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靈敏空氣汙染監測儀

2021-02-15 LightScienceApplications

納米光子學

一種能夠實地監測100nm顆粒物的微型納米纖維光學傳感器,這種裝置的時空解析度高,可提高我們跟蹤空氣品質的能力。

Judith Su

亞利桑那大學生物工程系及光學科學院(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College of Opt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銀行最近的數據,全球由於空氣汙染造成的巨大健康損害和經濟成本估計分別為每年7百萬例死亡和2013年的2,250億美元。2並且,空氣汙染程度還在繼續加劇,世界上92%的人口居住在達不到WHO空氣品質準則要求的環境中。3在美國,環保局(EPA)對六種空氣汙染物標準做出了規定,其中一種為顆粒物(PM)。4雖然已經有了可攜式傳感器,用於監測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即:PM 2.5,但用於監測直徑小於100nm的超細顆粒的微型傳感器開發卻很落後。EPA未對這種顆粒物予以監測。這種顆粒物由於顆粒很小,因此能夠直接進入肺部或大腦,並與癌症和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存在聯繫。5超細顆粒的主要來源為汽車、燃燒和工業排放。6儘管細顆粒和超細顆粒導致的空氣汙染程度7存在局部差異,但在美國達到或超過一百萬人的城市中,空氣監測系統太少,大約只有2-3個站點。另外,這種監測系統的體積龐大(圖1),安裝起來很笨重,也很昂貴,大約需要$6,000-$36,0009,並且受到諸如樹木等局部因素的影響,使其測量值可能無法代表僅有幾個街區之遙的地方的空氣品質。有必要採用一種個人可用、低成本、便攜、靈敏且能夠在實際中長期、連續、定期監測環境的系統。

 

圖1: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一個空氣監測站。這種監測站吸入空氣,利用一個撞擊取樣機確定顆粒物尺寸,通過一個過濾器收集PM 2.5顆粒物,對過濾器稱重,確定空氣樣本中的PM 2.5顆粒物質量。由於空氣汙染存在很大的時空差異,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全天監測環境的可攜式傳感器。

       儘管存在對個人傳感器的這種需求,但往往需要在傳感器的尺寸和靈敏度之間進行權衡。9與移動可攜式系統相比,大型固定式監測站提供的監測數據更精確。來自北京大學的肖雲峰(Yun-Feng Xiao)團隊發明了一種靈敏蛇形微型納米光纖傳感器,能夠用於開放環境中。10這種傳感器能夠對小於100nm的顆粒計數並確定其尺寸,這種顆粒屬於超細顆粒。另外,肖的傳感器的尺寸解析度達到10nm,這意味著這種傳感器能夠監測較小的顆粒。由於納米纖維傳出的光量與顆粒之間能夠相互影響,因此,傳感器能監測到的顆粒尺寸上限為1µm,這使得這種傳感器能夠監測PM1.0全範圍內的顆粒,試驗得出的經驗表明,這種顆粒與PM 2.5顆粒物的濃度存在關聯。

       隨著顆粒的沉降,在光線中傳輸的光學功率逐步減低,蛇形納米光纖傳感器通過監測這種光學功率的逐步降低,測量顆粒物濃度。這種功率變化與沉降在光纖上的顆粒尺寸有關,這種關係遵守瑞利-甘斯散射理論。11納米光纖的蛇形結構有助於提高傳感器的捕獲面積。除了監測和計數特定尺寸範圍內的顆粒(PM2.5, PM1.0等),肖的傳感器還能提供高精度顆粒信息,有助於更好地確定汙染成分和健康危害之間的關係,為未來的環境監管提供信息。

       利用這種傳感器在北京監測顆粒物,幾個月的使用顯示,其結果與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的官方數據吻合良好,這表明,這種傳感器可用於在現實中長期用於監測。在試驗中,每幾個小時採集一次測量值。與其他精密顆粒監測系統不同12,肖雲峰(Yun-Feng Xiao)的傳感器不需要採用可調諧雷射器,因此這種傳感器價格更低、更易於攜帶。

       未來的空氣汙染監測技術趨勢是:低成本,具有化學特異性,靈敏,全天候,移動傳感器陣列,可穿戴、或者能夠連接在現有基礎設施上(圖2)。如果一起組合使用,這種傳感器能夠通過一幅室外汙染物水平「眾包」地圖,形成預警網絡。這種傳感器能耗低,能夠在動態且惡劣的環境中連續長期實時監測汙染物。另外,還需要解決諸如數據存儲、管理、發布和隱私等問題。這種傳感器能夠提供充分的超本地空氣品質信息,如:使用家用化學品產生的汙染物,或者汽車駕駛艙內的空氣汙染物。採集的數據可用作健康指標數據,並可用於迅速告知公眾相關的疾病風險,如:哮喘、支氣管炎、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症。

