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今年前10月主營業務收入超200億元

2020-12-14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11月10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李偉鋒 實習生 張維正)今天在沅江市舉辦的湖南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對接會上,太陽鳥遊艇、湖南國伏船舶、桃花江遊艇等企業,紛紛收穫來自浙江、四川等地訂單;中國船級社武漢分社、長江船舶設計院等則與沅江市政府以及金航船舶、帝豪船舶等企業籤署產學研合作協議。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湖南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揚帆破浪,產品覆蓋全國各省並遠銷東南亞、非洲、歐美等地。

產業集聚發展。湖南擁有湘船重工、益陽中海、常德達門、泰富重裝等一批骨幹企業,初步形成了以泰富重裝、湘電集團為核心的湘潭海洋工程裝備集聚區,以太陽鳥、金航、海荃等為龍頭的沅江船舶製造產業園。今年1至10月,全省海工裝備與船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200億元,全年預計達到260億元。

研發創新能力強。中南大學研發的國內首套深海熱液硫化物勘查電磁探測系統,裝備在「大洋一號」上用於大洋科考;湖南科技大學研發的海底多用途鑽機「海牛」號在南海海試成功,標誌著我國深海鑽機技術躋身世界一流行列;湖南大學在潛艇隱聲技術、船舶機械隔振、海洋平臺結構、非線性動力學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研究成果。

產品獨具特色。海荃遊艇研發的全新太陽能遊覽船,邁出全綠色船舶概念設計關鍵一步;太陽鳥遊艇設計建造的42米雙體遊艇,打破了雙體複合材料超級遊艇的世界紀錄;泰富重裝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海上散貨過駁平臺船舶,其綜合性能全球首屈一指。

