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精神科藥物所導致的代謝症候群?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

7、如何應對精神科藥物所導致的代謝症候群?

抗精神病藥物(AP)治療的風險有耐受性事件:無生命危險的不良事件,如藥物誘導的泌乳素增高(PRL↑)、性功能障礙等;安全性事件:有生命危險的不良事件,如心血管疾病(CVD)、惡性症候群(NMS)、猝死、粒細胞缺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代謝症候群高風險因素與抗精神病藥物

(1)體重增加(腹型肥胖):

①超重與肥胖已成為公眾關注的健康問題。

②體重增加與現流行的II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相關。

③肥胖原因是多因素的,如飲食習慣、靜息生活方式、多坐少動的職業工作等。

④抗精神病藥物可致體重增加,AP通過對H1、5-HT2c及M3受體的阻滯作用而導致肥胖及高血糖等代謝異常。

國內2007年調查,服藥患者BMI超標者達33.5%(782/2334),腰圍超標者為40.5%。

(2)脂代謝異常:

國內2007年調查治療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甘油三脂升高者為35.5%(829/233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異常者為45.2%;可能機制:高甘油三脂血症與體重增加直接相關;膽固醇水平與體重關係尚不確切。

血脂異常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抗精神病藥物會引起高脂血症,已成為獨立於其他已知因素的危險因素,中心性肥胖對於高脂血症是重要的。

(3)血糖升高:

代謝症候群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發病的發病率在升高;糖尿病是一種遺傳和環境因素(包括藥物)長期作用導致的全身性代謝內分泌疾病;40~50%糖尿病患者合併冠心病;30~40%合併高血壓;代謝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糖尿病增加經濟負擔,降低生活質量,增加死亡率;早期健康幹預,減輕5~7%體重,加上每日30分鐘鍛鍊,可預防糖尿病;抗精神病藥物,是糖尿病相關危險因素之一。

國外研究顯示奧氮平致糖尿病風險比未用藥者高5.8倍;國內2007年調查血糖升高者為22.3%(521/2334)。血糖升高的可能機制:

①藥物致體重增加;②藥物阻滯下丘腦D2受體,擾亂下丘腦對血糖的調節;③胰島素抵抗(如氯氮平治療者約46%胰島素水平升高);

④藥物阻滯M3受體活性,抑制乙酸膽鹼相關的胰島素分泌。

(4)血漿泌乳素水平升高的危害:

數據來自5項臨床試驗匯總分析:共1,648例:阿立哌唑組只有1.8%泌乳素水平增加,氟哌啶醇(FGA)是54%,利培酮(SGA)是89%。血漿泌乳素水平升高的危害:性功能障礙、男子乳房女性化、閉經、泌乳、不孕不育、骨質疏鬆症等。

8、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代謝症候群的治療措施和策略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SGAs)主要的副作用就是代謝症候群,我們的治療應是獲益高於風險,利大於弊。

(1)治療前進行代謝症候群風險因素篩查,進行預測,合理選藥;也就是說開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時應謹慎考慮它在代謝方面的風險。

(2)治療中檢測MS相關指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如果出現異常及時與內科,內分泌科聯合會診,採取治療措施;如果患者初期體重增加 ≥5%, 在評估治療的時候應考慮其在治療期間發展為惡性的血糖升高或血脂異常的可能。

(4)任何AP的推薦劑量都不能替代臨床滴定,醫生應對每個患者進行劑量微調,調出「最低有效劑量」,即保證療效又切實減少了不良反應。

(5)必要時換藥,對於已經出現肥胖且有CVD風險者,應權衡利弊為其換用另一種肥胖風險較低的AP。 Allison對3000餘名患者進行薈萃分析發現,體重增加程度:氯氮平(4.45kg/10周),奧氮平( 4.16kg/10周),利培酮(2.1kg/10周)。所以,氯氮平、奧氮平因對其阻滯作用強故肥胖等代謝異常的風險高,而利培酮因對其阻滯作用弱則產生肥胖等代謝異常的風險較低。

