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相對簡單一些,其考點明確。在考試中所佔比例約13%-14%,約35分。
抓住複習主線,複習起來會很輕鬆!抓住喉炎、支氣管炎、肺炎;支擴,支哮,COPD,肺心病,呼衰,ARDS;血胸等主線,節約備考時間,讓您的複習事半功倍!
喉梗阻分度
分度
臨床表現
體徵
Ⅰ度
僅於活動後出現吸氣性喉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
呼吸音及心率無變化
Ⅱ度
安靜時有喉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
可聞喉傳導音或管狀呼吸音,心率加快
Ⅲ度
喉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口唇及指趾端發紺,雙眼圓睜,驚恐萬狀,頭面出汗(掙扎)
呼吸音明顯減弱,心音低鈍,心率快
Ⅳ度
漸顯衰竭,昏睡狀態,由於無力呼吸,三凹徵可不明顯,面色蒼白髮灰(無力掙扎)
呼吸音幾乎消失,僅有氣管傳導音,心音低鈍,心律不齊
凡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可引起支氣管炎(病毒為二者最常見的病原體)。
主要症狀:咳嗽;
體檢:可聞及不固定的散在的幹、溼囉音;嬰幼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特點:伴有溼疹、過敏史、類似哮喘發作的表現,反覆發作傾向。
血常規:病毒感染者——白細胞正常或偏低;細菌感染者——白細胞增高。
X線肺紋理增粗,肺門陰影增深。
一般不用鎮咳劑或鎮靜劑,抑制咳嗽反射,影響痰液咳出。
主要護理問題是清理呼吸道無效(首選方法:超聲霧化吸入);體溫超過38.5℃採用物理降溫或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以防驚厥。體溫<38.5℃,松解包被,多餵水降低體溫。
①大葉性(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為肺炎鏈球菌。
②小葉性(支氣管性)肺炎
③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炎症
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最常見的病原菌是肺炎鏈球菌。
①社區獲得性肺炎,常見致病菌,肺炎鏈球菌。
②醫院獲得性肺炎:常見病原菌為革蘭陰性桿菌。(金葡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桿菌)
多見於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壯年。
①症狀:發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受涼、淋雨、疲勞、醉酒等情況。典型表現:起病多急驟,高熱(39-41℃,稽留熱型,與感染有關),寒戰,全身肌肉酸痛。典型者在發病2-3天時咯鐵鏽色痰。
②體徵:急性病容,面頰緋紅,鼻翼扇動、呼吸淺快、口唇青紫。
③病理分期:充血期、紅色肝變期、灰色肝變期、消散期。
白細胞計數可達10-20×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80%以上),細胞內中毒顆粒。
首選青黴素治療,療程7天或熱退後3天即可停藥;病程延長且退熱復發,考慮細菌耐藥,休克型肺炎,治療:補充血容量。
高蛋白質、高熱、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每日飲水量在1500-2000ml。胸痛時囑病人患側臥位。
急性肺炎(病程<1個月);遷延性肺炎(病程1-3個月);慢性肺炎(病程>3個月)。
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見;細菌——以肺炎鏈球菌最多見。
後期肺部可聞及固定的中、細溼羅音;重症肺炎常伴有循環、神經和消化系統的受累(區別於輕症肺炎),常合併有呼吸性酸中毒。消化系統受累,發生中毒性腸麻痺,出現腹脹、腸鳴音消失。
早期、聯合、足量、足療程,重症患兒宜靜脈給藥,用藥時間應持續至體溫正常後5-7天,臨床症狀消失後3天。支原體肺炎首選大環內酯類(紅黴素)
①室溫維持在18-22℃,溼度50%-60%為宜。
②氧療一般採用鼻導管給氧,氧流量為0.5-1.0L/min,氧濃度不超過40%。缺氧明顯者可用面罩給氧,氧流量2-4L/min。密切觀察病情,是否存在肺炎合併心衰。急性肺水腫時,給患兒吸入20%-30%乙醇溼化的氧氣。
③保持呼吸道通暢:取舒適體位(頭胸抬高);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輕拍背。
①腺病毒肺炎——以喘憋肺部體徵出現較晚為主要臨床表現;
②重症肺炎出現腹脹、腸鳴音消失——考慮中毒型腸麻痺;
③ 葡萄球菌肺炎:黃色痰膿性、帶血絲或呈膿血狀
長期咳嗽和大量膿痰,常在晨起和夜間臥床時加重,靜置後分為3層,上層為泡沫,中層為漿液,下層為膿性物和壞死組織。若合併厭氧菌感染,則呼吸和痰液均有臭味;反覆咯血為本病的特點。
①慢性咳嗽、咳痰,痰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痰,偶可帶血絲。急性發作伴有細菌感染時,痰量增多,可有膿性痰。
②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是COPD的標誌性症狀。
③肺功能檢查是判斷氣流受限的主要客觀指標,對(X)PD診斷、嚴重程度評價、疾病進展、預後及治療反應等有重要意義。
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是評價氣流受限的敏感指標。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預計值百分比是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FEVl/FVC<70%及FEV1<80%預計值者,可確定為不能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
哮喘病人不宜用超聲波霧化吸入,因顆粒過小,較多的霧滴易進入肺泡或過飽和的霧液進入支氣管作為異物刺激,引起支氣管痙攣導致哮喘症狀加重。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慢性肺心病,由於肺動脈高壓,右心負荷加重,進而造成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
早期主要表現為右室肥大;失代償期主要表現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呼吸衰竭最突出,常由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誘發。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可增高,合併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胸膜腔內積氣稱之為氣胸。一般將氣胸分為閉合性、開放性和張力性三類。
急救要點是立即用無菌敷料封閉傷口,再用膠布或繃帶包紮固定,將開放性氣胸變為閉合性氣胸。送達醫院後,採取吸氧、補充血容量、清創縫合胸壁傷口、閉式胸腔引流。
目的是排除胸腔內液體、氣體,恢復和保持胸膜腔負壓,維持縱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患側肺迅速膨脹,防止感染。
拔管方法:囑病人深吸氣後屏氣拔管,並迅速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再蓋上紗布,膠布固定。
靜息狀態,海平面大氣壓下動脈血氧分壓低於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壓高於50mmHg,即為呼吸衰竭。按動脈血氣分析,分為工型:Pa02<60mmHg,PaC02降低或正常;Ⅱ型呼吸衰竭:Pa02<60mmHg且PaC02>50mmHg。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不可隨意使用鎮靜、安眠劑,以免誘發或加重肺性腦病。應用呼吸興奮藥,尼可剎米是最常用的呼吸興奮藥:機械通氣,氣管切開後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是採取各種措施如溼化氣道、氣道內吸痰等保持氣道的通暢。
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特徵性的表現主要由二氧化碳瀦留引起血管擴張所致,表現為皮膚紅潤、溫暖多汗及球結膜水腫。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典型臨床表現是進行性呼吸困難和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