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學生閱讀很重要,但現在有些老師喜歡讓學生閱讀後抄寫好詞好句,而不重視讓學生寫點讀後感。這是重視閱讀還是將閱讀流於形式呢?
下面就學生閱讀的事,我來分析一下利弊:
閱讀不同於精讀,讓學生閱讀博覽群書的目的,不外乎是通過閱讀使學生擴大視野,了解學生不知道的世界,深層次的通過書上的故事感悟生活,潛移默化中增加學生的詞彙儲備量,再讓學生每次讀完寫點讀後感(不要求必須長篇大論,每次寫一點心得),這樣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可不少老師讓學生每天從閱讀的書中抄寫好詞好句,等於學生看完書後,需要花大量時間,使好眼力,專門從書裡找好詞好句。眼力不好的,專注力不太好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需要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幾個好詞好句。
教育,一直在提倡要給學生減負,可這樣閱讀後,又要求學生返工,從書裡找好詞好句是否需要大量的時間,是否在給學生增加不必要的作業負擔?
且不論找好詞好句有什麼好處,如果孩子看的是敘事比較強的書,如果孩子看的是科普說明類的書,這類書裡好詞好句很少,學生怎麼找到好詞好句?
如果學生為應付老師布置的找詞句的作業,勢必逼著學生去讀文學類很強的書,其他故事類、科普類、歷史類……這樣的書勢必會被學生疏遠,久而久之,試圖通過學生閱讀來擴大學生的視野,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感悟生活,不就成為空話了嗎?
閱讀不同於精讀,閱讀就是博覽群書。所以,非常不贊同老師要求學生閱讀後摘抄詞語。
閱讀後讓學生摘抄詞語,而不重視讓學生閱讀後寫點什麼想說的,可以說的,或者長篇大論式的讀後感。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中國式家庭教育我要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