(6)加強相關健康衛生教育。控制飲食,每天進食的窗口控制在10小時以內,也就是每天吃完最後一餐後至少14小時除了喝水不再吃任何東西。加強運動,堅持每天快走50分鐘左右,當然逐步快走,130步/分,心跳120次/分。這樣走的好處:達到有氧運動,快走時腳跟著地有衝擊力,可以預防骨質疏鬆,輕快的走沒有條件限制。

限時進食有助於改善代謝症候群 視頻來源:新華社

高血壓合併代謝症候群的治療原則 視頻來源:健康第一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新藥物有助於對抗代謝症候群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耶魯大學開發的一種新藥減少了與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相關的一系列異常症狀。
  • 代謝症候群,到底是什麼病?做哪些檢查才能確診?
    實際上,學術界對代謝症候群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對於咱們普通百姓來講,需要弄清楚一些基本問題,比如,代謝症候群到底是1種什麼樣的疾病?如何衡量?怎樣預防和應對?咱們現在就來解析。症候群,在醫學領域,通常是1組問題的匯總。症候群,不是1種疾病的名詞,而是表明1 種狀態。代謝症候群的相關定義在不斷刷新,不同地區的指標存在差異。
  • 精神科藥物對大腦的影響
    一、服用精神科藥物是不是會吃壞腦子?服用精神科藥物,可能會壞腦子,但是不吃藥,肯定會壞腦子。而在你看來,精神科藥物卻是毒藥和猛獸,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是你的主觀臆測之後的恐懼。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藥物,最常見的一類副反應,叫錐體外系症候群,主要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肌肉發緊發僵,影響面部時,就會感覺其發呆發愣、像變傻了一樣,於是家屬會非常擔心孩子的腦子是不是傻了,變痴呆了?
  • 精神科藥物對大腦的影響|利培酮|藥物|精神科|阿立哌唑|精神病
    一、服用精神科藥物是不是會吃壞腦子?服用精神科藥物,可能會壞腦子,但是不吃藥,肯定會壞腦子。而在你看來,精神科藥物卻是毒藥和猛獸,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是你的主觀臆測之後的恐懼。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藥物,最常見的一類副反應,叫錐體外系症候群,主要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肌肉發緊發僵,影響面部時,就會感覺其發呆發愣、像變傻了一樣,於是家屬會非常擔心孩子的腦子是不是傻了,變痴呆了?
  • 「科普」口腔衛生差會導致代謝症候群?或為糖尿病預警
    我們知道,牙周或牙齦疾病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而代謝症候群是增加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的條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牙齦卟啉單胞菌(一種引起牙周病的細菌)感染後,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會導致骨骼肌代謝功能紊亂,這是代謝症候群的前兆。
  • 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的滅霸:胰島素增敏劑-d手性肌醇新一代的威力
    代謝症候群的大危害  近年來,代謝症候群成為人們健康的公害,影響觸目驚心。  代謝症候群是指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發生代謝紊亂的病理狀態,是一組複雜的代謝紊亂症候群,表現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中心性肥胖、多囊卵巢綜合症等,是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根本病因。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是代謝症候群共同的病理基礎。
  •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告訴你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之間的密切聯繫
    代謝症候群是一類和人體內分泌紊亂有關的疾病,簡單來講就是人體的代謝出現了異常。根據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定義,代謝症候群是促使心血管疾病發作的一組高危因素的集合,包括血糖升高、腹型肥胖、血脂異常和高血壓。
  • 多囊卵巢症候群是什麼?它會導致女性不孕?該如何去治療它呢?
    多囊卵巢症候群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它是真的會導致女性不孕。它的病因在醫學界現在還不清楚,大多數專家認為它可能與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講解一下多囊卵巢症候群,以及如何去治療它。
  • 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兒童要如何預防呢?
