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芬蘭的薩拉戰役!

2020-12-14 懷空思美

導語:歡迎大家來到這裡,在這個充滿快樂的日子裡面遇見您,是小編我的福氣,希望我的這一篇文章能夠給你的生活帶來一點樂趣,也希望您在看完我的文章之後擁有好心情!

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芬蘭的薩拉戰役!

在冬季戰爭期間,薩拉戰役在芬蘭北部薩拉附近的芬蘭和蘇聯軍隊之間進行。蘇聯有命令通過薩亞前往Kemijrvi和索丹克蕾,並在兩周後從那裡前往羅瓦涅米。從那裡他們將前往託爾尼奧並將芬蘭分成兩部分。芬蘭軍隊在Kemijrvi以東設法阻止了蘇聯的進攻。在1940年2月的最後幾天,芬蘭軍隊被瑞典,挪威和丹麥志願者所取代。

蘇聯準備。到1938年,蘇聯決定徵服芬蘭。部分依賴芬蘭共產黨人提供的信息,芬蘭基礎設施的詳細情報是在1939年夏天編寫的一本200頁的書中編寫的,該書已分發給入侵部隊。蘇聯第9軍的任務是在庫姆莫和薩拉之間入侵芬蘭,並通過前往波特尼亞灣海岸將該國減少一半。作為第9軍進攻的一部分,第22步槍師於1939年11月8日從波蘭抵達,應該在兩周內捕獲薩拉和Kemijrvi並前往羅瓦涅米,從那裡繼續前往芬蘭與瑞典邊境附近的Tornio 。

蘇聯人只是期待輕微抵抗,部隊被命令不要越過瑞典邊境。蘇格蘭於1939年開始建造一條從坎達拉克沙到芬蘭邊境的鐵路,使用10萬名囚犯作為奴隸勞工。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現有道路得到改善,新的道路從摩爾曼斯克鐵路建成到芬蘭邊境,如從坎達拉克沙到阿拉庫爾蒂的道路。

芬蘭的準備工作。邊境附近的蘇聯基礎設施和人口統計數據的改善使該地區能夠供應4萬名士兵,這對芬蘭北部的芬蘭業務規劃幾乎沒有影響。芬蘭的一般工作人員不相信蘇聯會發動從白海地區到芬蘭的重大攻勢。因此,在芬蘭北部強化關鍵道路阻塞點的工作始於1939年秋季。芬蘭北部的部隊由拉普蘭集團的工作人員指揮,拉普蘭集團的工作人員由北芬蘭集團領導。

芬蘭人在薩拉附近有一個獨立營和一個公司,他們應該通過越過邊界進行積極的防禦,阻止蘇聯軍團在該地區的預防和騷擾蘇聯的通信線路,從而扼殺了蘇聯軍隊。芬蘭的一般工作人員認為,即使是這次任務,這支部隊也不夠,但是不能再從更重要的卡累利阿地峽中再獲得部隊。

隨著芬蘭於1939年10月進行全面動員,部隊有時間對局勢進行評估,並得出結論認為,即使是有限的越界進攻行動也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後在訓練中只進行了防禦和拖延行動。芬蘭情報部門於10月15日估計,在摩爾曼斯克 - 坎達拉克沙地區安置了一個蘇聯師。芬蘭人預計未來將有更大的蘇聯力量集中。11月30日,蘇聯在該地區有四個師。

拉普蘭南部80%被森林或沼澤覆蓋。地理位置以森林覆蓋的丘陵為主,環繞著大片的沼澤和湖泊。1939年12月,湖泊和沼澤尚未完全凍結以支持機動車輛運動,但隨著冬季的進展和溫度降至-40°,這變得無關緊要,這也使軍事行動更加困難。因此,大型軍事編隊無法在公路外進行運動。從蘇聯邊境到薩拉只有一條道路。公路網在其西部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有許多小路支持橫向移動和保衛部隊的包圍。

在戰爭開始時,該地區只有少數芬蘭軍隊。戰爭前動員了第17個獨立營或「 薩拉營 」。它的主要組成部分來自邊境警衛公司。從1939年12月11日起,芬蘭軍隊成為拉普蘭集團的一部分,該集團由庫爾特·馬爾蒂讓少將指揮。12月5日步兵後,炮兵,迫擊炮和反坦克部隊加強了防禦者。該地區的芬蘭部隊總人數為3500。蘇聯隊用122號步槍師進攻。1939年12月底,隨著第88步槍師的進攻,這次進攻的拖延迫使蘇聯隊加強了進攻。

蘇聯軍隊將芬蘭人推到Kemijoki河,但無法突破芬蘭人在河上的防禦。蘇聯的供應線現在長145公裡。芬蘭人利用過度緊張的蘇聯陣地,利用蘇聯通信線路上的滑雪部隊進行攻擊。三分之一的蘇聯軍隊被綁起來守衛著他們。1月13日,蘇聯第9軍命令第122師撤退到Mrkjrvi村。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除了小規模的小規模衝突和炮火交火外,這場戰鬥還陷入了僵局。

