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剝開的四季豆
責任編輯|晴寶
廣西有座城市,它的山川不遜於桂林,江水不輸於灕江,還有壯族的歌、苗族的舞,這裡的山水值得留戀,這裡的人文值得一品。
但這裡卻「臭名遠揚」,憑藉一碗「臭臭」的螺螄粉,佔據著當地人食譜上的C位。不少外地人慕名前來,就為了吃一口讓人「直上頭」的粉。
這裡就是壺城柳州。
「它的感覺就是城市的感覺,永遠難忘」,《舌尖上的中國》對柳州螺螄粉這樣評價。
柳州人的清晨大多從一碗獨自享用的螺螄粉開始。柳州人熱愛嗦粉撩螺,無螺不歡。
一碗螺螄粉,吃盡柳州鮮。螺螄粉的鮮,都在它的湯裡,但是看不見的螺才是關鍵。一碗螺螄粉裡不知煮進了多少濃濃的柳州煙火氣,也是一份揮之不去的鄉愁。
柳州「三江四合,抱城如壺」,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形容它:「江流曲似九迴腸」。
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柳州,擁有了好山好水好人家,也註定會擁有好味道。
01好水
甜不甜家鄉水,只有家鄉水方得家鄉味。
柳江作為柳州的母親河,有豐富的水產,也哺育著柳州人。
勤勞的柳州人,善於花盡心思尋找地域食材,靠水生長的螺和鴨,便是柳州人家常的美食。
螺滋味
螺,這種古老的生物,一點稻田泥漿滋潤,便能肆意生長,肥美多汁。
柳州人為了讓螺的味道與眾不同,費盡心思地尋找一切可以搭配的食材,進行烹飪,讓螺的味道活色生香。
在柳州,夜晚的味道一定是在熱鬧嘈雜的夜市嗍螺。
谷埠路宵夜,是柳州最資深的宵夜根據地,西環路、磨灘路、和平路的宵夜也具有江湖地位。
為了品嘗最正宗的炒田螺,當地人都會去老吳田螺店。民間炒螺高手老吳,專業炒田螺30年,他的場子從未冷靜,總有食客為了一份35元的田螺,慕名前來。
吃田螺只需依靠手指和嘴唇的嫻熟配合。露天圍坐,拿起一顆田螺,先吸一下螺尾,再用力吸一下螺口,肥美流油的螺肉裹著鮮香的湯汁就進入口中。嗍起來爽,吃起來過癮,一顆接一顆,配上漓泉啤酒,再點上些燒烤,那種滿足感,連做夢都香氣四溢!
螺螄鴨腳煲,也是柳州人夜市不可或缺的美味。在勝利夜宵一條街,隨便找一家排擋,50元來上一份,滿滿一大盆,包你吃到「十指油汪汪,嘴巴辣得爽」。去骨的鴨腳,入味軟爛,口感香滑,充分吸收螺螄的鮮味及湯底的鮮香濃鬱,加入螺螄、豆腐條、鵪鶉蛋等配料,口感層次分明,如此美味,怎能抗拒?
鴨先知
融水縣是中國第一個苗族自治縣,保留了眾多苗族風味美食。因屬於柳江水系,水資源發達,動植物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的環境,便孕育出融水香鴨這一優良品種。
雞近山,鴨近水。融水的香鴨選用綠頭鴨,保留了祖先的樣貌和極強的生存能力,自己進山覓食,愛吃山林裡野草野果,小溪裡的小魚小蝦,梯田稻穀裡的脫粒米糠,絕對的雜糧鴨。
長期戶外運動,因此香鴨們身材健美,脂肪較少,肌肉豐滿。當地人愛做成白切鴨,肉質細嫩、鮮香帶甜。
醋血鴨也是當地人喜愛的另一種做法。殺鴨時留血,和醋混合,燜煮鴨子到達一定火候時,倒入醋血,使鴨肉上色入味,醋香撲鼻,酸辣開胃。
融水人都說,吃完融水香鴨神仙都不想走!
