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司長:中共早期「新聞發言人」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情報司長:

  中共早期「新聞發言人」

  (龔澎)「敢說敢言,扮演了持不同政見者的角色,她是在野派的發言人,

  在野黨的理想和改良主張正好暴露了執政黨的弊端和邪惡」

  黨和政府的新聞發言人近年來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實際上,中共早在革命年代就已經有了「新聞發言人」制度的雛形。

  抗戰期間,蘇區迎來中外記者採訪團,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親任「發言人」答記者問;在國統區,中共利用辦事處向外界發布權威信息,並在與國民黨當局鬥智鬥勇的工作環境中,鍛鍊出了黨的早期新聞發言人。

  毛澤東親任蘇區「新聞發言人」

  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國民黨當局在對蘇區發動軍事圍剿、經濟封鎖的同時,也發動了新聞封鎖,外界很難了解到蘇區的真實情況。

  中共中央隨即採取各種措施加強了蘇區的對外聯絡和宣傳工作,利用新聞宣傳武器反擊國民黨。1936年成立中央對外聯絡局,李克農任局長。

  李克農在1936年4月與周恩來、張學良、王以哲在延安會談後,曾與劉鼎密切配合,開闢了瓦窯堡-膚施(延安)-甘泉-洛川-西安的地下秘密交通線,沿線設立交通站,用以運輸物資、接送人員,成為蘇區與外界聯繫的秘密通道。

  這條交通線為中共邀請外國記者進入蘇區打通了一條安全通道。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對蘇區的成功採訪和報導為中共突破了國民黨的輿論封鎖。

  1938年底,為適應形勢變化,中共中央撤銷長江局,在重慶設立南方局,一批長江局的工作人員隨之調往重慶。1939年南方局設立對外宣傳組,1940年改名為外事組,王炳南任組長。

  1944年,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有利於中共的變化,王炳南利用這個機會,在各國駐華使節和新聞記者當中做了大量的外事宣傳活動,為中共邀請外國記者採訪延安創造條件。外事組的努力得到了許多中外記者的響應,最終在當年6月9日,由21人組成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到達延安。

  6月12日,毛澤東接見記者團全體成員,在面對連珠炮式的提問時,毛澤東親自擔任「新聞發言人」,明確闡述了中共實行民主,團結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將抗戰進行到底的主張。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愛潑斯坦在參加朱德舉辦的遊園會時發言說:「這個地方很久以來是被關閉著的。這次我們來到這裡,把一座被關閉了很久的門,打開了縫隙,使光線透進來。而這個縫隙雖然很小,但是再要強制地把這座門關閉得像從前那樣緊密,恐怕已是不可能了。」

  費正清稱她是「言論自由的象徵」

  「周公館」是中共南方局的辦公地點。費正清曾於1943年11月8日將位於曾家巖50號的「周公館」幽默地描述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特務,一層夾一層的三明治。」

  曾家巖50號是兩個院子中的一個,前院被國民黨特務佔據,後院住著共產黨人,兩個院子之間有一座三層樓房,一層和三層住著共產黨人,二層住著國民黨特務,如果說話聲音大一點,可以互相聽見,院子不遠處是戴笠公館。在這樣複雜險惡的「三明治」結構中,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成了中共重要的新聞發布機構。

  龔澎是周恩來與外國記者和使節打交道的聯絡員和新聞發布員。據喬冠華與龔澎之女喬松都在《喬冠華與龔澎—— 我的父親母親》一書介紹:「母親在山城有一項必做的工作:每天下午準時來到兩路口附近巴縣中學內的外國記者站,在這裡,她將要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記者發布來自中共南方局和解放區的新聞和消息。」

  這個時期,周恩來已開始著手培養中共自己的新聞發言人,外事組的工作人員在他的帶領下逐漸鍛鍊以嚴密的邏輯和機智的發言為中共「發聲」。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龔澎發現了一直支持中國抗戰的英國大使卡爾爵士對國民黨政府有所不滿,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向卡爾揭露「皖南事變」真相。

  根據王炳南的妻子王安娜的回憶,卡爾大使隨即向國內作報告,英國政府因此警告蔣介石,內戰只會使日本人加強對中國的攻擊。

  和今日的女性新聞發言人一樣,龔澎獨特的女性魅力很得當時的外國記者們讚賞,有些記者主動幫她傳遞中共的消息。由於龔澎在重慶涉外新聞界中獲得的聲譽,對一部分外國記者來說,比起去重慶國民黨的新聞局要資料,他們甚至更願意聆聽來自中共方面的聲音。

  費正清在其自傳中描繪:「龔澎經常到外國記者下榻的招待所來,手提包裡裝著最新延安新聞廣播稿??她敢說敢言,扮演了持不同政見者的角色,她是在野派的發言人,在野黨的理想和改良主張正好暴露了執政黨的弊端和邪惡。」

  費正清稱她是「言論自由的象徵」。

  1946年龔澎與喬冠華南下香港創建新華社香港分社,與港英當局建立聯繫,繼續建設中共輿論陣地。

  讓新華社和外國通訊社同時發新聞

  新中國成立之初,1949年11月3日,周恩來按照毛澤東「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確定了外交幹部的名冊,龔澎被任命為情報司司長。

