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常春藤名校1/4中國留學生輟學 許多人畢業立即回國

2020-12-12 觀察者網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中國留學生,從左至右潘芳迪、赫爾教授、塞西莉亞•苗與牛沐歌

對於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讀書的中國學生塞西莉亞•苗(Cecilia Miao,音譯)來說,第一次一個人出國生活並不容易。她時常感受到中西文化差異,遭遇生活上的困難。2012年春天,在一場由威斯康星發現研究所(Wisconsin Institutes for Discovery)的中國創新力項目(Wisconsin China Initiative)舉辦的座談會上,他認識了兩位同樣深有所感的中國留學生牛沐歌與潘芳迪,萌生了製作脫口秀視頻的想法,為國際生與本地學生搭建溝通的橋梁。

他們的脫口秀節目解釋了有哪些社會誤解阻礙許多留學生——尤其是亞洲留學生——融入俚語當道、豪飲作樂的美國人。為什麼中國學生願意講普通話而不是英語。為什麼中國學生不參加派對等等,在網絡上大受歡迎。

據美方報告,因為各種各樣障礙,美國常春藤名校中四分之一中國留學生輟學。許多畢業生在學業結束後立即重返中國;其中三分之一稱之所以選擇回國是因為在美國自己的社會技能差。另據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1月1日報導,國際生正大量湧入美國大學,尤其是來自亞洲的學生。自2007年以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每年增加五分之一左右。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的數字,在2011/2012學年,有19.4029萬中國學生登記入讀美國的高等院校——比上一年增加23%,但是文化壁壘一如既往地固若金湯。

德國的中國留學生也有四分之一輟學

據德國媒體報導,中國留學生群體成為了德國最多的外國學生群體,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的上升,但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需要我們關注的就是,在這些人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沒有完成學業,中途退學。

德國《世界報》、《法蘭克福匯報》報導,德國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留學生接納國,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2011年德國高校註冊的外國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了25萬,佔全德高校學生人數的11.4%。其中,絕大多數的外國學生來自中國,其次為俄羅斯、保加利亞、波蘭和奧地利。

擁有留德背景的學生在中國能夠有更好的職業前景,此外,德國低廉的學習和生活成本也是吸引中國留學生的一個因素,但是在所有赴德留學的中國學生中,有1/4的中國留學生中途輟學。不過,這一數值在德國大學生中已經算得上「很成功」了,因為德國本土學生的輟學率高達28%,各國留學生的平均輟學率更是高達46%。

中國留學生輟學率相比本土學生並不高?

常春藤名校中1/4中國留學生輟學的新聞引起不少關注。美國薩福克大學副教授薛湧為此新聞撰寫相關評論。薛湧評論透露,一位叫作KimSeungGi的韓裔美國人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研究了1998-2007年在美國名校讀書的1400位韓國學生,發現他們的輟學率為44%。同時,在同期內美國學生的輟學率為34%,中國學生的輟學率為25%。相比之下,中國學生的輟學率還算低的。

但是這一數據,也曾一度引起網上激辯。有位哈佛畢業並在常春藤拿了三個學位的韓裔美國人質疑這一研究的可靠性:首先,其羅列的輟學率和各校公開信息中的畢業率之間差距大得不靠譜;第二,其對「名校」的界定非常寬泛,有些二流學校也被當「名校」;第三,這些輟學率的數據,恐怕並非僅僅是本科生,還包括各個層次的研究生。研究生輟學率確實比本科生高得多,許多完全是出於非學業的原因,不足為訓。

附:薛湧評論全文:

中國學生在常春藤的輟學率為25%!這是最近國內流行的一則教育新聞。我雖然知道中國留學生在適應美國教育方面有諸多困難,但對這樣的數字還是相當意外。畢竟,常春藤在全球掐尖,準入門檻甚高。如今的分數膨脹,常春藤也不能倖免。如此嚴格選拔的人才,在拿A並不甚難的學校,怎麼可能連課也跟不上?

