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界武陵源,拔地而起、壁立千仞的三千奇峰,是聞名中外的絕美風景。鮮為人知的是,在澧水源頭的桑植縣,一條條綠水好像翡翠緞帶,碧藍碧藍,蜿蜒在高山深谷中,獨特而秀美。近三年,張家界攻堅大鯢保護區小水電整治,桑植縣就有35座電站全部退出發電功能。因為徹底的水生態修護和嚴格的水資源保護,澧水源頭水入選 「中國好水」。800裡澧水從桑植出發,一路碧波蕩漾,注入洞庭,匯入長江。
桑植縣五道水鎮,澧水北源。七眼泉日夜冒出的泉水一路向東,劈山切谷、蜿蜒而下。兩千年前,屈原在這裡留下詩句:「沅有芷兮澧有蘭」。一千二百年前,柳宗元這樣讚頌澧水之美:「南州之美莫如澧」。
為了讓山裡人告別煤油燈,也為了防洪灌溉,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澧水上築起了一座座大壩和水電站。到2017年,張家界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有88座水電站,僅在桑植的核心保護區,就多達30座。
張家界市水利局局長 胡聖虎:小水電,對於我們張家界也是落後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對於我們當時解決老百姓的用電需求,對於我們張家界的發展肯定是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澧水北源的幹流上,兩年前,這裡並沒有現在的瀑布群,橫亙兩岸的是芭茅溪水電站。大壩截斷了河流,阻斷了魚類洄遊通道,大鯢被迫形成孤島化的生存分布。張家界大鯢保護區監測,野生大鯢的數量一度不足2000尾。
2018年12月10日,芭茅溪水電站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考慮到周邊村莊的用電和灌溉,縣裡同步改造升級農網,投資新建抽水泵。
桑植縣水利局局長 谷國生:我們現在站的這個位置,這個大壩原來就是這個樣子,現在正好就是這個角度,大壩拆除以後,樹已經長得鬱鬱蔥蔥了,完全恢復了自然的生態。
相比運行了42年的芭茅溪水電站,同屬澧水北源沿線的山羊溪水電站只存在了短短6年,它2013年才建成發電,2019年便拆除。村支部書記高緒前,親歷了當初的開建和到後來的拆除,村民的工作都由他來做。
桑植縣橋自灣鎮山羊溪村支部書記 高緒前:本來建電站的時候,我們村支兩委搞工作真的搞得很難,是不是?要聽說要炸了,當時我的心情真的不好了,老百姓他們不通,甚至我也不通了。
高緒前最大的擔心的是,村裡人的收入問題。電站有20多名職工,吃住花銷都在村裡,鄉親們賣雞蛋和小菜也能有點收入。沒了電站,只怕村裡的農產品就沒了銷路。橋自灣鎮因地制宜的辦法是,聯合周邊鄉鎮,做大每周六的集市,每個月還辦一場消費節,幫助村民賣山貨。
桑植縣水利局局長 谷國生:當時建電站是興利避害,發展水利。現在拆除水電站是生態優先,為了人民持可持續發展、長遠發展。所以作為一名水利人,我們建電站是光榮的,我們拆除電站也是光榮的。
桑植北部的八大公山,是澧水的主要源頭。保護區裡三大林區,總面積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94.1%,是江南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也是我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在紅外相機的監測畫面中,頻頻出現紅腹角雉、白頸長尾雉、林麝、雲豹、黑熊。它們悠然自在的生活,詮釋著這裡的珍貴生機。每年,從八大公山,涵養水源10億立方米,有近5億立方米清水流入澧水。
用好水釀製好豆腐,家住山腳下的周元章,這兩年的新生意是用古法研磨,做純手工的桑植腐乳。他原本投資建了個水電站,收益可觀。水電站拆除後,他嘗試養豬、養蜂,最後還是決定拿水做文章,主打豆腐乳。
桑植縣八大公山鎮九龍村村民 周元章: 今年46了,我認為人到了這個年齡的話,可能思路想的一些問題不一樣了,感覺做一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國家環保政策的重要性,環保優先,我都能想通你有什麼想不通。
現在,周元章動員周邊老百姓做起了產業鏈,黃豆、花椒、辣椒,這些原材料都是用本地的原生態產品。
桑植縣八大公山鎮九龍村村民 周元章:我們整個張家界的土現在都是富硒的,我想把這一塊,把原生態的產品分享給了城市的朋友,分享給有需求的朋友,然後帶動咱們周邊鄉鎮的老百姓增產增收。
澧水流域地處武陵山脈褶皺帶,山深林密,河谷深切。澧水自山體之間蜿蜒穿過,河道窄處不及10米,水色泛綠卻清澈,比山林的綠更深更濃,遠看像某種綠色的染料。
山奇水異、洞幽林密,這裡是中國大鯢的主要原產地。大鯢,俗稱娃娃魚,它與恐龍同起源於3.5億年前,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名錄。1996年,涵蓋張家界76.5%水域面積的大鯢保護區,成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大鯢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相當於活體水質檢測器,一旦水質達不到要求時,它們就會死亡。
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大鯢保護生物學研究員 梁志強:我們發現在這幾年,我們保護區的大鯢自然種群有明顯的恢復跡象,(說明)河流連通性的恢復,以及種群的增殖放流,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強力推進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改,近三年,保護區內的88個水電站,除2座明確保留外,其餘86個水電站全部關停退出。水電站大壩拆除後,濁水變清水,死水變活水。大鯢的活動通道順暢了,食物也豐富了。最新監測,保護區內野生大鯢現在超過了兩萬尾,是低谷時期的10多倍。
張家界市委書記 虢正貴:綠色是我們的底色,生態是我們的生命。大自然它是公平的,你愛惜它,他就會給你滿滿的回報,並不是因為我們保護了山水就失去了機遇,更好是贏得了現在的機遇,也贏得了未來。
來源:芒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