素阻抗的問題。
形成瘦素阻抗的成因複雜,一般建議規律運動、減少糖分攝取,以及充足睡眠能降低瘦素阻抗的發生機率。
4. 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如上述可能導致瘦素阻抗,也有學者曾做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人員找來15位健康的20歲世代男性,實驗前一周,他們都在家享有充足睡眠,接著進入睡眠實驗室,展開10天實驗。
這10天中有好幾天的睡眠都少於5小時,受試者每天都享用高熱量晚餐,結果和睡飽的時候相比,連續4晚睡眠不足後,受試者覺得比較吃不飽。
5. 吃太快、吃得不專心
研究顯示進食速度太快,或是吃的時候分心做其他事,都會降低飽足感。咀嚼能刺激腦部產生飽足感,唾液也能充分分泌。放慢吃飯速度、專注在食物本身,身體才來得及傳遞飽足訊號,避免一下子吃太多。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