我上網進行了一番研究,發現2008年有些英文的報導,大概是這一新聞的消息來源。這些報導主要來自一位叫KimSeungGi的韓裔美國人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他研究了1998-2007年在美國名校讀書的1400位韓國學生,發現他們的輟學率為44%。同時,在同期內美國學生的輟學率為34%,中國學生的輟學率為25%。相比之下,中國學生的輟學率還算低的。

這一數據,曾一度引起網上激辯。有位哈佛畢業並在常春藤拿了三個學位的韓裔美國人質疑這一研究的可靠性:首先,其羅列的輟學率和各校公開信息中的畢業率之間差距大得不靠譜;第二,其對「名校」的界定非常寬泛,有些二流學校也被當「名校」;第三,這些輟學率的數據,恐怕並非僅僅是本科生,還包括各個層次的研究生。研究生輟學率確實比本科生高得多,許多完全是出於非學業的原因,不足為訓。

因為找不到原論文,判斷是非也難以有堅實的基礎。不過,從韓國英文媒體的反應看,這一研究在韓國教育界還是引起了頗大的震動。那位哈佛畢業的韓裔美國人的質疑,也不乏情緒化的內容。他過於急切地捍衛韓裔美國學生的成就。他稱自己在哈佛看到的韓裔學生,幾乎個個優秀,從不曉得誰最後輟學了。哈佛韓裔學生是個小圈子,大家彼此相知的甚多,這44%的輟學率,和日常經驗相去甚遠,怎麼能讓人相信?可惜,他忘記了:論文研究的對象是韓國學生,並非韓裔美國學生。畢竟,亞裔學生在美國的教育系統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種成功,從中小學一直延續到大學和研究院。他們的大學畢業率一直是各種族中最高的。亞洲來的外國學生則另當別論。

憑常識判斷也很容易看出,KimSeungGi的數據,幾乎肯定包括了研究生。以我自己經歷的博士課程為例,美國博士課程的輟學率將近50%。當然,即使在這裡,「輟學」也是個非常含糊的概念。以我個人的觀察,大部分沒有讀下來的博士生,半途拿了個碩士走人。這種拿到學位實際卻沒有讀完的,是否算輟學呢?

不過,即使把所有因素都考慮進去,這些數據仍然能大致揭示出東亞學生適應美國教育的問題:輟學率偏高了。為什麼?難道中國學生的輟學率不是比美國學生低9個百分點嗎?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可比性的問題。美國學生在本土上學,選擇很多。特別是到了研究院階段,經濟問題、家庭問題、興趣問題等等,都可以使他們停止學業。雖然並非人人都是賈伯斯、扎克伯格,但許多美國人讀書期間受到外面的肥缺誘惑,可能會放棄學業開始工作。有的僅僅是為了維持在異地的配偶關係,也會中途輟學。外國學生則很少有這種選擇。除了極少數的例外,他們一旦放棄學業,在美國就喪失了合法身份。而在東亞社會,留美拿不到學位半途回來,「無顏見江東父老」,有著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韓國學生也好,中國學生也好,在美國輟學基本是出於學業的原因。

從常識來判斷,韓國和中國學生是被典型的東亞應試教育模式所塑造。到了美國全新的教育體系,自然有適應問題。事實上,我個人就碰到不少考分頗高、在美國上了挺好的大學讀不下來的中國學生。他們往往有著充足的家庭經濟資助,讀不下來的結果是回國待業。