  新中國的情報司(1955年更名為新聞司)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負責與外交工作有關的公開情報的收集、分析並寫出報告,收集和整理有關外交業務的圖書報刊,聯絡和管理外國記者及外國通訊社。

  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龔澎和黃華作為中國政府的新聞發言人舉行了多場記者招待會,這是我國正式的新聞發言人首次在國際舞臺上亮相。

  這個時期,我國政府的重大新聞都是由新華社首先發布,外國通訊社發出的總是二手新聞。為了調動外國通訊社的積極性,龔澎大膽提出新聞司應提早發布信息,限制時間,讓新華社和外國通訊社同時發新聞。

  1956年,中共八大在京召開,為了更好地將大會的主題思想準確而迅速地傳播出去,經中央批准,外交部新聞司在八大會場專門設立了新聞報導組。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功調動了外國記者的工作積極性,讓世界能夠更快地聽到中國共產黨的聲音。

  1964年9月下旬,李宗仁返回大陸,針對這一重大新聞,北京聚集了上百名外國記者,強烈要求中共領導人能夠接見並回答他們關心的問題。新聞司立即匯報中央,建議陳毅副總理舉行一次記者招待會。

  周恩來指定龔澎等四人作為李宗仁記者招待會的顧問,經過三天的精心準備,陳毅副總理的記者招待會在當年9月29日下午如期召開。陳毅的講話轟動了國際輿論,記者招待會圓滿成功。新聞司通過輿論引導為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形象加了分。

  文參考文獻:《中國情報首腦李克農》、《中國新聞事業史新編》、《喬冠華與龔澎-我的父親母親》、《喬冠華傳—— 從清華才子到外交部長》、《風雲特使—— 老外交家王炳南》、《斯諾與中國》、《抗戰時期中外記者參觀團訪問西北紀實》、《費正清自傳》等