相關焦點

  • 船舶海工和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情況
    船舶海工和新材料產業發展推進情況 發布時間:2017-10-18 字體:[ 大 中 小 ]
  • 舟山骨幹船舶企業調整經營方向轉型海工裝備
    舟山骨幹船舶企業調整經營方向轉型海工裝備 2013年06月17日 03:16:58   浙江日報訊 「融入舟山、落戶岱山、紮根秀山,這裡將是我們走向深藍的母港。」在日前舉行的舟山市船舶與海工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建設「誓師」大會上,惠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朱長城透露,目前該公司累計獲得海工訂單6億多美元,跟蹤並報價的海工訂單總額約20億美元。  自去年以來,面對傳統船舶製造訂單不斷下滑的趨勢,舟山船舶行業在政府、市場的雙重助推下,部分重點骨幹船舶企業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方向,先後涉足附加值高、前景廣闊的海工裝備業。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順利閉幕
    11月23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展會歷時三天,展出面積10000平方米,分設船舶海工總裝展區、郵輪遊艇展區、設計服務展區、產業鏈配套展區,共吸引了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參展,5000餘名專業觀眾到展參觀洽談,現場達成意向成交1.6億元。
  • 2019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12月6日開幕
    本網訊 (記者劉璐)作為2019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船舶海工產業投資洽談會的主要內容之一,12月6日-7日,2019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將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A館舉行。目前,布展工作正在展覽中心內有條不紊地推進。
  • 共享機遇,共拓藍海——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11月21日將盛大啟幕
    共享機遇,共拓藍海——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11月21日將盛大啟幕 來源: 市工信局國防科工處 發布時間:2020-11-04 字體:[ 大 中 小 ] 作為我國第一造船大省和世界重要的產業基地,江蘇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近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南通海工引領江蘇沿海開發轉型升級
    總投資40億元的海新重工項目,設計年產特種工程船10艘,海工平臺2座,累計完成投資11.5億元,目前已有兩條特種工程船正在舾裝;總投資15億元的海通海洋工程模塊項目土建也即將結束。南通市經信委主任楊揚說:「沿海開發是產業發展主戰場,那麼海洋工程產業就是沿海開發的排頭兵,是當前新興戰略產業與沿海資源稟賦結合最緊密的產業之一。
  • 前三季度我市實施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84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特大...
    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147億元,主要包括華威風電項目和華爾銳風電項目。目前,集控中心土建工程已封頂,開始室內裝修。海上工程6月1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22根樁的沉樁施工(共計134根),今年計劃完成95根,計劃今年底併網200MW,累計完成投資額超50億元,2021年底前全部併網發電。兩個風電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銷售收入20.4億元。
  • 船舶與海工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國際論壇在江科大舉行
    (夏紀福 張鵬雲)聚焦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探索智慧財產權運用創新模式,11月18日上午,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國際論壇暨2019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江蘇科技大學召開。中船聯理事長、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葛世倫,副校長俞孟蕻,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研究與合作部主任陳文波,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調研員朱一華,鎮江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翟春暉,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院長蔣志勇,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潔等與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奧地利、巴西、烏克蘭等國專家學者,以及中船聯內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服務機構等單位140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受邀參加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於11月21日至23日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展現南通船舶海工產業蓬勃發展態勢,展示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和技術、配套設備產品服務等內容。
  • 【浙江】海工項目成舟山船企轉型新引擎
    「該石油鑽探生活輔助平臺長122米、寬45米、最大高度48.1米,建成後可供750人同時居住,目前公司還有一個同樣大小的生活輔助平臺正在建設」, 公司負責人黃聰漢介紹,「由於這個大訂單,去年『太平洋海工』產值迅速提升到10.8億元人民幣,今年預計將再增1億,達到11.8億元。」
  • 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10萬畝,海工裝備年產值650億元 「海工+牧場...
    「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牧場示範之城,形成了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格局;我們全力建設海工裝備製造之城,引領全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我們全力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打造「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旅遊品牌;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環境優美之城,積極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長島成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舟山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迎來又一重大利好
    舟山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迎來又一重大利好 2012年12月17日 14:47:33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日前,在2012中國海洋工程國際研討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商調整《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半潛式鑽井平臺、鑽井船等深海海洋工程裝備有望被納入目錄
  • 關於粵新海工與阿聯甲方公司仲裁案件說明函
    近日,某行業網站和自媒體公眾號發表了關於廣東粵新海洋工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粵新海工」)與阿聯甲方公司仲裁案件的文章,文章內容有失偏頗,粵新海工就此事公開澄清說明此案實際情況,同時就公司目前經營情況作簡單通報:1.阿聯甲方公司為一投資公司,當時其與粵新海工籤訂新造船建造合同主要用於參與海上石油開採的投標,但隨著國際原油市場不斷惡化,阿聯甲方公司被迫退出投標項目,因此以各項理由不接收船舶並向新加坡海事法院申請要求退還建造款
  • 2020年版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訂單金額達690億美元,創了歷史最高紀錄,同比增長130%。同時也是海工裝備訂單首次超過同期新船訂單金額,成為世界船舶工業新訂單的主要來源。該業內人士還表示,海工裝備市場繁榮的背後是大量高價值訂單的湧現,據統計,**年鑽井裝備和生產裝備(含新建和改裝)平均為3.97億美元座(艘),要遠高於船舶製造方面的單價。
  • 泰勝風能擬2.88億購藍島海工49%股權
    泰勝風能(300129)6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2.88億元的價格,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南通藍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藍島海工」)49%股權。同時,通過向特定對象定向發行的方式募集不超過17820萬元配套資金用於藍島海工「重型裝備產業協同綜合技改項目」。
  • 沭陽開發區:裝備製造產業漸入佳境
    ,預計今年底批量生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目標;該區境內總投資2億元的精密製造項目——江蘇睿陽精密製造有限公司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試生產……對沭陽開發區而言,過去名不見經傳的裝備製造產業,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現在逐漸做大做強並成為該區「2+1產業」中的成長型主導產業。
  • [公告]潤邦股份:南通潤邦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重型裝備總裝基地...
    中心路西側,經營範圍為:海洋工程作業平臺、海洋工程作業船、海洋工程 起重裝備、海洋工程配套裝備、重型機械的設計、製造、安裝、銷售及服務, 10 萬噸及 10 萬噸以下鋼質船舶的製造、銷售及修理。2009 年,啟東市實 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59.5 億元,比上年增長 13.8%;完成工業增加值 149.85 億元,增長 14.5%。啟東市船舶工業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重點發展 船舶製造、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船舶配套設備等優勢產業。
  • 中國船舶業3大指標連續3年全球第一 訂單結構優化
    出口船舶分別佔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78.8%、92.7%和88.1%。(二)船舶行業經濟效益延續下降態勢2013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共166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1億元,同比下降3.6%。
  • 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舉行
    本報訊 (記者朱蓓寧 劉璐 彭軍君)21日下午,南通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聯合主辦「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來自船舶海工業界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聚焦行業前沿技術,共襄產業盛會、共享發展機遇
  • 2017-2023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海洋工程產業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3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顯示,海工裝備與船舶產業的關聯體現在船舶海工產業鏈,其主要包括船舶、海洋工程裝備、遊艇、零部件、貨櫃製造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