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爺叔告訴儂:老底子上海人為啥不過小年?小年夜到底吃點啥?

2020-12-20 騰訊網

掐指一算~

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啦!

每年這個時候,

有關南北習俗差異的話題就會熱起來!

比如「究竟哪一天是小年」

就是一個比鹹甜粽子討論更熱烈的問題~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阿拉只記得小辰光

除夕前一天才是小年夜

小年夜這天蠻忙的~

除了要在家裡大掃除,

去理髮店做頭髮,

還要祭祭老祖宗,

準備大年夜的豐盛飯菜~

上海老克勒王蔚老師,

他是新民晚報的首席記者,

也是一位鑽研上海方言的

上海爺叔!

今朝,

王蔚爺叔就用上海話

為大家講講阿拉上海人的小年夜!

講得邪氣扎勁~

過小年夜

文/朗讀 新民晚報 王蔚

小年夜1來自儂好上海00:0002:03

過年,中國從官方到民間的正式叫法是「春節」,也就是農曆的新年。中國老百姓有一句俗語,叫「過年過到正月半」。意思就是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

今天我想著重講講過年前的一個流行於我國部分地區的節日——小年。很有意思,這幾年,每到小年前後,不少人會在網上熱烈討論。因為,老底子在我們上海,是沒有過小年這個概念的。老底子上海人只過「小年夜」。

小年,啥意思?其實,小年並非專指某一天某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是各不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將相等大戶人家,於臘月二十三要隆重舉行祭拜活動,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稱為過小年。

南京地區,他們是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稱為小年。但是,江蘇、浙江的其他一些地區,喜歡把臘月廿四和臘月三十的前一天都稱為小年。

但是,我們上海人又更特別點,一直把年三十除夕稱為大年夜,把大年夜的前一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九稱為小年夜。也就是說,上海人的傳統,是不過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小年的,上海人只過大年夜前一天的小年夜。

小年夜2來自儂好上海00:0002:35

當然,上海歷來是個海納百川、包容大氣的國際化大都市,歷史上就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現在,越來越多來自北方或其他省市的新上海人生活在我們這個大都市裡,他們想按照他們家鄉的風俗過小年,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同樣,上海傳統是上海人只過小年夜,不過小年的。

中國人過年過節離不開吃,吃是重頭。這也是農耕社會的一大特徵。那麼,過小年吃啥?問也不要問,北方人肯定是吃水餃。就像前兩天的冬至,半個中國在吃餃子。但是,不過小年只過小年夜的上海人,吃啥?或許出乎全國人民意料,上海人的小年夜是沒有規定一定要吃什麼的,吃餛飩可以,吃湯圓、吃年糕也可以,吃飯喝酒甚至吃西餐都行。

為啥呢?因為,從前,上海人的小年夜是最忙碌的一天,要忙著準備第二天大年夜的年夜飯。一般,小年夜裡家家戶戶要做蛋餃,要做燻魚、做肉圓,要包春卷,要包湯圓,筍乾燒肉要慢慢地在煤爐上篤起來了,雞和鴨也要殺起來了。男女老少還要趁這一天,浴要洗,頭要剃,窗要擦,地板要拖,床單被子要換新的,招待客人的瓜子花生糖果香菸也要擺到盤子裡了。

所以,上海人是很重視、很隆重過小年夜的,有的人家,還要在這一天的晚上全家一起吃團圓飯。比如,有的家庭會小年夜在娘家吃年夜飯,大年夜再到婆家吃年夜飯。想給壓歲錢,小年夜也可以給了。

重要的事情講三遍,上海人是一定要過小年夜的。

往期回顧

阿狗阿貓、阿潽阿潽、阿爹拉娘…哈有味道!請戳

上海話裡的「阿」大有講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國人?

「晚」在上海話裡居然有3種讀音?請戳

為啥新民晚報要叫「新民夜報」?困惑上海人多年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筷子、調羹、痱子上海話怎麼讀?感興趣請戳

上海爺叔講惹氣的上海閒話!「筷子」怎麼讀?正宗310都會念錯

樂凱、豪騷、狗皮倒灶,這些上海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請戳

聽上海爺叔講正宗上海閒話!這些快要被「遺忘的詞」,你都會讀嗎?