圖2 超細顆粒能夠直接進入肺部和大腦,導致癌症和老年痴呆症。a. 一種微型蛇形納米光纖傳感器,能夠監測100nm的顆粒達一個月。b. 一種未來可穿戴空氣汙染監測系統,能夠做成臂章或智能手錶,跟蹤個人汙染物暴露水平。

參考文獻

1.WHO | 7 million premature deaths annually linked to air pollution. WHO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4/air-pollution/en/. (Accessed: 7th March 2018)

2.Air pollution’s hidden impacts | Science. Available at: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9/6371/39.full. (Accessed: 28th February 2018)

3.WHO | Ambient (outdoor) air quality and health. WHO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3/en/. (Accessed: 9th March 2018)

4.US EPA, O.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3.epa.gov/airquality/montring.html. (Accessed: 8th March 2018)

5.Brain pollution: Evidence builds that dirty air causes Alzheimer’s, dementia. Science | AAAS (2017). Available at: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1/brain-pollution-evidence-builds-dirty-air-causes-alzheimer-s-dementia. (Accessed: 28th February 2018)

6.Ultrafine particles in cities - ScienceDirect. Available a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1400018X. (Accessed: 8th March 2018)

7.Nieuwenhuijsen, M. J. et al. Variability in and Agreement between Modeled and Personal Continuously Measured Black Carbon Levels Using Novel Smartphone and Sensor Technologies. (2015). doi:10.1021/es505362x

8.e-CFR: TITLE 40—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Electronic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TITLE 40—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9.Castell, N. et al. Can commercial low-cost sensor platforms contribute to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xposure estimates? Environ. Int.99, 293–302 (2017).

10.Yu, X.-C. et al. Optically sizing singl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with a 10-nm resolution using a strong evanescent field. Light Sci. Appl. doi:10.1038/lsa.2018.3

11.Bohren, C. F. & Huffman, D. R.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of Light by Small Particles. (Wiley-VCH, 1998).

12.Label-free detection of single nanoparticles and biological molecules using microtoroid optical resonator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Available a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lsa20161. (Accessed: 9th March 2018)

