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少年殺人案民事賠償128萬「隱秘的角落」如何照亮?

2020-08-16 新華網客戶端

白巖松

前段時間我發現好多人都在看《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在這部劇裡,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犯罪這一主題,但現實中,未成年人犯罪絕不該躲到隱秘的角落,因為它是真實的存在,我們沒辦法做到假裝看不見。

本周一,《新聞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大連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案件迎來民事訴訟的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的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而這位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毫無疑問,這條新聞又再次引發人們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討論,

上周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在這樣的新聞背景下,防範懲治未成年犯罪的思路與方法都清晰了嗎?讓未成年人犯罪,不在隱秘的角落!

「多少錢我孩子都回不來了」

這個民事訴訟的判決書,賀美玲等這個判決書等了整整快十個月了。

琪琪母親 賀美玲:有時候一天晚上都睡不著覺,天天尋思孩子這個事,我下定決心,必須討回一個結果。

本周一,大連10歲女孩琪琪被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一案,有了最新進展,受害女童琪琪的父母,終於拿到了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作出的民事訴訟一審判決。施害者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

琪琪母親 賀美玲:就是當天上法庭那時候,我心情就特別崩潰。法庭宣判那一刻,我心裡就想著孩子,我孩子是怎麼死的。

時間回到去年10月,警方通報的案情中,10歲的琪琪,在從培訓班放學回家的路上,被同一小區居住的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隨後拋屍於家對面的低矮樹叢中。這起未成年人殺害未成年人的惡性事件在當時引起輿論譁然,轉眼十個月過去,琪琪媽媽始終難以接受,自己喜歡畫畫、懂事乖巧的女兒就這樣離開了她。

琪琪母親 賀美玲:有時候去孩子案發場去,頭七八個月我經常去,天天給我孩子點個蠟燭,送個吃的啥的。因為現場離我家也不遠,幾分鐘就到了。每一次有什麼結果,我都會跟我孩子說一聲,我不管她能不能聽到,我都會告訴她。我家的店,從孩子出事以來店都停了。我經常不在家,哪都跑,我跟琪琪爸爸還有一些親戚,頭幾個月時間什麼事情都放下了,全心為孩子跑這個事。

為了追究施害方的責任,琪琪的家人始終沒有放棄努力。今年1月,琪琪父母就正式向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遞交訴狀,以生命權糾紛為由,對蔡某某及其父母提起民事訴訟。

琪琪被害案原告律師 田參軍:法院這個判決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精神責任賠償在普通的民事侵權當中。金額一般情況下不高,通常的話不超過十萬塊錢,但是這個案件法官考慮比較全(賠了四十萬),一個考慮到蔡某某的侵權的手段殘忍、性質惡劣、社會影響極大。再一個我認為,因為蔡某某他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這樣的話就是對琪琪的父母造成的心理傷害更大。

琪琪母親 賀美玲:就是說你判我幾百萬,我孩子也回不來了,不是說錢就能買回一條人命。錢是人掙的,我花這個錢心裡也不舒服。因為你給我多少錢我孩子都回不來了。

雖然目前民事訴訟的判決已經下來,但琪琪父母主張的刑事追責卻難以推進。我國《刑法》規定,未成年人滿16周歲才開始負刑事責任。儘管故意殺人等八類刑事犯罪,追責年齡放寬到14周歲,但作案時僅差兩個月滿14周歲的蔡某某,仍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人群。在案發四天後,蔡某某由公安機關裁定,對其收容教養三年,當時,警方稱這已經是法律框架內,對未成年的蔡某某做出的最嚴厲處罰。

琪琪被害案原告律師 田參軍:僅僅經濟賠償,或者經濟的救助,不足以彌補受害方的這種心理的傷害。沒有從責任劃分上進行平衡,恐怕還是不夠的。未成年的保護的話,主要是要做到均衡保護,不能單純保護加害方,就是這些幹了違法犯罪一方的未成年人的權利,也得均衡保護受害未成年人的權利。

一方面,施害者是未成年人,現行法律下蔡某某能免於刑責;但另一方面,受害者也是未成年人,琪琪的家庭也需要被保護。據琪琪母親賀美玲表示,案發後,蔡某某父母就搬離了該小區。案發至今,蔡家也從未出面道歉。在此次訴訟中,既沒有出庭應訴,也沒有委託代理律師。我國現有法律規定,監護人未盡到監護義務,導致低齡未成年人從事嚴重犯罪或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需承擔侵權責任。沙河口區法院的判決中也提到,蔡某某的父母是其法定監護人,應當悉心教導蔡某某,但他們對蔡某某疏於引導和教育,以致其故意實施殺人行為,未盡到監護責任。目前,琪琪家人還在準備材料,希望繼續追究蔡某某父母的刑事責任。

白巖松

上周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對收容教養制度進行改進完善,不再使用收容教養這一概念,將有關措施納入到專門教育,而對大連那位殺人少年的三年收容教養,已經是最嚴的頂格處理,面對這不能更改的結局,相信很多人都會想:防範這樣隱秘的犯罪,如何關口前移,儘早的發現他們呢?

