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10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李偉鋒 實習生 張維正)今天在沅江市舉辦的湖南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對接會上,太陽鳥遊艇、湖南國伏船舶、桃花江遊艇等企業,紛紛收穫來自浙江、四川等地訂單;中國船級社武漢分社、長江船舶設計院等則與沅江市政府以及金航船舶、帝豪船舶等企業籤署產學研合作協議。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湖南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揚帆破浪,產品覆蓋全國各省並遠銷東南亞、非洲、歐美等地。
產業集聚發展。湖南擁有湘船重工、益陽中海、常德達門、泰富重裝等一批骨幹企業,初步形成了以泰富重裝、湘電集團為核心的湘潭海洋工程裝備集聚區,以太陽鳥、金航、海荃等為龍頭的沅江船舶製造產業園。今年1至10月,全省海工裝備與船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200億元,全年預計達到260億元。
研發創新能力強。中南大學研發的國內首套深海熱液硫化物勘查電磁探測系統,裝備在「大洋一號」上用於大洋科考;湖南科技大學研發的海底多用途鑽機「海牛」號在南海海試成功,標誌著我國深海鑽機技術躋身世界一流行列;湖南大學在潛艇隱聲技術、船舶機械隔振、海洋平臺結構、非線性動力學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研究成果。
產品獨具特色。海荃遊艇研發的全新太陽能遊覽船,邁出全綠色船舶概念設計關鍵一步;太陽鳥遊艇設計建造的42米雙體遊艇,打破了雙體複合材料超級遊艇的世界紀錄;泰富重裝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海上散貨過駁平臺船舶,其綜合性能全球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