相關焦點

  • 環境空氣和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可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
    環境空氣和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可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2-2018)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環境空氣和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可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2-2018)》。
  • 空氣品質監測儀如何看懂數值?
    我們在使用空氣品質監測儀的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使用者對於儀器設備的體驗。當然,這也是空氣品質監測儀製造商所不斷力求改進的要點。可以說可視和可懂已經成為使用者評價一款空氣品質監測儀的關鍵要素之一。
  • 越南空氣汙染持續惡化 可攜式氧氣罐走俏
    中國日報網11月26日電(高琳琳)近幾個月來,空氣汙染問題始終困擾著越南的大城市。為了遠離汙染,人們開始購買可攜式氧氣罐,以便可以隨時隨地呼吸到新鮮空氣。 空氣品質監測網站AirVisual的數據顯示,越南首都河內及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經常出現在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20大城市之列。
  • 應用於室內空氣監測儀中的溫溼度傳感器
    導讀 室內空氣監測儀可實現365天,24小時連續監測室內甲醛,PM2.5,CO₂,TVOC和溫溼度,是一款多功能空氣品質檢測儀。
  • 顏思麗可攜式負離子空氣淨化器,我的第二個呼吸通道
    顏思麗可攜式負離子空氣淨化器,我的第二個呼吸通道吸菸的危害誰都知道,很多抽菸的朋友卻很難放下。一些老菸民圖方便就會呆在家裡吸菸。不開門窗的話,不一會兒屋裡就會煙霧繚繞得嗆人。實驗過程沒點燃香菸的時候,室內狀況是PM2.5在230左右實驗分析  說明:由於測霾儀較為靈敏,數值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數值區間代表這一狀態下最低值與最高值。
  • 好玩兒 艾莫斯可攜式負離子空氣淨化器
    空氣汙染日趨嚴重的今天,怎樣保護自己成了很多人關注的話題。在家時打開空氣淨化器,外出時呢?你可能會說戴上口罩,但是戴口罩說實話,絕對是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更有甚者還會引發皮膚過敏等問題。  或者我們可以把空氣淨化器帶在身上,讓它跟著我們去到任何一個我們想去的地方,隨時隨地提供貼心關懷。
  • 「空氣汙染指數」為何不準?_網易探索
    90年代:研究稱中國四城市PM2.5是美國標準10倍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等中美科研人員就合作開展了空氣汙染對呼吸健康影響的研究
  • 春天抗空氣汙染,防肺病,不要怕!空氣淨化器、口罩該這麼選!
    由於空氣汙染,即便不吸菸,健康也可能受到危害。空氣汙染應該認真面對近年隨著吸菸人口減少,因為香菸所引發的肺部疾病已逐漸下降,然而卻因空氣汙染惡化而持續上升。尤其一些肺部惡性疾病因難以察覺,發現時多是晚期。
  • 隨身好空氣 這些可攜式空氣淨化器保護你
    【天極網家電頻道】空氣汙染一直是我們時刻關注的大問題,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研究創造一個健康的呼吸環境,於是室內空氣淨化器產生了。然而,室內空氣淨化器體積大,不方便攜帶,人不可能只呆在室內不外出活動,大型的空氣淨化器就沒辦法隨身攜帶了。
  • 空氣品質檢測儀是什麼?
    從字面上講,用於檢測空氣品質的儀器就可以被稱為空氣品質檢測儀。但由於空氣品質包含的內容過於廣泛,而採用的儀器原理又是各不相同。所以通常來說,要具備檢測環境中幾項基本的空氣汙染物參數檢測能力的儀器,才適合稱之為為空氣品質檢測儀。
  • 可攜式空氣淨化器網上走紅,戴個「項鍊」就能淨化空氣?
    記者調查發現,最近流行一種可攜式空氣淨化器,「掛在脖子上出門,可以隨時淨化空氣。」售價幾十上千元不等「我家裡早在幾年前就買了一款空氣淨化器,」成都市民劉女士表示,「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淨化器體積都是很龐大的,而且要插電,根本不可能隨身攜帶。」
  • 可攜式水質等比例採樣器如何防止樣品間的交叉汙染
    可攜式水質等比例採樣器是依據國家環境監測技術規範要求,結合我國環境汙染狀況及各級環境監測部門的需要研製開發的,是一種可實現按時間、體積比例、定流比例等方式完成採集汙水樣品的智能採樣器。可攜式水質等比例採樣器 水質採樣器在使用中如果不注意規範的使用會對水樣產品汙染,從而使水質的分析檢測儀結果不準確。
  • 海澱各街道可攜式空氣品質檢測儀全配齊,檢測空氣品質無死角
    近日,海澱區生態環境局為全區29個街鎮配了29套可攜式空氣品質檢測儀,提供環境數據服務,打通精準治汙「最後一公裡」有了技術支持。手持式空氣品質檢測儀個頭和手機差不多,但功能卻很強大。可以檢測包括PM2.5、PM10以及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空氣環境數據。由於身形小、易攜帶,可應用於辦公室、學校、購物中心、機場、港口、工地等室內外區域,極大地方便了街道工作人員的日常執法檢查。
  • 空氣品質檢測怎麼測?
    但問題可能就來了,那就是室內空氣汙染問題。當室內通風條件較差的情況下,溫度的升高,會使得可能存在於室內的甲醛、揮發性有機物(TVOC)等加速釋放。同時由於緊閉門窗,也會讓室內的二氧化碳(CO2)等維持在較高水平。當這些空氣汙染物持續保持在超過健康限制的情況下,就可能對人體帶來一些影響。
  • 老外自製可攜式空氣淨化器 專家:還不如口罩(圖)
    現代快報記者搜索發現,網上有各種可攜式空氣淨化器在賣,五花八門,設計得都很精巧,有的可以手提,有的可以掛在脖子上。相比這個老外背著的行李箱大小的空氣淨化器,顯得「高端」了很多。不過,這些新鮮玩意兒,讓不少網友直犯嘀咕:憑它們就能呼吸乾淨空氣,靠譜嗎?
  • 呼吸保衛戰:穹頂之下,可攜式空氣淨化器IONION MX強勢升級---讓你好空氣帶著走!!
    不過,正是由於蔓延了大半中國的霧霾,卻意外催生了一股可攜式空氣淨化器的熱潮,以前鮮有人問津的空氣淨化器成為了對抗霧霾的「神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款可攜式的「空氣淨化器」都有什麼特點吧。>而人一般又生活在一個大環境裡,這個大環境假設是個汙染的環境,局部有一點乾淨,但是在隨著人的運動,它也許會很快就會被大環境所稀釋掉的。
  • 可攜式空氣淨化器拆解
    可攜式空氣淨化器拆解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7-27 15:57:00 家用空氣淨化器已經成為大部分家庭的必備家電,其淨化效果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我們在外界環境中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呼吸健康呢?在文章《別再騙自己!
  • 室內空氣的安全性很重-51安居空氣檢測儀
    近年來,由於霧霾爆發頻繁,PM2.5汙染也成為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汙染源。甲醛甲醛是新房裝修後產生的主要裝修汙染,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釋放期長達3-15年。2.5指的是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μm即2.5微米的顆粒物。由於體積很小,比頭髮絲還細,僅為微米級別,因此大家通過肉眼是無法觀察到的。這類物質可以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因此顯而易見,空氣中PM2.5含量濃度越高,就表示空氣汙染越為嚴重。
  • 如何正確使用可攜式空氣淨化器以及注意事項
    可攜式空氣淨化器一、防止可攜式空氣淨化器沾水:我們要把可攜式空氣淨化器遠離承裝水的容器裡面,或者加溼器,防止有水蒸氣的進入可攜式空氣淨化器的風機裡面導致機器損壞二、保證可攜式空氣淨化器出風口通暢:我們在使用可攜式空氣淨化器時候,一定要保證進出風口暢通,否則會影響到空氣淨化器淨化效果,甚至可能會影響機器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