強制報告制度

揪出家人猥褻女童案

2020年1月,9歲女孩蘭蘭告知父母,自己被家人猥褻,但爸媽不信。

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 徐萍:如果父母支不支持那麼孩子的求助往往可能就化為泡影,當真的看到了有一些案件過來的時候,心裡還是蠻沉重的。

2020年4月蘭蘭再次被猥褻,她偷拍全過程並上報村裡。

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 徐萍:通過他人之手的話,把這個情況反饋到了我們司法機關,這孩子也很勇敢。

這起家庭猥褻案發生在浙江某縣某村,村婦女主任將蘭蘭的舉報上報給縣婦聯,婦聯從縣直接報給了杭州市檢察院,證據被迅速固定,猥褻者很快被法律制裁。蘭蘭得到司法救助,檢察機關第一時間拿到第一手證據,首先得益於不久前,最高檢等九部門聯合試行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 徐萍:強制報告制度試行以來,報告的責任主體最多的是我們的醫療部門。醫療等部門 在發現這樣的一些未成年人,可能遭受侵害或者疑似遭受侵害的情況時,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那麼同步也向檢察機關報備。

簡言之,任何人和責任主體,只要發現未成年人遭到性侵、虐待、拐賣等9類侵害或疑似侵害的法定情形,就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履行報案或舉報職責。事實上,該項制度在被最高檢等部門推向全國前,杭州市蕭山區2018年4月已率先推行了該制度。

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 徐萍:蕭山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性侵女童的個案當中發現,前面兩家醫院,都沒有及時把孩子的異常傷情,進行一個告知,在將孩子送往第三家醫院進行救治的時候,我們的醫護人員發現孩子的傷情異常。那麼隨即通過撥打電話報警,發現了這樣一起隱案,從個案得到這樣一個啟發,說他們希望能夠建立起這樣一項強制報告機制。

徐萍所說的隱案即性侵猥褻、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的行為具有隱蔽性,蘭蘭一案屬於熟人作案的典型隱案。有數據統計,熟人作案佔比70%以上,親情、倫理、生活保障等因素都能成為報警維權的障礙。

隱蔽性的另一層含義即,因證據不全、保護未成年人意識不強等因素,行政機構等責任主體存在不予受理和報告現象。強制報告制度正是為了解決未成年人被侵害後發現難、預防難、取證難而加重侵害的問題。另一方面,如何積極開拓更多渠道,讓更多人以更主動的姿態加入報告行列,決定著強制報告制度發揮作用的廣度和深度。

螞蟻集團天樞安全實驗室專家 王群:傳統的像是在12309的檢察網,以及12309的電話一個投訴舉報,對於民眾來說的話,這個參與度是比較低的。其實就算是群眾是有相應的線索,他也覺得可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顧慮所導致的,我不進行舉報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檢察部門的話,相對來說接收線索是比較滯後的,如果有機會的話 我是想做中間的一個橋梁。

王群曾在檢察系統工作8年,熟知證據收集之難,在他看來,強制報告制度要打消公眾因報告洩露隱私而可能被打擊報復的顧慮。徐萍及同事則在試圖解決線索源於公安單一渠道的問題。

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 徐萍:杭州是一個網際網路高地,我們在進一步深化強制報告制度的同時,也考慮到了是不是能夠以這個科技賦能的形式,能夠助力我們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我們是想進一步拓展我們檢察監督渠道,能不能有一個全民參與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也考慮到,我們支付寶的用戶黏性比較大,另外一個用戶的覆蓋面也比較廣。

今年1月,杭州市檢察院與支付寶安全中心,正式發布「檢察監督線索舉報—杭州」小程序未成年人保護專欄,蘭蘭一案中的縣婦聯,正是在媒體和系統內部宣傳下得知該程序,通過文字、視頻、定位等實時上報案件,並直達杭州市檢察院。

螞蟻集團天樞安全實驗室專家 王群:如果您選擇實名舉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加密的渠道,跟杭州檢察院的後臺系統進行實時對接,保證這個數據肯定是在安全的範圍之內進行傳輸。對於像匿名舉報這一些線索的話,設定一些必填的一些項目,會有一定指引引導,就是說必須得填哪幾類元素。