潘芳迪、塞西莉亞•苗與牛沐歌製作的視頻之一:吐槽富二代留學生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畢業為何大多離開德國?德媒道出原因
    原標題:中國留學生畢業為何大多離開德國?德媒:中國就業不比德國差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導德媒稱,大多數留學生在畢業後會離開德國。56%的外國留學生畢業後離開德國。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估計,在中國留學生中這一比例高達80%左右。而德國給他們提供的居留條件很優惠:畢業後在18個月內找到工作的人就會獲得居留許可。據德國《世界報》9月5日報導,當易名(音)5年前從中國北方大都市太原來到德國圖林根州的一個小鎮時,他不會說一句德語。他聽說在德國大學畢業後能有一個很好的職業生涯。畢竟,「德國製造」在中國也是著名標籤。
  • 中國留學生畢業為何大多離開德國?德媒:中國就業不比德國差
    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導德媒稱,大多數留學生在畢業後會離開德國。56%的外國留學生畢業後離開德國。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估計,在中國留學生中這一比例高達80%左右。而德國給他們提供的居留條件很優惠:畢業後在18個月內找到工作的人就會獲得居留許可。
  • 12月畢業,請立即離開美國
    12月畢業的留學生 正面臨著「回國」還是「留下」的艱難選擇 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早就通過校招海歸專場找好了國內工作畢業後立即打包回家 還有一大部分同學偏向留在美國已經早早申請好了
  • 棕櫚大道留學丨留美4年,80%的留學生最後的選擇是——回國
    「留學生與國內畢業生就業差別大嗎?」「國內僱主對留學生的評價到底如何?」「為什麼80%的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國?」>中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是吸引留學生回國的重要原因。國內許多的優惠政策是專門針對於歸國留學生的,比如:留學生回國就業落戶政策,留學生購買免稅車政策,學術研究方面的政策,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子女入學優惠政策等,為了吸引人才,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更是推出了專門的留學生福利,可以說是從方方面面照顧到了留學生的利益。
  • 美媒:中國留學生畢業後專職澳大利亞代購 年賺207萬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臺灣「東森新聞雲」5月7日援引美媒報導,繼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 (Malcolm Turnbull) 4月18日宣布取消457工作籤證後,許多計劃到澳大利亞打工或居留的人正積極尋找別的辦法。
  • 美媒:中國留美學生遭遇美新冠疫情和反華歧視雙重夾擊 不再流連準備回國
    中國小康網9月4日訊 老馬 自從疫情今年3月在美國爆發,到最近秋季新學期開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生活不斷經受衝擊: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加劇了勞工市場的競爭,同時,美中關係也在急速下滑。這些因素影響留學生的未來規劃,離開美國逐漸成為他們最終可能做出的選擇。
  • 首批中國公派的30名赴美留學生僅2人順利畢業,4人病逝於美國
    容閎原名光照,譜名達萌,號純甫,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是廣東香山人,因此當他在上海招不到學生時,只好回到廣東招生,招的第一批30名學生中有13名是老家香山的,另外還有12名也是廣東籍,其餘5名則分別是江蘇嘉定的牛尚周和沙川的曹吉福,山東濟寧的石錦堂,福建同安的黃錫寶以及上海的錢文魁。
  • 國外留學輟學,沒有正常畢業回國工作怎麼辦
    國外大學由於課程難度大、學術要求高,留學生經常會遇到考試掛科、出勤率不夠,必修課程沒有修完種種問題。國外留學輟學最後沒有完成本科學業的學生也非常多。這其實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是很多國內的家長或學生不願意去相信這個東西。
  • 在日中國留學生熱議畢業回國(圖)
    原標題:在日中國留學生熱議畢業回國(圖)(楊智藝 攝)   新華網東京5月29日電(報導員 楊智藝) 時值一年畢業季,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們5月28日聚集在早稻田大學,就畢業後是否回國開展了名為「當今之中日社會現狀及青年學生在其中的機遇選擇」的交流會。   在中國有15年工作經驗、曾任三菱商事駐華代表的武田勝年表示:「必須先了解中日企業的不同再做去留的決定。」
  • 每3人就有1人輟學,那些被退學的德國留學生們
    三次掛科,紅線出局,被退學的德國留學生,年年都有。@柏林工大學姐「周末去跑步的時候,看到路邊有賣二手產品的學生,是中國人的面孔,我上去寒暄了幾句,才知道是德語專業的留學生,讀不下去了,沒有畢業,打算回家了。哎,德國留學確實挺難的,申請只是最簡單的一步,到了德國,才是真正的考驗。」
  • 148年前30名中國公派的赴美留學生僅2人順利畢業,4人病逝於美國
    容閎,原名光照,譜名達萌,號純甫,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是廣東香山人,因此當他在上海招不到學生時,只好回到廣東招生,招的第一批30名學生中有13名是老家香山的,另外還有12名也是廣東籍,其餘5名則分別是江蘇嘉定的牛尚周和沙川的曹吉福,山東濟寧的石錦堂,福建同安的黃錫寶以及上海的錢文魁。