戰爭的最後一天,3月13日,蘇聯人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火力準備,炮彈,飛機和步兵武器,作為計劃延長對羅瓦涅米的進攻行動的一部分。斯堪地那維亞志願者在戰爭中度過了傷亡最嚴重的一天,造成10人死亡,30人受傷。總體而言,芬蘭傷亡人數為1,100人,其中650人死亡或失蹤。斯堪地那維亞志願者傷亡33人,50人受傷,130人受傷。蘇聯的損失估計為4,000。

結束語:您的每一次閱讀都是給小編最好的支持,每一次觀看都是對小編的鼓勵。帶著您的鼓勵小編也會更努力的為大家帶來更多好看的資訊,謝謝您的支持,祝您快樂幸福每一天!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哈爾科夫第三次戰役
    聯邦政府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是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2月初,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蘇聯軍隊發動了"星空行動"。這次行動由菲利普·戈利科夫上校的沃羅涅日陣線指揮,目標是抓獲庫爾斯克和哈爾科夫。在馬爾基安·波波夫中將領導的四個坦克部隊的帶領下,蘇聯的進攻最初取得了成功,並回擊了德國軍隊。
  • 二戰傷亡過百萬戰役,蘇聯如何堅守872天?芬蘭是關鍵第三方?
    這場戰役中,蘇聯軍民的總死亡人數達到了165萬人左右,而德軍的陣亡人數雖有爭議,但其傷亡也至少在58萬人左右。而且這場戰役還基本上是二戰期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從開始到結束差不多持續872天。而在這期間,列寧格勒基本上一直處在被包圍的狀態之下的,那麼列寧格勒究竟如何堅守了這麼長時間?德軍為什麼拿這座孤城沒辦法?當時深度捲入其中的第三方芬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 芬蘭左翼要拆國家英雄元帥銅像
    前面美國否定歷史人物、拆銅像的民粹風氣愈演愈烈,現在甚至吹到了芬蘭,被公認為」現代芬蘭之父」、「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芬蘭人」的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元帥(Carl Gustaf Mannerheim),被左翼聯盟認定是戰爭與壓迫的兇手,不應立銅像被紀念。
  • 欺人太甚的卡累利阿-芬蘭,蘇聯16成員之一,為何16年後退群了?
    到了二戰時期的1940年,蘇聯一口氣「吸收」了5名成員,在這一年構建東方戰線過程中,卡累利阿-芬蘭、波羅的海三國和摩爾達維亞相繼被「劃」進來。就這樣,蘇聯加盟共和國總數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6個。然而,我們經常提到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最後退群時紛紛獨立的也是15個國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的兩個政府
    1939年11月30日上午,蘇聯26個師對芬蘭展開攻擊,超過45萬人的蘇聯紅軍,進攻約13萬人且其中許多是預備役、青少年的芬蘭軍隊;1000架蘇聯飛機對150架芬蘭飛機。30日上午9點15分,第一批蘇軍越過邊界進入芬蘭卡累利阿,進攻基本上沿著蘇芬整條800英裡的邊界展開,從南部的卡累利阿到北部的佩薩莫一共有5條入侵路線,而位於中間的蘇聯第9軍,試圖將芬蘭切成兩半。空襲始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第一天就造成61名平民死亡,而這樣的空襲將在整個芬蘭持續出現。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陣亡的最高將帥名單!
    1、蘇聯——瓦圖京大將尼古拉·費奧多洛維奇·瓦圖京,又譯瓦杜丁,是前蘇聯著名的高級將領,他於1901年12月,1920年4月參加蘇聯紅軍,從 此踏上戎馬生涯。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蘇軍副總參謀長、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西南方面軍司令、蘇聯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等職,官至大將軍銜。瓦圖京善於將坦克作為快速集群運用於集團軍和方面軍的突進,在戰爭中取得卓越的功績,因此他被人稱為"閃電將軍"和"小土星",有人甚至將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著名元帥朱可夫、崔可夫等相提並論。
  • 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為什麼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德國法西斯在歐洲真的是所向無敵。先是打敗了法國,後來打的英國毫無還手之力,之後掉頭往東攻打蘇聯。蘇聯當時差點就被滅國了。不過當時歐洲也還是有很多地方德國沒有佔領的。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中立國。
  • 《歷史教學問題》1957年第2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和開始日期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的分析,必須注意戰爭爆發時期具體的歷史條件。它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期顯著不同的地方,就在第二次大戰爆發時期,資本主義體系已經破裂,再不是一個無所不包的世界體系,社會主義國家已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成,開闢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紀元,推動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革命鬥爭的發展。這些新的強有力的歷史條件,不會不深刻地影響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影響到參戰的資本主義國家所執行的政策,以及影響到大戰的進程,而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著顯著的區別。
  • 蘇芬戰爭中,芬蘭失去大片國土,為何還要拒絕與德軍共同合擊蘇聯
    蘇芬戰爭中,芬蘭失去大片國土,為何還要拒絕與德軍共同合擊蘇聯歷史上,芬蘭一直處在歐洲大國爭鋒的漩渦中心,雖然也曾被其他國家吞併過,但最終卻憑藉整個國家的民族智慧,傲然屹立在歐洲大陸上,雖然是個小國家,但也不容他國小覷。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重點:九下歷史《兩次世界大戰比較》
