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門左右沒有牆體,想要做鞋櫃我認為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1.設置玄關
入戶門兩側沒有牆,表示入戶門的兩側會較為開闊,在面積允許的情況下設置出一個「小玄關」,既讓空間有了層次感,入戶處也會有所緩衝,還能有很好的設置鞋櫃的位置;如果入戶門正對衛生間門也會有很好的遮擋作用(如示意圖一)。
新「構建」的玄關一側設為實體牆時,安裝掛鈎可以掛衣服、包包等,掛鑰匙也很方便;如果覺得牆體讓家庭空間「縮小」,有侷促感,可以使用玻璃隔斷、鏤空隔斷等通透性較強的隔斷與牆體結合的形式,既有通透性也有層次感。
鞋櫃的設置可以是到頂的衣帽櫃,也可以是鞋櫃與隔斷的「組合」,根據功能需求、戶型面積、個人喜好等進行選。我認為鞋櫃的位置距離入戶門通常在1.2~1.5m左右較合適,太小進門時會有擁擠感,太大又會浪費空間,作為鞋櫃使用也不太方便。
2.與入戶門垂直方向設置鞋櫃
在入戶門的一側垂直入戶牆體設置鞋櫃,可以是獨立的鞋櫃,又或是與牆體相結合設置的鞋櫃。
⑴在與入戶門垂直方向新建牆體,鞋櫃與牆體相結合做成「嵌入式」鞋櫃。將新建牆體與它周圍的牆體使用相同的處理手法,可以增強鞋櫃與家庭空間的統一性,不會讓鞋櫃有「硬塞入」家庭環境的尷尬感,整齊、利落。鞋櫃的款式根據自己的功能需求進行選擇。
⑵還有一種方式是直接設置鞋櫃,雖然它與家庭空間的「融合度」也不會有問題,但是更易將它當作一款家具擺在那裡,在我看來它的整體性會較弱一些。
3.與入戶門「平行」設置鞋櫃
將鞋櫃設置在與入戶門同一水平的一側牆體,或是獨立鞋櫃的設置,或是與其它使用功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設置。
⑴如果入戶的一側牆體不在客廳或餐廳的區域範圍內,那可以只考慮滿足入戶區的使用需求,進行「單純」的鞋櫃設置,通常也是設置為「入牆式」或獨立鞋櫃。
新建牆體「構建」出鞋櫃的「專用區域」,將鞋櫃做成「嵌入式」,加設的牆體與周圍牆體統一設計處理,空間的整體性也會很好。
直接靠牆設置的鞋櫃,如下圖中所示在衣櫃靠近入戶門的一側進行「缺口」的「U型」設計,使用方便,也不會在進門時有擁堵感。
⑵如果入戶的一側是餐廳區域,餐廳的面積允許將鞋櫃納入餐邊櫃的設計會是不錯的方式。
供餐廳使用的部分可以設置成敞開式的置物格和儲藏櫃相結合的形式,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置物格拿取方便,放幾本書把餐廳變為「閱讀區」也不錯;儲藏櫃就可以放置不經常使用或需要收藏的物品,這樣餐廳區域的使用功能基本就可以得到滿足。
入戶區使用的鞋櫃部分設置成帶櫃門的柜子,放置鞋子、衣物、包包等也不會讓空間變得凌亂;所有的櫃體使用相同的處理手法,不但增強空間的整體性,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將鞋櫃「隱藏」,不會「破壞」餐廳的環境氛圍。
以上是我對於在入戶門左右沒有牆體的情況下設置鞋櫃的建議及觀點,根據家庭的面積、裝修風格、功能需求、個人喜好選擇設置鞋櫃的方式、鞋櫃的款式和鞋櫃的尺寸,較大尺寸的到頂鞋櫃一旦設置好再想更換就會比較麻煩,所以要考慮清楚,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PS:文中示意圖一為自己製作,禁止使用;其餘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