【田小魚綜合編輯 】

音頻及文章,由新民晚報首席記者王蔚 授權發布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主頁面底部菜單,可閱讀完整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阿拉上海人不過小年,只有小年夜
    上海老底子今天一大早剛醒過來朋友圈裡不知道刷到了有多少「小年」有一點點懵差點以為自己日子過昏頭,明天就是大年夜還看到不少小年迎財神?上海不止是沒有過小年的習俗很多大家喜聞樂見的吃食阿拉上海人過年也都不約的那我們過年都約什麼最重要的大概是勺子裡抹豬油做的蛋餃了!
  • 上海人辦喜酒,第一道熱菜為啥是炒蝦仁?上海爺叔告訴你答案!
    在上海,上海人把辦婚宴叫做「辦喜酒」,受邀參加婚禮,上海人則稱為「去吃喜酒」。今朝,小儂的老朋友,上海老克勒王蔚老師,要和大家聊聊上海人結婚的那些事~儂曉得,老底子上海人辦喜酒,第一道熱菜上的是什麼?上海人結婚都有哪些傳統?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小年夜」 為啥和很多地方不一天
    優雋 製圖  問:春節越來越近,過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前兩天,身邊一位北京的朋友告訴我說,在北方,從臘月廿三「小年」開始,就算是進入過年「狀態」了。今年的「小年」是2月1日,記得小時候,小年這一天是要隆重慶祝的,家裡要除塵、祭灶,要供關東糖(糖瓜兒)……我一想不對啊,上海可是除夕前一天才是「小年夜」,一般是臘月廿九(今年例外,除夕是廿九,小年夜則是廿八)。我把這個差異告訴朋友,可他卻覺得奇怪、聞所未聞,甚至懷疑我是不是記錯了。
  • 聽上海爺叔講正宗上海閒話!這些快要被「遺忘的詞」,你都會讀嗎?
    儂會得講標準上海閒話伐?老上海人嘴裡的上海話,聽著復古,邪氣有米道額!來來來~今朝上海爺叔教儂講正宗上海閒話!老底子上海人的上海話上海有種喝水叫吃茶 在阿拉上海,「喝」這個動作基本都講做「吃」。喝水是「吃茶」,喝酒是「吃老酒」,喝奶茶叫「吃奶茶」。
  • 陸家嘴地下有座老上海裡弄,旗袍阿姨單反爺叔都來了!
    繼太古匯星巴克、重開的市百一店之後, 今年夏天, 上海的阿姨爺叔們又找到新的打卡地了! 最近, 位於陸家嘴某商場內的一條老式裡弄, 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感受「老上海」魅力。
  • 爺叔阿姨的Costco經濟學
    ■這對阿姨爺叔全副武裝,在人群裡相當扎眼。在本周三早上第一批排隊的人群中,這對爺叔阿姨的顯眼指數,不亞於早上7點就搬著小板凳在門口坐等的人。不過沒關係,阿拉退休了,辰光不值銅鈿。」爺叔65歲,但還是愛時髦,頭上戴著一頂鴨舌帽。他也自豪於自己的「時髦」:「我天天網上看新聞,研究伊(指Costco),網上早就辦好卡了。像我這種不多的,阿拉同學當中還沒人來過唻。」「叫伊拉來,不要來,因為聽說不適合中國人,吃不準是哪能回事體。我不管的,樣樣東西都要嘗試一下,即使吃虧了,也已經嘗試過了。」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真如區」,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62年前上海老底子有一個真如區儂曉得伐?講起真如,交關人都曉得真如寺、真如鎮、真如火車站,但對真如區就不大清爽了。真如區範圍真如區,曾經在啥個地方呢?上海市老地圖真如區,位於上海市的西北部。
  •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
    但,王伯伯們對此是不屑理會的,上海爺叔們有時候小氣,但更多時候是精細,會過日子;上海爺叔們有時候瑣碎,但更多時候是體貼,溫情脈脈;上海爺叔們夏天喜歡穿著老頭衫,拖著拖鞋,在弄堂口乘涼吃瓜,但只要出門見客,一定頭勢清爽,打扮挺括,在物質最不豐富的年代,他們也奇蹟般地發明了假領子這一「神器」。  王阿姨在家經常指著王伯伯的鼻頭,狠狠地說,「死老頭觸氣!」
  • 我們海鹽人不過小年,只有小年夜!
    : 冬至、拜灶神、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和大年夜(除夕)。 而到了宋代,為了省事,小年夜和拜灶神合併了 日子定在臘月廿四。 清代時由於農曆臘月廿三日是滿族祭祖的日子,因此清皇室規定農曆十二月廿三日是小年。隨後不少北方地區的小年夜就變成了十二月廿三日,而南方大部分地區還是十二月廿四日。