    (2)二戰:(1939—1945年)①開始: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②擴大: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二戰擴大③進一步擴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④轉折:1943年2月蘇軍取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 史達林格勒戰役,雪崩般的死亡改變了戰爭的走向|有關蘇聯的那些書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可怕的一場戰役不是諾曼第登陸,而是德國和蘇聯之間異常殘酷、持續 4 個月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這樣來說吧:諾曼第登陸導致約 1 萬名盟軍官兵死亡,這無疑是巨大的損失。但在這場噩夢般持續數月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由於戰爭導致的死亡人數加起來超過了 100 萬人。
  • 庫爾蘭戰役間接地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
    庫爾蘭戰役同樣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場戰役,是發生在歐洲東線戰場的,一場規模極大的戰役。庫爾蘭戰役對整個二戰有著較大的影響,間接地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那麼庫爾蘭戰役簡介如何?從庫爾蘭戰役簡介中,可以看出這場戰役的始末經過,同樣也可以大致了解庫爾蘭戰役的意義和影響。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華沙保衛戰
    這次戰役在蘇軍的語彙中又被稱為「第二次史達林突擊」,解放了整個第聶伯河右岸的烏克蘭,使蘇軍在400公裡正面上前出到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交界的國境線。蘇軍在國境線上舉行了盛大的儀式,這個儀式意味著從這時起在這個方向上戰爭將轉移到敵戰國領土上進行,蘇軍將打出國門,尋殲盤踞在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德軍集團。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泰國在幹什麼
    說起二戰期間的軸心國成員,亞洲範圍內人們會輕易地想到日本,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亞洲還有他們重要的軍事盟友,那就是佛教聖地,泰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泰國正處於軍政府的統治時期,當時的總理鑾披汶·頌堪也受到了法西斯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影響,於是他也開始利用手段營造個人崇拜,並開始傳播激進的思想。當時的法國殖民勢力在中南半島還是影響很大的,頌堪就在國內煽動反法情緒,支持寮國和柬埔寨的獨立運動,並主動接近日本,希望能聯合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發動戰爭。
  • 蘇芬之戰是蘇聯贏了,為何外界卻並不這麼認為?真實原因令人深思
    蘇聯一直以反侵略戰爭的勝利者自居,然而就在德國入侵德國之前,蘇聯也曾經頻繁對外發動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蘇聯就曾對芬蘭發動過侵略戰爭,雖然國力差距甚大,但蘇聯仍然是十分艱難的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不過也有人說,從長遠眼光來看看,這場戰役的勝利者其實是芬蘭人。原本蘇聯人是想要完全佔領芬蘭的,但隨著戰爭的進行,蘇聯發現情況不對了。
  • 兩次蘇芬戰爭,弱小的芬蘭為什麼能重挫蘇聯,這幾點不容忽視
    兩次蘇芬戰爭,弱小的芬蘭為什麼能重挫蘇聯,這幾點不容忽視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二戰中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二戰中,蘇聯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連德國都敗在了蘇聯人的手中。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蘇聯為了拓展列寧格勒防禦縱深,提出了割讓和調整芬蘭部分領土的要求,芬蘭政府拒絕了蘇聯了提議後,蘇聯軍隊製造了「曼妮拉事件」,挑起了戰爭。當時芬蘭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是一個無法和蘇聯匹敵的小國。芬蘭整個國家人口才440餘萬,常備陸軍僅有3.2萬,更為嚴峻的是德國、英國和法國由於各種原因都無法對芬蘭實施援助,在這種情況之下,芬蘭只能獨自迎戰!
  •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蘇聯紅軍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年8月20日-8月30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與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協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聯紅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 誰應該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負責?波蘭和俄羅斯的口水戰愈演愈烈
    作者:王德華誰應該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負責?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口水戰愈演愈烈,雙方都指責對方歪曲歷史。上周,普京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歸咎於西方列強和波蘭,並指出1939年衝突爆發前,西方和波蘭與納粹德國籤訂各種條約。這再次引發了莫斯科和華沙之間的分歧。今年9月,普京抨擊了歐盟通過的一項決議,該決議稱,1939年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鋪平了道路」。
  • 慘烈的蘇聯衛國戰,二戰的「絞肉機」,他們卻前赴後繼向前衝!
    蘇聯可以說是用血肉建立起來的國家,當時蘇聯因為社會發達,軍事實力強,所以應該是沒有什麼國家會想不開和蘇聯開戰的,但是在蘇聯的歷史上,有這麼一次戰爭被記錄了下來,也讓人們知道二戰時期蘇聯的衛國戰爭是多麼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