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八、九批司法改革案例,廣東法院3個司改案例入選,主要涉及領域為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中的瓶頸性、制度性、配套性問題。截止目前,廣東共有17項司法改革經驗獲最高院推廣,數量居全國前列。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司改案例選編的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案例。
建設高質量特邀調解員隊伍
打造分類分級分層名冊管理新模式
為深入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堅持將非訴訟糾紛機制挺在前面,不斷創新發展「楓橋經驗」,以調解名冊管理機製作為完善司法確認制度重要內容,扭住規範管理的關鍵節點,聚焦調解員隊伍「如何擴充、如何管理、如何提升」三大核心問題,嚴格入冊程序和條件,加強業務指導、培訓、考核和監督,建立調解員分類分級分層管理模式,確保特邀調解主體資質合格、能力具備、渠道通暢,推動改革效能持續釋放。
注重分類精細管理
促進調解員隊伍規範化
一是建立調解員分類招募機制。建立健全定向邀請、主動自薦、協同共治三個來源的調解員分類招募機制,堅持特邀調解專業化定位,定向招募特邀調解員429名,囊括醫療、金融、網際網路等各領域高端人才;發揮深圳「志願者之城」優勢,首創愛心調解制度,廣泛吸納110名社會自薦愛心人士擔任愛心調解員;建立司法協同,與區司法局、區婦聯等單位深入合作,開展具有專業特長的調解員駐點法院調解。
二是完善調解員分類管理制度。制定《特邀調解名冊》《特邀調解員選任管理辦法》《特邀調解工作規程》,將特邀調解員分為愛心調解員、家事調解員、勞動糾紛調解員、金融糾紛調解員、商事糾紛調解員五類進行管理,讓糾紛診斷化解既有「全科醫生」,又有「專科醫生」。明確各類調解員選聘條件和工作職責,按照常駐、派駐、等級評定等情況,設置交通、誤餐、調解等相應標準工作補貼,有力促進調解員隊伍規範化職業化專業化。
三是構建調解分類專業指導團隊。專門組建3個以法官為核心的調解團隊,分別負責對相應類型糾紛的調解指導和訴調對接工作。各類調解員按照所擅長專業領域納入相應業務指導團隊開展工作。實行調解員初調、法官助理同步跟進、法官指導把關的訴調對接模式,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協作,調解成功的,可高效進行司法確認,調解不成的,可提前固定案件要素簡化訴訟流程。
注重分級動態管理
促進調解員隊伍職業化
一是明確調解工作考核標準。綜合考量調解員年度參與調解、案件調成、確定送達地址、固定無爭議事實等數量情況,設立工作考核精細化指標,設置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工作考核等級,並將年度考核結果作為對調解員進行等級評定、補貼提升、續聘和解聘的重要依據。特邀調解員任期三年,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對決定續聘的重新頒發聘書,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二是建立調解員動態管理機制。定期開展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設立鑽石、金牌、銀牌、銅牌、基本合格五個調解員等級體系,根據糾紛化解難度和當事人需求選擇,委派或委託不同等級的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依據考核評價指標進行動態考核,實現能升能降、能進能出。根據年度考核獲優秀、合格情況,分別提高調解員等級稱號並提高補貼標準。對連續兩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的愛心調解員,根據其擅長領域和特點,吸納為相應糾紛領域專業特邀調解員;對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則進行談心談話和針對性業務指導;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或要求派駐單位予以更換。
三是發揮考評正向引導作用。依靠典型引領隊伍,對鑽石、金牌等級先進調解員予以表彰,總結優秀事跡和調解心得,利用各類媒體平臺開展專項宣傳,進一步增強調解隊伍榮譽感,提高調解員工作熱情,提升群眾對調解員工作的認同感。
注重分層培育管理
促進調解員隊伍專業化
一是完善新任調解員培育機制。實行調解「傳幫帶」模式,為新任調解員選任調解經驗豐富、當事人評價較高的調解員作為導師,促進新任調解員快速成長;制定《訴調對接工作規範手冊》,在案件範圍、調解方式、調解記錄、訴調對接、轉訴訟立案等方面為調解員提供全流程工作指引,配套制定民間借貸、房屋租賃、離婚、勞動爭議等常見糾紛的繁簡分流要素表和調解工作記錄表,有效提升調解規範度。
二是建立調解員分層培訓制度。實行「形式審查為主,實質審查為輔」的司法確認審查模式。對絕大部分簡單糾紛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的,由法官一人獨任進行書面審查。對少量標的金額巨大、法律關係較為複雜、可能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商事糾紛調解協議,可由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調解協議內容不明確或不具備執行性、存在虛假調解嫌疑的,可要求當事人補充提交相關證據,通過聽證詢問等方式加強實質審查。
三是打造高層次專業調解隊伍。優化整合專業調解資源,成立全市首個醫療糾紛調解諮詢專家委員會,吸納全市102名醫療專家成為醫調委委員,實施司法鑑定前置、專家委員評議等新型調解制度,調解隊伍逐步實現向高精尖層次擴容。
目前,該院已招募45家特邀調解組織和550名調解員,評定18名鑽石調解員、29名金牌調解員、10名銀牌調解員,舉辦5期調解員培訓班,不斷優化調解員隊伍結構,持續激發調解員工作熱情。分類分級分層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調解工作質效,2018年至今,該院調解員共參與調解案件73163件,成功調撤結案13141件。高質量的訴調對接運行機制,顯著縮短民商事案件結案周期,帶動司法辦案質效進一步提升。2018年、2019年,該院結案107301件和116978件,同比分別上升16.32%和9.02%,結案數位居全國基層法院前列。