  • 2017年上海小年夜是哪一天?上海小年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2017年上海小年夜是哪天?上海小年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四(民間祭灶日),也就是1月21日。上海等江南一帶的「小年」通常是指大年夜的前一天,當天並無特別講究;而民間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比北方地區晚一天,但隨著城市生活的加快,上海人如今仍保持祭灶習俗的已不多。
  • 中國最早的英語角,記錄了上海爺叔的青春歲月
    這個中國最早誕生的英語角,曾經也是上海爺叔們青春歲月裡的一部分。「年輕人講『格幫上海爺叔CN都老棺材了,英語講了噶好啊』。伊不曉得阿拉老早年紀輕辰光,都在此地混的。」今年60多歲的老侯膚色偏黑,聲音洪亮。他謙虛地說自己英語「不來事」(不行)。「但是我吶,善於跟外國人吹牛逼,隨便talking(聊天)。」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蓬萊區」,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60年前上海老底子有一個蓬萊區1945——1960儂曉得伐?「上海老底子「公眾號已先後介紹了嵩山區、新成區、真如區等三個舊區。有網友多次留言,還有蓬萊區、榆林區、江寧區等等。實際上,上海曾經是還有交關區。旁友,請儂勿要急,阿拉一一慢慢道來。今朝,就專門講講60年前的蓬萊區,一道懷懷舊。蓬萊區範圍蓬萊區,位於上海市區東南部。
  • 上海人為啥把包子叫做饅頭?上海爺叔一次講清了
    今天,小儂又請來了老朋友王蔚爺叔用上海閒話搭大家講講上海人眼裡的饅頭和包子~王蔚爺叔是新民晚報的首席記者,平時也特別喜歡鑽研上海方言~上海人為啥把包子叫做饅頭文/朗讀 新民晚報 王蔚上海人為啥把包子叫做饅頭1.mp3來自儂好上海00:0002:32西北風要刮起來了。冷得來縮縮抖的辰光,如果來一客小籠,來一客生煎,來一客雙檔,吃到肚皮裡,熱到心頭裡,真的不要太愜意哦。
  • 這個風靡全國的發明居然出自上海!以假亂真60多年還翻出了新花樣...
    不過,你知道嗎?老底子額上海寧每到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會拿出一樣的「秘密裝備」來保暖!沒錯,就是它!然而,現在已經很少有店家賣這種老貨了!但是在上海靜安區石門二路的北京百貨店裡最近卻是人潮擁擠!前來購買的阿姨爺叔絡繹不絕許多人都是慕名而來的那麼這個假領頭到底妙在哪裡?
  • 全套上海話,儂一定要收藏
    耀知己 上海老底子上海話都快消失了,這套全的,收藏下,以免失傳!!!:認識你算我倒黴我幫儂搞搞路子:讓你明白年高色衰 老菜皮 海派腔調 老克勒推脫搪塞 老漿糊 門檻賊精 老屁眼經驗豐富 老法師 死不悔改 老油條多年相好 老姘頭 暱罵老人 老浮屍百事在行 老懂經 專家老手 老彈簧
  • 上海爺叔完成的這幅畫讓人驚豔!
    還記得上海世博會,3D版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轟動一時。而今天小儂要介紹的這位上海爺叔厲害啦!爺叔名叫餘中樑,家住嘉定真新街道,今年他已經69歲了。由於在上海還有長輩需要照顧,餘中樑時不時會從江西回到上海居住,在作品製作完成後,他就快遞迴了上海,還專門請人製作了樟木箱,用來存放這件淨重約60斤的作品。
  • 上海話裡的「阿」大有講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國人?
    阿鬍子,就是指面孔上長了老多鬍子的人; 阿貓阿狗,是指隨便什麼的小人物。格種事體有啥稀奇,阿貓阿狗儕會做的。 阿福果,是偶然碰到好運氣的戲稱。伊阿福果,今朝中了新股,還吃了一隻漲停板。
  • 上海這40種非遺美食,儂吃過多少種?
    上海人對吃可講究著呢,沒點精巧細緻勁兒,可是進不得眼、入不得口的。上海人不僅會吃,也會做,不然哪來的這40種非遺美食!!憑著對吃的這股子熱忱,稱個「美食之都」,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 「上海牌」,戳中回憶的爆款老物件!
    「上海牌」,戳中回憶的爆款老物件! 2020-05-28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上海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