  • 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什麼有些不願回國?看完讓人感動
    在洋務運動初期,上百名留學國外的留學生,他們其實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坎坷。留學生是由清政府拿軍費撥款送出去,最初計劃留洋時間為15年。後來因為一些事情傷透了清政府的心,決定提前召回這些留學生,本來這些留學生本該心繫祖國才對,然而回來時卻有一些不願回國,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最後不願回歸祖國的呢?
  • 在日中國留學生突破十萬大關 多數畢業後回國發展
    在日中國留學生突破十萬大關 多數畢業後回國發展   中新網1  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ZSSO)1月20日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因經濟長期低迷及東日本大地震、海嘯、核事故等影響,至2011年5月1日在日本的大學等就讀的外國留學生數量為138075人,比上一年減少3699 人,6年來首次下滑。另外,在日本語言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生數量為25622人,比上一年減少7644人。
  • 中國留學生回國率能有多少?能有70%嗎?
    ,畢業後選擇回國就業的只有約19%,即不到兩成,其他的都留在美國了。另據《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馬上回國就業,也只有28%,也就是不到三成。也就是說,中國留學生回國率遠沒有70%,可能恰好相反:30%回國。可見,留學生畢業後不願回國就業,並不是清華這種高級學府特有的現象,而是中國大學普遍存在的現象。
  • 澳媒:澳洲、紐西蘭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情況欠佳
    澳媒:澳洲、紐西蘭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情況欠佳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澳洲新快網援引《澳大利亞人報》消息,就業形勢慘澹一直困擾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中國留學生,而語言障礙、期望值過高和缺乏工作經驗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幾大原因。
  • 國外大學沒法畢業,留學生退學回國出路在哪?
    國外大學沒法畢業,留學生退學回國出路在哪? 一旦踏上了留學這條路,大概率只有兩個選擇,成功或失敗。如果留學順利,能夠順利完成學業畢業,那麼回國之後這段履歷必將增添光彩;但如果留學失敗,中途輟學,這時候留學生不僅很難給這一段失敗的經歷一個合理的解釋,還沒有學位繼續深造或者就業。
  • 英媒:中國留學生渴望回國 擔憂跟不上發展速度
    漫畫:回歸 新華社發 徐駿 作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 路透社10月17日刊登文章,題目為《中國年輕女子海外逐夢,但渴望回國》。她在中國東北的長春讀的高中,由於成績優異,被北京的一所有名的經貿大學提前免試錄取。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拿到商業英語學位畢業後,她開始做下一個計劃。左愛寧夢想出國留學,她申請去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讀書。她的父親是一名會計師,母親是一名電子設備技術員。
  • 留學生,你為什麼回國?
    資料圖:中國留學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7日報導,2016年中國大陸留美「海歸」人數創歷史新高,但其中80%卻是「裸歸」──留美後僅拿到畢業文憑,未獲在當地實習、就業機會,且許多「海歸族」回來就業後呈現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國?
    據教育部統計,2016至2019年期間,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高達79.9%。也就是說,中國多數出國的留學生,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到中國發展。誠然,中國房價漲了不少,但是房子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知識帶來的財富也越來凸顯。如今,中國大量的人才回國,也為中國科研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可以說,不少留學生成為了中國科研大軍的一分子。因此,留學生也是中國科研方面的寶貴財富,尤其是有著巨大科研實力的留學生人員。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國?
  • 英媒:美邊檢惡意盤查中國留學生
    來源:環球時報英國《金融時報》9月8日文章,原題:美國邊檢人員加大對中國學生的盤查 中國理科學生指責美國邊檢人員對其進行侵擾性盤問,還逼迫他們在離開美國時交出電子設備。這凸顯一種擔憂:他們正成為美中日益緊張關係的受害者。這種飛行前檢查,是美國「中國行動計劃」的一部分——已成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摩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