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臺灣菜,口味清淡,菜品精緻,主料以海鮮為主,融會了閩菜、粵菜及客家菜的烹調手法,
先後經過荷蘭、日本的文化影響,再結合臺灣的物產及當地食俗發展起來的一種菜餚。那麼,臺灣菜有哪些出名的?臺灣有哪些經典名菜呢?本文就為你整理了臺灣十大名菜及排行榜,這些臺灣名菜排行榜值得好好收藏。
1、臺灣三杯雞
臺灣三杯雞是臺灣赫赫有名的家常菜,因其烹調時使用一杯臺灣米酒、一杯醬油和一杯黑麻油(或香油)而得名三杯。臺灣三杯雞起源於江西菜三杯雞,客家人將做法帶至臺灣後,改良創新,用臺灣米酒代替甜酒釀、黑麻油(或香油)代替豬油,同時加入羅勒(九層塔)提升香氣,從而創製出了具有臺灣特色的臺灣三杯雞,成為一道臺灣的經典美味,經典的臺灣菜,與江西菜中的三杯大不同。三杯雞味道濃鬱,更適合北方人的口味。香嫩的雞肉,味重的調料,清香的九層塔,無不讓人垂涎欲滴。
2、花生豬腳滷
花生豬腳滷是臺灣特色菜之一,採用多種中藥材、醬油、米酒等調料長時間燉煮,是臺灣特有烹調技法。花生豬腳滷顧名思義,將花生、豬腳、醬油及特配中藥材以小火慢燉,長時間燉煮後皮肉香滑且富有彈性,花生吸取燉煮精華香而入味,具養顏美容功效。
3、菜脯蛋
菜脯,即蘿蔔乾,源自閩南發音,而閩南語習慣稱蘿蔔為「菜頭」,因此把醃蘿蔔乾稱為「菜脯」。菜脯蛋是臺灣鄉土名菜之一,在雞蛋裡面混入菜脯炒成,有時也會加入一些蔥。其做法簡單,但卻能體現菜脯、大蔥、雞蛋的甘甜清香,外酥內嫩,是道極具臺灣淳樸氣息的烘蛋料理。
4、生炒花枝
生炒花枝為臺灣夜市頗負盛名的美食,是臺灣比較簡單的一道家常菜。花枝,其實就是墨魚,在臺灣這個是墨魚的別稱。「花枝」是由主料魷魚,配以各類竹筍、胡蘿蔔熬製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為魷魚上部有十個肉腕,形如花枝,於是形象地取名。一口咬下去,會感覺到鮮美湯汁溢出,而滑韌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絕。
5、臺灣薑母鴨
臺灣薑母鴨是臺灣的特色菜之一,「薑母」其實是臺語,「老薑」的意思,不是「姜」跟「母鴨」喔,臺灣薑母鴨主料一般都是以「紅面番鴨」作為薑母鴨的首選鴨種,主因是其肉質鮮美,特性接近紅肉,營養價值高,相對其他鴨種比較不澀有彈性,適合燉煮。薑母鴨原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
6、臺灣蚵仔煎
臺灣蚵仔煎是臺灣一道美味的特色小吃,是和臺灣滷肉飯齊名的大眾小吃。蚵仔煎起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進入臺灣後成為了臺灣夜市小吃的代表之一。民間傳聞,當年鄭成功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成為臺灣特色風味小吃。臺灣蚵仔煎和大陸蚵仔煎最大的區別就是太白粉的使用和甜不辣醬,臺式蚵仔煎基本上沒有不用太白粉和甜不辣醬的,口味鮮香。
7、黃金蝦球
黃金蝦球是臺灣省傳統的特色名菜,屬於臺灣菜。肉香味美,色澤誘人,滋補強壯,口感甚佳,令人垂涎的現代家常菜。把蝦仁洗淨後挑去黑色的蝦線,放點胡椒粉、鹽、雞精稍醃一會兒。準備好掛糊的原料:雞蛋液、生粉和麵包糠,分別放在小碗裡先把蝦仁放在雞蛋液裡滾一下再蘸上麵包糠,油鍋燒至7成熱,放到鍋裡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即可。
8、蒸籠沙蝦
蒸籠沙蝦一道傳統的特色臺灣菜,河蝦蝦營養豐富,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不過蝦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高血脂患者不宜多食。
9、荷葉香魚
荷葉香魚是一道臺灣菜,採用的是平魚為主要材料,平魚是一種很健康的食材,能益氣養血。荷葉香魚做法簡單,將魚鋪在荷葉上,大火蒸5分鐘,然後將蔥姜蒜、蠔油等調味品用生粉水勾芡,將芡汁淋在上面就可以了,魚肉鮮嫩,營養價值高。
10、香烤烏魚子
香烤烏魚子是臺灣年菜中必不可少一道菜,烏魚子是臺灣西部沿岸特產,取烏魚卵醃製而成,捏成金磚般的塊狀,因此也被稱為「烏金」。此菜選用豐美堅實、色如琥珀的烏魚子,以精湛的刀工切成精巧的薄片,在火上經過微微炙烤,烤至雙面金黃時香氣四溢,入口鮮香有勁,輕微的黏牙感可以感受烏魚子細膩的質感。配以甘甜微辣的白蘿蔔、鮮辣的青蒜,最大程度地呈現烏魚子的原味,清涼可口,風味絕佳。吃之前經過烘烤,搭配白蘿蔔片或青蒜片食用,是極為地道的一道臺灣傳統料理。在歐洲,這一美味也是老饕們鍾愛的餐桌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