    上饒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盧文華提醒高強度運動訓練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橫紋肌溶解症是由於擠壓、運動、高熱、藥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橫紋肌破壞和崩解,導致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肌細胞內的成分進入細胞外液及血循環,引起內環境紊亂、急性腎衰竭等組織器官損害的臨床症候群。
  • 手足症候群如何應對
    ▌什麼是手足症候群? 手足症候群(HFS),又稱掌足紅腫觸痛(PPE)症候群,是由某些特定的化療藥物導致的劑量限制性的局部皮膚毒性反應。
  • JVI特別綜述:代謝症候群增加病毒感染所致重症風險
    代謝症候群(MetS)是一組複雜的代謝紊亂症候群,是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其以內臟脂肪增多、胰島素抵抗、葡萄糖耐受不良、內皮功能障礙、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為特徵。當人體代謝紊亂時便會破壞體內免疫反應平衡,而病毒感染可進一步損害這些反應並加快代謝疾病的進程。
  • 查血預測代謝症候群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寧光教授及徐敏教授等人發現,血清載脂蛋白B(英文簡稱為apoB)水平升高可預測國人(尤其是體重正常的成年人)代謝症候群風險。   apo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組成成分,臨床主要用於估計冠心病風險。
  • ATP合酶c亞基洩漏導致脆性X症候群的異常細胞代謝
    ATP合酶c亞基洩漏導致脆性X症候群的異常細胞代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6 22:08:34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Elizabeth A.
  • 多囊卵巢症候群會導致不孕和月經紊亂,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導語:現在很多人都因為自己不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導致現在患上子宮類疾病越來越多了,多囊卵巢症候群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子宮不健康導致的疾病,這種疾病一旦患上也是很容易會導致出現月經紊亂和不孕的情況出現的,這種疾病要就目前而言還是沒有比較好的方法可以被徹底的治癒的,多囊卵巢症候群患病率大概是會在5%~10%的,不同的人群發病率也是有不同的情況的。
  • 精神藥物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使用建議
    隨著疫情擴散,已有精神障礙患者被確診感染2019-nCoV,導致精神症狀的波動和惡化;此外,由新冠肺炎引起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合併細菌感染導致的菌血症、敗血症,危重患者出現多器官損害[1,2],一些抗病毒藥物(如幹擾素)的不良反應[3,4],對2019-nCoV的傳染特點與新冠肺炎防控效果難以確切的預知,以及患者被隔離的治療現況和治療環境導致的恐慌、無助等,可能誘發各種精神症狀,加大了對患者的治療難度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預防,醫生完整說明
    因此通過這篇文章,分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成因、症狀與治療,以及預防的方式,一起用知識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多數是因為直接經歷,或親眼目睹駭人的事件所引發。
  • 什麼原因會導致寶寶得唐氏症候群?如何避免唐氏兒出生?
    如果寶寶被確認得了唐氏症候群,對於準爸爸準媽咪來說,是比天塌了更嚴重的事情。什麼是唐氏症候群?導致唐氏症候群的原因1、遺傳曾生育過染色體異常或神經管缺損患兒;夫婦之一是染色體平衡移位攜帶者或倒位者或單基因病患者;有脆X染色體症候群家系的孕婦。
  • 我們是如何做精神科醫生的?
    我們是精神科醫生,請不要叫我們「心理醫生」,醫學上沒有「心理醫生」這個執業類別,「心理醫生」往往是對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俗稱; 精神科醫生跟內科、外科醫生一樣,都是醫生; 精神疾病跟軀體疾病
  • 經前期症候群的應對策略
    為表達對女生們的誠摯祝福,全體男生經過討論,決定結合本專業學科特點,整理並總結經前期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在應對策略等方面的資料,以期為女生們的健康狀況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經前期症候群是指女性在黃體晚期周期性地出現一系列軀體、精神和行為症狀。
  • 多囊症候群 患上多囊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女人的一旦過了一定的年齡,身體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卵巢,當出現內分泌以及新陳代謝出現問題的話,就會引起多囊症候群,那您知道女人應該如何對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斷呢?患上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斷有什麼症狀呢?那就來看看女性多囊卵巢症候群治療的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