目前,杭州共發生涉強制報告刑事案件34件,同時還對制度落地不利者發出檢察建議書14份,顯然,只有長出「牙齒」的制度設計,才能讓責任主體有報告意識,而科技賦能拓展多元渠道報告,也才能讓更多人敢於更早發現侵害未成年人的行為,讓未成年人免於繼續被侵害的可能。

白巖松

無論是未成年人還是成年人,走向犯罪,大多都不是一步就跨進了犯罪的深淵,往往是由小錯到大錯之後又走向犯罪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當中就提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堅持分級預防,提前幹預,將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分為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和犯罪行為等由輕及重的三個等級,並分別規定了相應的幹預或矯正措施。的確,我們如何讓那些只是犯錯的未成年人不滑向犯罪的邊緣?

沒有絕對的「壞小孩」

本周五,在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宣布,對於三名因打架鬥毆觸犯刑法的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如果起訴,他們將可能被判一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不起訴的條件,是他們的家長需要和社工組織籤署協議,在考察期內,他們必須在家中接受社工的心理和行為矯正。

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總幹事 黃旦聞:他將會有一個六個月到一年的考察期,在這個考察期裡邊我們社工就會全程的介入,提供一對一的輔導,主要是從他的行為的矯正,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這幾個層面,來給他提供相應的輔導。

作為有著多年經驗的司法社工,黃旦聞深知未成年犯罪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今年4月,她曾接觸過一位因偷竊摩託車被刑事拘留的未成年人,而回望他的成長經歷讓人惋惜,幼年母親自殺後,他與姨媽一起生活,隨後逃學、夜不歸宿、小偷小竊等不良習慣日積月累,如果早一點介入他的成長,他也許不會從犯錯到犯罪。

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總幹事 黃旦聞:如果在他2018年第一次有夜不歸宿等這樣的行為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學校、家庭有這樣的發現報告機制,及時地介入那是否還會有後續呢,那如果在他2019年有第一次這樣的盜竊的行為發生以後,及時做一個矯治的話,那他是否會意識到我自己已經違法了,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對我未來會有影響。讓未成年人在第一次有不良,甚至嚴重不良行為發生的時候,甚至是他已經踩到了我們相應的底線的時候,我們社工可以來進行及時的介入,幫助他後續的不良行為的阻隔。

在黃旦聞看來,派出所,是防止未成年人滑向犯罪深淵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關口。實施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常常因未滿16周歲不予治安管理處罰,公安機關只能責令家長加以管教,這些很可能「無人問津」的「問題少年」也許就此錯上加錯。在上海市推動的「觸法違警未成年人」轉介社工試點中,民警接手未成年人案件後,如果家長等法定代理人無法到場,應該通知社工作為「合適成年人」趕到現場。

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總幹事 黃旦聞:這就是我們一個派出所的審訊室。我們兩位辦案民警通常會坐在這兩個位置,我們的社工坐在這邊,我們的未成年人就在這樣的椅子上面,我們就開始這樣的一個詢問我們也會告訴他,作為合適成年人,我們會給他提供一些什麼樣的服務,能夠讓他知道,原來我們社工是站在他的立場,去維護他的利益,這時候他就會比較安心一點。

社工不僅要起到撫慰和教育的功能,還會監督民警的審訊行為,防止出現刑訊逼供。如果案件進入偵查、起訴、審判等階段,社工也會全程提供服務。但對社工來說,要想使得這些孩子真正迷途知返,就必須走進他們的內心,這往往需要漫長的建立信任的過程。

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總幹事 黃旦聞:他們不知道如何去保護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求助,但是另外一方面,由於長期處在一個極不安全的環境裡面,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值得被愛,因為他們沒有被無條件的愛過。所以他們就不懂得如何去自重和自愛,所以這很容易去涉險。

社工 張秋蓉:需要慢慢地打開他們的心門。這個階段就像我們對寶寶的狀態其實很相近,要給予充分的耐心,不能很急躁。我們會接納他們的情緒,會通過一些回應,傾聽一些專業的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是很真誠地和你溝通,我們是能夠理解你的情緒,我們也是願意陪伴你左右,幫助你一起走向更好的未來。

