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美國火星探測器MAVEN面臨五大挑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升空,開啟火星之旅。美國《國家地理》11月18日點評MAVEN此行將要面臨的5大挑戰。 世界各國進行過多次火星探測器嘗試,其中大約2/3以失敗告終。有的探測器在地球大氣層中夭折,有的在飛往火星的路上杳無音信。
-
人類登陸月球已經有50年歷史了,登陸地球鄰居火星為什麼這麼難?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共向火星發射了大約差不多50多顆火星探測器,比較有代表性的有:1960年,前蘇聯發射了一顆火星探測器,雖然沒有飛出地球軌道,但是這顆探測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以實現火星探測為目的的探測器。
-
火星探測器上的「氣象學家」
我們一一抽絲剝繭——探測器: 「希望號」工作地點: 火星軌道氣象任務: 製作出火星的第一張全球氣象圖阿聯將軌道器命名為「希望」,寓意夢想成真。該軌道器將從7月15日開始的為期三周的窗口期內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如果成功,阿聯航空火星任務(EMM)不僅標誌著阿拉伯國家第一個行星際冒險的成功,而且還將製作出火星的第一張全球氣象圖。火星巨大的橢圓形軌道將使該軌道器能夠在白天和夜晚觀察火星大氣,每55小時就能幾乎覆蓋整個星球。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西安造」3000N發動機...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3000N發動機精準工作20秒鐘後,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遙遠的火星。以航天六院為代表的「西安航天科技」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立新功!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人類探測火星的方式與探測月球的方式基本類似,包括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巡視探測、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等五種。這其中,採用環繞探測方式可以對火星進行整體普查甚至是全球勘測;採用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方式可以對火星進行區域性詳查;採用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方式可以對火星進行區域性精查。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科學家曾表明:在40億年前太陽系中存在3顆不一樣的「地球」!當這一消息曝出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有的甚至認為科學家想找到另外的「地球」而瘋魔了,那事實究竟如何呢?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
14馬赫衝入火星大氣!天問一號殺手鐧陸續公開,底氣源自實力
深空機動則是因為飛船初始運行的日心軌道與火星軌道並不在同一個軌道面,因此需要調向建立切入火星引力的正確軌道。蘇聯火星-1A探測器(發射失敗) 比如,蘇聯發射第一枚火星飛越探測器距離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僅有3年時間,屬於還沒學會走就想跑,許多探測器還沒飛離地球就因為火箭問題導致失敗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最新數據顯示,火星的地震活動比預期更頻繁
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根據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科學家推算從金星至火星軌道之間的區域為太陽系的「宜居帶」,不過因為金星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稠密大氣層,使其表面溫度高達500℃左右,在這種高溫環境下,生命幾乎是不可能生存的,同時也對金星探測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
對話「火星500」負責人 人類離火星究竟有多遠?
火星有大氣層,儘管比較稀薄,但對於人類生存繁衍非常關鍵,對人體有保護作用。此外,火星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它的一天與地球幾乎一樣長。它通過與地球相近的姿勢繞太陽公轉,一年中有四季交替。不僅如此,火星探測器已證明火星上有水。這些都是有利於生命形成的環境因素。相比太陽系其他行星,火星是人類移居比較理想的選擇。
-
預定軌道 intended orbit
11月9日,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內部,由俄羅斯天頂號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點火發射。但當日發射升空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未能按計劃實現變軌。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
-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6件要聞需了解
阿聯希望該任務能夠幫助全球科學家了解這個紅色星球一天之中與火星四季的天氣變化,該任務或許也將闡明我們的鄰居——火星是如何失去其大氣的。這裡有一份任務計劃單。「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阿聯第一個超出地球軌道的探測任務,一位運行於「希望號」軌道的空曠空間的工程師。
-
專家解讀「洞察號」14大知識點:探測火星地震、為火星量體溫
其主要原因是火星距地球遙遠,探測器要飛幾億千米才能到達火星,所以對軌道、控制、通信和電源等技術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例如,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難度被比喻為從巴黎打一個高爾夫球,正好落到東京的某個球洞裡。這是由於通信延時很長,所有數據都要提前注入。在探測器切入火星軌道過程中,如果切入點離火星過遠,則不能被火星的引力捕獲而掠過火星;如果切入點離火星太近,則可能墜毀於火星大氣層。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預言二:能源危機火星男孩認為,人類對於地球的依賴性太大,諸多能源也被無限制的開採,最終會導致嚴重的能源危機。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太陽能將成為日後人類獲取能源的主要途徑。預言五:火星男孩說,在世界末日之前,所有的大國都因為種種事件而相繼崩潰,唯獨中國能夠屹立不倒,繼而統御全人類,因為世界末日來臨時,只有中國才能為人類找到最終的出路。火星男孩的預言,一直以來被某些神學愛好者奉為經典,並大肆宣揚「世界末日論」。
-
火星,我們又來了!NASA發射最新火星探測器InSight Lander
最近,NASA為了更為全面的了解火星和探尋火星,計劃將最新研製的「InSight lander」探測器將于于5月6日早上從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屆時它將通過跟蹤地震波並測量其地下溫度來探測這顆紅色行星的內部結構。並對火星的地基結構做一個全面的分析,以便為以後的人類殖民火星搜集第一手的資料。
-
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
部署了13個不同的科學有效載荷,其中7個在軌道飛行器上,6個在火星車上。軌道飛行器將使用其雷達、光譜儀、磁力儀和其他儀器從軌道上研究火星。探測器發射質量5噸,是人類有史以來一次向火星發射的最大規模探測器。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提供的信息,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道上運行了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3.6億公裡,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
極光計劃線路圖出爐 人類將在2033年做客火星
在與火星快車成功分離後,小獵犬2號飛向火星,並在聖誕節登陸,同時火星快車也將在聖誕節入軌圍繞火星飛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火星快車將空前詳盡地對整個紅色行星進行探測:繪製火星地圖、探測地下水、分析稀薄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火星大氣層;小獵犬2號則在火星上實地尋找原始生命的跡象,並論證火星環境是否對人類有害。
-
火星上有什麼重要的信息,讓人類對火星這麼感興趣?專家給出猜想
我們地球在46億年前誕生,誕生之後不久就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生命不斷的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出現,而且生命也經歷了一次次的生物大滅絕,經歷了一次次的進化和演化,最終在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了,人類的出現讓地球這顆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同時人類也肩負起了探索這個世界的重任,但是由於古代的時候沒有先進的科技,所以探索世界探索宇宙都只能夠靠一些想像來進行,隨著人類數百年前走進科技發展的時代
-
成功率不足一半,人類「探火」為何步步驚心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當前,備受矚目的多國探測火星行動已經陸續拉開帷幕。受天氣狀況影響,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將發射任務推遲到7月17日進行。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目前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如何工作的?天文學家為您解惑
圖解 :這就是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最新的無所畏懼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大小和一輛小型越野車差不多,裝備齊全,可以遊覽火星上的蓋爾環形山。參見火星登陸的圖片。以下為做法:當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到達太空時,它的前錐,或稱整流罩,像一個翻蓋一樣打開,隨著火箭的第一級一起脫落,第一級切斷並垂直墜入大西洋。第二階段是半人馬引擎,啟動,將飛船送入停泊軌道。一切就緒後,火箭又啟動了第二次燃燒,將飛船推向火星。發射後大約44分鐘,好奇號和火箭分離,開始和地球通訊。在繼續前進的過程中,它偶爾會按計劃調整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