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媽媽買的橘子個數是蘋果個數的3倍,她把蘋果分給家人,每人分2個,還多1個;她把橘子分給家人,每人分8個,還少5個。那麼她家總共有多少人?買的蘋果有多少個?買的橘子有多少個?
分析:我們昨天說過像這樣有兩次分配,一次有剩餘即有盈餘,而一次不夠分,也就是虧,這樣的問題呢,就叫做盈虧問題。
同時我們昨天也說了,盈虧問題有標準盈虧問題(兩次分的是同一種東西,一次有剩餘,一次不夠分),以及稍微複雜的盈虧問題,複雜的盈虧問題一般都需要轉化後,才能再套用標準的盈虧問題公式來解題。
很顯然,這道題目並不是標準的盈虧問題,而是因為她兩次分的東西不一樣。第一次分的是蘋果,
第二次是分的橘子,但是這兩種水果的個數存在一個倍數關係。
我們做這樣的題目就有必要把它們轉化成一類。 那麼我們是將橘子個數轉化成蘋果個數?還是蘋果個數轉化成橘子個數呢?
從題目中我們看到很明顯橘子個數比較多,它是蘋果個數的3倍。我們不妨把蘋果轉化為橘子,因為這樣倍數關係,全部是整數,比較好算。
如果說轉化成蘋果個數,因為蘋果個數少,等下會有分數出來,這樣計算比較麻煩,最主要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還沒有學分數的計算。
所以我們把分配的蘋果個數轉化成橘子個數。這樣就相當於是一種水果的分配。經過轉化以後,我們看一下兩次分配的情況,把蘋果分給家人,每人分2個還多1個,那麼按照橘子是蘋果的個數3倍,也就是說相當於第一次每人分6個橘子,會多出3個橘子,第二次每人分8個橘子,會少5個橘子。
這樣一來就把它轉換成了標準的盈虧問題。每人分6個的時候有盈餘,多3個,每人分8個的時候少5個。
這一題的難點其實也就是在理解這個轉化的過程。當我們一旦把它轉化成標準的盈虧問題,那就非常簡單了。我們這樣直接就可以套用公式。
解:根據橘子個數是蘋果的3倍,分2個蘋果相當於分6個橘子。
2×3=6(個)
(3+5)÷(8-6)=8÷2=4(人)
蘋果有:2×4+1=9(個)
橘子有:9×3=27(個)或者8×4-5=27(個)
答:小紅家有4個人,買了9個蘋果,27個橘子。
當然我們做完之後可以把算出來的結果,進行驗算,其實算橘子個數的後面的那個方法就是在驗算計算結果。經驗算計算結果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