這些服務內容,都已寫入剛剛出臺的《上海市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範》。在這部規範之中,社工服務的重要方法是家庭治療。在社工們看來,不存在絕對的壞小孩,未成年犯罪往往是在家庭陪伴缺失的情況下,在無助和憤怒無處釋放之後結出的「惡」之花。而要讓這些隱秘角落的小花重見陽光,必須從他的家庭開始改變。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費梅萍:他成為是一個嚴重不良的或者涉罪的青少年,但是這些青少年也好,未成年人也好,他本身依然有一個要往上成長發展的需求,無論是他的潛能以及他成長的需求,那都是存在的,全社會,包括政府,包括家庭,包括學校,讓這些孩子的成長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持,然後他自己在預防犯罪方面的抵禦能力也有一個成長。

白巖松

我們常常說解決很多事情,千萬別走向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其實面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和懲治也同樣如此,強調嚴格懲治,讓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一樣去擔責,這不符合我們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大趨勢。而反過來保護未成年人,也絕不是寬鬆溺愛犯了罪當沒事兒,所以很多事情的進步,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要在爭議討論協商的過程中朝一個更好的方向去走,但願我們能縮短這個進程,少付出點代價。

相關焦點

  • 新聞周刊丨大連少年殺人案民事賠償128萬 「隱秘的角落」如何照亮?
    白巖松前段時間我發現好多人都在看《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在這部劇裡,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犯罪這一主題,但現實中,未成年人犯罪絕不該躲到隱秘的角落,因為它是真實的存在,我們沒辦法做到假裝看不見。本周一,《新聞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大連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案件迎來民事訴訟的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的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而這位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
  • 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案民事賠償128萬,「隱秘的角落」如何照亮?
    去年10月,大連一名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日前,該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28萬餘元。這則民事訴訟的判決書,被害女孩琪琪的家人等了整整快十個月琪琪被害案原告律師 田參軍:僅僅經濟賠償,或者經濟救助,不足以彌補受害方心理上的傷害。沒有從責任劃分上進行平衡,恐怕還是不夠的。未成年人保護,主要是要做到均衡保護,不能單純保護加害方,也得均衡保護受害未成年人的權利。
  • 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案民事賠償128萬,「隱秘的角落」如何照亮?
    去年10月,大連一名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日前,該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28萬餘元。這則民事訴訟的判決書,被害女孩琪琪的家人等了整整快十個月琪琪被害案原告律師 田參軍:僅僅經濟賠償,或者經濟救助,不足以彌補受害方心理上的傷害。沒有從責任劃分上進行平衡,恐怕還是不夠的。未成年人保護,主要是要做到均衡保護,不能單純保護加害方,也得均衡保護受害未成年人的權利。
  • 大連少年殺人案民事賠償128萬,聚焦隱秘角落的未成年犯罪
    》這部劇,在這部劇裡,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犯罪這一主題,但現實中,未成年人犯罪絕不該躲到隱秘的角落,因為它是真實的存在,我們沒辦法做到假裝看不見。本周一,《新聞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大連十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案件迎來民事訴訟的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的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而這位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毫無疑問,這條新聞又再次引發人們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討論,上周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在這樣的新聞背景下,防範懲治未成年犯罪的思路與方法都清晰了嗎?
  • 大連少年殺人案賠償128萬,央視聚焦隱秘角落的未成年犯罪
    來源:央視新聞大連少年殺人案民事賠償128萬,央視新聞周刊聚焦隱秘角落的未成年犯罪。本周一,《新聞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大連十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案件迎來民事訴訟的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的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而這位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毫無疑問,這條新聞又再次引發人們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討論。
  • 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案被判賠128萬!如何照亮「隱秘的角落」?上海這樣做
    大連一名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日前,該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28萬餘元這則民事訴訟的判決書,被害女孩琪琪的家人等了整整快十個月杭州蕭山:率先推行強制報告制度對大連殺人少年進行三年收容教養,已經是最嚴的頂格處理。面對這不能更改的結局,相信很多人都會想:防範這樣隱秘的犯罪,如何關口前移,儘早地發現他們?如何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各地紛紛在行動。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賠償128萬 女孩家屬將追究刑責
