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歲唐詩倒背如流,3歲全部忘光,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

2020-09-20 月兒媽媽育兒經

有些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唐詩倒背如流,家長看了之後也慢慢竊喜,覺得孩子是個可造之才,他不但聰明,記憶力還特別好。但孩子到了三歲,家長驚訝地發現孩子的記憶開始退步了。

孩子兩歲倒背如流的唐詩,居然全部忘光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讀。這讓家長感到非常恐慌,究竟是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呢?接下來將為大家科普一下孩子記憶發展的規律,大家看了之後將會解除心中的疑惑。

孩子記憶力發展規律科普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了記憶力,他們的大腦會把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儲存起來,像我們比較好常見的:四個月的寶寶懂得認生、六個月以上的寶寶知道誰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還懂得模仿大家的言談舉止等等,這都是和寶寶的記憶能力有關的。

直到孩子漸漸長大,身邊發生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他的大腦容量並不夠用,這時候他們開始出現了記憶退化的現象。《哈佛記憶課》中就有提到:記憶是思考的基石。三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大多數都是無意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是沒有經過他大腦思考,才叫無意識記憶。

無意識記憶就是家長讓他記住什麼,他就記住什麼,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記住這些東西,只覺得記住這些東西會讓家長高興。直到孩子三歲以後,他開始懂得了思考,他的大腦也會自動過濾這些「無意識記憶」,他會記一些讓他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孩子記憶力發展規律。

孩子3歲前記憶發展特點

  • 1歲以下的寶寶

一歲以下的寶寶雖然具備著記憶能力,但他的大腦發育並不完善,這時候的他只擁有短暫的記憶儲存能力,他能記得身邊發生的事情。但他只擁有短暫的記憶能力,也就是這些記憶並不會在他的大腦儲存太長的時間,這些記憶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慢慢地退化。

  • 1-3歲的寶寶

1-3歲的寶寶大腦發育慢慢開始完善,腦容量也開始增加。這時候他們大多只記得事物的現象,卻記不得具體的形象,他們大多都是「無意識記憶」。這些記憶他們並沒有經過思考,也並沒有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只為了討好家長而把這些記憶儲存起來,這些無意識記憶也會慢慢地被他淡忘。

  • 3歲以上的寶寶

3歲以上的寶寶開始擁有了自我意識,也擁有了思考的能力,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比較完善,記憶儲存能力也開始變強。他們的記憶能在大腦儲存的時間也比較長,他懂得了思考,也因此而擁有了「有意識記憶」。他們會自動儲存對他們來說有意義,並且印象深刻的事情。

這時候也許很多家長會讓孩子進行早教,比如:讓孩子背古詩、背口訣等等。但一定要在孩子心甘情願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早教,才不會傷害孩子的記憶能力以及心理健康。

家長要如何提升孩子記憶力

1)增加視覺效果,讓他一眼難忘

一歲以下的寶寶,儘管他們的記憶很短暫,但這個階段的他們視覺比較敏感,父母可以通過刺激他的感官,來提升他的記憶力。0-3個月的寶寶,父母可以多給他看黑白照片,刺激他的視覺發展,從而增加他的記憶力;到孩子6個月至12個月的時候,多給孩子看一些色彩鮮豔的卡片,教孩子辨認一些帶有色彩的圖形。每天要給孩子食用一些富含磷脂的食物,比如:魚肉、牛奶、雞蛋等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

2)用動作以及表情讓孩子印象深刻

1-2歲的寶寶,父母可以動作或者表情讓孩子印象深刻,從而提高他的記憶能力。比方說:父母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比較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這樣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印象深刻,從而加深孩子的記憶力。這樣孩子會把父母給他講的故事連同父母講故事時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都儲存起來,把它變成「有意識記憶」,用動作以及表情讓孩子印象深刻便能提高孩子的記憶 能力。

3)引導思考,鍛鍊記憶儲存能力

孩子到了3歲以上,這時候孩子已經擁有了自我意識,也擁有了思考能力。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就要引導孩子思考。比方說:跟孩子去菜市場,和孩子確定購物清單後,讓孩子幫忙記住。在購買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購物清單,讓孩子去尋找要購買的物品,從鍛鍊孩子的記憶儲存能力,父母還要讓孩子擁有規律的睡眠,每天要讓孩子擁有充足的運動時間,才能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使孩子的大腦能儲存更多美好的回憶。

父母幫三歲以下的孩子提高記憶力,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成為天才,而是為了讓孩子記住童年的美好,童年的回憶對孩子來說是無價之寶,父母只要掌握以上的方法,便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記憶裡,讓孩子記住這些美好。