相關焦點

  • 盤點:從履歷看外交部歷任新聞發言人去向
    自1982年3月26日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錢其琛第一次作為發言人答記者問,1983年3月1日,齊懷遠作為第一位正式發言人出現在中外媒體面前,30年來,已有28位新聞發言人交替亮相。其中,秦剛在2005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兩個時期內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 女兒的回憶——記新中國第一位女新聞發言人龔澎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黃富慧 侯麗軍)「(新華社延安七日電)美聯社滬六日訊:中共領袖周恩來之秘書龔澎小姐稱:中國警察封閉了她的新華周刊,該刊只出版一期,為中共在上海之唯一刊物。她說:這種行動是非法的,並謂此事表示政府已取消了言論出版自由的原則。」
  • 新聞發言人禁說「無可奉告」
    本報成都10月16日電(肖龍聯)日前,四川省對59位省直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和21個市州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的發言行為進行了規範。明確規定,「無可奉告」是新聞發言人永遠的大忌。  10月12日,四川省首次新聞發言人培訓班開班,在班上下發了由四川省委宣傳部和省政府新聞辦編寫的《四川省省級部門新聞發言人手冊》。
  • 毛盛勇已轉任國家統計局辦公室主任,仍兼任新聞發言人
    近日,國家統計局官網更新的「新聞發言人介紹」顯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簡稱「綜合司」)原司長毛盛勇已轉任國家統計局辦公室主任一職,仍兼任新聞發言人。官方簡歷顯示,毛盛勇,男,1971年10月出生,江西新建人,管理學博士,高級統計師,長期從事統計分析研究工作,多次參加重要文件起草。
  • 中共情報技術優於國民黨?
    [摘要]蔣介石曾懸賞,凡抄到一份中共電報,獎銀元10元,可見其需要中共情報的迫切情況。根據一位學者的估計,至抗戰爆發時,日本破解中國密碼的能力,平均已達 80%—90%,且不論是外交或軍事密碼均可有此比率,不過唯一的例外是對中共的情報,日本陸軍直至 1941年2月才破譯了部分共軍的電碼。
  • 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任中國鐵路總公司新聞發言人;名單增7中央單位...
    現該兩單位的新聞發言人已確定,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韓江平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新聞發言人、宣傳部部長;國家鐵路局的新聞發言人則由該局總工程師趙果情擔任。  昨晚舉行的國新辦新年招待會,發布了最新版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新聞發言人名單,涉及部門單位共計92個,其中包括12個中共中央有關部門、78個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最高法、最高檢。
  • 市委政法委新聞發言人王教生致辭
    市委政法委新聞發言人王教生  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上海市委政法委新聞發言人王教生,很高興與大家見面。首先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市委政法委的職能。市委政法委是市委領導和管理全市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在市委的領導下,負責對全市政法工作作出總體部署。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市政法各部門、各區縣委政法委對政法、綜治、維穩及禁毒等工作的開展,並檢查督促各項措施的落實。同時,還擔負著推動政法工作改革,促進政法隊伍建設等重要職能。
  • 交通部再添一新聞發言人,曾是記者、在北京交通委工作過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7月23日)下午,交通運輸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孫文劍正式以新聞發言人的身份主持發布會。記者注意到,孫文劍算得上是一名「新聞老兵」,曾長期在《中國民族報》從事記者工作,還在北京市交通委擔任過宣傳處處長。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發言人方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方軍  方軍同志履歷  方軍,男,1964年12月出生,山東長清人,中共黨員,哲學碩士。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
  • 華春瑩接替陸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7月18日親自發布自己卸任發言人信息的陸慷調任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新聞司排名第一的副司長華春瑩接棒陸慷。她也由此成為新中國外交史上第二位新聞司女掌門。此時,距離新聞司第一位女司長龔澎當家足足過去了49年。前段時間,有關「華春瑩去哪了」的議論一直在坊間流傳,因為人們發現在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會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消失」了好幾個月。
  • 武漢黨委新聞發言人亮相 不能說「無可奉告」
    本報訊 (記者 周海濱 通訊員 嚴婧) 昨日,武漢歷史上首批黨委新聞發言人統一著正裝,用流利的普通話,與全國39家媒體見面。昨日,市委外宣辦召開「武漢市黨委新聞發言人記者見面暨新聞發布會」,標誌著武漢設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
  • 揭秘中國軍隊七大單位新聞發言人
    據悉,此次7個大單位設立新聞發言人後,其他大單位也將陸續設立新聞發言人,使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新聞發言人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新聞發布採取不定期形式據了解,這批新任的軍事新聞發言人此前已經做了相關培訓。總政治部組織即將上崗的軍事發言人參加全軍對外宣傳工作高級幹部班,並在中國傳媒大學進行了專門針對新聞發言人的相關培訓。2007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建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同年9月,批准設立了國防部新聞事務局。
  • 北大新聞發言人蔣朗朗履新,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
    會上宣布,任命蔣朗朗為北中醫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此前蔣朗朗曾是北大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和新聞發言人。會上,北中醫黨委書記谷曉紅宣布了教育部黨組關於學校校級領導幹部任命的決定。按照《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蔣朗朗同志任職通知》,任命蔣朗朗為中共北京中醫藥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書記、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 叱詫全球 中國共產黨第一位新聞發言人龔澎(圖)
    龔澎出訪東德    龔澎——新中國外交部第一任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傑出的外交家。    母親在山城有一項必做的工作:每天下午準時來到兩路口附近巴縣中學內的外國記者站,在這裡,她將要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記者發布來自中共南方局和解放區的新聞和消息。此時周恩來同志已經開始著手培養我們黨自己的新聞發言人了,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外事組的同事們以邏輯嚴密、真實可信的發言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立場和觀點。
  • 「網紅外交官」趙立堅加入發言人天團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有馬】2月24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以發言人身份閃亮登場去年8月23日,外交部官網更新了領導信息,根據網站信息顯示,趙立堅已出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一職。當時,就有媒體猜測趙立堅是否會成為外交部發言人。半年過去了,隨著這位新任發言人的亮相,上述猜測終於算是靴子落地。
  • ...外交部新聞司 發言人制度 長相 李金華 例行記者會 大使 英語...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共出現了四位女發言人,她們是李金華、範慧娟、章啟月,還有現任外交部發言人之一的姜瑜。作為女發言人,性別並沒有給她們的職業生涯帶來太多影響,反倒是為她們贏得了更多的媒體關注。  挖掘「女發言人」之源頭,還可以跟毛主席掛鈎。
  • 江西省人民政府 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言人名單
    (一)省委省政府新聞發言人名單及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8891250588912352 (二)省委有關部門新聞發言人名單及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冷毛玉副總編輯88912268兼傳真 (三)省政府有關部門新聞發言人名單及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
  • 揭秘外交部發言人:從「只說不答」到「來者不拒」
    「這是我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身份,主持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也是最後一次。」錢其琛說。  此後,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正式啟動,一般由新聞司司長和兩位副司長輪流擔任。李肇星當年在籌備會上建議,是否把司長叫發言人、副司長叫副發言人?「老錢(當時我們對領導的稱呼就這麼親切隨便)說:算了,越簡單越好,都叫發言人。」李肇星說。  1983年,外交部設立了發言人制度。
  • 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對話會側記
    用新媒體拓寬溝通之路——記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對話會  夏日的北京,蟬鳴聲聲,楊柳成蔭。7月17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對話會在這裡舉行。來自中國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的10餘位新聞發言人和中東歐13個國家的新聞發言人,在「『一帶一路』與全球化溝通」的主題下,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交流活動。
  • 外交部新任發言人趙立堅亮相,履歷豐富、創新有為
    中國外交部新任發言人趙立堅24日正式履新,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為外交部第31任新聞發言人。外交部新任發言人趙立堅。外交部自1983年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是最早設立固定新聞發布機制的中國政府部委之一。現擔任發言人的是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和副司長耿爽、趙立堅。外交部現任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是外交部第31任發言人,是一位履歷豐富、創新有為的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