    新聞周刊丨大連少年殺人案民事賠償128萬「隱秘的角落」如何照亮?本周一,《新聞周刊》曾經報導過的大連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的案件迎來民事訴訟的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的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而這位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
  • 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案一審宣判,128萬無法彌補一家人的痛
    一直在關注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案,對於「民事賠償128萬」的結果深感遺憾。因此,對於刑法規定真的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促進改革,特別是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從去年10月到如今,大連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案件讓人毛骨悚然。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一審被判賠償128萬
    去年10月,遼寧大連一名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日前,該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28萬餘元。杭州蕭山:率先推行強制報告制度對大連殺人少年進行三年收容教養,已經是最嚴的頂格處理。面對這不能更改的結局,相信很多人都會想:防範這樣隱秘的犯罪,如何關口前移,儘早地發現他們?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一審被判賠償128萬
    去年10月,遼寧大連一名  這則民事訴訟的判決書,被害女孩琪琪的家人等了整整快十個月。
  • 陽光普照「隱秘的角落」,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淇淇(化名)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實施3年收容教養。
  • 賠償128萬!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
    ​本周一,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進行,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28萬餘元,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2019年10月20日下午,家住大連的沙河區的
  • 大連13歲殺人少年家房屋將變賣 大連男孩殺死10歲女孩案最新消息...
    去年,一則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的新聞,曾讓我們無比驚愕——  遼寧大連,13歲男孩蔡某把住在同一個小區的10歲女孩騙到家裡,欲行不軌卻遭到激烈反抗。盛怒之下,男孩用水果刀在女孩身上亂捅一氣,女孩當場身亡,隨後男孩將其拋屍灌木叢。
  • 大連13歲男孩殺人案後續:父母拒不履行賠償已被拘,房屋被拍賣
    大連13歲男孩殺人案後續:父母拒不履行賠償已被拘,房屋被拍賣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2019年10月20日這天,在大連有一名13歲的男孩蔡某某性侵10歲女孩淇淇未遂,蔡某某因為擔心淇淇向自己的家長告狀,將淇淇殘忍殺害之後拋屍於灌木叢中,當時這個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非常群眾的震驚,一時之間這件事情在網絡上面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熱議
  • 大連13歲殺人男孩父母拒不賠償!長假期間老賴夫妻已被拘留
    備受關注的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10歲女孩淇淇殺害案近日又有最新進展。 8月10日,法院判決男孩方賠償原告128萬餘元,如果還是不賠償,再往後就要面臨判刑了。目前兇手父母在大連沙河口區擁有一套103平的房產,目前法院估值為114萬元。將於11月2日公開拍賣。
  • 大連10歲被害女童獲賠128萬!被告父母拒不賠償怎麼辦?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案已於近日開庭,兇手父母被判處128萬餘元的賠償。如今受害女童小淇的遺體仍在殯儀館內未火化,小淇母親也透露不想在民事訴訟上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希望著重在刑事部分。但關鍵在於,兇手蔡某某一家都不講道理,試圖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擺脫責任。如果被告父母拒絕在10天內賠償又該怎麼辦?
  • 大連十歲女童被害案行兇少年家房產進入變賣程序,暫無人報名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案」有了最新進展。13歲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名下的房產經歷了兩次流拍後,將於12月16日10時開始進入到變賣程序。據此前報導,8月10日,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對淇淇被殺案作出判決,在民事賠償部分,判處蔡某某父母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合計128萬餘元。田參軍律師稱,自從大連女童被害案民事賠償部分法院判決生效後,被告蔡某某的父母沒有主動履行法院的判決,原告淇淇父母沒有收到蔡家一分錢,沒有聽到他們一句真誠的道歉。
  • 「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童案」兇手家房屋無人競拍
    備受關注的「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童案」有了新進展。11月2日,該案13歲加害人父母名下房產正式進行司法拍賣,11月3日上午10點,第一輪拍賣結束,據拍賣網站信息顯示,共有5344人進行圍觀,但直到拍賣結束仍然無人競拍。
  • 大連13歲殺人少年家房屋兩次拍賣失敗,將被變賣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華夏貴商網、荔枝視頻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大連一名殺害10歲女孩的13歲行兇少年蔡某的父母名下房產經過兩次流拍,將從12月據悉,8月10日,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就淇淇遇害一案作出判決,在民事賠償方面,判決蔡某某的父母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天內賠償原告共計128萬餘元。被害女孩淇淇的代理律師田參軍表示,拍賣程序是司法強制執行的最後一步。假如出售成功,淇淇媽媽將得到這一百萬元,如果沒有賣出,有兩種可能,「要麼以物抵債,要麼退還。」
  • 《隱秘的角落》如何靠彩蛋出圈
    6月下旬開播,端午期間收官,有關《隱秘的角落》結局如何解讀、隱秘的真相和為何大火的種種話題,至今仍然掛在各個熱搜榜上。因被「飄向西天」和「一起爬山嗎」而洗腦,《隱秘的角落》已經拿下豆瓣8.9分的高分。一部懸疑劇的大範圍出圈,以一種不知來處但摧枯拉朽的力量,洗刷了此前外界對於懸疑劇小眾、不討巧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