相關焦點

  • 嬰兒3歲以後仿佛被刪除記憶,是誰「偷走」了寶寶的記憶?
    我搜索了數據才發現:如果沒有意外,沒有太大的變故,孩子的記憶在三歲後真的會經歷一次「大清楚」,好像被偷走了記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是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我們來一一了解下!英國教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3歲以後孩子的記憶會消失,用心理學家的專業術語來說:這種現象叫「童年失憶症」。
  • 3歲萌娃識字3000個,唐詩倒背如流,家長如何給孩子識字啟蒙?
    據說,他3歲就能識字3000,5歲唐詩600首倒背如流,結結實實的一個小天才。是不是人家王恆屹天生基因就比較強大呢?八卦一下,其實他父母的學歷也很普通,大學本科,普通職員。爺爺奶奶大專,姥姥姥爺初中學歷,是個很平常的家庭。
  •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在生活中每一位寶爸寶媽或多或少的都會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在3歲之前是沒有相關記憶的,相較於3歲後的時期,沒有「記憶」的0~3歲的寶寶似乎也不會被世俗的煩惱所「拖累」,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這不由得讓每個人產生疑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將自己0~3歲的親身經歷「清除」的?
  • 寶寶為什麼沒有3歲之前的記憶?網友:或許是被「偷」了!
    很多大人都會發現,自己在長大之後,幾乎完全想不起來3歲之前的事情。自己3歲之前的記憶呢?丟了嗎?基於這一點,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會在寶寶三歲之前敞開了「玩」自家寶寶,比如擺奇奇怪怪的姿勢,做一些寶寶的惡搞視頻…… ……父母覺得「啥都記不住的年紀,現在不「玩」更待何時!」那寶寶真的記不住3歲之前的記憶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被偷走的那3年」!
  •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作者:神來之筆WO筆下生花在我的兒子四歲以前,我定不會教我的兒子閱讀或者背誦《唐詩三百首》,而是教他唱兒歌、聽故事、講故事。四歲以後,我的兒子講話就妙趣橫生了,還能夠對答如流呢!在此基礎上,我才讓他閱讀、背誦、理解《唐詩三百首》。還真是太令人欣慰啊!我的兒子一天之內完全可以閱讀、背誦、理解三首唐詩,一年下來,早就已經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了。而今,我的兒子在一所重點中學文科班讀高中,他不但是實驗班重點培養的學生,也是這所學校的名列前茅的三好學生。
  • 為何孩子不記得3歲之前的事?
    文丨寶寶說媽媽愛我們好像得了健忘症,不要說3歲以前了,就是一個星期之前你吃了什麼飯,你還記得嗎?大部分的人包括我,都早就忘光光了。但是如果一個星期之前,你跟家人大吵了一架,問你還記得嗎?你一定會說當然記得。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說一個故事。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每個人都有選擇記憶的方式,可是民間卻盛傳:「娃三歲,無記憶」,多數人回憶不起來3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過這有些冤枉寶寶們,0~3歲的孩子其實是有記憶的。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
  • 背得多記憶好?2歲背詩3歲忘光,抓住寶寶記憶關鍵期,別坑自家娃
    曾有科學研究表明:孩子3~6歲為記憶開發的關鍵時期,雖然3歲的孩子經常跑跳搗亂沒有煩惱,長大後也是記不起3歲左右發生的事情。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腦部神經正在發育,海馬體無法正常存儲記憶,孩子在3歲前多數的記憶將會被神經突觸短暫吸收,而神經突觸中記憶並不會被保存太久,直至海馬體增長到一定的數量夠會覆蓋掉神經突觸,所以孩子在3歲前的記憶並不是喪失
  • 孩子3歲前不記事兒?人為什麼沒有三歲以前的記憶?
    孩子在3歲之前,仍處於嬰兒期,所以他們前額葉皮質還在發育中,並沒有形成足夠精密的神經結構。 英國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鮑勃博士,將孩子的記憶生長規律稱為「漏鬥效應」:在3歲之前,記憶碎片會像沙一樣在大腦這個漏鬥中流失,被時間衝淡。所以如果不是過於深刻的事情,寶寶很可能是記不住的。
  • 寶寶在3歲時,會經歷一次「失憶」,被寶寶丟掉的記憶都有啥?
