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講述上世紀80、90年代,橋梁設計師馬皓文和他兒子馬飛跨越漫長時光,收穫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其中不乏教育教學的先進理念,感觸頗多!
一、相信孩子是最棒的
馬皓文因所設計的東沛大橋意外事故坍塌,被判七年徒刑,和妻子離婚。他的兒子馬飛沒有了家的溫暖,被小學老師還有同學歧視,眾人稱之為「缺根弦」,他的童年幾乎都生活在被人歧視、鄙夷之中。
七年後馬皓文出獄了,讓他遺憾地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馬飛上初中,一直沒有撕掉「笨」「缺根弦」的標籤,對學習缺少興趣和信心,險遭學校開除。
馬皓文為了彌補對馬飛的愛,一直鼓勵孩子:你是最棒的!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幫他補習功課,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勇氣。最終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之巔。
作為家長,即使你的孩子現在不是活成你喜歡的樣子,但你依然要相信孩子。給孩子信心,不斷鼓勵,即使每天進步一點點,也要給以讚賞!
二、在孩子前樹立榜樣
馬皓文在生活最窘迫的日子,一直帶著孩子求職。即使找不謀生的職業,他依然沒有放棄。幫助徒弟設計圖紙,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包工頭解決爆破難題,獲取一筆不少的報酬。馬飛覺得自己跟前的父親非常了不起,眼裡充滿崇拜!
當馬皓文曾經的同事發現他們就住在設計院裡時,一起過來在兒子馬飛前詆毀、謾罵他,馬皓文口口聲聲喊著:「我不服輸,我不服輸……」期間,正是馬皓文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準備打退堂鼓了,又一次激發馬飛寫下了:爸爸,我要像你一樣:永遠不認輸」,一直把這句話一當做自己人生的座右銘。
我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做父母要給孩子傳遞正能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將以你為傲,激勵他更好地成長。
三、給孩子自由成長空間
馬皓文讓馬飛以走讀方式上學,為的是讓孩子有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他經常帶孩子野外遊玩,隨時隨地進行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就如他在草地上現場教孩子理解古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此刻孩子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詩意。
馬皓文為了實現孩子馬飛觀看太空梭展的願望,臨期末考只剩兩周時間,還把他帶到廣州。雖沒買到票,依然沒放棄,在野外山上讓馬飛親眼目睹太空梭表演,航天夢漸漸在孩子心中萌芽。
我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也就這個理,孩子學到的知識往往是課本上所學不到的。給孩子自由成長空間,孩子會還你一個意想不到的未來。
四、給孩子灌輸正確理念
馬皓文他還是個教學能手,教孩子寫作文要講究「真」,沒錯,用真心寫真言,表真情。故期末考試語文作文在已判為零分,導致學校排名56名,遭學校開除。就因作文寫真話,重獲得教育行家的肯定,最終留了下來。
馬皓文不僅是教學能手,還是教育行家。他常問馬飛:你的夢想是什麼?馬飛說:好好學習,考上清華北大。馬皓文語重心長地說道:「清華北大只是個過程,不是結果。生活就像射箭,夢想就是標靶,如果沒有夢想,每天的拉弓就沒有什麼意義。」多有道理呀!
不能唯分數論,你看學校閻主任一直強調以考多少個狀元為榮,剝奪了孩子的個性及愛好,甚至斷送了自己親身兒子的前程,淪為瘋子,多麼失敗的教育。
所以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理念,讓孩子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離目標或夢想就會越來越近。
總而言之,馬皓文這位家長太懂教育了,她從未放棄,並鼓勵孩子找到心中的夢想並為之努力。馬飛最終成了一名飛行員,最後還被選拔成了太空人。
現實中這樣的家長雖不多見,但我們要努力靠近,盡力做一個懂教育的家長。一個懂教育的家長勝過一所好學校,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就是孩子最好的學校。
親愛的家長朋友或同行們,你們也這樣認為嗎?歡迎參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