02好山
竹味道
廣西多山,柳州尤甚。在螺生活的清泉旁,總有茂盛的竹林,從竹尖到舌尖,柳州人享受竹林裡尋找食材的奇妙歷程。
當地村民就地取材,選用優質的竹子製成竹筒,代替鍋具,裝入紅、黑、黃、紫、白五色米粒,寓意五穀豐登。
起乾柴,點燃篝火,烤熟竹筒,糯米飯香甜可口,若再加入一些素菜,更是美味至極,這也成為柳州山林中難得一見的風情。
竹筍也是山林最慷慨的饋贈,是村民們從小最熟悉的食材。柳州多產春筍,待到六七月的一場雨水飄過,春筍便會漫山遍野。
這種食材雖鮮美,也脆弱,需要及時儲存。於是,聰明的柳州人它們放進了密閉的陶罐中,只加入山泉水,像釀酒一樣進行發酵,越久越香,做引子的老水差不多上百年,是老水又變成了保鮮新筍的藥引。
泡好的酸筍水可以拿來煮菜,酸筍則乾淨透亮,宛若象牙,味道獨特。當酸筍和石螺相遇,石螺釋放了酸筍的鮮美,酸筍誘發了石螺的清香,散發出一股酸爽香氣。
再加點腐竹、花生、蔬菜等配料,軟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鮮美無比的酸辣湯底,就這樣一碗地道的柳州螺螄湯就煮好了。這讓人慾罷不能的味道,也柳州人的心頭好。
03好人家
柳州少數民族多,因此各族人家的美食也百花齊放。
柳州有三寶:螺螄粉、油茶、雲片糕。
油茶
油茶已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盛行於三江侗族和融水苗族。
瑤家油茶選用優質茶葉,加入花生、炒米、姜、鹽等,邊加熱,邊捶打,熬成茶水,苦中帶鹹,濃淡隨意。
這是傳承下來的待客之道,每當有親朋到來時,好客的主人便會打油茶,請大家圍坐在一起,喝油茶,聊家常,喝到盡興為止。若是客人會唱歌,便可以「對歌」,以歌伴茶。在瑤鄉喝油茶有「一碗疏,兩碗親,三碗四碗見真心」一說。
如果你去不了村寨人家做客,又想體驗油茶文化,不妨去侗寨廚娘,一家位於柳州市區的特色餐廳,一份78元的三江侗族油茶能讓你回味三天。
這裡是侗寨的裝修風格,店內身著侗族服裝的阿妹,山歌敬茶,歌聲甜美,你可以邊品茶,邊了解油茶的歷史和一空二方三圓四甜的喝茶順序。這裡的美味,民族風情和油茶文化,都值得你來一品!
雲片糕
柳州雲片糕久負盛名,在明清時期為貢品,是柳城縣特色名片,也是柳城縣著名特色小吃。
雲片糕在製作上頗為講究,精選優質糯米、白糖為主要原料,加以蜂蜜、豬油、桂花等,色澤雪白,滋潤細軟,香甜綿柔,入口即化。
「小時候常常夢見吃雲片糕,吃著吃著,薄薄的糕變成了紙。」這是張愛玲筆下的雲片糕。
一紮優質的雲片糕,一定是片薄如紙,張開扇形。這是來柳州旅遊的特產的首選,親朋好友送禮的佳品。
融安馬打滾
北有驢打滾,南有馬打滾。
馬打滾,柳州的名小吃,也是融安特產,相傳為融安人發明。
為了確保好的口味,必選用上等的香糯米,磨成粉,加入清水,搓成糰子,水開下鍋,慢慢翻轉。等待浮上來後,便可撈出鍋。
食用時,再滾上一層白糖、黃豆粉末,咬一口,軟糯香甜,餡料順嘴而流。
柳州的路邊、小區樓下,隨處可遇的小攤,2元便可吃上20個,用牙籤戳上一個,送進口中,滿是童年的回憶。吃完一個,還想再來一個!
柳州酸
酸味是柳州人家的尋常味道,酸攤也成為柳州街頭最常見的一種小吃攤。
文慧楊姐酸攤,開了二十多年路邊小攤,價格公道,她家的酸幾乎柳州人都知道。一般從早上10點賣到晚上10點,但生意好時,賣完就收攤。
蔬菜酸開胃解膩,水果酸當做解饞零食,只要幾塊錢就可以買上不少。
好的柳州酸,要夠酸,酸倒衝鼻子,不僅要有沁人的香甜味,還有鹹度,酸中帶甜,爽口脆嫩,生津開胃。想想都流口水!
柳州酸幾乎沒什麼不可以入酸,每一種食材都是上好佳品:蘿蔔、黃瓜、包菜、苦瓜、蒜頭、山楂、木瓜、西芹、蓮藕、豆角、桃子、哈密瓜……
柳州有人說,要想看柳州美女,到人多的酸攤上找去。因為柳州的美女都好這一口。你心動了嗎?
玉米糖水
柳州不僅愛「酸」,而且也愛「甜」。玉米糖水是廣西最傳統的糖水,也是柳州人日常最愛的甜品之一。
隱匿在柳州市一中正對面的學校附近的豆子糖水店,在柳州人人都知道的老字號,被稱之為媽媽牌糖水。
一間簡陋的店鋪,不足五平米,但因味道好,分量足,深受街坊鄰居和附近學生的喜愛,一直門庭若市。
一碗5元玉米糖水,顆顆玉米粒飽滿香甜,加水煮熟,再加入白糖,香甜軟糯,香味四溢。每喝一口她家的糖水,滿滿的都是兒時的回憶!
有人說,一個地方美食的水準,往往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品味。
柳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煙火氣十足。
當遇到像柳州這樣的好山好水好人家時,美味一定不會遙遠。
不止一碗螺螄粉,柳州還有許多美食,等你來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