    這麼聽起來可能你會覺得離譜,但其實現在你家寶寶過了3歲的可能已經忘記了很多事情,沒到3歲的你可以等孩子到3歲的時候考驗一下孩子。寶媽說帶孩子去過這個遊樂園,但是孩子一點印象沒有這天因為孩子第一次上學考了滿分,所以父母說可以滿足他一個願望,孩子就說要去這個遊樂園玩,媽媽看了之後說:「這你不去過了嗎?你2歲那年我們帶你去過了。」
  • 寶寶3歲以前沒記憶?寶寶3歲時會經歷「記憶大掃除」,爸媽要了解
    但是寶寶的記憶卻有著一個特殊的規律,那就是他們在3歲的時候會經歷一次"記憶大掃除"。寶寶3歲以前沒有記憶嗎?從孩子開始,許先生都會同照片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下孩子的成長,他希望等孩子長大之後看到這些美好的回憶,內心能夠感到幸福。
  • 6歲前要不要背唐詩?北京特級語文教師:可惜了,都是機械化記憶
    6歲前要不要背唐詩?北京特級語文教師:可惜了,都是機械化記憶這幾年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自孩子會說話起,就教他們背誦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等。他說這位朋友的女兒只有6歲,原本是特別鬧騰和活潑的年齡,卻竟然能夠站在原地不動地背誦2個多小時,整本《孟子》《大學》《中庸》都能背下來。
  • 2歲就能流利背古詩,怎麼教的?家長堅持3件事,你家寶寶也能做到
    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3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剛出生時孩子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第一年,突觸數量會增加到20倍,大腦大小已是成人的80%。2歲時大腦中的突觸數量要比成年後還要多。這說明,孩子在2歲時大腦有巨大的潛能等著被開發,但如果錯過了時機,大腦就會「退化」,長時間不用的突觸會自動消失。
  • 過目不忘 倒背如流 輕鬆拿高分這個14歲女生怎樣做到的?
    過目不忘 倒背如流 輕鬆拿高分這個14歲女生怎樣做到的?   14歲的她,兩年前是全年級倒數,媽媽為她的成績頭痛不已!  但現在不一樣了!
  • 合肥14歲少年記憶力驚人 120句《長恨歌》倒背如流
    黑板上100個毫無規律的數字,只要看5分鐘就能全部記住;一首120句的《長恨歌》他也僅僅用了一周時間就能倒背如流。葛陽,今年14歲,正在讀初一,學習成績不錯的他,最引以為傲的是他那超強的記憶能力。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共60行,120句。對於一般人來說要完全背會這120句,不花上一些時間肯定做不到。
  • 孩子是否有"宮內記憶"?3歲小男孩,給了我們答案
    有的寶媽為了孩子的健康,即使再痛苦也會控制住自己,為了寶寶,相信大部分的寶媽做什麼都是願意的。孩子出生後,不論是誰都不會取代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媽媽跟孩子之間天生就有著一種超乎血緣的聯繫,即使好多年沒見了,再見面也會有一種熟悉感。
  • 和孩子玩轉記憶配對遊戲,2~6歲孩子居家必備遊戲!
    本文由爸媽營內容合作夥伴【Uluru】授權爸媽營轉載,未經授權的轉載均為抄襲,爸媽營已設專人核查舉報,敬請自重。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類挺常見很好買的桌面遊戲,那就是記憶配對遊戲。可別小看這簡單的遊戲,Uluru自己的那套記憶配對桌遊可是從Jamie2歲時就開始給他玩了,直到最近他還是時不時拿出來回味,完全不會覺得沒趣。
  • 2-3歲寶寶的認知能力培養攻略
    2-3歲嬰幼兒認知能力培養1、觀察能力的培養【動作一】比較形狀、認識形狀、給形狀分類遊戲準備:不同形狀的積木或者卡紙、形狀認知書、洞洞書等。(2)再次進行形狀認知,引導寶寶自己說出形狀的名稱,並嘗試給相同的形狀歸類;(3)更加引申一步,引導寶寶觀察各種形狀之間的不同之處,如三角形是有角的,圓形是沒有角的等等。
  • 寶寶3歲前 記憶是個神奇的存在
    原標題:寶寶3歲前 記憶是個神奇的存在 華龍網2018年7月27日14時訊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在206個參與實驗的人中,能回憶起1~2歲事情的只有1個,而大部分人能回憶起3~4歲的事。 帶3歲的寶寶到醫院檢查,本來玩得好好的,但是不一會兒他就開始嚎啕大哭,原因是他看到了穿著白大褂醫生在走來走去。
  • 15歲少女成世界記憶大師 2分鐘一副亂序撲克牌倒背如流
    15歲女生曾靖雅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 「紅桃9、黑桃9、梅花6、梅花5、梅花5、紅桃A···」每報一張,圍觀的老師同學都會驚到搖頭,52張,沒有差錯,全部記憶正確。大家都在讚嘆她記憶如此神奇的時候,曾靖雅提出,順序倒過來背一次。「梅花A……」倒背如流,依舊毫無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